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申请书 > 申请书写作 >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

微信扫码分享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一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底,四十五岁的陆游接到朝报,以左奉议郎为通判夔州军州事。由于陆游其时正在山阴养病,故而没有立即赴任。次年闰五月,他才启程前往夔州。此次入蜀之旅始于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十八日,终于是年十月二十七日。他在此次旅途中除了写作诗歌以外,还按日作记 ② ,成《入蜀记》六卷。对于这部游记性质的笔记,陆游本人是相当看重的,曾叮嘱其子将《入蜀记》编入文集:“如《入蜀记》、《牡丹谱》、乐府词本当别行,而异时或至散失,宜用庐陵所刊欧阳公集例,附于集后。” ③ 果然,《入蜀记》不但成了陆游的散文创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部分,而且成了宋代笔记体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后人非常重视陆游在巴蜀的生活经历对其诗歌成就的影响,却很少认识到巴蜀之游对陆游散文创作的巨大作用。陆游曾说:“古乐府有《东武吟》,鲍明远辈所作,皆名千载。盖其山川气俗,有以感发人意,故骚人墨客得以驰骋上下,与荆州、邯郸、巴东三峡之类,森然并传,至于今不泯也。” ④《入蜀记》就是在自浙东至于巴东的数千里“山川气俗”的感发下写成的一部杰作,它与作者安坐在故乡书斋里所写的散文作品有着不同的艺术风貌。

作为游记作品,《入蜀记》首先关注的是沿途所见的山川风物。陆游此行的路线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先沿着运河从山阴到临安,再经嘉兴、苏州、常州,到镇江后进入长江。第二段路程全是在长江中行进的,沿途经过的重要地点有建康府(今南京)、太平州(今当涂)、芜湖、池州(今贵池)、江州(今九江)、黄州、鄂州(今武汉)、岳州(今岳阳)、江陵府(今沙市)、夷陵(今宜昌)、秭归、夔州等。由于第一段路程中的地点都是陆游曾多次经过的,其山川风景是他非常熟悉的,所以不很能引起他的写作兴趣。《入蜀记》中仅用不足一卷的篇幅来写第一段路程,当因此故。第二段路程却在陆游面前展开了一幅全新的江山画卷,除了镇江一带的江山算是故地重游以外,其余的地点都是首次经历。而且自镇江开始溯江而上,两岸的奇丽风光接连不断且变化无穷,镇江的金山、焦山可算是渐入佳境的起点。《入蜀记》中泼墨如水地进行大笔濡染的写景即始于镇江,多半是出于这个原因。

与一般仅注重写景的游记散文不同,《入蜀记》对沿途山川的描写是多角度的,举凡地貌特征、地理沿革、郡国利病、名胜古迹、地方物产等各个方面,都被映入了作者的眼帘,而且娓娓道来,富于文学意味。试各举一例:

(十月)八日,五鼓尽,解船过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 (卷六)

七月一日,黎明,离瓜洲。便风挂帆,晚至真州,泊鉴远亭。州本唐扬州扬子县之白沙镇,杨溥有淮南,徐温自金陵来,觐溥于白沙,因改曰“迎銮镇”。或谓周世宗征淮南时诸将尝于此迎谒,非也。国朝乾德中升为建安军,祥符中……建军曰真州。 (卷二)

(七月)七日……同登石头,西望宣化渡及历阳诸山,真形胜之地。若异时定都建康,则石当头仍为关要。或以为今都城徙而南,石头虽守无益,盖未之思也。惟城既南徙,秦淮乃横贯城中。六朝立栅断航之类,缓急不可复施。然大江天险,都城临之,金汤之势,比六朝为胜,岂必依淮为固耶? (卷二) (八月)五日,郡集于庾楼。楼正对庐山之双剑峰,北临大江,气象雄丽,自京口以西,登览之地多矣,无出庾楼右者。楼不甚高,而觉江山烟云,皆在几席间,真绝景也。 (卷三)

(九月)十一日……又有水禽双浮江中,色白类鹅而大,楚人谓之天鹅。飞骞绝高,有弋得者,味甚美,或曰即鹄也。 (卷五)

第一则写船过下牢关后所见之景。下牢关位于夷陵之西,从此溯江西上,即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峡西陵峡。陆游从江汉平原行来,陡然看到那遮天蔽日的崇山峻岭,而长江即从山阙中奔泻而来,不免产生惊愕之感。此段文字虽然甚为简洁,但是在对千奇百怪的山峰形状之描写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伟力的赞叹膜拜之情,所谓“崩欲压者”、“危欲坠者”等等,都用拟人化的写法,正是对自然伟力的传神写照。在这种伟力面前,人的渺小无力是不言而喻的。故而这一则在字面上虽然仅有写景而无抒情,事实上作者的赞叹之情即渗透在写景之中,这正是古文高手的不凡表现。

第三则写作者在建康府登临石头城的情景,重点在于论述将建康作为抗金重镇乃至作为南宋首都的理由。在宋、金对峙的形势下,陆游一向反对建都于临安,而主张迁都建康乃至关中,因为那样退可以恃关山险阻以抵抗金兵,进可以号召中原,在时机适当时北上收复失土。隆兴元年(1163),陆游曾上书朝廷,建议迁都建康:“某闻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而他都者。……何哉?天造地设,山川形势有不可易者也。” ⑤ 如今他来到建康其地,实地考察了建康的门户——石头城的形势,更加坚定了迁都建康的想法。他甚至想到了一旦战火燃烧到建康,宋军应如何防守的问题。这则文字既及地理,又是政论,言之有物,正气凛然,是掷地有声的好文章。

其它三则对所经地方的地理沿革、名胜古迹和特殊物产作了生动的描写,也都富于文学意味。

当然,就文学性而言,《入蜀记》最值得注重的是它的写景。虽然作者并未着意把本书写成纯粹的山水游记,但是全书中优美的写景片断在在皆是,这些片断常常只是寥寥数语,却画龙点睛式地展现了长江沿岸的壮丽风光。例如:“(七月)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 (卷二) “(七月)十六日……城壕皆植荷花。是夜月白如昼,影入溪中,摇荡如玉塔。始知东坡‘玉塔卧微澜’之句为妙也。” (卷二) “(七月)二十二日,过大江,入丁家洲夹,复行大江。自离当涂,风日清美,波平如席。白云青嶂,远相映带。终日如行图画,殊忘道途之劳也。” (卷三) 至于那些篇幅较长的片断,则俨然就是一篇完整的游记佳作,例如: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深秋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卷三)

