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申请书 > 申请书写作 > 有关腊八节的诗句怎么写(3篇)

有关腊八节的诗句怎么写(3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有关腊八节的诗句怎么写(3篇)

微信扫码分享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腊八节的诗句怎么写一

喝一碗腊八粥,营养又健康;温一壶糯米酒,提神寒气走;饮一杯无忧水,烦恼随流水;品一杯蜜桃汁,生活乐无忧。预祝腊八节快乐!

腊八节的欢喜,品粥美味在心里,腊八节的快乐,美好妙粥放胃里,腊八节的幸福,团圆祝福停不住,腊八节的福气,朋友知心添如意,愿朋友腊八快乐,万事如意。

腊八到了,送你时刻幸福米,送你十颗好运枣,送你十颗旺财豆,送你十颗忧愁干,送你十颗健康立(栗),熬制一碗甜美粥。祝你腊八快乐。

今天是腊八节,送你八气,愿你长得很有灵气,个人很有才气,家庭总是和气,经常会有喜气,天天充满朝气,做人很有福气,身上满是财气,时时有好运气。

喝了腊八粥,心情爽朗无烦忧;喝了腊八粥,事业爱情双丰收;喝了腊八粥,神佛保佑增福寿;喝了腊八粥,幸福美满年年有!腊八节到了,别忘了喝粥哦!

清粥一碗送平安,幸福年年来相伴,腊八煮粥送温暖,健康快乐不简单,品粥知味更知心,生活有粥更开心,腊八品粥思朋友,快乐伴你更永久,愿年腊八快乐,幸福永久。

腊八节到,送你一碗腊八粥,蜜枣甜甜蜜蜜,红烧肉红红火火,莲子开开心心,杏仁快快乐乐,桂圆团团圆圆,绿豆顺顺利利,香米欢欢喜喜!

红枣送出健康,桂圆送出甜蜜,鸡蛋送出团圆,大米送出如意,莲子送出友谊,红豆送出思念,绿豆送出清新,花生送出温暖,腊八煮成香甜,愿你快乐美满。

腊八节了,来吃一碗甜甜的内容丰富的腊八粥吧:吃一颗红枣,事业步步高;吃一勺黑米,财富滚滚来;吃一粒花生,投资花开生财。祝你腊八财气发!

有关腊八节的诗句怎么写二

腊八节手抄报资料:腊八节的由来

1.我们中国喝腊八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从前有一个三口之家,老俩口和一个儿子。老俩口一年到头勤勤恳恳,家里不愁吃穿。那儿子却又馋又懒,什么活也不会干,老俩口拿他也没办法。老头得了重病,临死前对儿子说:“儿啊,你要学干活,要不早晚会受罪的。”儿子没把爹的话放在心上,靠着爹留下的房子、地、粮食,仍然天天吃喝玩乐。不久,他娶了个媳妇,碰巧这媳妇和男人一样懒馋。老太婆看着这不成器的儿子和媳妇,没多久就给气死了。从此,夫妇俩更是无所顾忌地吃喝挥霍,渐渐地把父母留下的东西都吃完花光了。冬天到了,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俩人挤在墙角冻得直打颤,饿得眼发花。到腊月初八这天,他俩再也熬不住了,勉强挣扎起来,抖抖囤底,煮了半锅五谷杂粮稀粥汤喝了。这时他俩才想到爹妈的话,可是晚啦,喝口粥汤顶什么事呀!两人连冻带饿不过半夜便死去了。这事很快传开来,后来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五更天起来,人们将红米、红枣、莲子、花生等等和在一起,做成“腊八粥”,在吃粥时,老人们总爱对晚辈讲这个故事。

腊八的传说之二

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的传说之三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于这天成道。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北宋东京(开封)各大寺庙都在这天举行浴佛会,做七宝五味粥,这种粥叫腊八粥,又叫佛粥。后来民间也做腊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腊八粥,以赠百官。

腊八的传说之四

在中国古代,「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它的意义,有人认为:「腊」是「合」的意思,腊祭就是合祭诸神;也有人认为:「腊」是

