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合同模板 > 合同范文 > 关于修辞手法的句子怎么写

关于修辞手法的句子怎么写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关于修辞手法的句子怎么写

微信扫码分享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修辞手法的句子怎么写一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用仿佛的修辞手法造句,欢迎来参考!

1、她的眼神如天上的星火又似大海幽深的眼睛让我心静寂;我仿佛能够读懂她…

2、我一向都很喜欢静夜犹如今晚:和风轻拂飘渺的树影偶尔几声鸟鸣仿佛梦境一般。

3、美丽的草原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4、天气暖和了,学校里组织大家去春游。然后我多么想早点去呀!我仿佛已经来到了美丽的公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快乐地玩耍。

5、猛吸一口气,好舒坦。一股力量悄悄地流入我的体内,仿佛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无限的活力,整个人佛精神了起来,身上仿佛有着用不完的力气。

6、秋天,树叶仿佛是一个会跳舞的精灵,然后从树上翩翩飞舞而下。

7、我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界

8、夏天到了,炽热的天空仿佛是一个大火炉一样

9、你看那天上的星星,仿佛在眨着眼睛向我们招手。

10、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

11、苹果被秋风吹凉了,个个都穿上了一件红色的棉袄,仿佛一盏盏红灯笼挂满了每个枝头。

12、蓝蓝的天空仿佛是一片没有尽头的大海

13、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放佛置身热血沙场,看见奋战的革命先烈!

14、秋天到了,稻子成熟了,田里仿佛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15、我觉得五星红旗仿佛像一张历史画卷和我书中读到得一样。

16、书仿佛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学者,然后为我们解答各种难题。

17、夏天坐在满是青草的地上,看着书听着知了的轻唱,然后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之中。

18、夏天的午后,烈日炎炎,仿佛世上的一切都笼罩在蒸笼里,然后受着煎烤花儿垂着头,仿佛在责备天气太热。

19、仿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却错过机会而做不喜欢做的事情。

20、春天就好像是一个生机勃勃美丽漂亮的小姑娘

21、寒风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仿佛看见了她亲爱的奶奶向她走来。

22、仿佛一切计划都如我所愿,正在进行;

23、柳条仿佛小姑娘的长发。

24、我考试考了一百分,我仿佛看见了妈妈的微笑,我真高兴!

25、书籍仿佛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每天不辞辛苦的教我们各种知识

一、造句是作文的起步,它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造句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造句应当多了解词意,并琢磨其在上下关联句子里的逻辑关系,自然合理地运用到句子里面。

二、同学们在用比拟词造句时,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然后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三、对小学生而言,在明白了仿佛的.意思上进行造句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学生经常会将仿佛与好像混为一谈,认为是相同的意思。两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仍然存在区别,需要好好去体会与识别。

四、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五、例如: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六、小学语文的造句教学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让造句教学生动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七、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s("content_relate");

【用仿佛的修辞手法造句】相关文章:

用仿佛造句例句09-09

仿佛的造句11-25

仿佛的近义词及造句有哪些【精选】03-25

用莫非造句-造句01-10

用统统造句-造句01-10

用热烈造句_造句11-10

用眷恋的造句12-09

用容纳造句03-21

用魅力造句03-16

用无法造句02-10

关于修辞手法的句子怎么写二

中考语文阅读积累:孔子名言名句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夸张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比喻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对偶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比拟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讲解:借代


关于修辞手法的句子怎么写三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我是中学里的语文老师,多年教授中学语文没和这篇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

这篇《春》可以说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牢牢占据了写景散文中的“老大”位置。当然,散文大家朱自清的散文细腻深沉,文思绵密,也足以令人仰慕。

我从三个方面赏析,作者用充满热情的笔为我们描摹了六幅画面。一是春来山川图。从宏观而遥远的角度,从时间的维度上,写出了初春乍临的山河景象,立足于整体和宏观,的描写,以引出下文的五幅春天分镜图的描写。但是这里的“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的修辞方法的运用把作者对于春回大地,万物萌发,春光绮丽的喜悦之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让人感到了春天季节的来临,带来了无穷的活力。文章在卡头就有一种春天的勃勃生机在萌动。

