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实习心得体会 > 青海南山的导游词怎么写(3篇)

青海南山的导游词怎么写(3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青海南山的导游词怎么写(3篇)

微信扫码分享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青海南山的导游词怎么写一

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甘肃风景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 治州,是藏、回、东乡、保 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古朴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又叫马踏飞燕)就出土于此(武威)。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甘肃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突出、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的省份。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粮食实现了省内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基本形成了草畜、马铃薯、水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花椒、油橄榄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教育、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普通高校34所,中央所属的科研机构22个。文化事业不断进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饮誉全球,《读者》杂志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20xx年,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020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亿元,增长40%;大口径财政收入933.6亿元,增长25.3%;地方财政收入450.4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8.7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9.4元,增长14.2%。

当前,甘肃正处在负重爬坡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和中央支持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特别是为甘肃量身定制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政策机遇,使甘肃面临着难得的政策叠加期和黄金发展期,步入了奋力赶超、转型跨越的历史阶段。20xx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提出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以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更加注重开发开放,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xx年1月3日,甘肃省林业部门表示,甘肃两处有大熊猫分布的省级保护区,通过专家评审后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此举将有利于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连片保护。

青海南山的导游词怎么写二

高原之上,蓝天之下,象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们雪域高原熠熠生辉,登上峰顶,才知道,诺大的草原,古老的传说,沉重的记忆,都在你的肩头耸立,你的光芒吸引着人们一路追随的脚步。

山峦起伏,峰岭高耸,因山的表层被红土层所覆盖,唐朝的时候被称为赤岭,因为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时,途经赤岭作过短期停留的历史,日月山便给汉藏人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和传说。

据说当年的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来到赤岭时,想到将要离别唐朝所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凄然,前看西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乡情,于是拿出了临行前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镜中回看长安景色和亲人,十分伤心,思乡的泪水奔流而下,汇集成了今天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倒淌河,但是,当她想到自己肩负着唐蕃和平使命的重任时,便果断地摔碎了手中宝镜,毅然决然的斩断了对故乡亲人无限的眷恋情丝,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和亲道路。从此,赤岭被改名为“日月山”,日月山因文成公主的故事而富有了神奇的色彩,文成公主因日月山而成为汉藏人民心中永远与日月齐天的女神。

漫漫数千年过去了,很多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和传说,,给日月山增加了诸多神秘的色彩,分立在山的垭口两侧,古朴典雅的日月双亭,在风中站成了路碑,站成了文字,站成了日月。

虽然我们眼中的日月山,没有昆仑山的磅礴气势,也没有唐古拉山的高大雄伟,但是,因为文成公主的美丽故事,让这座曾架起过汉藏人民的深情厚谊的普通山峰,作为一个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被永久的载入了史册,因而它与雪域高原上所有的神山圣湖齐名,被当地的藏族人民视为神山,对之有着一种至死不渝的虔诚,而光照乾坤。

打开历史的年轮,我们看到,日月山曾饱尝了诸候争霸的峰火纷争,也见证了许多汉藏和亲的场景,目睹过唐番古道的盛衰,护佑过茶马驮队的经过,也分享了青藏铁路畅通无阻的喜悦。而今,日月山敞开胸怀,给来回过往的行人,坦荡的展示出一种粗犷朴实的豪情,一种畅酣淋漓永恒的爱。

时过境迁,今天的日月山不仅仅只是青海农牧业区的分水岭,也一块宁静详和的“西海屏风”,它是千年岁月执著的守护神,静静的坐守在青藏高原的“草原门户”上,降伏着那些随意闯荡的野性侵略者。

站在山上向四野眺望,山的东面紧临湟水谷地,梯田阡陌,村落点点,尽显农耕盛景,山的西面就是无垠的草原,山恋起伏,草原广袤,牛羊成群,一派高原风光。高原的猎风顺着山体在姿意的爬升,平坦的天路上,来往飞驰的汽车川流不息,苍茫无际的草原上,漫步着安然自得吃草的牛羊。

每每西行经过日月山时,不管是否下车登岭,望着山口正中文成公主端庄婉约的汉白玉塑像,望着古色古香遥遥相对的日月双亭,望着山坡上在风中猎猎劲舞的五彩经幡,想起了路过此地西去和亲的故事,想起了英姿勃发藏王的骁勇,眼前总有一双温柔的眼眸,含情脉脉的牵着我的向往,象是季节的风,温润的吹绿了我的遐想,心中便对这座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肃然起敬。

走在挂满经幡的山路上,粗犷的风敞开它那激越的歌喉,每天唱着经书里的歌,昭示着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幽深的诵经声似若在天穹的深处响起,沧桑,神秘,神圣的感觉环绕在我的周围,苍茫的气息浸洇着脚步下这片土地,四野律动着雪域的神奇。我想,经幡上诵念的,不只是一段千里烟缘的佳话,也有汉藏人民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

历史曾经在这座平凡的山上埋下岁月的伏笔,记录了沧桑的故事,于是,在日月双亭的映衬下,在我的眼前,日月山又化成了一首诗,一阙词,抑或是一首合弦的曲子,湛蓝的天空里,白云飘飘,那是梦的倒影,在苍穹里潺潺经流。

秋雁声声,九曲回肠,当季节把日月山的萧瑟,别到了高原的衣襟上,一声又一声的祈祷声揉在山风里,卷在哈达上,传诵着一个虔诚的心愿,让人体味一种以心源为炉,古朴中彰显富丽的人性感悟。

