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经典元宵节心得体会汇编

经典元宵节心得体会汇编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经典元宵节心得体会汇编

微信扫码分享

  【#心得体会# 导语】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今天金笔头网为大家分享整理了经典元宵节心得体会汇编,欢迎大家的关注。

  【篇一】---元宵节祝福满满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看烟花、舞龙狮,来寄托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晚上,吃了妈妈煮的糯米、黑芝麻馅汤圆。爸爸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起了元宵节的来历,原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吃完热气腾腾的汤圆,一家人便去看花灯了,大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五彩的花灯挂在了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真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大大小小的彩灯,各种各样、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有鲤鱼灯、大红宫灯、状元灯、福禄寿灯、八仙过海灯……数不胜数。最有趣的那就是猜灯谜了,“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因为猜灯谜既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大家聚在这里其乐融融。


  看!五彩斑斓的礼花腾空而起,你追我赶,把夜空装扮得光彩夺目,似乎与日月争辉。一个个缤纷的彩球,像一朵朵洁白的雪花,像一颗颗绚烂的流星,将元宵之夜装扮得无比美丽。


  今晚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这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景象真是让我难忘啊!


  【篇二】---难忘的元宵节


  今晚的月亮装满了元宵,年的尾巴上系紧了句号,团圆的酒杯已筛得没有年三十那样的满,汽笛的长鸣拉开了思念的距离,众多离别的脚步已经迈向了远方……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也还依旧留恋在与家人的团聚,说心里话、都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不再是一种憧憬,而成为了一种形式。小时候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现在过年,不缺年货,缺的是年味!过去的年味再也找不回来了!春节联欢晚会每年都唱难忘今宵,唱了一年又一年,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种、那种欢乐。不变的是一年四季日出日落,变了的是父母亲苍老的容颜!难以找到原来的模样。岁月,更是无情的雕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上!其实,幸福很简单,就是一家人能聚到一起,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忘记辛苦!忘记疲惫!天南地北在一个可以欢聚的时刻,我们从小长大的地方!兄弟姐妹珍惜这一份亲情!爱在心间,情暖老屋!有一份亲情,让我们牵挂,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走到哪里都时刻惦记着,一个家,一个温馨的家,一个充满和谐快乐的家!曾经父母在新年来临时为我们买新衣,做新衣,如今我们看父母穿上自己买的新衣,新鞋,看到父母的幸福,我们更开心,感到幸福!兄弟姐妹们其乐融融,爱及满屋!这就是家,一个珍惜的家!父母放心的儿女,没有分离,没有争执,没有勾心斗角!都珍惜这一份今生的情!血溶于水的骨肉至亲!


  今天,举杯欢庆,祝福所有的人元宵快乐!懂得珍惜!珍惜幸福!才会拥有这世间的最美真情!一生不长,快乐就好。别在过去里纠结,也别在失去里徘徊难过。繁华看淡,笑谈悲欢,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不委屈自己,不万事求全,在平淡的生活里,随遇而安。也许、人生很难,也许、路很艰辛,也许、梦很遥远,也许、我们想要的永远都不能实现……,但,都不要去怨,都不要有遗憾,用随心所欲的心情,领略生活中的风轻云淡,一切都将是美好的。

  【篇三】---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之所以被称为“元宵”,是因为正月是元月,夜就是“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就称为元宵节。


  据说很多传统节日的来历最初都跟神话有关,元宵节也不例外,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与元宵节的来历相关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毒蛇和猛兽非常多,四处伤害人和家禽,人们忍无可忍就组织起来,带着弓箭和棍棒上山除害。但其中有一只神鸟,是天帝的宠物。在天上呆得无聊,就飞到人间转悠,猎人误以为它是猛兽,把它射死了。天帝很生气,下令立刻让火部天兵于正月十五这一天降下天火,把所有的人和他们的房舍、财物、家禽都烧个精光。好在这话被天帝的小女儿听到了。天女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无辜的人间百姓受难。她偷偷来到人间。趁着夜色,天女分出许许多多的化身,在每一个熟睡的人耳边轻轻的叨念着一句话:“正月十五灾祸生,消灾不如闹花灯;天上人间难分辨,红红火火到五更。”天亮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做了相同的梦。其中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家猜破了天机:“天上的仙女教我们点起花灯,好好热闹一通宵,让老天爷以为人间着火了,就不会降下灾难了啊!”