接下来是五幅图画,按照先后顺序,分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在五幅图的顺序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个人觉得按照春天事物成长的先后顺序来写的。最先体现春天山野颜色变化的当然是绿色的草丛,草盛然后花发;花发然后花香,春风骀荡,香气富裕,悠长。春雨绵绵,而万物更加茂盛的增长。最后人们高高兴兴的出来了,与自然同气。活跃在生气勃勃的春光里。其实文章是有自己的节奏的。有人说,春风肯定是春天最早来的,为什么要放到春草图、春花图后写?这就是没有看到作者写作《春》时的布局的节奏,作者笔下的春风,绝不是早春时节,万物萧瑟,春寒料峭时的春之信风,而是春草招摇、春花绽放之后的和煦之风。春雨也是如此。有人说,春天雨到,然后才是小草萌发,鲜花盛开。其实此时的春雨是春天的畅饮,是植物盛长的灌溉。所以,这个时候树叶亮、草叶青,这是郁郁葱葱的春天之象。而且农民也已经开始劳作了。最后承接的是迎春图。人们纷纷地从家中出来,参与到生机勃勃、万物自由的自然中,感受充满力量、健康活泼的春天气息。

其次,朱自清的《春》,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热爱。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分析这句,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朱自清语言的精妙和简练。抓住小草的色泽、质地、面积的特征,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把小草的鲜嫩可爱、生机勃勃,自由烂漫的特征展现出来,也写出了人看到小草绵密铺展时带给人的快乐。

所以,散文的美丽不止于语言的华丽,而是是否真的带动了读者的情感。从朱自清的平和而清丽的语言中,三言两语就感受到了春天来临的活力和感染力,一直延续到结尾。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真是语言的绝妙运用,色彩缤纷以突出花艳,排比节奏而体现花多,“赶趟儿”一词富情,点燃了花们的活力,向上的奋发力,以及春天对生命的召唤。字里行间,都带了出来。有时,语言是不能分析的,你分析的很多,但是在作家看来,几个字就已经全出,让人匪夷所思。当然春风图里气味芳香馥郁,春雨图里雨丝细亮柔绵,这些朱自清都有把握极好,呈现极精。

第三 这篇文章的“真”|“纯”“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是指作者把自己的心思完全放到“物”神和“物”态的表达上,把小草比成刚出生的小婴儿,体现了小草的懵懂之纯,生长之急;表现春花,则把其比成小姑娘,炫其艳美,状其招摇,点其灵动。如果没有沉心静虑,哪能有此物我皆化的能力。

纯,是指通篇文章虽描绘了六幅图画,但是,紧紧围绕着春天的美和对于自然的爱来描写,绝不旁逸斜出。唯有此,才能进入到景物的感受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其实对每个作家都是开放的,只是你有没有悟到。一心在于表现春天的美丽和爱。那么春天才会真正地走到作家的心中来的。

本文因为写春,而春光烂漫;因为爱春,而春光可感,春草可奔,春花可嗅,春雨可沐;因为感春,而充满活力和生机,字里行间,让人感受“抖擞抖擞精神,舒活舒活筋骨”的力道。这也是这篇文章长期以来一直被人赞美不绝的原因。

建议,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文字充满情感,讲与读相结合,画面和朗诵相结合。画面不面面俱到也可,但一定要在几个经典的片段洗洗的品位和讲解。让学生产生情感和画面的共鸣。

关于修辞手法的句子怎么写四

【作用】: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作用】:比喻使所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作用】:拟人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以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

【作用】: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的情感。

【作用】:对比可以突出各自鲜明的特点,有助于表达思想情感。

【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作用】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

【作用】: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作用】:

(1)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2)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关于修辞手法的句子怎么写五

1.概念

一种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修辞手法。反问一般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2.分类

(1)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例如:

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2)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例如:

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3.作用

加强语气,发人深省,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修辞手法的句子怎么写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hetongmoban/hetongfanwen/16856314581525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