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申请书 > 入学申请书 >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通用(四篇)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通用(四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通用(四篇)

微信扫码分享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通用一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艰难曲折,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使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与中国的发展进程和前途命运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制度优势。这个基本事实和特点已经内化于中国人民的心理观念之中,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突出特点和核心价值。中国人民非常珍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个制度优势,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改变这个基本事实。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当前中国发展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着破除原有僵化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及突破既得利益固有藩篱的困难。这意味着当前中国改革的困难程度和复杂程度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当前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功败垂成。

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一方面,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的核心和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的基本事实。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下一步涉及的很多深层次体制机制的内容,如党和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制度、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都与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必须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私心,具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具有突破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各种困难的魄力和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中国共产党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坚强政治保障。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长期稳定的战略安排和部署。而中国共产党有建设美好社会的长远目标,既有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也有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长期战略安排,正好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个长期历史过程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明确和长期的战略安排和部署,才能保证中国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西方国家的多党竞争决定了西方国家的政党都是以选举获胜为主要考量的,这会产生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政党缺乏长远目标。竞争和选举的压力使政党在选举前的最大考量是如何选举和能否当选的迫切问题,在当选后的最大考量则是如何保持连任的问题,根本无暇考虑国家的长期发展问题。二是会降低政党的社会责任感。西方国家的政党为了赢得选举的胜利,必须取悦选民的偏好,而不关心选民的要求是否合理公正,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因此就会出现各种极端主义的政党和候选人,他们当选执政后就会把国家引向灾难的深渊。中国当前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避免不必要的党派纷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世界上任何一个现代化强国无一不是统一完整的。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文明的伟大复兴,必须首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由于历史的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香港、澳门和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主权分离状态。改革开放之后,通过“一国两制”的原则,在20世纪90年代顺利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但是台湾与大陆仍然没有实现统一,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面对的重大障碍。

对于两岸实现统一,中国共产党有两个无可替代的优势:一是实现两岸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二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可以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可以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虽然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国家安全时刻面临重大风险和挑战。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各方面风险可能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暴露,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在新的复杂多变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对于捍卫国家安全具有两大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中国共产党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意识和战略定力;二是中国共产党具有适应当前复杂形势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战略意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关键时期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具有很强的战略意识,习近平就把国家安全当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他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他还强调,对国家安全问题要有战略定力,要牢牢把握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牢牢掌握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适应当今世界形势提出的全新国家安全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个领域都可能面临国家安全风险,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虽然当前中国最迫切的任务是发展,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保障的能力,那么我们的发展必定会不断地被各种安全问题所打断,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不免会付之东流,甚至发展的结果也可能会变成一场悲剧。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安全既有战略意识和定力,又有先进的国家安全理念,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保证中国的国家安全,才能更好地保证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通用二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党,用了一百年的时间。如今,作为九千多万党员中的一份子,我将与党共同成长,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一份光荣。使命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党的事业伟大,我们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有一位位前赴后继的革命前辈、一批批奋起直追的劳动人民、一代代有梦有为的时代“后浪”。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离我们这样近,当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应该倾听历史、铭记历史。从百年前的红船到如今的巍巍巨轮,在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奋进中,我想对党说,未来,看我们的!

如今,亿万人民脱了贫,未来,我们会继续涵养坚守初心的勇气。近代以来,由于连年战争,再加上外国列强掠夺和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剥削,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尤其面对法西斯主义的侵略,穷苦大众生活更加贫穷与悲惨,一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自我们党诞生之日起,从没有停止过对改善人民生活的探索。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分别实行了土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等措施,2020年底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这个壮举的背后离不开一位位扶贫干部的奋进与实干,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也定会传好乡村振兴的接力棒,继续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基层一线继续书写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壮丽华章。

如今,中国载人航天技术领先世界,未来,我们会继续担起科技报国的大任。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西方国家外交上孤立我们、经济上封锁我们、军事上威胁我们,面对一穷二白的科技研究事业,钱学森等科学研究人员毅然回国,担起发展国防航天事业的大任,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自2003年首次实现载人航天的千年飞天梦到如今,

