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申请书 > 申请书模板 >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8篇)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8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8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一

[唐代]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曾经的歌台,曾经的舞榭,曾经的园林,曾经的宫殿,如今都已经荒废,只有杨柳叶儿青青,还有那湖中的采菱女在清唱着青春永恒的歌谣。

谁还记得吴王夫差的事儿呢?只有那城西河中的明月,曾经照耀过吴王宫殿,照耀过在宫中灯红酒绿的人。

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览:观览。

旧苑:指苏台。苑:园林。

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

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此诗兴由“苏台览古”而起,抒发古今异变,昔非今比的感慨,则今日所见之苑囿台榭,已非昔日之苑囿台榭;今日苑囿台榭的杨柳青青,无边春色,不仅令人想起它曾有过的繁华,更令人想起它曾经历过的落寞。起句的“旧苑荒台”,以极衰飒之景象,引出极感伤的心境;而“杨柳新”,又以极清丽的'物色,逗引起极愉悦的兴会。前者包含着属于历史的巨大伤痛,让人不由去作深沉的反省;后者又显示出大自然无私的赐予,召唤着人们去追求、去享受、及时行乐。第二句,继续对这种感受作进一步烘托。由柳岸湖中传来一曲曲悠扬悦耳的江南小调,更为这人世间不尽的春花春月增添了无限的柔情蜜意。不胜,犹不尽。“不胜春”三字,似乎将人们的欢乐推向了极致。但此时此刻,正是这些歌声,勾引起诗人的无限怅惘:昔日的春柳春花,吴王的骄奢,西子的明艳,以及他们花前月下的歌舞追欢,馆娃宫中的长夜之饮,都不断在诗人的脑海中盘旋浮动,使诗人躁动不安。由此,引出了三四两句。这是经由“旧苑荒台”逗引起的情感体验的进一步升华。人间没有不散的筵席,物是人非、江山依旧,昔日苏台富丽堂皇,歌舞升平,今天只剩下那斜挂在西江之上的一轮明月了。这两句景色凄清,情感古今,以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使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了新的飞跃。永恒的西江明月和薄命的宫中美人,作为一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语境,旨意遥深,感人肺腑。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做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练而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像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做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这首诗所表述的不仅有古今盛衰的历史喟叹,而且有执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总是在不断追求着自由自在,追求着超越解脱。但是,这种渴望与追求常常难以实现,人就常常难免陷入一种痛苦绝望的境地。古今贤愚,莫不如此,英雄美人,无一例外。

s("content_relate");

【苏台览古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效古赠崔二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古离别原文、注释及赏析09-10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09-09

望驿台原文及赏析10-14

金门答苏秀才原文及赏析10-13

月出原文、翻译及赏析11-22

元日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出车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征夫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绿衣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s("download_bottom");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二

描写古草句子摘抄

春天,可爱的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穿黄色裙子的迎春花妹妹正向我们点头。桃花公主穿上了红红的衣裳,我感觉春姑娘已经把春天的色彩撒下人间。

春天,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树木抽出新的枝条,绿油油的叶子向四面舒展。大树下嫩绿的小草从土地里探出头来,草地上盛开一朵朵艳丽的鲜花。春风帮杨柳“梳”着绿色的头发。

春天,小溪唱着跳着,流向前方。在经过的路上,万物跟它打着招呼,小溪变得更欢了。小鸟在它头上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鸣叫,仿佛在说:“小溪,你好呀!”花花草草向它点点头,为了感谢它给予了自己一份甘露,还有昆虫向它摆摆手,高兴地说:“谢谢你哦!让我吮吸你那甘甜的乳汁。”小溪对它们都抱以微笑,愉悦地回答着:“不用谢!我很高兴能够帮助你们啊!”