这一则写从船上眺望江上孤峰的情景。在长江接近鄱阳湖口的江面上,有好几座孤岛,其中以小孤、大孤最为著名。此则写小孤及烽火矶、澎浪矶以及无名的一块独石。这些江上孤峰都是陡然耸起于江面上的,其共同特点是独立孤耸,但是陆游对它们的这个共性的描写却绝不雷同,烽火矶是“突兀”,无名独石是“杰然特起”,小孤山是“巉然孤起”,文字也与所写对象同样的变化多姿。此外,烽火矶的特点是石色晶莹并多洞穴,无名独石的特点是藤蔓萦络,而小孤山的特点则是高耸入云,真可谓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如此简练的一段文字,却把几座山峰写得各具面目,各显精神,即使独立成篇,也是一篇精妙的山水游记。而这样的段落在《入蜀记》中至少有二三十段,可见陆游在写景方面的高超手段。可以说,即使《入蜀记》的文学成就仅仅体现于写景,它也足以与唐宋古文名家的同类作品媲美。然而事实上《入蜀记》的文学成就绝不仅止于写景,其中对历史的思考、对民生的描摹等部分同样具有深永的'文学意味。

从运河到长江,陆游入蜀所经历的都是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地方。多少英雄人物曾在那里叱咤风云,多少骚人墨客曾在那里挥毫泼墨。尽管风吹雨打,浪淘沙沉,但是历史文化的印痕早已与江山风月融为一体,使自然的美景蒙上了浓郁的人文色彩。陆游精于史学,对前代的史实了然于心。当他亲临曾经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点或目睹前代英杰的遗迹时,当然会情不自禁地发思古之幽情。他在路经武昌时作诗云:“西游处处堪流涕,抚枕悲歌兴未穷。” ⑥ 引发这种激情的当然不是江山风月而是历史遗迹,于是《入蜀记》中涉及历史的内容非常丰富,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入蜀记》中涉及历史而又富于文学意味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类:缅怀历史人物、评说历史事件、考证历史事实。现各举一例:

(八月)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亭名见苏公及张文潜集中。坡西竹林,古氏故物,号南坡,今已残伐无几,地亦不在古氏矣。出城五里,至安国寺,亦苏公所尝寓。兵火之余,无复遗迹。惟绕寺茂林啼鸟,似犹有当时气象也。 (卷三) (七月)十一日……采石一名牛渚,与和州对岸,江面比瓜洲为狭,故隋韩擒虎平陈及本朝曹彬下南唐,皆自此渡。然微风辄浪作,不可行。刘宾客云:“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王文公云:“一风微吹万舟阻。”皆谓此矶也。矶即南唐樊若冰献策作浮梁渡王师处。初,若冰不得志于李氏,诈祝发为僧,庐于采石。凿石为窍,及建石浮图。又月夜系绳于浮图,棹小舟急渡引绳至江北,以度江面。既习知不谬,即亡走京师上书。其后王师南渡,浮梁果不差尺寸。予按隋炀帝征辽,盖尝用此策渡辽水……然隋终不能平高丽,国朝遂下南唐者,实天意也,若冰何力之有!方若冰之北走也,江南皆知其献南征之策……然若冰所凿石窍及石浮图皆不毁,王师卒用以系浮梁。则李氏君臣之暗且怠,亦可知矣! (卷二)

(八月)五日,郡集于庾楼。楼正对庐山之双剑峰,北临大江,气象雄丽。自京口以西,登览之地多矣,无出庾楼右者。楼不甚高,而觉江山烟云皆在几席间,真绝景也。庾亮尝为江、荆、豫州刺史,其实则治武昌。若武昌南楼名庾楼,犹有理。今江州治所,在晋特柴桑县之湓口关耳,此楼附会甚明。然白乐天诗固已云“浔阳欲到思无穷,庾亮楼南湓口东”,则承误亦已久矣。张芸叟《南迁录》云:“庾亮镇浔阳,经始此楼。”其误尤甚。 (卷三)

对于苏轼,陆游一向怀有最高的敬意,这不仅仅是由于苏轼的杰出文学成就,也是由于苏轼崇高的人格精神。陆游曾称誉苏轼说:“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 ⑦ 他在入蜀途中对苏轼的流风遗韵极为留意,仅在《入蜀记》中提及苏轼的就有十二处之多,上引第一则就是其中之一。黄州是苏轼的贬谪之地,也是苏轼的文学事业首次大放异彩的地方,他的别号“东坡居士”就得名于黄州的一处地名。而今陆游亲临当年苏轼啸傲风月的地方,怎能不思潮澎湃呢?“东坡”、“雪堂”,自是当年苏轼的经行憩息之地。连“小桥”、“暗井”这种极为常见的地名,竟然也是得名于苏轼的名章迥句。陆游每到一处,即将所记诵的苏轼名句与眼前景象对照勘察,仿佛是随在苏轼的杖履之后一路经行,难怪他要感慨万千,流连忘返了。整段文字中充溢着对昔贤的景仰之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沧桑之感,读来娓娓动人。

第二则是对南唐史事的感叹、议论。陆游是南唐史专家,对南唐一朝的史事了然于心。当他来到采石矶,目睹了当年樊若冰暗测江面留下的遗迹,不免要对这件与南唐亡国直接有关的事件评论一番。陆游是宋臣,对本朝平定南唐当然是拥护的。然而他对樊若冰因个人不得意遂卖国投敌的行为却不以为然,故再三强调宋朝灭南唐事出天意,不是樊若冰个人的举动所能决定的。不但如此,他还在此节之末引北宋张耒《平江南议》的意见,认为宋朝对樊若冰应该“正其叛主之罪而诛之”,并评论说:“文潜此说,实天下之正论也。”南宋虽是南唐的敌国北宋之沿续,但在面临来自北方强敌的威胁而将长江视作边防要地的形势上却与南唐非常相像。在陆游所处的年代里,尤其需要号召国人忠君爱国、抵御侵侮的精神,所以陆游对樊若冰那种投敌求荣的行为持批判态度,不足为奇。此外,陆游对南唐君臣文恬武嬉终致亡国的史实也深为慨叹,如果联系南宋小朝廷的黑暗现状,“暗且怠”三字难道不正是实有所指的微言大义!在指点江山之中评说历史,正是此段文字在内容上的特点。

