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合同模板 > 合同范文 >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一

1.使学生知道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演示课件】

教师提问: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书136页读一下第一段的文字.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1.出示例1:计算

2.观察算式:这是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等式;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教师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二)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继续演示课件】

1.出示例2  计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随堂练习.

1.填空.【继续演示课件】

的运算顺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号的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算______________.

2.计算.

3.计算.

五、布置作业 .

1.从 里减去 ,所得的差与 相加,和是多少?

2.从 里减去 与 的和,差是多少?  

六、

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二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媒体出示例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购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三

听了练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节示范课,这认为它的示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练老师能尽努力地结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首先,这些小朋友都才刚入学没几天时间,纪律性较差、好奇心又强,练老师能抓住这一特点采用非常柔和的语言与小朋友交流,能不断用鼓励的语言表扬学生,不但很好地组织了课堂教学,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亲切感。

其次,练老师能根据小朋友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很用心地寻找了一些小鸟、小鸭等小朋友喜欢动物作为素材,并用了猜谜语、拍手游戏等等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练老师能尽努力地体现新课标新理念。

首先,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比如:老师出示体温汁、尺子等实物进行教学。

其次,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规律。比如:一样的数相减等于0;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等等,这一些都是指导学生自主发现出来的。

三、练老师还尽努力地体现我们学校的课题精神。我们学校有两个省级课题,一个是“指导-自主学习”,比如说上面一点提到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规律。另一个是“生命化教育”这个课题,练老师能尽量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比如设计的一道开放题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效果很明显。

以上三点是练老师尽努力去做,而且做得还不错,今后我们也应该要这样做。可是我个人也有两个观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探讨。

一、小学数学课堂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对于一年级小朋友尤为重要。比如:让学生猜硬币时,可以适时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不乱花零用钱。又比如:讲到抓青蛙时,应该进行安全教育等。

二、为了的课堂教学能更有效些,我们在选题时是否能把内容安排少一些?比如本节课只安排“0的认识”是否更妥?“0”的意义不但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起点或者占位置的作用等让学生理解得更深更透一些是否更有效?还有,“0”这个数字在十个数字中是最难写的,是否在写法的指导上能指导的到位一些,让学生写得更漂亮一些呢?合理的选题与课堂的有效性是否也紧密相关呢?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四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加减混合运算,是我这学期上的课题为《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研究》的实验研究课。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一样,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难点。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除了通过观察,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外,还要培养学生认真看、听、说、写、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课后反思:

我们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在教学例题时,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上车、下车的生活情境,先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接着让学生摆一摆小棒,再让学生把上车、下车的人数变化过程演一演,从而使情境中的动作变为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活动,再现情境中的动作过程,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过程,又能帮助学生感受生活里需要用加减混合计算的现实问题。

一年级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儿,如何才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儿童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如在观察主题图时,进行“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把你们看到的在小组里说一说,看谁说得好。”在练习的听算和看算题中说:“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看得最仔细、算得最准确。”在抄写题和计算题中也设计了:“比一比,看谁写得最端正,看谁算得有对又快。”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让我惊喜地发现,平时不爱学习的孩子居然也能利用小棒、小手指认真地计算起来。这样不但能增长孩子的信心,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也培养了孩子的听、说、写、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其实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活泼的教学活动形式,为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听儿歌引入,在巩固练习中,我采用演节目、唱儿歌、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氛围很好。.应该说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形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是往往只注意游游戏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而没注重游戏本身的知识教育性,在教学中我始终没有特别强调计算的顺序,而这恰恰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虽然提到,但不够重视。这就让我想到了创设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利用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习。今后这一点要尤其注意,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思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有干扰作用。

2、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变得更为多元,更为具体,如何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往往被目标所困,放不开手脚,当课堂有很好的资源生成时,却被自己轻易的扔掉了,如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我的要求是“把你刚才看到上车、下车的变化过程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多摆或少摆的情况,可我害怕时间不够,并没有多花时间及时纠正,没有深究为什么他们会多摆或少摆,是数的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算错的原因,我只是简单地要他们跟我再摆一遍。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出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得随时作出决策,使目标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

通过这堂课,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五

ok3w_ads("s005");

汪芳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做“加法”与“减法”。“加法”是要求教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整体素质,而“减法”则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加减法小学语文探索

“减负增效”是一个老话题,但如何落到实处,值得探讨。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加减”法。

一、教育理念的“加”与“减”

“教育的失误,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失误。”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实施者,要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
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要做教育改革特别是“减负”的宣传者、实践者与推行者。同时,要谨防“减负”的倾向,努力做到在“增效”的基础上“减负”。

二、教学实践的“加”与“减”