春天处处生机勃勃。你瞧:小区里的那棵柳树,它那光秃秃的柳枝上,露出阵一丝丝绿意。那棵玉兰树上,长出了一个个花苞,含苞欲放,凑近一闻,清香怡人。

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置身于花海中,旁边还有一群群蜜蜂“嗡嗡”地辛勤工作……除了油菜花,还有牵牛花、铃铛花和一种不知名的小花,这种小花有五片洁白的花瓣,花瓣最里面是橘黄色和白色的花蕊……远处,农民伯伯又开始辛勤地劳动了:播撒谷种、春耕、犁田……

风,那么轻柔,带动着小树、小草一起翩翩起舞,当一阵清风飘来,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脸庞,我喜欢那种感觉,带有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享受生活,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菱罗绸缎为伴,然便是上帝所赐予人类最为珍贵的。

花园里的桂花开了,菊花也开放了,五彩缤纷,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极了。阵阵秋风吹过来,美丽的菊花在秋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说:“秋天多美丽啊!”

近处的浪花不时地涌上沙滩,它们互相追逐,互相嬉戏,不停地撞击着礁石,发出了“哗哗”的欢快声,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呢!远处的海浪一个接一个,一排接一排地奔腾着,向沙滩滚去。我急忙脱下鞋袜,走进浅水中,享受海浪带来的欢乐和喜悦。

举目远望,无边无际的大海好像与天连接在一起。海面上,成群结队的海鸥正在飞翔。他们有的在海面上展翅高飞,有的在海面上蜻蜓点水,有的在海面上窃窃私语,还有的在海面上兴致勃勃地捕鱼……一只只海鸥成了海面上快乐的音符。

满天的星星就像无数双眼睛,一眨一眨的,非常好看!月亮露出迷人的笑脸,多像是一个美丽文静的小姑娘。它把皎洁的月光轻轻地洒向人间。我最喜欢十五的月亮了,因为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它向大地洒下了一片银光,把大地装点得格外美丽!

秋天,凉凉的,每一个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就连太阳,也少了加热的活力。可是,大地妈妈最高兴,因为自己又多了一件金黄色的衣裳,她一穿,整个中国都变了。枫叶似火,其它叶子都黄黄的,在空中跳起了华尔兹呢!秋天,它也很节约电,都不用开空调了,这要节约多少电。大雁追上白云,好像在说:“等等我呀,我也要去南方。”

秋天,落叶在林间飞舞,有黄的、红的叶子铺子地面上,像一张五彩缤纷的地毯。在阵阵秋风中,松柏显得更加苍翠,更加挺拔。

秋天的早晨,太阳公公早早的起床,看着小学生上学去;太阳公公唤来了秋姑娘,秋姑娘在我们的校园里玩耍;秋姑娘玩着玩着,一不小心就把树上的叶子吹了下来,黄色的树叶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跳舞,慢慢飘下来。秋姑娘又跑到花园里玩,她张大眼一看:全是金黄色的一遍,高兴极了,就像金黄的稻麦在田野里自由的飘荡。小学生在操场上闻到了月季的花香,同学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

田野里,高粱扬起了黑红黑红的脸庞,玉米好像听了秋姑娘的笑话似的张开了大嘴露出了颗颗金牙,稻子一片金黄,微风一吹,就像漾起了金色的波浪。

我们学校大门前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它围着中间的小竹绕了个圈。池塘里养了些金鱼,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白和黄相间的,它们在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好似在提醒我们:看秋天来了!是的,在它们的身上,我们只要多留点心,也能看到秋天的美丽。

s("content_relate");

【描写古草句子摘抄】相关文章:

描写草的优美句子摘抄04-11

描写草的优美句子摘抄07-26

描写三叶草的句子摘抄02-13

描写草的好段摘抄06-22

描写草的句子05-24

描写草的句子11-04

描写草的经典句子12-16

描写古树的句子大全03-07

描写草的抒情诗句摘抄08-19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三

描写春天的千古佳句

1、田野里、花园里和森林里都有着春姑娘留下足迹,她把大地装饰得美丽、祥和。

2、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开端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一如这春夜长长远远。

3、春天像童话中的仙女,所到之处,万物复苏,树木抽枝发芽,鲜花张开笑脸,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