第三则对江州“庾楼”的景观作了描绘,并考辨此楼不应以晋人庾亮命名。陆游指出庾亮当年任江、荆、豫州刺史,其治所是在武昌,所以只有武昌的南楼才能称为“庾楼” ⑧ ,而前人白居易、张芸叟等人的诗文将江州之楼称作“庾楼”都是出于误传。陆游在此处充分发挥了他长于史地考订的长处,先指出庾亮作镇之地不在江州,再说明眼下的江州治所在晋时仅是一个小镇,此处的一座楼当然与庾亮没有什么关系。此类以考订见长的文字在《入蜀记》中相当常见,这是这部笔记受到后人重视的原因之一。而我在本文中对此予以重视,则是由于它们思路灵动多姿,文笔清丽可诵,绝不同于枯燥烦琐的纯考证文字,故而具有较浓的文学意味。

《入蜀记》中更引人入胜的是那些融写景、论史与抒情于一炉的段落,有些片断简直就是一篇独立的小品佳作,试举一例:

(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飘,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厅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卷六)

作者在萧瑟秋风中登上“秋风亭”,缅怀当年名臣寇准贬谪至此的事迹,遂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又想到江山如此秀美,却因地僻人贫,竟然无人愿意来此作令,更是慨叹不已。应该说,前后两种慨叹本是有矛盾的,可是由于作者是触景生情,兴之所至,笔亦随之,所以反而显得真切动人。寇准本是陆游景仰的前贤 ⑨ ,他当年被谮远谪而流落至此。如今陆游离乡万里来到此地,又适逢“重阴微雪”的萧条天气,怎能不生天涯流落之感?可是巴东的江山之美毕竟唤起了陆游的极大好感,想到这里地僻政简,作令者正可优游逍遥,便又对“阙令”之事表示不解。前者是一个离乡万里游宦至此的陆游的真情实感,后者则是一个富于诗人气质且热爱山水的陆游的真情实感,两者通过穿插在文中的景色描写和谐地融合起来了。这正是《入蜀记》这种特殊文体所独有的优点:它只是逐日记事的笔记,而不是精心谋篇的独立篇章,故而自由挥洒,随意行止,读来分外觉得亲切。

如果只有上述两类内容的话,《入蜀记》也许与其它宋代笔记的题材没有很大的区别。然而事实上它还有相当丰富的其它内容,体现了陆游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那就是作者对普通的人民也很关心,对沿途的风土、民俗乃至生产、生活情形都觉得趣味盎然,与此有关的片断是《入蜀记》中最富有生活气息的部分。

首先,《入蜀记》中有一些为普通人所画的人物素描,例如:

(毛)德昭极苦学,中年不幸病盲,而卒无子。……其盲后犹终日危坐,默诵六经至数千言不已,可哀也。 (卷一,六月六日)

庙中遇武人王秀,自言博州人,年五十一。完颜亮寇边时,自河朔从义军,攻下大名,以待王师。既归朝,不见录。且自言孤远无路自通,歔欷不已。 (卷一,六月二十五日)

有嘉州人王百一者,初应募为船之招头。招头者,盖三老之长,顾直差厚。每祭神,得胙肉倍众人。既而船户赵清改用所善程小八为招头,百一失职怏怏,又不决去,遂发狂赴水。予急遣人拯之。流一里余,三没三踊,仅得出。 (卷五,九月二十八日)

第一则写终身潦倒而苦学不已的读书人,第二则写曾抗金立功但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的战士,他们都是默默无名的失意之人,陆游对这两类人物都很看重,故笔下充满着感情,自不必多言。第三则写一个性格急躁的船工,失去“招头”(即水手长)的职务后,竟至投江自尽。寥寥几笔,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栩栩如生。此类内容,也许是那些自视高雅的文人墨客所不屑措意的,可是它们被写得何等生动有趣!

其次,《入蜀记》中对沿途所见的风土民俗的叙写相当常见,随意点缀,涉笔成趣。例如下面这种比较罕见的生产情景:

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夹,但行大江而已。 (卷四,八月十四日)

妇人汲水,皆背负一全木盎,长二尺,下有三足。至泉旁,以杓挹水,及八分即倒坐旁石,束盎背上而去。大抵峡中负物率着背,又多妇人,不独水也。有妇人负酒卖,亦如负水状。呼买之,长跪以献。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卷六,十月十三日)

运河水泛溢,高于近村地至数尺,两岸皆车出积水。妇人、儿童竭作,亦或用牛。妇人足踏水车,手犹绩麻不置。 (卷一,六月八日)

第一则写飘浮在江中的大筏,居然有数十户居民居住在筏上随波逐流。这当然是没有土地的贫民的无可奈何之举!二、三两则写劳动妇女的生活情景,前者展现了一幅三峡沿岸的劳动妇女的画卷,她们背负重物之情状以及其发髻装饰皆历历如画;后者写运河边的妇女同时进行两种劳作,其辛苦劳顿不言自明。

其三,《入蜀记》中也记载了其它有趣的生活插曲,例如下面两则:

(六月)二十五日,早以一豨、壶酒谒英灵助顺王祠,所谓下元水府也。祠属金山寺,寺常以二僧守之,无他祝史。然榜云:“赛祭猪头,例归本庙。”观者无不笑。 (卷一)

(六月)二十六日,五鼓发船,是日始伐鼓,遂游金山。……山绝顶有吞海亭,取毛吞巨海之意。登望尤胜。每北使来聘,例延至此亭烹茶。金山与焦山相望,皆名蓝,每争雄长。焦山旧有吸江亭,最为佳处,故此名“吞海”以胜之,可笑也。 (卷一)

金山寺与焦山寺是镇江的两处名刹,也是该地的两处名胜。寺庙僧人本应六根清净,与世无争,然而金山寺的僧人却不但垄断了水神庙的祭神猪头,而且出榜公示。佛门净地居然收进去许多猪头,难怪观者要大笑了。该寺的僧人还为了与焦山寺争胜,为亭子取名“吞海亭”来压倒后者的“吸江亭”,这哪里像是遁入空门中人的作为!陆游并不反对佛教,他此次路经金、焦二寺时还曾与焦山长老定圜、金山长老宝印相晤,只是当他看到僧人们的世情俗态时,便不免忍俊不禁了。这种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插曲,使《入蜀记》宛如一幅千里长江的风俗画卷,读来饶有趣味。

s("content_relate");

【读陆游《入蜀记》】相关文章:

李白——《送友人入蜀》07-21

读陆游日记01-05

轮回边缘读陆游12-26

送友人入蜀原文及赏析07-2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08-27

读陆游卜算子咏梅有感12-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读06-08

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感07-16

送友人入蜀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歌赏读04-02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二