  家家户户都赶紧忙活起来,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挂花灯,放花炮,敲锣打鼓,热热闹闹。下凡放火的天兵,被老百姓热情地拉进家里,每人都得到一碗用糯米做的圆圆的甜甜的汤圆。“真好吃啊!”他们完全忘记了放火。


  这招果然有效,到了晚上天帝拨开云雾往下一看,果然看见人间火光映照,响声震天,以为是燃烧的火焰。他满意地去睡觉了。


  不管这个神话故事出自于何处,也不管它真实与否。但在元宵节放花灯与吃汤圆的习俗却长久地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的传统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到了晚上,会放烟花,挂花灯,猜灯谜,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向往,在这一天吃汤圆,有全家团团圆圆的寓意。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即使相隔千年,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诗句感受到当时元宵节灯市的火树银花,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令人向往……


  【篇四】---元宵节的味道


  翻开汉文化节典,寻找元宵节的味道,一曲远古的传唱,扯出字丽墨香,偷遛古院书斋,弥漫千古历时,烟薰我空下,随影古风长衫,披发持笛,酌酒独醉,低吟轻唱:“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这曲调虽有些空落、惆怅,然更有那人却在火阑珊处的惊喜,全然没有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里的那种忧伤之感。


  我不知道,古人为何要落愁牵绊在元宵节,抖落那一抹情忧?难道情为何物即是凡间落尘。不惑的心绪在打结,心逐随节典指引,让思灵去看今朝一些古地的元宵节,以此来疏散自己的被染情怀。


  轻步元宵闹街,穿梭各地灯会,花灯寄寓,元宵灯诗、灯联、灯谜、歌谣、传说氤氲上扬,看北京灯市、湖北胜芳灯会、安徽大邵村蛇灯、山西挂花灯、河南陕县社火表演、宁波石浦鱼灯、山东淄川放河灯、陕西秧歌、江苏武进“照田财”、杭州民间斋素诵经、江西新建竹灯扫墓、湖北云梦“照绝地蚕”、武昌“龙换酒”、湖南常德椒汤、四川元宵“四偷”(偷汤圆偷青偷檐灯偷红)、开县元宵对骂、福建邵武庙宇绕境迎香、南部儿童相互掷石、广东佛山过通济桥、佛冈民间互掷豆腐、贵州松桃苗族“滚龙”、云南云龙迎三崇神和立棚祭祀等等,好一派祭典去邪人欢祈福闹元宵景象。


  张灯结彩、狮舞龙腾、彩扇翩跹热气沸腾,元宵姑娘、皮影相思、破镜重圆、燃灯七盏、双喜临门古味意长,而猜灯谜、玩杂技魔术、耍龙灯、踩高跷、跳秧歌、舞狮子、划旱船、吃元宵、祭门、祭户、逐鼠、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等,直观感受古训、家训、乡规、民约,薰陶接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真是年味最浓是元宵。


  借元宵赏景,放浪漫情调,情切切爱浓浓,原真就是情人节,这极实是不用我辈论说古人的多情。元宵味,味在情,一缕温馨闹香:团聚在汤圆月圆,甜蜜在热闹排场,燃情在今宵明夜,豪放在灯笼陌路……

  【篇五】---记忆中的元宵节


  正月里,春光好,欢天喜地闹元宵。元宵节的晚上,月儿正圆,和父亲发了旺火、响了鞭炮、吃了汤圆之后,我的记忆却开始倒带,回想起了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


  在我的印象里,过元宵节是一年当中街上最热闹的时候,对于儿时的我来说,最主要的是可以上街看“红火”。“红火”这个词,是我们当地对元宵节热闹景象特有的称谓,其实就是指扭秧歌、舞狮子、骑毛驴、放焰火、赏花灯、猜灯谜、二鬼跌跤、晋剧表演、唱二人台等一系列活动。