4、大地上到处都回荡着一个声音――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5、看啊!大地复苏,万物萌生。在那操场的一角,有春的迹象;在那大树的枝头,有春的生机。人们脱下厚厚的棉衣,穿上了春天的盛装;孩子们放起了风筝。春的脚步无声无息的走近了人们的生活,她的脚步轻捷,优美,走到哪里哪里都会用绿色来迎接她。她的品格是高尚的,无私的,她把自己的生机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大地和人类,她用绿色装点大地,用彩色点缀大地,花儿见了她,张开嘴笑了,草儿见了她羞涩的钻了出来,大树见了她也伸出枝芽了。晚上,看那皎洁的月光和那淘气的星星,会让你觉得天空是如此美丽,宇宙是如此神秘。月亮,就像一个玉盘嵌在天空中,美极了。

6、春是活泼的、春是狂热的、春是姿意生长的、春是年青旺盛的。

7、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微风吹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

8、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透着这缕缕蚕丝,世界的万物如同淡淡、蒙蒙的写意画,忽隐忽现。

9、我喜欢春雨,不光喜欢它换来的雨后春笋的英姿,更喜欢的是:踏进这淡蓝色的烟雨,在这雨季,你为我撑出的一片无雨的天地。

10、冬天如果是毁灭者,那麼春天就是创造出万物的人,它赋予了万物新的生命,而拥有新生命的事物,会让世界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11、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12、没有春的万紫千红?哪来秋的硕果累累?

13、月光如水平静柔和。

14、到处是郊游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爱满意,有情人的欢乐开怀,有孩子的天真笑容。

15、不知不觉,春飘然而至,在渐渐泛绿的山丘上燃起了如火的春色,灼穿了冬日的沉沉寒意。轻柔的风夹着湿润的芳香,轻轻拂过,那是春的旋律。

16、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17、恍忽间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为它让人的心情在此刻绽放。

18、春是什么春是那明月清风,柔媚清朗,在苔痕映照的静寂林间,清冽缠绵的旋律翩然飘临,希望伴着歌声在阳光中冉冉升起。春是那淡雨疏风,薄雾浓云,笼住水边清香的荫影,生命在这朦胧凄迷的氛围中孕育而生。

19、对人们来说,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也象徵著新的希望。农夫忙著犁田,插秧,学生准备开学用品,希望今年有个好的开始,就如同洒下的种子般,能够成功的发芽,开花,结果,不论有任何困难,都要勇敢面对。也因为人们是这麼去思考的,所以春天才象徵著新希望

20、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

21、生物在春晨中醒来,展示着生命的可贵、诱人。

22、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23、春天是无私的,她每年来一次都会给大地带来生机,使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万物变得欣欣向荣。她也会给人们带来喜悦,人们多么希望她能够永远存在。

24、春雨和着春雷、随着春风、淅淅沥沥飘来。

25、春晨点染心中的希望,激发着人生的热情。

26、春天的夜晚,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有风拂过脸颊,掠起长发。

27、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28、我心如这月光,平静柔和。

s("content_relate");

【描写春天的千古佳句】相关文章:

描写春天田野的佳句05-20

范仲淹的千古佳句有哪些08-04

描写菊花的诗词佳句11-20

描写水的妙词佳句10-21

描写外貌的佳词佳句10-21

描写夏天荷花的诗词佳句12-15

描写春天的词组10-21

描写春天的词句10-17

描写秋天的古诗佳句(精选120句)08-13

描写春天好句08-10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四

那颗古树作文750字

早些时候,我家的庭院前种着一颗参天大树。灿烂的阳光钻过茂密浓郁的枝叶缝隙,撒下一地的剪影,粗壮有力的枝干上布满了岁月的年轮,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它经历的沧桑变化。树下总有俩个身影终日徘徊,那俩人便是我年迈的爷爷奶奶。

晨曦初露,寂静的村庄笼罩着一层薄如轻纱的烟雾。每天早晨叫醒我的不是公鸡的打鸣声,而是奶奶急切的呼唤声,"老头子,老头子”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还悟不出奶奶这声声呼唤中的惶恐。只记得在那时,寂静安谧的小院的时常响起奶奶的呼唤声,无论是清晨,晌午还是傍晚,那声声“老头子”总会在耳畔响起。

