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优秀幼儿园大班教育心得集萃【三篇】

优秀幼儿园大班教育心得集萃【三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优秀幼儿园大班教育心得集萃【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

【#心得体会# 导语】一位教育专家说:“优秀是教出来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其实,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将来能否立足社会的根本。从人生的教育总量来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占80%的比重。家庭教育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劳动教育,两件事情,做家务,学吃苦,先从养活教育开始。”那么,教育心得体会该怎么写?下面金笔头网为您整理了优秀幼儿园大班教育心得集萃【三篇】,供各位品鉴。

  【篇一】

  开放式的玩具摆放

  开学了,常规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之后,我和Rosalene开始布置活动室。活动室分为六个区域:美工区、故事区、益智区、装扮区、活动区和娃娃家。在定了大方位后,我开始将归好类的玩具摆放进各区域的玩具架。可是Rosalene告诉我:“不该把玩具都摆在架子里,两岁的孩子不会主动拿出架子中的玩具玩。”接着Rosalene又说:“拼板应放在桌面或架子表层,建构玩具应该在地毯上搭建给孩子看,小汽车应摆放在滑坡山旁边……”我知道她将这些玩具放在显而易见的位置是为了让幼儿直接玩玩具。难道孩子就不会去取架子里的玩具吗?带着疑问,我还是按照Rosalene的要求摆放玩具。于是,桌上、地毯上、架子上都摆满了玩具,满地的玩具就连走路也要小心。

  入园第一天,经过一阵哭闹后,一些适应能力强的幼儿开始了各自的活动。他们“研究”眼前这些玩具,并将玩具撒得满地都是,然后满足地走向另一个活动区域……待孩子们离开后,我发现架子里的玩具果然依然如故地躺在那里。我心里还是不服气,心里想:也许孩子们还不熟悉环境吧?

  第二天,除了个别幼儿还需要帮助外,大多数幼儿都能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他们不太会限制自己的活动区域,年龄稍大一些的幼儿甚至喜欢搬运玩具。我特意向幼儿介绍了架子里的玩具……

  下午,孩子们走了,活动室一下子安静了。再看活动室,玩具之狼藉胜过昨天,然而有趣的是,架子里的玩具依然还在原处。这让我体会到,对于这个年龄的幼儿,区域划分只是对教师整理玩具而言。活动室的整洁度并不是这个年龄段幼儿的活动特点和要求,而玩具的凌乱程度反而体现了幼儿与玩具之间的互动率,孩子们非常满意这种活动方式,并有成就感。

  从幼儿的生理角度来看,两岁的幼儿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他们逐步摆脱用口尝的感觉方式来了解物体特性,开始用手指的接触来探索世界,并通过对细小物体的抓捏来锻炼小肌肉运动技能,所以我们在投放玩具时除了考虑玩具体积大小,还要考虑玩具的摆放位置。另外,两岁幼儿的视觉发育尚不完善,他们往往只看事物的表象,不容易发现那些隐藏在架子里的玩具。开放式的摆放减少了幼儿因找不到玩具而放弃“研究”玩具的情况。

  从幼儿的心理角度看,这个年龄的幼儿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因此矛盾冲突较频繁。开放式的玩具摆放减少了幼儿因找不到玩具而发生抢玩具的情况。同时,由于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这一年龄特点,其中一方很可能被附近其他玩具所吸引而放弃争抢的玩具。所以说,开放式陈列能有效地减少冲突。

  当然,玩具的开放并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孩子的秩序感需要教师逐步引导。我们活动室里摆放着各种适合孩子使用的簸箕、扫帚、刷子等。这些小而精致的工具对于孩子而言,其实又是一种别致的玩具,他们在熟悉和使用这些工具的过程中,也开始承担起对环境的整理工作。

  总而言之,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对环境的接受速度、程度与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应该是相同的:对于一个陌生的环境,首先应让孩子与之互动,使孩子尽快地熟悉环境,适应环境,并成为活动室的主人。

  【篇二】

  区域活动观摩

  今天幼儿园组织老师对中二班的区域活动进行了观摩,活动中,老师首先组织孩子站好队后,告诉孩子今天的区域活动开放五个区角,小朋友去拿区角牌的时候,要一个接着一个拿,做到不拥不挤。活动中遵守区域活动规则。孩子们开始有序的拿好区角牌后进入区角进行活动,活动中有的孩子始终在一个区域进行活动,活动的也很投入,有几个孩子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区域,便不停的在串区,到处走,老师过去提醒他可以选择进建筑区,因为建筑区还需要几个小朋友。他们也没有进去活动。建筑区的小朋友们在搭建长城,由于他们对长城的外形特征比较模糊,所以他们的搭建结果自己也很不满意,一直拆了建,建了拆,最后什么也没有搭建成。其他区域活动区的幼儿活动的很投入,对自己要干什么心里有自己的注意,自己对自己的作品也很满意。做完后便自顾自的玩自己的。活动结束后老师进行了点评,孩子们自觉地把区角牌放回原处。