我们用了18年的时间,取得了多人多天飞行、太空出舱、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中期驻留等成就,现在我们正朝着更高的航天梦想一步步迈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一次次开拓创新、一次次挑战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映照着中国宇航员们初心不改,一直坚守着为祖国出征的英雄信念。航天领域的这些成就记载着万千航天人的青春与汗水,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以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中国航天事业凝聚力量。

如今,疫情抗击成就全民英雄,未来,我们会继续扛起家国责任的担当。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灾难,同时也是对我们党的一次大考。疫情暴发后,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健康安全摆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全国上下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展示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整个神州大地,不分老幼,不论分工,都自觉投入这场人民战争,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地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地排查,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地攻关,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构筑了防范疫情的铜墙铁壁。伟大的抗疫精神折射出中华民族以无畏牺牲、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要以人民至上、甘于奉献、无私无畏的家国情怀,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与风险,努力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创造新的中国奇迹。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跨越了一道又一道的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我想对党说,感谢为党的事业奋斗过的英雄们,您辛苦了,我们将继续涵养坚守初心的勇气、担起科技报国的大任、扛起家国责任的担当,未来,看我们的!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通用三

中国共产党党史与党的光荣传统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可划分三个大的阶段。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人民九十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大好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㈠、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这种发展,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这样,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㈡、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1919年 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政府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它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1920年秋至1921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进行的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共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为了便于纪念党的生日,我们党把1921年7月1日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二、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㈠、从南昌起义到人民军队的建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断然决定了三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二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㈡、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三、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这就是著名的 “七.七”事变。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队宣告战败投降。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为最后打败蒋介石、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重要准备。1949年3月,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大跃进”运动从1957年底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它的推行,表明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它能够发动起来,反映了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求强求富的强烈渴望。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短短几年内一连串接踵而至的胜利,使得人们相信中国富强的目标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七、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

1966年5月,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㈡、林彪集团的覆灭

党的九大以后,当时党的副主席林彪极力想强班夺权,秘密策划武装政变,被党中央及时发觉。1971年12日深夜,林彪决定投敌叛国,爬上256号三叉戟专机,仓狂出逃,13日凌晨,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落,机毁人亡。一场反革命政变被彻底粉碎。

㈢、同“四人帮”的斗争

“文化大革命”的长期持续和几经反复,使人们对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厌倦情绪越来越强烈。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所改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的迫切要求。十大以后,党内围绕着**与反**、篡权与反篡权、整顿与反整顿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1976年1月8日,人民最爱带的好总理周恩来逝世。在“文化大革命”进入第十个年头时,广大干部群众长期郁积的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和对“四人帮”的愤恨,终于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爆发出来。4月4日清明节这天,二百多万人民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象“四人帮”发出声讨。1976年9月9日,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毛主席逝世后,“四人帮”更加猖獗向党进攻。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八、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结束“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使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机。但是,十年浩劫留下的后果十分严重,要在短期内消除这场内乱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是很不容易的。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最大历史关头召开了一次历史性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知道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

九、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胜利完成拨乱反正和启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和十二届三中全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由此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全面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逐步形成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滚动的格局。根据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在外交政策方面也进行调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㈠、邓小平视察南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党和国家的发展处于又一个紧要关头。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的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长期以来的东西方两极冷战结束了。世界的这种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了动摇。在此关键时刻,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㈡、“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国政府通过外交谈判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样本着“一国两制”原则,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这个主题,集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新的世纪新的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家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和把握形势,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足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九十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党。历经磨难,斗志弥坚,千锤百炼,更加坚强。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通用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1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当欧美一些国家从17世纪中叶开始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却盲目地以中央帝国的“康乾盛世”而自傲,自我封闭,拒绝扩大与外国的交往,仍然陶醉于昔日的辉煌之中。原来文明程度落后于中国的欧美国家,这时已远远地跑在中国的前面。