夏末秋初,天气变的舒适凉爽,秋天的气息随着拂过的微风扑鼻而来。奶奶响亮的呼唤又响了起来,树上的知了好像困乏了似的不再鸣叫,死一般的寂静,奶奶在里屋一声一声的喊着,过了许久屋外仍然没有传来爷爷的回答。平时沉着冷静的奶奶也变的惊慌失措,来不及穿好鞋子,拖着就急忙向屋外走去。屋外浓密的大树下,躺着一张破旧的躺椅,茂密的枝叶拼命的为正在小憩的老人遮挡的刺眼的阳光,立在树阴里的奶奶不由得长吁了一口气,笑骂道:"这个死老头子"。转身小心翼翼的朝屋里踱步而去。

夜幕降临,黑墨色的'天空上满是璀璨的繁星。很多年后,奶奶曾拉着我的手和我讲述着她和爷爷的故事,一汩汩暖流从她粗糙的双手流进我的心田。她爽朗的笑着,眼角的纵横交错皱纹随意的蔓延开来,:“这死老头,怎么喊都喊不住,早早的就走了,你还真别说,身边没有个人再听你唠叨还真不习惯”说着,眼泪随着道道皱纹流了下来“他走了,我一个人可真不好活” 。爷爷是前年秋天走的,悄无声息的就走了,像他在世时一样默默无闻。爷爷的嘴边常挂着这样一句话“顶上三尺是死门,做人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我终于明白奶奶那一声声呼唤究竟是为了什么,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如今我们早已搬离了那个寂静安谧的小庭院,曾听奶奶说起那里的老树,那里的邻居,那里的故事……庭院前的那颗古树现在依然挺立着,像一名阵守边疆的战士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守护着爷爷的故事。

s("content_relate");

【那颗古树作文750字】相关文章:

那颗树作文09-16

那颗开花的树作文03-07

又见那颗树作文07-27

那颗树作文范文09-04

古树作文12-25

古树05-20

记忆中的那颗树作文07-29

古树的启迪作文09-04

古树优秀作文07-02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五

李白《越中览古》赏析

导语:《越中览古》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怀古之作。此诗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李白《越中览古》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代: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战士们都衣锦还乡。

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可惜如今却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

①勾践破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②锦衣:华丽的衣服。《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演化成“衣锦还乡”一语。

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作者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的情形表现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种场景十分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来表达。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作者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使读者更觉得凄凉的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后来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作者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作者,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这首诗的重点在于明写昔日的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后来的荒凉,由此加以抹杀,转而引出主旨,充分体现了作者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s("content_relate");

【李白《越中览古》赏析】相关文章:

李白《越中览古》原文赏析06-23

对《越中览古》的赏析06-23

越中览古翻译赏析06-20

关于越中览古赏析06-23

越中览古原文及赏析11-01

《越中览古》的翻译及赏析09-11

越中览古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李白《苏台览古》赏析06-23

苏台览古李白诗词赏析07-07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六

古离别原文及赏析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毵毵(sān):柳叶枝条下垂貌。

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春光明艳,晴空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烟云,在柳枝披拂的大道口,正举行着一场送别的酒宴。无奈分别在即,愁肠百结,这酒也喝得不畅快。离人举起华贵的马鞭指向他此行将往的远方—江南。想到此去江南,那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更美。只是良辰美景难有人与之共享,因此江南春色愈美愈增加人的愁苦,使人痛断肚肠。

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像替人垂泪了。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晴烟漠漠,杨柳毵毵,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堪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好像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酒半酣”三字也写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抑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切的体味。“酒半酣”之于“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所以临别时,送行者用马鞭向南方指点着,饶有深意地说出“断肠春色在江南”的话。

