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读《如是解读作品》有感,怎样分析诗歌?

读《如是解读作品》有感,怎样分析诗歌?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读《如是解读作品》有感,怎样分析诗歌?

微信扫码分享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如是解读作品》有感,怎样分析诗歌?

导读:本文是关于读《如是解读作品》有感,怎样分析诗歌?,希望能帮助到您! 怎样分析诗歌?

——读《如是解读作品》有感 原创: 小鱼儿

诗歌需不需要分析?答案是肯定的。虽然诗歌的抒情性决定了教学方式应以诵读为主,但诵读时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并非一件易事。当然,我们需要的分析,不是逐字逐句的碎碎念式的提问和解析;不是贴标签,人云亦云;也不是以意象的固定内涵作为工具来机械地解读诗词。

何谓分析?孙绍振先生在《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中方法论部分指出,\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尚且不论诗歌内在的差异性或矛盾性,诗歌外在显示出来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也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歌外部的语言差异其实是一目了然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一句为五言,后一句为六言。虽说古体诗常常不拘字数、韵脚的限制,但在短短四句诗中混以五言、六言,实属罕见。且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这四句诗,若是要做到句式整齐,也实在太容易不过了,只需把后两句常人不太以之入诗的虚词去掉即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

句式虽然整齐了,但是和之前相比,表达效果相差甚远。学生朗读了原诗和变形之后的诗,发现后两句有\之\和\而\时节奏明显要慢,语气也没有前一句那么强烈。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前\一\后\对比明显,否定副词\不见\感情强烈,前两句读起来紧张而急促,诗人登上古时燕昭王为招募贤士而修建的幽州台,联想到当时自己得不到重用的处境,对比燕昭王和武则天在用人上的差异,愤怒、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而\两个虚词不仅延长了音节,同时也拉长了诗人的思绪,延展了时间和空间,诗人身处的这个时空越是无限绵延,自己就越渺小有限。诗人对人生、宇宙、自我的思考,让这首诗有着千年的穿透力。

这样的差异是由表及里的,通过\之\和\而\我们找到了分析诗歌的切入点,还原了诗人的情感逻辑,这是孙邵振先生提出的\还原法\此外,孙先生还提出\比较法\我们可以通过诗歌之间的横向比较,寻找诗歌分析的切入点。

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写到\报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里的\黄金台\就是《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为战国时期燕昭王招纳贤士而筑,故址位于进北京西南,故名\幽州台\又因燕昭王在此地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又名\黄金台\两位诗人在诗中都运用了\燕昭王纳贤士\这一典故,而选入诗的地名却不同。若是从这两个地名入手,细细琢磨,也能对这两首诗歌的大意有所把握。

\幽州台\之\幽\与\天地之悠悠\之\幽\读音相同,陈子昂诗中\幽州台\这一核心意象,虽只在诗中标题上出现,但题中\幽\和\悠\的遥遥相应,更增加了诗歌绵长悠远的意境。\幽\有\昏暗\幽静\之义,\昏暗\不正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吗?\悠\本意是\思念\有\长久\久远\之义,由内心的不明、愤恨到对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天地之大而自我渺小的感慨,\幽静\之\幽\不更与\独怆然而涕下\之\独\一意相承吗?

\报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句中为何用\黄金台\而非\幽州台\诗人这样的选择是经过一番推敲的。在诗中,\黄金台\与前几联描写战场的\黑云\金鳞\秋色\燕脂\夜紫\红旗\霜重\玉龙\等浓重艳丽的色彩词语,一同将边塞风光和惨烈的战斗场面描摹得交相辉映,战士们的所向披靡、勇气和谋略俱佳的形象跃然纸上。

战场上的拼杀是残酷的,李贺这般用浓艳的色彩描摹战场,似有歌颂战争的意味,这样的文学主题,不太常见。

关键还在于最后一句,\黄金台\中的\黄金\看得见,摸得着,已成为君王和将士之间有形的联结,诗人似是在解答之前埋下的伏笔,又像是为我们补述着那一个个发生在君王和将士之间久远的故事,它让诗中这位燕昭王式的明君形象变得具体可感,不再是《登幽州台歌》中那样可望而不可及。明君和死士,让一场场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残酷的战争充满了侠义和豪情。\士为知己者死\似乎才是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的主题。

读《如是解读作品》有感,怎样分析诗歌?相关文章:

读《如是解读作品》有感,怎样分析诗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读《如是解读作品》有感,怎样分析诗歌?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xindetihui/xindetihuifanwen/12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