  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每年的元宵节都要从正月十四过到正月十六,其中数十五这天最为热闹。这三天里,县委政府、教育文卫、煤运煤焦、金融系统等多家单位的彩车就会走上街头,从府东街出发,走到东门口向南面前行,转一圈巡回展演。彩车上自带着发电机,装饰着吉祥物,点缀着小彩灯,一到晚上流光溢彩,嫣然是街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彩车主要是引领各自单位的文艺宣传队,每到一个活动站点都会停下车进行表演。主持人首先向全县人民拜年问好,送上新春佳节的美好祝福,然后紧随车后的文艺宣传队就会给大家带来扭秧歌、舞狮子、骑毛驴、歌曲演唱、二鬼跌跤等精彩表演。演员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唱着悠扬的歌声、扭着喜庆的秧歌、跳着欢快的舞蹈,结合当年最流行的音乐,边歌边舞,共庆佳节,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小时候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句“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整个现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喜气祥和的节日气氛。


  正如记忆中的那样,无论是哪个活动站点,都是人头攒动,人潮拥挤,把表演的空地围的严严实实,水泄不通。大人们大多围在人群中,极个别会爬到高处;孩子们大都站在附近的墙上和树上。小时候的我,因为胆小不敢往人群的最前面挤,爸爸、妈妈只好把我抱的高高的,先仅着我看。抱的累了,就放下来歇一歇然后再抱起来,现在回想起来,爸爸、妈妈为了让我看上红火,该花了多大的力气呀。再后来上了初中,县宾馆那里有个活动站点,我和同学为了看红火,还爬到对面新华书店的高处。念高中的时候,开学比较早,我因为翘课去街上看红火,没少被老师批评过。


  除了沿街流动的表演,还有唱晋剧、唱二人台、猜灯谜、放烟火等固定位置的表演。先说唱晋剧。唱晋剧的地方大都在体育场的戏台上,戏台的下面有时会横摆许多树干作为板凳,戏台的两边偶尔会竖放字幕长屏方便看戏。父亲喜欢看戏,我便跟着看戏,尽管我不是很清楚戏角人物之间的关系,但也能大致分辨出谁是忠、谁是*。搞笑的是,有一年因为看戏,还被坏人抢走了我新买的玩具呢。在我小的时候,街上有很多二人台的表演,搞笑的台词、滑稽的动作,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相信很多人都会记得,在现在的煤炭工业局前面,曾经连续好几年都有二人台的表演。到了晚上,体育场靠篮球架的一边猜灯谜活动,可是吸引了不少人参与。灯盏以竹木或铁丝作架,以纸张或绸布为衣,制作精美奇巧,如同过去的宫灯一般,上面写有各类题材的谜语,启迪大家的智慧,迎合节日的气氛。正月十五晚上20:00,府东街还有放烟火表演,大家随着人潮的方向早早的就来到路边的安全区域等候。浩瀚的夜空中,一个个菊花型的礼花“嘭嘭嘭”地腾空而起,缤纷绽放,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把节日气氛推向热潮。


  每到过十五的时候,街景也十分的靓丽夺目。不仅沿街的单位、酒店、路灯下、树枝上都挂满了灯笼和彩灯,还有三到五个德胜门、和谐门等彩门屹立在重要路口,蔚为壮观。此外,还有十二生肖、观音送子等寓意吉祥的大型彩灯在体育场展出,以及精雕细琢、冰雪天地的冰雕作品在县委对面展示,以此增添节日气氛,欢度元宵佳节。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过十五之前就有专门人员把道路中间的栏杆移开,摆在重要街口禁止车辆进出,确保安全有序。


  元宵节的热闹,不只是活动热闹,市场也很火爆。大街上、体育场里,不乏有爆米花的、炸火腿的、卖玩具的商贩摆摊,当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作画的和照相的。作画不是普通的作画,而是用画笔蘸上不同颜料把名字作成画,我家里现在还保留着当时那三张作下的画;照相是以德胜门、和谐门或者街景为背景,用相机记录过十五的真实写照,当时我和妈妈、姐姐拍的几张照片,至今还珍藏在相册里。


  回想起来,那时的元宵节,既弘扬了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也营造了浓厚的节日喜庆氛围。相比往年,今年的元宵节,少了彩车,多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场舞表演;少了烟火,多了鼓舞人心的“最美神池人”颁奖晚会。这样的改变,既践行了节俭过节的新要求,也树立了文明过节的新气象。


  最美元宵节,四海一家同庆最美月儿圆;


  最美神池人,万众一心共铸最美中国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经典元宵节心得体会汇编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