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白云滩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巩固功的概念,深入理解做功的必要条件。

2.巩固功率概念,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3.巩固动能、势能的概念,加深对影响动能、势能大小因素的理解。

4.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

1.功的含义,判断力是否做功 

2.对功率概念的认识 

3.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4.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题导入 

本章内容可分为四个板块:功、功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下这几个板块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探究其中的一些问题。

二、知识梳理、出题训练、交流展示 

(一)功和功率

1.对照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

2.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完成推拉讲桌、传皮球、托球走等动作,让学生判断力是否做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3.出题训练:

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

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

C.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4.展示学生课下测上楼功率的实验记录。

总结学生测量方法、计算步骤。

5.出示计算题。 

我校某同学把音箱从一楼搬到二楼,他先用3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10N的音箱沿一楼走廊走了20m,用时14s,然后把音箱沿楼梯从一楼搬到二楼,用时11s,又提着音箱沿二楼走廊走了10m,用时7s,每层楼高3.6m,求这位同学在整个过程找那个对音箱做了多少功?做功的平均功率为多少?

展示学生做题过程

每组学生把做题结果交给组长,组长评判,老师记录每组得分。

(二)机械能 

1.对照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 

2.小组之间交换课下制作的小制作,动手观察思考动能和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3.学生上台展示小实验过程,并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 

4.出题训练。 

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滑梯游戏时,三个小朋友分别经图中三条不同的路径(A滑梯、B滑梯、C滑梯)从滑梯的顶端滑到底端。设三位小朋友的体重相同,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滑到地面时速度最大的路径是()

A.路径A

B.路径B

C.路径C

D.都一样

学生独立完成,记录得分。

(多选)如图,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足球()

A.

从a到d的机械能减少             

从a到d的机械能减少              

B.在b点的动能大于在d点的动能     

C.在b、d两点动能相等 

D.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小组讨论,记录得分,师生分析。www.vswenku.com

如图所示,让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在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开始测量,测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则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小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B.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大 

C.小球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D.小球的动能先变大后变小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展示小组结果,记录每组得分,师生分析。

三、总结、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用《思维导图》,梳理本章知识要点,理清本章知识脉络,利于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知识。 

2.让学生课下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复习过程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 

4.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对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资源。 

5.老师讲解得多,应想法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多说思路、方法,加强学生主体地位。 

6.教学节奏略显拖沓,细化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功和机械能》期末复习提纲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sheji/75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