  孩子的这次活动给我带来两个方面的体会,一是我们孩子进行区域活动对于要做的活动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比如搭建长城,老师首先要对孩子进行长城基本构造的认识。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农村孩子,都没有见过长城,孩子对长城没有知识储备,所以他们的搭建结果会出现以上的情况。如果孩子对长城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搭建结果将会是另一个结果。二是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自顾自的玩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区域活动中规定了小朋友不能串区,只能在一个区域活动。孩子在完成自己的活动内容后,或者不想在这个区域活动了,便自顾自的玩了。造成了时间的隐性浪费。我们可以让孩子适当的进行串区活动,标准是孩子进入区域后在认真地活动,不是捣乱。川区的行为不要太频繁。一个区域内的活动做完了,可以进入另一个区域进行活动。

  【篇三】

  大班幼儿午睡质量的培养

  5—6岁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也是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长发育快,没有良好的午睡作保证,对他们的成长发育极为不利。可看管大班幼儿午睡的我们会发现:幼儿进入大班,他们越来越不喜欢午睡,只见他们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即使我们坐在他们旁边那也是故意装睡,等老师一离开,他们就马上动来动去。那如何有效地对大班幼儿进行午睡管理,提高他们的午睡质量呢?

  一、组织丰富有趣的睡前活动

  1.合理安排睡前活动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意思是说吃完饭后稍稍活动一下,再躺下休息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睡前运动量过多反而会引起幼儿兴奋,反而不利于幼儿睡眠。因此我们通常在孩子们吃完午餐后会带他们到走廊上散散步,有时我会让孩子们沿着瓷砖的缝隙走,保持平衡;有时我们用轻快的儿歌、童谣搭配他们的步伐,给予他们丰富的节奏感和艺术刺激;如果说散步形式是很好的健康方法,那么散步中的穿插内容则是教育契机的体现。

  除了散步以外,分组按幼儿的意愿活动,自己选择图书角、美工角、等活动区,让幼儿自由活动。

  2.营造午睡氛围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因此在午睡室的墙面上贴一些符合午睡环境的星星,月亮,小动物,小朋友睡觉动态等等,来增强幼儿睡觉的*。睡前,拉上窗帘,轻轻的放轻音乐。在幼儿午睡期间,老师首先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不能高声喧哗或发出响声,以免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入睡。为他们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从而来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

  二、午睡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与鼓励

  (一)正确引导幼儿入睡姿势,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午睡管理中,采取正面教育,及时表扬鼓励,要求逐步提高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午睡难的问题。

  1.睡前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的事情。

  如铺被子,脱鞋等,抓住孩子爱听故事这一个习惯,跟他们商量好,用抢答的方式,答对的有奖,等一讲完必须马上*睡觉,这样一来孩子安静了许多,都竖起耳朵认真听,不会出现邻床间小朋友聊天现象。孩子在睡觉时,看谁的表现好睡觉又快又安静,就偷偷地在他床头放一小奖品,告诉他:要得到它你必须不和别人说话,管好自己。这一招真灵,很快就发现孩子们躺着一动也不动。他们在午睡时都较好地管好自己,大多数孩子很快进入梦的世界。只有个别孩子睡得慢,但也告诉他不影响其他小朋友休息也可以得到,但老师希望你能真正得到老师奖励午睡的小礼物。醒来后发现小礼物孩子们开心的不得了。好的方法不能天天使用,因此隔段时间跟他们玩新花样,比如今天在孩子睡觉前抱一抱他,摸一摸他,告诉他醒来后老师带他们玩新的游戏。班上难免会几个午睡习惯较差的孩子,就特别关注。走近他们,在帮助他们盖好被子的同时,提醒他们赶紧入睡,并在耳旁悄悄地提醒:快点儿睡觉,下午请你当小老师,或者是下午奖励你一张贴纸。孩子一般很容易被*,如果一旦允诺,就要给予行动,孩子就会信服你的话。当然,要因人而异,还是重在教育。

  2.幼儿的睡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幼儿睡眠的质量和身体健康。

  经专家研究俯睡姿势会压迫人体心脏,使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影响,左侧卧睡也同样会受影响,蒙头睡则会使幼儿呼吸不畅,正确的睡姿是向右侧睡,因此教师必须纠正孩子的正确的睡姿,告诉孩子正确睡姿的好处。如果谁的睡姿好,而且入睡快我就奖励奖贴,这样一来孩子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好,入睡率也高了。

  (二)采用爱抚和鼓励的方法,促使幼儿尽快入睡

  大多数孩子进入午睡室不但不愿入睡,而且喜欢不停地在床上翻来覆去,玩被角,有几个孩子甚至会跟邻床的小朋友讲悄悄话、做小动作,影响其他幼儿入睡和睡眠的质量。对待这些幼儿,教师除了提醒,还要采取爱抚、鼓励的手段。如:摸摸他们的头、抱一抱、抚摸一下等。还可以跟他们说悄悄话,告诉他们现在睡着,等一下午睡醒来老师有奖励的,使其幼儿尽快入睡。对一些实在睡不着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安静地看一会书,再*休息,不*他们立即睡觉。作为幼儿园教师切不能把没有午睡习惯和入睡较慢的幼儿安排为邻床,这样他们就更难入睡,不但会交头接耳、互相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小朋友,也不利于老师的管理,因此要把一些幼儿入睡较快的或者是非常安静的幼儿安排为邻床,这样可以起到带头作用。教师不能对不愿午睡的幼儿不闻不问,也不能任其自由活动整个午睡时间。在午睡的过程中,对这些不想入睡的幼儿应不厌其烦的加以引导,使其幼儿尽快入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优秀幼儿园大班教育心得集萃【三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