常建《送宇文六》诗说:“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李嘉祐《夜宴南陵留别》诗也说:“雪满庭前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结尾都是深一层的写法。前代文艺评论家称之为“厚”,也就是有深度。“厚”,就能够更加饱满地完成诗的主题。

这首诗色调鲜明,音节谐美,浅而不露,淡而有韵,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读着它,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宋元画家所画的小品,风格和情致都相当接近。

s("content_relate");

【古离别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古离别原文、注释及赏析09-10

效古赠崔二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09-09

《流莺》原文及赏析12-24

《寒食》原文及赏析12-11

情诗原文及赏析11-24

《闺怨》原文及赏析11-20

东山原文及赏析11-20

苔原文及赏析10-22

《山中》原文及赏析10-22

s("download_bottom");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七

古戍

刘基〔明代〕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古老的戍楼连接着遍野的山火,新攻占的城池传来阵阵的胡笳声。九州大地,犹虎豹横行;五湖四海,尚未桑麻繁茂。远处的天边,衰草与孤云相接,望去如云中垂下;俯视江面,空阔的江面上看不到渔船商旅,只有白雪覆盖的沙滩。野地的寒梅并未被山火烧尽,偶尔还可以看到两三朵盛开的梅花。

古戍(shù):古老的戍楼。连山火:连着山头的烽火台。火,烽燧。笳:一种管乐器,号角,古代流行于塞北及西域一带。迥(jiǒng):远。

诗首联点明作者立身于百战之地,沿山布列的古老营垒相继点燃了烽火,它们连成一片,烧红了半边天,描写了激战后的战场情景;新筑的城仿佛摇摇欲坠,因为阵阵雷鸣般的号角声在震撼着大地,表明元军虽遭失败,但元气未伤,仍在激烈反扑。“新城”暗示此地最近就有过拉锯式的争夺,城池随坏随筑。此联开首即点出“古戍”题目,并用对仗写出了雄浑悲壮的气势。

颔联则用想象抒写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在九州大地上至今仍然虎豹横行,相互吞噬;四海之内,还没有一块土地恢复农事。“虎豹”指割据的群雄。“未桑麻”指人民不能从事生产。

颈联则实写眼前寥落的景物:原野的空旷使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天边淡云与衰草相接;江面空荡荡的,只看见岸边白雪覆盖不匀露出来的沙滩。向读者展现一个疑问,人烟、舟楫、村市都哪里去了呢?二、三两联一虚一实,写出了作者及广大百姓对战乱的深恶痛绝。战火纷飞,万物被摧毁,但天地间生命之力毕竟是顽强的,严冬过后一定还是春天。

所以尾联说:在这一片肃杀惨淡的空旷中,仍不时可见野火烧不尽的腊梅花,从草中,雪下,石畔冒出,那一派生机不正是未来的希望么?结尾表示作者对战乱过后新的太平世界的出现充满信心。

诗中诗人看到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心中感到说不出的悲凉,但作者并没有失去信心。诗人应朱元璋征召以后,感其厚遇,竭忠尽智,很有作为,曾使朱明政权几度转危为安并最终统一天下。朱明王朝的初期实现了作者“四海合一,万民乐业”的理想。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八

ok3w_ads("s005");

张砺

中国古代著名的亭台楼阁众多,它们往往矗立于江河湖泊之滨,也有的位于城中闹市。关于古代的“四大名楼”,有着不同的版本。大抵说来,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三座是没有异议的。1987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历代名楼》,将山东蓬莱阁也列入其中,不过它却只是替补入选的。而在民间的“江南四大名楼”中,对于那第四座名楼却又有多达六种说法:宣城谢朓楼、南京阅江楼、容县真武阁、德兴聚远楼、镇江芙蓉楼、九江浔阳楼。

要说中国古代公论的“四大名楼”,那就少不了原来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外,黄河之滨的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大约在公元557年至571年间。

北魏末年,大丞相高欢逼走孝武帝,立元善见为帝,定都安阳,建立了东魏。随后的北魏大丞相宇文泰又杀了投靠自己的孝武帝,立南阳王元宝炬继帝位,定都长安,建立了西魏。高欢和宇文泰这两个老对手分别在东﹑西魏专权。东﹑西魏形成对峙之势,长年征战不休。宇文泰封自己屡建战功的侄子宇文护为骠骑大将军,镇守天下。