猎」的意思,猎禽(qín)兽以便岁末祭(jì)祀(sì)祖先。从前的腊日,并没有一定的日期,大约在冬至后的第十三到三十五天之间,最晚也不会到除夕,大多在二十四节气的小寒节气内,落在农历的十二月,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就称为腊月。农历的十二月八日,是所谓的「腊日」。

腊八的传说之五

汉代以前,腊祭虽都在十二月,但日子并不固定,有时在月初,有时在月底。隋(suǐ)杜(dù)台卿(qīng)《玉烛宝典》说:“汉以戌(shù)日为腊,魏以辰(chén),晋(jìn)以丑。”后来,人们为了好记,又因多数人订在戌(shù)日,戌(shù)日又正好是腊月第八天,应上祭(jì)祀(sì)八神的腊八,到了六朝,就把行祭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了。

(三)全国各地腊八食俗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

相传,在古印度

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宋朝

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天津人

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西

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陕北高原

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莱庄稼地里杂草多。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甘肃人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人

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青海

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

有关腊八节的诗句怎么写三

腊七、腊八,冻死叫花。这句谚语我很小便会讲了。是大伯教我的。我五岁那年的腊八节,便是天寒地冻,哈气成冰。因为冷,我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而那天,大伯却起得格外早,吃过饭,他竟去了镇上,说有很重要的事。镇上离村子有七八里路。大伯走了,天,不知何时,竟开始飘雪了。后来,雪下得愈大了。我忽然有些怕。我真不知今天是什么日子,大伯非得要冒雪出去……

因为家生变故,我寄养在大伯家,已经半年有余了。大伯是个孤寡老人,六十多岁,看起来,像七十岁,或者还要老。但他却很爱笑,笑起来,山羊胡子一动一动的,很好看。我不能让妞儿跟着大伯再受委屈!多好的孩子,如今却,唉……”他常颤巍巍地说。我虽听不太懂他的一些话,然而我却知道,他是极疼我的,比起家里的人,亲多了。自我来后,他用来换钱的鸡蛋,便成了我的营养品。他的老白干,也喝得少了,说要攒下钱来,将来供我念书。

大伯终于回来了。他浑身上下一片白,像个雪人。看见我,他便开始笑,山羊胡子上的雪落到我脸上,凉凉的。他将手里拎着的一只大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凭直觉,我知道那里面应该是吃的。可他却不肯先打开,而是先为我洗脸,梳辫子,末了,又拿出预备过年的新袄,让我穿上。然后,才一点、一点地开那纸包,呀!里面的东西,竟是我没见过的!

“孩子,知道吗?今天是腊八节,也是你五周岁的生日!”他依然笑着,但那笑里有了些我不能理解的深意,“这叫生日蛋糕!听说,城里人过生日都兴吃这个!我是提前让在镇上开杂货铺的亲戚从县上捎来的!”他一边说,一边打开另一个纸包,里面是五支红红绿绿的小蜡烛,他将它们一一插在那个漂亮得耀眼的蛋糕上,又用火柴,一支一支地点着。蛋糕上立时盛开了五朵金黄色的花。“闭上眼睛,许个愿吧!孩子,许个你最想要的愿望,往后,你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越来越好,人家说了,过生日吃蛋糕、吹蜡烛、许愿,是最灵的……”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见识并且拥有生日蛋糕。那蛋糕,是我吃过的世上最美的美味——那软糯,那细腻……一生不忘。大伯一口都不肯吃,他说,那整个都是属于我的,我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吃到肚子里——连同许下的心愿。

所谓刻骨铭心。又所谓,不思量,自难忘。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老人用他所能想到的最特殊的方式,为一个孩子灰色的童年涂上了香甜,成为我一生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是的,时间永远不会使记忆风化。有些记忆甚至被岁月提炼成宝石,在生命的历程中闪着光芒。也正是这些或甜或苦的记忆,串成了生命的链,无限地伸延下去……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有关腊八节的诗句怎么写(3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shenqingshu/shenqingshuxiezuo/1685458896145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