夏侯贪鄙文言文翻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言文更是多不胜数。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夏侯贪鄙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益州新昌令夏侯彪之初下车,问里正曰:“鸡卵一钱几颗?”曰:“三颗。”彪之乃遣取十千钱,令买三万颗,谓里正曰:“未须要,且寄鸡母抱之,遂成三万头鸡,经数月长成,令县吏与我卖,一鸡三十钱,半年之间成三十万。”又问:“竹笋一钱几茎。”曰:“五茎。”又取十千钱付之,买得五万茎。谓里正曰:“吾未须笋,且向林中养之。至秋,竹成,一茎十钱,成五十万。”其贪鄙不道,皆此类。

(选自唐·张鷟《朝野佥载》)

(唐朝时)益州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刚来上任时,下车问一个里正说:“这地方鸡蛋一文钱买几只?”里正回答说:“能买三只。”夏侯彪之听了后,派人取来一万文钱交给里正,让里正代买三万只鸡蛋。说:“我不马上要这三万只鸡蛋。先将鸡蛋放在你这里,用母鸡孵化成三万只鸡崽,过了几个月长成大鸡后,我让县吏为我卖了它们。一只鸡卖三十文钱,半年期间,我就可以积攒成三十万钱。”夏侯彪之又问竹笋一文钱能买几根?里正回答说:“能买五根。”于是又取钱一万文交给里正,让里正代他购买竹笋五万根。并对里正说:“我并不须用这些竹笋;暂且放在竹林中让它生长,到秋长成成竹,一根卖钱十文,就可以积成五十万文钱。”这位夏侯彪之县太爷,他的贪婪成性、卑鄙无耻,就是这个样子啊!

s("content_relate");

【夏侯贪鄙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较贪文言文全文翻译01-19

《蜀鄙二僧》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2

《蜀之鄙有二僧》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27

文言文《还夏侯楙以清白》原文及译文06-03

《还夏侯楙以清白》文言文原文及译文01-24

文言文“公输”翻译01-20

孟子文言文翻译01-13

曾子文言文翻译01-13

海瑞文言文翻译01-01

江郎才尽文言文翻译03-17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三

《司马错论伐蜀》记述了一场关于“伐蜀”与“伐韩”的争论。经过这场争论,秦国解决了用什么战略统一天下的大问题。这场辩论,颇有特色,处处紧扣双方争论的主旨,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写得使人一目了然。

【原文】

司马错论伐蜀

出处:《战国策》

司马错①与张仪②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③,塞轘辕、缑氏④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⑤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⑥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⑦。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⑧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摘自《战国策·秦策》)

①司马错:秦将,公元前316年率兵伐蜀,前301年再次出蜀平定叛乱。②张仪:魏国贵族后代,战国时著名纵横家。秦惠王(即秦惠文王,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十年(前328年)为秦相,曾以连横政策游说各国,有功于秦,封武信君。③下兵:出兵。三川:指当时韩国境内黄河、伊水、洛水三水流经的地区,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市东部一带。④轘(hu1n)辕、缑(g4u)氏:当时的两个军事要地。⑤二周:指战国时周室分裂而成的两个小国东周、西周。东周都城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西周都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⑥戎狄:古代对西部落后少数民族的泛称。⑦有桀纣之乱:以夏桀商纣之乱喻指巴蜀之乱。当时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苴侯。苴与巴国交好,而巴与蜀为敌国。于是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蜀又伐巴,苴侯求救于秦。⑧陈庄:秦臣。公元前314年任蜀相。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你们说说各自的见解,让我听听。”

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能建立王业了。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想使国家富庶的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建立王业的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王业就会随之实现了。’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办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请允许我讲明这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韩国,是周国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

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结果,出兵进攻蜀国。十月夺取了那里的土地,然后平定了蜀国。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秦国派遣陈庄去辅佐蜀侯。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

本文出自《战国策》,这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作者已不可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秦惠王后元九年(前316年),秦王想利用巴蜀发生战乱之机,兴兵伐蜀,不料韩师侵犯秦境。他面对这种局势,举棋不定。

这是记叙战国时秦国关于外交军事的一交论争,是秦惠王进行军事扩张,推进王业的军事论辩。秦相张仪主张伐韩,秦将司马错主张伐蜀,二人针锋相对,各陈己见。

文章先列张仪的观点。首先,张仪认为伐韩可分三步:第一,亲善魏,楚,出兵三川,扼住轘山和缑氏山的出口,挡住屯留的通道;第二,由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牵制韩军,秦军乘机直逼二周郊外,声讨周天子之罪,迫其交出象征王权的九鼎宝器;第三,拥九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王业。其次,张仪驳司马错伐蜀之论。认为蜀地偏远,劳师乏众,不足以成威名,也不足以得厚利。而创建王业的关键之地在三川,周室,伐蜀离成功之业太远,不宜采用。

针对张仪之论,司马错斩钉截铁地用“不然”二字进行反驳,然后也分三步论证伐蜀的理由。第一,从宏观上提出建立王业的三条件,即地广物丰,兵强民富,博德广施。而秦地小民贫,尚不具备成就王业的条件,宜从易处着手,增强国力;第二,蜀有桀,纣之乱,易攻易伐,用兵不伤众,取其地可广域富民,道义上还可获得禁暴平乱之名,一举数得,既有利又师出有名,不会引起诸侯国的反对;第三,伐韩不可行。伐韩未必有利,又有挟天子的恶名,势必迫使各诸侯国联合抗秦,使秦处于危险的境地,故伐蜀是为上策。

两人观点迥异,但从论辩中可看出:张仪的主张多主观唯心的空想,诸如魏,韩是否同秦国友善,是否愿出兵牵制韩军;尤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国是否臣服,均是不可知因素。司马错是从实际出发,知己知彼,提出积极稳妥的'办法,既能发展壮大自己,又能在舆论上站住脚。

从为秦国建立“王业”的目的出发,就秦国当前的主攻方向问题,张仪与司马错展开争论。辩论双方在论证各自主张时,都紧扣“利弊”二字,阐明自己的观点。

张仪力主“伐韩”。出兵三川,进逼周室,“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一举称霸,功大利近。他描绘的前景,颇为诱人。正面论证伐韩之利后,再从反面论证伐蜀之弊。蜀地偏僻,戎狄之长,荒远贫瘠。胜了,“不足以成名”;取地“不足以为利”。无名无利,且“敝兵劳众”,其弊大矣。