小学语文教学“加减法”强调的是以教育方式的改变促使教育质量的提高,努力形成以“务实、高效、创新”为标志的教学风格,使语文教学效益不断提高。

(一)做好课前准备,预设教学环节。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实质上是通过给教师“加负”以达到给学生“减负”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广泛,内涵丰富,既牵涉到字词句、段篇章,又关联到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切实处理好“加”与“减”的关系。切记贪多求全,也不要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是要精“减”教学内容,做到教学目标单纯、明确;
教学内容简约、集中;
教学方法简单、实用。

(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成效。

小学语文教师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要“加”一些寓教于乐的启发引导,“减”一些枯燥乏味的要点讲解;
“加”一些妙趣横生的情景体验,“减”一些循规蹈矩的刻板训练;
“加”一些热情洋溢的褒奖赞美,“减”一些挖苦讽刺的规劝批评,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

(三)拓展课堂范围,扩大学习视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减”少传统的单一的授课形式的束缚,要将语文融入生活,增“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1重视活动课,增强语文科目的社会实用性。

语文活动课既能补充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演讲比赛”“错别字普查”等专题活动。

2增加阅读量,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

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加强课外阅读,是拓展语文学习外延,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指导阅读方法,推荐介绍优秀的阅读刊物,通过开展读书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三、作业布置的“加”与“减”

沉重的作业负担无疑是“减负”所要针对的核心问题。教师要灵活地把握作业量的“尺度”,“加”一些实践性作业,“减”一些机械性的作业,实行弹性作业制度,改变硬性划一的作业要求。

如,背诵课文是最常见的一项作业,教师就可以灵活掌握,能力强的、乐意背的同学鼓励他们多背,能力弱的同学完成课后规定的背诵内容即可。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巧用“加减”法进行语文教学,开辟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十六中附小

点击思维,链接自主学习课堂

吕庭娟

新课程理念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宋代教育家朱熹也曾阐明:“事事要让学生自己去理会。自己去探究,书要学生自己去读 ,道理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而教师只是做个学生的引路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点拨的人”,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着深刻的道理。而学生容易对计算机产生学习兴趣,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应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例如:为了教学“画图”程序,我课前专门收集和创作一些图文并茂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绘画作品,像:《保护地球》《文明礼仪伴我行》《校园七色光》《安全伴我行》等。教学时通过演示告诉学生:这些漂亮的图画都是利用“画图”程序创作出来的,绘画方法非常简便,只要你能认真地听,仔细地画,我相信将来你的作品一定比这些还要棒!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小画家!通过生动画而的展示和我的激励的话语,学生们的画图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都流露出急于想知道绘画过程和技巧的表情,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结果,这节课他们个个睁大眼睛认真听讲,并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积极进行实践练习,许多同学还完成了一幅不错的简单的绘画作品呢!看到他们一张张小脸上那成功的喜悦,我再次感受到是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

二、创设自由、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提出,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不怕别人笑话或讽刺,这样学生才会增强自主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促进自我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有一种对老师的亲近感,情绪上的安全感,心理上的轻松感。例如在学习画图中关于“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的用处与方法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去做,而是先向他们展示一组利用“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完成的相似但形态却完全不同的小鸟,让他们观察这些小鸟的不同之处,并让学生猜想一下:我怎样才能快速地画出这些小鸟来?然后让他们自己来试着完成,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画出”一组不同形态的小鸟。并提示说:可以自己去摸索,可以和伙伴进行交流,还可以自己看书找到答案,如果遇到问题实在解决不了还可以来找我……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就亲切和蔼地耐心指点。结果在学生自己的努力下,他们都找到了这两个工具并掌握了使用方法,不但成功地完成了小鸟的变形,有的学生还充

分发挥想象,利用这两个工具完成许多小作品,如《咏鹅》中的“鹅和鹅的水中倒影”等。

三、让“句号”变成“问号”,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或时机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大多是抽象的,如果教师还沿袭以往那种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去做,如何去解决问题的“句号”式教学方法,那势必造成“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疲惫,学得乏味,用得困难”的结果。如果教师舍得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去创设情境,把“句号”变成“问号”,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答案,为学生的学习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那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用键盘输入信息”时,键盘上有一些键上带有两个字符(比如:1和!),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符分别输入到计算机里呢?这就要用到"shift(上档键)”,但我没有直接向学生讲解如何去做,而是让学生自己先猜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结果,一些学生就根据这两个字符的位置特征,猜想输入上而的字符按键的上面,输入下面的字符按键的下而(有些手机键是这样设置的);
于是我就让他们自己去验证自己的说法,通过自己的实践,他们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还有些同学,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想应该用到一个辅助键,但具体用哪个键,心里也拿不准。其实这种想法已经很接近正确方法了,我说了一句:“他说的很对,确实要用到另外一个键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任务,……”此时学生都伸着耳朵等我告诉他们“用哪个键,怎么用”?但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并且加深他们对“shift"键的认识,我只说了一句:“这个键也在主键区,是谁呢?怎么用呢?你自己去找找把!”此时学生的兴趣都集中在“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听我说完后马上跃跃欲试,急切的心情表现在脸上和行动上,结果都成功地完成任务。一个个脸上也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凡是学生能思考的就不要代替,放开手脚,解放大脑,相信学生,一切奇迹将不断涌现!