满山的蝶,尽情的舞,那不是蝶,那是五彩的经幡,那是高原永远也不会苍老的圣洁。

经幡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的经文中,也许写着日月轮回的故事,也许写着高原俊朗的容颜,也许写着心中虔诚的祈盼,也许写着日月山挺拔的豪情。虽然我看不懂上面的密密麻麻排列着的经文,但是,对于日月山,我也是怀着同样的敬畏。

目光流放在苍茫的群山中,尘封的记忆被山风牵着,不知游荡到岁月经纬里的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在时光的一瞬驻足,搭乘着远去的风,留下一颜浅浅的惆怅,一声轻轻的叹息,日月亭前,又多了一抹遥远的思念。

旷野之野,亘古的苍茫站在高原之上,手持一块经幡,噙了满腹的祈望,想要饮断这千年的豪肠,只是,稍不留神,还是掉进一册婉约的宋韵里,湿淋淋的浸透了自己。

蓝天,白云,远山,岁月的深处,那里有你,有我,有一场完美的奔赴。

而我,就站在琐琐碎碎的日子里,等待着你从窗前的晨曦中路过,等待着你从唐番古道的山垭口前路过,等待着你从无垠的草原上路过,等待着你从我的故事里路过……

迢遥的你,会来吗?

青海南山的导游词怎么写三

地处青海湖的西北部,长约500米,宽约150米,栖息着十万余只各类候鸟,称誉为“鸟的世界,鸟的王国”。青海湖位于西宁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每年四月,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班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十多种侯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们又携儿带女飞回南方,国家对这类鸟资源十分重视,在岛上设有专门的保护机构。

在鸟岛观光,交通方便,从西宁出发乘汽车沿青海湖南线经湟源县和日月山到黑马河镇往北64公里即抵鸟岛,沿青海湖北线,乘汽车经湟源县、海晏县到刚察县,再往西40公里也可到达鸟岛。

青海湖鸟岛。它不仅以辽阔、明媚、恬静、雄伟、神奇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丰富的水中矿产资源和渔类资源吸引着无数科技工作者和观光浏览的人们。可泛舟湖面观一望无际的湖景,也可漫游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青海湖鸟岛, 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圣地之一,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部约130公里处,是我国最大、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面积约4583平方公里。

乘中巴出西宁西行,越过稀疏的村庄,沿着透迄、清澈东流的小溪,行进在绿色丛林点缀的山谷间的公路上。不久,便看到像巨大的绿绒绒的地毯铺就般的一座座开阔的山漫草坂。驱车爬高到达“日月山”,可见两侧山顶各有一幢亮丽的小亭阁,左为日亭,右为月亭。相传文成公主由此进藏时,由于思念母亲,悲痛地将陪嫁的镜子摔碎,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故建造此日、月二亭。登上日月山,眺望远处,更为开阔的绿色草坂尽收眼底,仿佛进入了绿色的海洋。

下了日月山,继续西行,偶有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地或几间藏民彩帐,房屋镶在绿色草坂之间,在山坡、屋前竖起的高杆上,五彩经幡随风飘拂。经幡又叫神幡,藏语曰“塔力俏”,意为“不停地飘动”,这些幡条是用蓝、白、红、黄、绿五种颜色的布 条做的(有的幡条上还印有经文或神像),分别象征天空、祥云、火焰、大地和水。藏民把经幡高悬在显眼要位,任风吹拂,借助大自然的威力保佑人们消灾祈福、吉祥如意。或远或近,可见一群群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儿,在安然自得地吃着青草。过了黑马河乡右看,紧依绿色草坂可见一线青绿色的湖水和海心山,蓝色的天空飘着千姿百态的云团,大自然把自己分割成美丽的空间,绘成一幅极美的图画。

到了马乃亥乡,右边已是宽阔、平静的青海湖了。这里是鸟岛的入口处——布哈河入湖口。鸟岛有左右两个,鸟自按类别分开,左黑右白,互不混杂。从入口处乘车向前行约3公里下车,进入“青海湖鸟岛”。

大门再步行约200米,登上“鸟岛”观鸟台,只见台下的沙滩上黑头、灰白身子的银鸥铺天盖地,它们或卧或立,或飞或落,令人眼花了乱;喧闹的“哇哇”声贯入满耳。在台近处,成百只大雁卧沙孵卵,它们的“丈夫”们分别呵 护着自己的妻儿,守卫着自己的家,一旦发现“入侵者”进犯,立即张开翅膀,高声鸣叫,冲向“敌人”,将其驱走。鸟儿们以沙作窝,抓紧阳光充足,食物丰富的大好时机栖息养生,繁衍后代。在鸟群稀疏的空隙里会看到一枚枚散在的鸟蛋“无人问津”。

空中,不时有列队的大雁或鸿鹅贴着湖面飞过,偶而有天鹅或信天翁自由自在地翱翔。

从“青海湖鸟岛”大门出来乘车向左行约1公里,翻过一座小山,便会看到坐落于湖边的又一个鸟岛,它像一口倒扣于湖中的圆锅,顶部栖满了清一色黑压压的鸬鹚,每个鸬鹚的“家”都安在一个高高的窠里,层层叠叠,把个山顶布得严严实实。它们在这里为生儿育女忙忙碌碌,直到儿女们能展翅高飞时,便神话般地“乔迁新居”了。

在两个鸟岛之间,有一根硕大的银灰色羽毛雕塑矗立在草丛中,在它的旁边安放着一枚硕大的鸟蛋雕塑,象征着飞禽是上帝的宠儿,是人类的朋友。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青海南山的导游词怎么写(3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xindetihui/shixixindetihui/1684899867121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