550年,高欢之子高洋篡权东魏建立北齐,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篡权西魏建立北周。当时蒲州为北周的战略要地,宇文护为了镇守蒲州,在蒲州西面的黄河东岸建造了一座戍楼,作军事瞭望之用,这便是后世所称的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为当时有鹳雀栖歇在上面而得名。鹳雀楼雄伟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的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尤以盛唐诗人王之涣那首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登鹳雀楼》最富盛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实,另外两位唐代诗人也留下了名篇。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畅当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圍平野,河流入断山。”意境也都十分雄浑壮阔。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提到鹳雀楼:“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可见那时,鹳雀楼还完好无损,巍然屹立在大河之滨。当时,谁也不知道,100多年后,鹳雀楼将遭遇无妄之灾,一代名楼毁于战火之中。

13世纪初,中国南方正是南宋时期,而中原和北方处在女真人大金王朝的统治之下。不过此时,曾经强悍的金朝因为内部腐败,已经日薄西山。在它北部的漠北又崛起一个强大的蒙古族。

公元1206年,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在先后征服了蔑儿乞、塔塔儿(鞑靼)和克烈几个部落集团后,又消灭了蒙古高原上的最后一个对手乃蛮部族,建立了西起阿尔泰山,东到兴安岭的蒙古汗国。45岁的铁木真被推举为大汗,尊号为成吉思汗。

此时的蒙古人不再臣服于昔日的统治者金国,缴纳各种贡物。而且如同当初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后,随即开始消灭自己的统治者辽国那样,蒙古汗国建立不久,成吉思汗也发动了蒙金战争,不断向南侵略原先的统治者金国。

1211年二月,在做了5年的准备后,成吉思汗亲自率东路军马由克鲁伦河南下,突袭金军的关隘要塞,发动了蒙金战争。在蒙古军攻击下,金军大多士气低落,节节败退。蒙古军一路攻占了昌州(太仆寺旗九连城)、桓州(正蓝旗侍郎城)和抚州(张北)。

八月,金朝集中全国30万主力,与蒙古10万军队在北京西北200公里左右的野狐岭展开了一场大决战。金朝统帅完颜承裕错误地将大军分散据守在各个险要山地,成吉思汗利用这个致命破绽,集中优势兵力,将金军守军各个击破。

蒙古大将木华黎率领敢死队一路冲杀,凶悍的蒙古军在险峻的山地下马步战。分布在各处山口的金军相互间失去联系,只能各自为战,无法互相支援,很快就被逐一歼灭。其余的金兵也失去斗志,溃败而逃。蒙古军漫山遍野追杀,一时间金兵伏尸百里,蔽野塞川。

三天激战下来,金军损失惨重,精锐遭到歼灭。蒙古军乘胜追击,一路攻占紫荆关﹑居庸关,前锋直逼金朝中都(北京)城下。金军凭借牢固的城墙,重兵坚守。金军守将完颜天骥在城内街巷设下拴马桩,使攻入城内的蒙古骑兵难以作战,又在夜袭中大量杀伤蒙古军,将他们赶出城去。

第二年春天,成吉思汗见久攻不下,在周边地区掠夺一番后,被迫撤军。秋天,成吉思汗再度南侵,亲自率军攻打金朝的西京(大同)。在大同东北的密谷口设伏,与前来支援的金军元帅左都监奥屯襄所部发生激战,金军全军覆没。蒙古军在攻城时,却遇到金军守将左副元帅赛里的顽强抵抗。战斗中,成吉思汗中箭受伤,只好撤回阴山。

【一代名楼灰飞烟灭】

1213年秋天,蒙古军第三次南下攻金。一路打到怀来,击败金军10万主力后,乘胜攻占河北﹑河东,直抵黄河北岸,再向东打到山东海边,然后继续围攻京城中都。这时,金朝祸不单行,又发生了内乱,皇帝完颜永济被杀。新上台的金宣宗只好向蒙古求和,不仅献出许多金银财物,还将公主嫁给成吉思汗,才换回蒙古撤军。