在此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了这种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起到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则促进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这种情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使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

上述重大变化,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沉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成为民族灾难和人民痛苦的根源。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第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中华民族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辛亥革命

20世纪中国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社会内部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初步成长起来,从而引起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但是,由于这时无产阶级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它所参加的某些斗争,还处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之下。1905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起成立了同盟会,提出了实质上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并努力用革命手段来实现这个纲领。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终结,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20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领导这场革命走向胜利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究其根本原因,是领导这场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具有很大的软弱性,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同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严重脱离,并害怕发动他们。这样,就使得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力量更没有勇气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

辛亥革命以向旧的反动势力的妥协而告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没有受到削弱,封建势力依然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盘根错节。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也没有解决,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它的失败,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使他们逐渐领悟到必须另外探寻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二)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的产业工人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1912年全国产业工人有60余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工人阶级得到空前迅速的发展,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全国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

中国的无产阶级同各国无产阶级一样,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同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最进步、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此外,产生和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产阶级,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因而具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的强烈要求和对于压迫者的反抗意识,具有最坚定的革命性。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少,但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多集中在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大连等大城市中,便于组织和团结,易于形成强大统一的政治力量。第三,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是破产农民出身,同广大的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容易与农民结成同盟并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无产阶级的斗争也容易得到农民的支持和帮助。这些特点和优点,使中国工人阶级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

辛亥革命后,工人的斗争有了较大发展。从1912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有记载的工人罢工达到130多次,超过了辛亥革命以前数十年的总和。工人在斗争中逐渐意识到团结起来斗争和反抗的意义,开始出现带有政治性质的罢工和斗争。但是这个时期的工人斗争,从总体上来说,大多数还是自发性质的经济斗争。工人参加的某些政治斗争,还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口号下进行的,工人组织基本上处在秘密结社和封建帮会势力的影响之下。尽管这时的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较少,年纪较轻,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历史使命,仍然是一个自在的阶级,但是它终究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和领导力量,它的发展为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社会基础。

(三)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民主之路,中国人民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倒行逆施相呼应,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读经的逆流;从西方学来的多党制、议会制,成为各派军阀、官僚、政客借以争权夺利的工具;1915年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再次记录下中国的奇耻大辱;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各自割据一方,并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相互之间展开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裂和动乱之中。

旧的道路已被证明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寻求新的出路。于是,中国的先进分子从消沉、苦闷和彷徨中走出来,再次在心中燃起热切的期待,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在孕育之中。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正是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奏。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地改造国民性。他们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为主要思想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通过批判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冲破了遏制新思想的罗网,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机勃勃的、革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民主和科学。当封建主义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场革命由于发生在与中国同样是封建压迫严重、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对深受封建压迫和贫穷落后之苦的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表明“物质文明不高,不能阻止社会主义之进行”。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倾向于社会主义,同时也推动了他们去认真了解和研究指导十月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十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和所取得的成功,更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给他们带来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开始涌入中国。经过反复探求,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著文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程度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沉重打击了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造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革命形势,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姿态,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新旧两个阶段的界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最初是爱国学生的游行示威运动,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一度转为低潮。从1919年6月5日起,上海工人率先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运动,参加人数达六七万。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如星火燎原般蔓延全国20多个省区100多座城市,这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突破了青年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进一步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实现。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创办刊物,编辑书籍,组织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仅在五四运动后的一年中,就出现400多种刊物。在各种学说竞起争鸣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道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在社会主义思想潮流中,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也开始出版,《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中文译本也问世了。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在五四运动中,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重新认识了工人阶级,并把这种认识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五四运动之后他们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办学校、办工会,投身到工人运动中。马列主义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逐步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这些人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我国第一次群众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北京还出现了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之后,中国的先进分子进一步深入工人群众中间,为工人办事,创办劳动补习学校,组织工人联合会,出版各种以工人为对象的刊物,向工人进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指导工人群众的革命斗争。这些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并同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起来,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通用(四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shenqingshu/ruxue/1685672008154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