司马错主张“伐蜀”。先以“不然”二字斩钉截铁地否定了张仪伐韩的主张。然后正面立论,指出建立“王业”的三个前提条件:地广、民富、德博。而秦国的现实则是“地小民贫”,“地小”则需广地,“民贫”则需取财,欲“德博”则需树美名。基于当时的客观现实情况,应先选择易于成功的事做。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纵深论述,一一揭示伐蜀之利,攻韩之弊。先论伐蜀的有利条件:“西僻之国”,“戎狄之长”,“桀纣之乱”,伐蜀适逢其时。既有攻伐的口实——“禁暴止乱”,又有必胜的实力——如“狼逐羊群”。终言其利:取地、得财、获美名,一石三鸟,何乐不为?然后从反面揭示伐韩之弊,不仅得恶名、无实利,还可能使秦处于被动危险的境地。对周、韩、楚、魏四国的政治交易与联合抗秦,虽属推论,却切近事实。伐蜀“易”而有利,伐韩“危”而多弊,立论坚实,分析透辟,很有说服力。

二人的论辩风格大相径庭:张仪蹈空踏虚,高谈阔论,词语华美,耸人听闻,颇具诱惑力;而司马错则沉着冷静,注重实际,不以放言高论蛊惑人,而是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张仪纵横家的风采与司马错务实政治家的风范,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多文言文学习文章敬请关注“诗词网文言文阅读”的古文观止栏目。

【简析】

秦惠王后元九年(前316年),秦王想利用巴蜀发生战乱之机,兴兵伐蜀,不料韩师侵犯秦境。他面对这种局势,举棋不定。于是,司马错和张仪在秦王面前展开了一场关于“伐蜀”与“伐韩”的争论。经过这场争论,秦国解决了用什么战略统一天下的大问题。

张仪说的理由大意就是联合魏国和楚国分兵三路以夺取天子以此来号令天下。同时还举出伐蜀劳民伤财,就算最后能够得了蜀地,对秦王称帝的作用不大。

司马错说:“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随即对目前秦国的情况进行分析,秦国目前地盘小不富裕,而蜀国乃蛮夷之地,内部战乱不断,以秦国当前的实力要占领蜀国是很轻松的事情。得了蜀国的土地能扩充秦国国土,得了蜀国的资产还能使国民富裕。伐蜀并不需要调用全国的军备。而占领蜀国,天下人并不会觉得我们在滥用武力。夺得了蜀国的财务也不会让天下人觉得秦国很贪婪,实在是一举两得的机会,况且还能打上除暴安良的美名。而如果采用张仪的方法攻打韩国夺取天子的话,会背上劫天子的恶名,即不义又不得利,这也是在做整个天下人都反对的事情,此做法危险啊。周国乃天下的宗室,齐国、韩国、周国都很明白如果周国先灭亡了,其他两国都会很快灭亡,因此必然会竭尽全力联合兵力来对抗我们,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危险的意思啊!

秦王听完就马上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用了十个月完成了伐蜀计划,从此秦国开始变得富强,渐渐与其余诸侯国拉开了差距。

本文记述这场辩论,颇有特色,处处紧扣双方争论的主旨,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写得使人一目了然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四

(蒋琬传、费祎传、姜维传、蒋斌传、蒋显传、刘敏传)

蒋琬传,(附蒋斌等传)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

他二十岁上与表弟泉陵人刘敏都成为当地名人。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入蜀,升为广都县县长。刘备曾在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前至广都县,看到蒋琬诸般公务都不管,当时又喝得大醉,故此大怒,要将他治罪杀死。军师将军诸葛亮为蒋琬求情说:“蒋琬,乃社稷栋梁之才,其才干不止于治理一个百里的小县。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表面文章夸饰,希望主公深加考察。”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只罢免他的官而已。蒋琬被究查后,夜里梦见一个牛头在门前,流血满地,蒋琬心中十分厌恶这个梦,叫来占梦的赵直问其凶吉。赵直说:“所谓见血之事,是事情已有分明。牛角和鼻子,是‘公’字之象,您的职官一定达到三公,此乃大吉的征兆。”不久,他被任命为什邡县县令。刘备为汉中王,蒋琬入朝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223),丞相诸葛亮创置相府,征召蒋琬为东曹掾。被荐举茂才,蒋琬坚持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在教令中回复说:“想到您离乡背亲,为百姓奔走,大家既不安于内心,又确实使远近之人不理解您的本意,故此您应该显示您因功绩而受荐举,以表明这种选举的清贵与慎重。”升蒋琬为参军。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驻守汉中,蒋琬与长史张裔统领留府事宜。建兴八年(230),蒋琬替代张裔为长史,升任为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带兵出外,蒋琬常常以足够的粮饷与兵力供应前线。诸葛亮常说:“公琰的志向在于忠正清雅报效国家,他是辅佐我一道共同完成统一大业之人。”他还秘密上表后主刘禅说:“为臣若不幸去世,后事应托付蒋琬。”诸葛亮去世,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很快又加升都护、假节,兼任益州刺史,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当时元帅诸葛亮刚死,远近的人都忧心忡忡。蒋琬才干出类拔萃,处在百官之首,既无悲戚表情,又无欢悦声色,神态举止,一如既往,由是大家心底渐渐佩服。

延熙元年(238),诏命蒋琬说:“贼寇反乱未除,曹睿又凶狠骄横,辽东三郡人民难于忍受暴虐,于是相互连结,与魏分离。曹睿又大举兴兵征夫,与其相互攻打。往者秦朝灭亡,陈胜、吴广首先发难,如今有此变故,这是天赐良机。您应严整治军,总率各军屯扎汉中,一待东吴举兵北进,两国构成东西犄角之势,伺机进击。”又命蒋琬成立相府,次年就地加官为大司马。东曹掾杨戏性格素来简略,蒋琬同他谈话,他有时不应不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诬陷他,便对蒋琬说:“您与杨戏讲话而他不答理,其傲慢上级,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回答说:“各人心性不一样,就像人的容貌有差异,当面应承背后非议,这是古人告诫人们注意之事。杨戏想要赞成我,但不是他的本心,想要不赞成我,又怕暴露我的不是,所以默然不应,这正是他的诚实之处啊!”又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过蒋琬说:“做事昏昏然,确实不如前人。”有人以此话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让他们去推究其事治罪杨敏,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人,有什么可推究杨敏的呢?”主管官员再次陈说而蒋琬不允推究。主管官员则请蒋琬去责问杨敏说他昏昏糊糊的情状。蒋琬说:“若不如前人,则处事不合理,处事不合理,则昏昏糊糊。还有什么好问的呢?”后来杨敏犯罪坐监,大家都担心他必死无疑,而蒋琬心中不存成见,故杨敏得以免除重罪。蒋琬的好恶爱憎合乎道义,都像这样。