实践证明,学生具有主动发展的潜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教师要相信学生,做好“引路人”,从多方面去点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机,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学习信息技术不应是获取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取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以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

相关热词搜索:巧用加减语文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六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让情境贯穿课堂始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所以,我在开头便创设了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丑小鸭》的情境,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在新课部分也延续了这一情境,由丑小鸭变成的.这些白天鹅展开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组织了课堂纪律。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声情并茂的课件演示对学生形成刺激,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课件演示4只白天鹅,先飞来3只,又飞走2只这样的场面,让学生认真观察、自觉叙述、理解图意,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同桌交流,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意识,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方法相同的结论。一方面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丑小鸭》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那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谁知道那只受尽了苦难的丑小鸭最后怎样了?(变成了白天鹅)今天,老师就施展魔法,把丑小鸭也变成白天鹅,大家高兴吗?

课件出示口算题:(口算题的背景是4只丑小鸭)

3+2+4= 4+1+5=

9-2-6= 7-2-3=

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答对了,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童话能不能变成现实就看你们的了!

2.生速算出答案

学生正确算出一道题,师点击鼠标,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课件演示:白天鹅飞起来,飞到湖边)

师:多么美丽的白天鹅啊!雪白的身子,细长的脖颈……它们飞呀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设计意图: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因此,用他们喜爱的童话激发兴趣,复习引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七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

反思《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本以为这是一节很平常的计算课,应该很顺利地教学,但是却给我不小的启发。

1.体现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例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不同的思路展示得比较充分,一个是用全程减去第一和第二赛段的和,第二种是后三段的赛程相加,在教学中交流学生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一道题有不同解决办法,让学生说的时候重点说思路,学生说完各自的解题思路后,再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思路的不同。我觉得这点做得比较成功。

2.练习目标明确,方法指导到位。

学生已经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巩固练习环节安排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提高、拓展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提炼和总结了基本方法。在提高练习效率的同时,又促进学生的思考。练习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授之以“鱼”,而是为了更好的授学生以“渔”。

1.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反思这节课,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课时教师应该首先备学生,应该明白学生哪里不会,要了解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新知识的学习哪里是他们不会的地方,上课时及时调整讲课的重难点。

在备这堂课时,我觉得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但当开始引入课的时候问你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很轻松地回答出了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这时我就认为看来小数加减的运算顺序不是他们的难点,但是在教学中仍按照原来的设计抓住运算顺序不放了,其实在习题的处理时应不要再让学生说说每道题运算顺序了,不如让学生亲自算一下,踏踏实实的做两道题,亲自体验,练习比说说更有效。

2.个别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个别学生叙述思考的过程不够清楚,心里明白但不能组织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学生机会来表达。

3.计算正确率和熟练程度有待于提高,应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训练。

有人说:“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在教学中学会教师注重引导,学会放手,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s("content_relate");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3-03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20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08-29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9-11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20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08-09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07-03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9-20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7-16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八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关注前后课堂的衔接,利用口算复习了连加、连减,并设置了两道既有加、又有减的算式题让学生口算,通过反问学生:像这样既有加、又有减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这样的导入顺其自然,并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我们还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道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探索新知时,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注意使用儿童语言,配以适合的动作(如摸摸学生的头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由于过分追求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在出示教学情境图时,我故意遮住了车上原来有67人这一条件,只出示了下车的`有25人,上车的有28人这两个条件,本意是让学生从这两个条件的分析中,懂得车上的人数增加了3人,继而再出示车上原来有67人这一条件,从而让学生明白用28-25+67可求现在有多少人。殊不知因为我这样做,使很多学生盲目的认为要求现在有多少人,可直接用下车的人数加上上车的人数,学生很难理解还差车上原来有67人这一条件。也就导致了学生不能根据现有的已知条件列出67-25+28=或67+28-25=这两个算式,使我的教学导入了死角,偏离了教学重点,这是我本堂课中最大的失败。也因为如此,后面的教学没能在静心静气中完成,在列出了67-25+28=或67+28-25=这两个算式后,没能进一步的探究其运算顺序,我就让学生开始计算了,在突破重点上落实得不够。

s("content_relate");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加减混合》教学反思01-07

加减混合的教学反思12-21

加减混合的教学反思05-22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09-15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1-06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06-17

加减混合的教学反思05-22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01-05

《加减混合》的教学反思10-2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精选加减混合运算题二年级如何写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hetongmoban/hetongfanwen/1685479708146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