翌年,不堪其扰的金宣宗无奈之下将首都迁到黄河南边的开封。成吉思汗见金朝局势混乱,立即再次派兵南下,乘机围攻中都。同时派遣大将木华黎领军进攻辽西和辽东。不到一年功夫,金朝的东京(辽阳),北京(内蒙宁城)和中都,以及大片国土统统落入蒙古军手中。中都府库的财物被运往蒙古草原,成吉思汗还下令允许蒙古军队入城抢劫。浩劫之后,繁华的中都成了废墟,满目疮痍。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金朝已经一蹶不振。

1217年,被封为太师和国王的木华黎统率蒙古大军出征金国。连续攻取辽西、河北、山西、山东各地数十座城池。蒙古军这次不像以往那样杀人放火,抢掠一空便走,而是留置官员镇守。

此后几年间,双方在这些地区一度形成拉锯战的态势。1221年秋天,木华黎率军进攻山西,并西渡黄河进入陕西,战火向鹳雀楼逼近。

1222年十月,蒙古军围攻山西南部的重镇河中府,也就是蒲州。当时蒲州的守将是河中府的判官、河东南路安抚副使侯小叔。侯小叔原先是一名河津水手,后来在军中立功升任判官。面对蒙古大军的进逼,他毫不动摇,坚决死守。对于劝他投降的部下和亲友,他都予以痛斥甚至处死以示抗敌决心。

蒙古军将领石天应见久攻不下,撤围离去。随后乘侯小叔出城会见金朝来人议事的机会,乘机出兵攻下了蒲州。

侯小叔带领金兵退驻到中条山,召集10余万兵力准备反攻。1223年正月,侯小叔趁蒙古大兵西去,蒲州城守备空虚,夜半时分率军登城,点燃城上的楼橹,熊熊大火照亮夜空。蒙古軍见状惊慌失措,金兵乘势围攻掩杀过去。蒙古军猝不及防,顿时大乱,主将石天应在混战中也被金军斩杀。侯小叔军收复了蒲州,被金宣宗加封为昭毅大将军,授孟州防御使,河中知府。

蒙古军遭到惨败后,卷土重来,发骑兵10万围攻蒲州。此战,因为金军其它两路支援兵马临阵怯战,侯小叔孤军作战,终于被蒙古军攻破蒲州城,侯小叔战死,可谓英勇不屈。

让后人扼腕的是,在最后的一次争夺战中,当蒙古兵攻城时,侯小叔担心戍楼落入敌军之手,被对方作为军事瞭望之用,于是下令放火烧掉鹳雀楼,同时被下令焚毁的还有蒲州大浮桥。从此,无限辉煌的鹳雀楼灰飞烟灭,仅仅留下故址。

蒙金战争还在继续,金朝的势力不断被削弱,地盘逐渐被蒙古蚕食。1232年,在成吉思汗病死5年后,金朝都城汴京开封和洛阳相继陷落。第二年,蒙古与南宋达成联合灭金的协定,协力围攻蔡州。几个月后,蔡州城破,逃到这里的金哀宗自杀,金国灭亡。

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也逐渐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身影。到了明朝初年,鹳雀楼故基犹存。后来因为黄河泛滥,一代名楼故址被淹没,不知所踪,致使楼毁景失。后人曾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来抒发思古之情。

直到2002年9月,新的鹳雀楼在永济市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重建落成。高达70多米的巨楼虽说不失壮观,然而,如同黄鹤楼等现代重建的名楼一样,总是欠缺了些历史沧桑感。而且由于新楼距离黄河尚远,周围皆为田地,即便登高极目远眺,也看不到“黄河入海流”了。

(作者系文史学者)

相关热词搜索:千古沧桑鹳雀楼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有关春天的古诗(精)(8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shenqingshu/muban/1685520575147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