蒋琬考虑到过去诸葛亮数次出兵秦川,因道途险恶运输艰难,最后都没有什么成果,不如改从水路顺势而下。于是多造战船,打算从汉、沔地区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一带。恰逢他旧病连续发作,没有及时去这么做。而大家议论都认为如果不能迅速取胜,退路十分艰难,这并非长远之计。于是派尚书令费祎和中监军姜维等前去见蒋琬陈述这种意见。蒋琬接受大家意见上疏后主说:“消灭曹魏平息国难,这是为臣我的职责。自为臣奉命屯守汉中,已过六年,为臣既蠢愚不明,又身患多病,规划方略不得实现,昼夜担心忧虑不安。如今曹魏跨据九州之地,根深蒂固,平靖清除他们很不容易。如果吴蜀东西合力,首尾成犄角之势,虽说不见得就能迅速实现成功的志愿,尚且可以对魏国进行分割蚕食,先翦除它的枝叶羽翼。然而吴国约定出兵时间一再拖迟,几次不能实现,确实左右为难,令人寝食不安。每与费祎等人商议,认为凉州胡人地区乃边塞要地,进退有据,敌人很重视这块地盘,况且羌、胡民族都十分思念汉朝,又过去偏军入羌,郭淮失败逃走,考虑事情长短得失,认为凉州是最重要的事情,应当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如果姜维出征,与敌人对峙河右之地,为臣则统领大军为姜维后援。如今涪地水陆四通,可以应急,如果东北一线有战事,奔赴救援不难。”于是蒋琬退还驻守涪县。病情加剧,至延熙九年(246)去世,谥号为“恭”。

他的儿子蒋斌继承了爵位,任绥武将军、汉城护军。魏国大将军钟会至汉城,给蒋斌的信说:“巴蜀之地贤智文武之人才太多了,至于您与诸葛思远,譬如草木,与我为同类之人。敬重桑梓先贤,古今称道。今日来蜀,打算瞻仰尊父大人的墓地,理当祭扫了蒋琬墓莹,进行祭祀以表敬意。希望您告诉我先君大人的坟地所在。”蒋斌回答说:“得知您以我为知己,愿与您为气味相投之人,雅书惠及,不便拒绝您的要求。亡父当年患病,逝于涪县,占卜者说那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在其处安葬。知道您西来蜀地,竟要屈驾瞻视墓地以表敬意。颜回视孔子如父,这是他的仁德呵。知悉您的命令颇为感伤,更增我的情思。”钟会收到蒋斌的回信,深深嘉叹他的真意高义,到了涪县后,像致蒋斌的信中所说的那样祭扫了蒋琬的坟墓。后主刘禅投降邓艾后,蒋斌前往涪县归降钟会,钟会以朋友的礼节相待他。他跟随钟会到成都,被乱兵所杀。蒋斌弟弟蒋显,为太子仆,钟会也爱其才学,他与哥哥蒋斌同时死于乱兵。刘敏,左护军、扬威将军,与镇北大将军王平一道镇守汉中。魏国派遣大将军曹爽袭击蜀国时,大家议论,有的人认为只能坚守,不可出战迎敌,敌人必然自己引退。刘敏认为男女百姓满布四野,粮食都在田地中,如果听任敌军深入,则大事已去。于是率领自己的部下与王平据守兴势山,遍插旗帜,连绵百余里。时逢大将军费祎亲自从成都赶到,魏军当即退兵,刘敏因功被封为云亭侯。

费祎传,费祎,字文伟,江夏郡鄳县人。幼年丧父,依靠堂父费伯仁生活。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人接费伯仁入蜀,伯仁带着费祎进蜀求学。正逢先主刘备平定蜀地,费祎于是留在益州。费祎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

这时许靖的儿子死了,董允和费祎打算一道去参加葬礼。董允向他父亲董和说要一辆车子,他父亲便给他们派了一辆后面开门的鹿车。董允有不愿坐这种车子的意思,费祎却率先登上去。等到达葬地,诸葛亮等显贵人物都到了场,车辆装饰很漂亮,董允下车后表现出很不好意思的神色,而费祎却神态晏然自若。赶车的人返回后,董和向他询问他的儿子的表现,知道了他们两个的不同,于是对董允说:“我常常认为你与费文伟的才器气质差不多,现在我全明白了。”先主立太子,费祎与董允都是舍人,升为庶子。后主刘禅即位后,任费祎为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返回,百官都到十里外去迎接他,这些人年岁和官位都比费祎高,而诸葛亮却特地让费祎与他同坐一辆车,从这件事起大家对他都刮目相看。诸葛亮考虑到刚从南方征战回来,故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孙权性格不仅诙谐滑稽,且幽默得无所拘束,诸葛恪、羊瞆等都才学渊博,果断善辩,辩锋屡起、诘难纷至,而费祎辞和语顺、义旨笃实,据理答难,终未被屈。于是孙权对他十分器重,对他说:“你是天下有德才的人,必当成为蜀国的辅佐大臣,恐怕再也不能常来我们东吴了。”费祎返归蜀国后,被升为侍中。诸葛亮率军北往驻守汉中,请费祎作参军。费祎因为奉命出使办事符合皇帝旨意,故常被派使吴国。

建兴八年(230),他被调任中护军,后又调任司马。这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两个相互憎恶,每次坐在一起便发生争吵,魏延有时还举刀向杨仪比划,杨仪则涕泪横流。费祎常常坐在他们中间调解,劝喻开导评判是非,故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能够发挥魏、杨两人的才能,这都是费祎的补救调解的功劳。诸葛亮死后,费祎为后军师。不久,代蒋琬为尚书令。蒋琬从汉中返至涪县,费祎被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244),魏国军队开到兴势,后主刘禅假费祎节钺,率军前往御敌。光禄大夫来敏前至费祎处送行,要求和他一起下围棋。这时情报纷纷传来,人马均已披挂,严整待令出发,而费祎与来敏仍专心下棋,毫无不安厌倦的神色。来敏说:“我只是试探一下您而已,您确实让人放心,一定能打败敌人。”费祎到了前线,敌人即告退却,于是被封为成乡侯。蒋琬执意要让出他在州中的官职,费祎于是又兼职益州刺史。费祎主持国事时的政绩名望,与蒋琬不相上下。红潮网

延熙十一年(248),费祎出京驻守汉中。自蒋琬至费祎,虽然自身在外,但京中庆奖赏罚刑杀施威,都事先咨询,由他们决断然后施行,受到后主的推重信任的程度以至如此。

后在延熙十四年(251)夏,费祎返回成都,成都善观天象云气者说都城中没有宰相之位,因此冬天他又前往北方驻守汉寿。延熙十五年(252),后主诏命费祎成立府署。

延熙十六年(253)的岁首大会,魏国投降过来的郭脩也在座。费祎尽欢畅饮沉醉,被郭..手刃刺死,朝廷追赠费祎谥号为“敬侯”。其子费承继承爵位,为黄门侍郎。费承的弟弟费恭,娶公主为妻。费祎的长女许配太子刘璿为妃。

姜维传,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他幼年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郑玄的经学。他出仕任本郡上计掾,州里征召他为州从事。姜维的父亲姜礒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少数民族叛乱,他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故此姜维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

建兴六年(228),丞相诸葛亮出师祁山,当时天水郡太守外出巡视,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一同随行。太守听到蜀军将到而各县都纷起响应,怀疑姜维等随行诸人怀有二心,因此当夜逃亡去把守上圭阝。姜维等发觉太守已去,追赶不及,赶到上圭阝城门下,城门已闭,太守不让他们进城。姜维等又一同返还冀县,冀县同样不收留他们。于是姜维等只好到诸葛亮那里。正赶上马谡在街亭战败,诸葛亮带领西县一千多户及姜维等收兵返回,因而姜维与母亲失散。诸葛亮征用姜维为仓曹掾,官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当时年纪二十七岁。诸葛亮在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的信中说:“姜伯约对自己的职任忠心勤奋,思考问题详细周密,考察他的德行,即使李绍和马良等也不及他。此人的确为凉州的上等士人。”又说:“应先交给他五六千禁中兵卒。姜伯约非常敏于军事,既有胆略勇义,又精通用兵之道。此人忠心于大汉,而且才力过人,将军事大权交给他,宜派他进宫朝见主上。”后来姜维被升任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姜维回到成都,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各军,又被晋封为平襄侯。延熙元年(238),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守汉中,蒋琬升为大司马后,姜维任司马,多次独领一部分军队西进。延熙六年(243),姜维被升为镇西大将军,兼凉州刺史。

延熙十年(247),他又被升为卫将军,同大将军费祎一起任录尚书事。同年,汶山平康县少数民族叛乱,姜维率军讨伐平息了反叛。又出兵陇西、南安、金城的边界,在洮西与魏国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交战。胡王治无戴等带领自己的部族归降,姜维送他们归返并对他们作好安排。

延熙十二年(249),后主刘禅赐授姜维假节,使之再从西平出兵,不胜而还。姜维自以为自己熟悉西地风俗,且自负自己的才能武艺,计划联合各羌人、胡人的部落为羽翼,认为这样可以截占陇地以西的地方。姜维每每想要大举兴兵,费祎常常不听其谋而加以限制,拨给他的兵马不超过一万人。

延熙十六年(253)春,费祎去世。同年夏天,姜维率领数万人马从石营出兵,经由董亭,包围南安,魏国雍州刺史陈泰前往洛门解围。姜维因粮尽而退兵。次年,朝廷加姜维官为督中外军事。又出兵陇西,代理狄道县县长李简献城投降。姜维进兵包围襄武县,与魏国将军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姜维乘胜进军,俘降不少敌兵,将河间、狄道、临洮三县的的百姓迁徙后引兵返还。

后在延熙十八年(255),又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一道从狄道出兵,在洮西大败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王经的部队死亡几万人。王经退守狄道城,姜维率军包围狄道城。魏国征西将军陈泰率领军队前来解围,姜维退兵驻扎钟题。

延熙十九年(256)春,姜维于驻地被任命为大将军。于是又整顿军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在上圭阝会师,胡济失约未按期而至,故此姜维在段谷被魏国大将邓艾击败,士卒四散,死者很多。大家由此怨忿指责,而陇地以西地区也骚动不宁,姜维引咎自责,自请削职贬官,被降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延熙二十年(257),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反叛,拉出一部分关中军队东下。姜维想要乘敌方空虚进袭秦川,再次率领数万人马出骆谷,径直扑向沈岭。这时魏国在长城积囤的粮食很多而守兵甚少,探听姜维军队将到,都十分恐慌。魏国大将军司马望带兵抵御,邓艾也从陇右出兵前往相救,都驻军长城。姜维前进驻守芒水,倚山结寨扎营。司马望、邓艾傍依渭水坚守营寨,姜维几次率兵下山挑战,司马望、邓艾置之不应。

景耀元年(258),姜维听到诸葛诞城破兵败的消息后,率军返回成都,重被任命为大将军。当初,先主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都是重兵坚守各营寨以抵御外敌,敌人如果来攻,使他们越不过防御设置。至兴势战役,王平抵拒曹爽,都袭用此种办法。姜维提出,以为交错防守各营寨,虽合于《周易》“重门”的道理,但只可防御敌人,却不能获得更大的好处。不如探听敌军来到,各营寨即都收兵积粮,退守汉、乐二城,使敌军进不了平川,并且以镇守层层关隘来抵御敌人。有敌来犯时,让游击部队并进伺机攻击敌人。敌军攻关不得破,四野又无粮,从千里之外搬运粮草,自然疲乏不堪。待其退却之时,各城一齐出兵,与游击部队并力进击,这是歼灭敌人的好办法。于是命令督守汉中的胡济退守汉寿,将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处都建置防御工事。

景耀五年(262),姜维率众出兵汉城、侯和,被邓艾击败,退还驻守沓中。姜维本是托身异国羁旅他乡,连年攻战未立功绩,而宦官黄皓在朝廷玩弄权术,右大将军阎宇与黄皓狼狈一气,黄皓阴谋废除姜维代之以阎宇。姜维也怀疑黄皓,故自己颇感危惧,不再返还成都。

景耀六年(263),姜维上表给后主刘禅说:“听说钟会在关中整军练兵,企图进取我国,应该同时派遣张翼和廖化督率各军,分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患于未然。”黄皓崇信鬼神巫术,说敌人最终不能自致,启奏后主中止这次军事计划,而朝中其他大臣全不知道此事。及至钟会即将进攻骆谷,邓艾即将进入沓中,然后才派遣右车骑将军廖化前往沓中援助姜维,派左车骑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前往阳安关口作为各边防营寨的外援。等蜀军出发到阴平时,听说魏国将领诸葛绪向建威进军,故蜀军驻扎下来等待敌人。一个多月后,姜维被邓艾击败,退守阴平。钟会攻打包围汉、乐二城,另派将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投降,傅佥奋战阵亡。钟会攻打乐城,未攻下,听说关口已经攻下,便率军长驱直往。张翼、董厥刚到汉寿,姜维、廖化也舍弃阴平退到那里,正与张、董会合,都退保剑阁抵抗钟会。钟会致姜维书信说:“公侯您文武全才,超世谋略,功扬巴、蜀,声播华夏,远近无不推崇。每每思念以往,我们同朝共沐大魏教化,吴季札、郑子产的友谊,可用来譬喻我们之间的关系。”姜维并不复信,而是布置各军扎营守险。钟会进攻不下,加之粮草运输路程遥远,便计划撤军。而此时邓艾从阴平由景谷道小路进入蜀境,在绵竹战败诸葛瞻。后主刘禅向邓艾请降,邓艾进驻成都。姜维等一开始听说诸葛瞻战败,又有传说说后主准备死守成都,也有传说说后主打算东往吴国,还有传说说后主要南往建宁,于是姜维退兵到广汉、妻阝县一带,在途中查明情况虚实。不久后主下令,姜维方放下武器,解除铠甲,到涪县钟会军前投降。将士们都十分忿怒,拔刀砍石。钟会厚待姜维等,把印号节盖暂时都还给姜维。钟会同姜维出则同车,坐则同席,钟会对长史杜预说:“用姜伯约来比中原的名士,即使诸葛诞、夏侯玄也赶不上他。”钟会在构陷邓艾后,邓艾被监押囚车送往魏都。钟会带着姜维等进入成都,自称益州牧,反叛魏国。钟会要给姜维五万人马,作为先锋部队。魏国将士十分愤怒,杀死钟会及姜维,姜维的妻子儿女都被杀害。谷阝正撰文论述姜维说:“姜伯约居上将之显位,处群臣之首列,住室简陋,家无余财,侧室无侍妾之欢,后庭无音乐之娱,衣服仅求够用,车马仅求乘用,节俭饮食,不华不奢,公家所给费用,随时用尽不留。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并非为了激励贪浊者抑制情欲,限制自己,只是满足于现有条件,而无过多要求。人们谈论古今人物,常常赞扬成功者而贬低失败者,赞誉高位者而贬抑在下者,都认为姜维错投蜀国最后身死家灭,因此贬损他,而不进行具体分析,这与《春秋》褒贬人物的义旨极不相同。像姜维这样好学不倦、清廉朴素,应为一代之楷模。”当年与姜维一道进入蜀国者,梁绪官至大鸿胪,尹赏官至执金吾,梁虔官至大长秋,都在蜀亡国之前即已离开人世。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五

【--整改方案】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②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为学》)

【注释】①鄙:边远的地方 ②去:距离 ③顾:难道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子何恃而往 ②越明年

25. 翻译句子:吾欲之南海,何如?

26.读了这段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答案(略)


蜀之鄙有二僧文言文蜀之鄙有二僧文言文翻译

本文来源:http:///buwangchuxin/38148/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六

蜀之鄙有二僧赏析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⑨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①而往?”越明年②,贫者自⑩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④,可恃⑤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⑥者也。昏与庸⑦,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⑧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阅读练习

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 ___ ②吾欲之南海:__ 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 __ ④是故聪与敏_______ ___

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子何恃而往?

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 _______。

参考答案

2.①边境。②到。③反而。④所以。

3.您凭借什么到(南海)?

4.对比,立志。

注释

【注释】

①恃:凭借。

②越:到。明年:第二年。

③顾:表示较强的转折副词,可译为难道,反而。

④聪:耳朵听觉灵敏,引申为有智慧。 敏:反应迅速,引申为机智。

⑤恃:凭借。

⑥败:衰弱,颓废。这里为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自己荒废。

⑦昏:糊涂。庸:平常。 这里指不聪明,才华不出众。

⑧限:限制。

⑨之:去,往,到。

⑩自:从。

24鄙:边境

25.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的海上。

26.瓶:水瓶。

译文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想要买舟顺江而下,(到现在)还不能去(南海),你凭什么前往!”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他把自己的这件事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四川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然而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树立宏伟大志,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

评析

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采用的是一种对比。

需要凭借的东西越多,就越多地被这些外物所限制;而不需要依靠什么外在的东西来完成自己的计划,也便更大程度上地获得了行动的'自由。当初不知电脑为何物时,人脑的记忆力强得惊人,一旦发明了电脑,人们把信息一股脑地存在电脑里,又整天在那里担心,电脑什么时候会“卡壳”、“会生病”。物质的极大丰富所造成的表面自由,实际上正在远离生命原初的自由自在。

人穷志不短。蜀鄙的穷僧能只身到南海,凭的就是“志”。相反,人富了却能丧志,蜀鄙的富僧不就如此吗?看来,决定事物成败的,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客观条件。

现实生活是,我们一定不要做那表面富有,头脑却空空的富僧,而要学习穷僧矢志不移、不畏艰难的精神。

人不仅要树立志向,还要付出行动。在付出行动的同时,要凭主观能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由“天下事”推论“人之为学”,是从一般到个别,由一个普遍道理推导出本文论点,合乎逻辑推理。都用一问一答,句子对称整齐。)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昏庸与聪敏的辩证关系,再用曾参传圣人之道加以佐证,很有说服力。)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这一部分以事喻理。故事的内容主要写对话。对话最能表现两个和尚不同的主观因素,最能证明论点,证明主观因素对于事业成败的作用。)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启示: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这篇课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写给子侄们看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这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

s("content_relate");

【蜀之鄙有二僧赏析】相关文章:

《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原文赏析03-19

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原文及赏析09-01

2017-2018初一上册语文《蜀鄙二僧》同步训练08-21

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02-27

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赏析02-19

《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原文及翻译赏析08-23

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原文,注释,赏析10-15

关于听蜀僧浚弹琴赏析04-24

听蜀僧浚弹琴翻译及赏析02-04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七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 畚:______________

②汝之不惠 惠:______________

③帝感其诚 感:______________

④越明年 越: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3.翻译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用箕畚 ②通慧,聪明 ③被感动 ④到、及

2.d

3.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4.a

5.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②甲文以神话结尾,乙文以议论结尾。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八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

9.①用箕畚 ②通慧,聪明 ③被感动 ④到、及

10.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把/因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11.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12.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13.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1分)②甲文以神话结尾,(1分)乙文以议论结尾。(1分)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如何写蜀之鄙有二僧翻译汇总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shenqingshu/shenqingshuxiezuo/1685582680150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