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 最新回忆小学生活范文如何写(六篇)

最新回忆小学生活范文如何写(六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最新回忆小学生活范文如何写(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回忆小学生活范文如何写一

——题记

炎炎夏日,无风无云。

我抑制住解不出题以及饥肠辘辘的怒火,拧着眉头三步并作两步从补课班冲回家,到家时,我的衬衫已经湿的可以拧出水来。

我二话不说,风风火火,直接冲进卧室,开空调,开电扇……然后又鬼使神差,跌跌撞撞的奔向厨房,准备和冰箱来个亲密接触。

正当我被室内外的热空气蒸的头昏脑涨,只想钻进冰箱的时候,赫然看见红色冰箱门上贴着的绿色便利贴,我赶紧甩了甩头,把它撕了下来。

开头的称呼是:女儿。

我心想,肯定是娘亲大人留得,不会又要我做家务吧……

我继续往下看,不禁鼻头一酸,眼睛发涨,这一刻,我强烈的感受到了心脏的存在,它一阵悸动,暖暖的感觉从心底弥漫到全身,驱逐了燥热的空气。

便帖上详细的记载着蒸米饭的方法,洗米要洗两次以上,加水注意不要没过手指,大概多长时间米饭会熟……老妈一笔一划的字体看的我眼泪啪啪低落,今天早上我因为和她闹别扭所以没吃饭就去补课了,直到现在还饿着肚子,可三伏天的东西就算放进冰箱老妈也不会让我再吃下一顿的,所以没有办法才让我自己煮的吧……

我习惯性的咬住下嘴唇,继续往下看,上面写着:水果已经洗好了,放在冰箱了,下层有新买的雪糕,可乐冰块应该也冻好了,可以直接吃……落款:妈妈。

我胡乱的抹了把眼睛,打开冰箱,果然看到满满一盘子的水果,种类繁多,还带着晶莹的水花……我能想象,母亲洗它们的时候,脸上温柔的表情……

我安静地换上拖鞋,心里似乎不是那么烦躁了。

我把那张便条装进我的密码桶,难过伤心的时候看一看,奶粉感动依旧,是无声的鼓励,让我的唇角每一天都在上扬,让我的甜蜜的热泪静静流淌,让我的心中永远充斥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的回忆如此的美好……

最新回忆小学生活范文如何写二

我能想起的记忆恐怕只有那次了!

寒冬漫漫,天不由的下起了鹅毛大雪,就像那”未若柳絮因风起“一样壮美。看到外面的雪愈下愈大,心中不禁激动起来,快步走到外面,雨雪共舞起来。

我想有因必有果吧,下午就发起高烧,高烧不退直到晚上也没好,妈妈焦急地忙碌着,不是给我倒杯热水,就是盖盖被子。空腹的我想吃东西了,就用我那有气无力的声音说:“妈,我想吃你煮的面。”妈妈慈祥的说:“好,我给你煮去,你好好躺着谁啊。”“额,”我小声地说。

我渐渐入睡,外面的雪依然下着,隐约地听到妈妈四处奔波的声音。之后,意识便模糊起来,但不一会,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那股清香把我从睡梦中唤醒,随后,妈妈就端着一碗“清汤挂面”来了,汤虽显得有些清淡,但散发着磬人的幽香,面里还有一个鸡蛋。

妈妈先把碗放在床旁的桌子上,在小心翼翼的把我扶起来,在端起碗为我,妈妈先为我轻轻吹吹面,以免烫到我,就这样,我吃完了这碗挂面,感到身体开始好转起来,,又陷入了梦乡。

这碗清汤挂面的事已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都不会磨灭。

回忆我的小学生活六年级作文2

在我的脑海里,珍藏着我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们总会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三年级的一次比赛。

记得那一次,学校举行了长绳比赛,我们都怀着自信心和勇气。最让我们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广播传来了一阵声音:“请三年级选手到操场上就位,进行长绳比赛。”我们来到了操场,首先会有30秒的准备时间,时间一过,裁判吹起哨子,每班的甩绳者便甩起了绳子,我们班的第一位选手冲了上去,跳了起来,双脚落地,以一个完美的姿势轻松地跃过。同学们在一旁数着“1、2、3。”又一次到了我,我冲了进去,不小心被绳子绊了一下,我像没了气的气球沮丧的低下了头,老师见了,便说:“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努力,我相信我们会成功的,加油!”我们听了,每个人又树立信心,一个又一个地跳了过去,当裁判说“停”时,我们一共跳了200多个。校长开始颁奖了,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了心理准备,都在等待着听到自己班的成绩,校长面带笑容地说:“第一名的是三(4)班。”我们听到了这个成绩,都欢呼着,雀跃着,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虽然我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但这次的长绳比赛却成了我美好的回忆!

回忆我的小学生活六年级作文3

亲爱的朋友,你还曾记得我?

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太阳渐渐落下山头,我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枯黄的落叶,心情无比伤痛。突然,一阵响亮的敲门声惊醒了我,打开门一看,竟是你!虽然你满脸带着笑容,但我知道,其实你和我一样忍受着即将离别的伤痛。你拉着我,来到一棵大树下,递给我一叠崭新的卡片。啊?那不是我原来最梦寐以求得到的东西吗?那一个个可爱、美丽的卡通人物在此时却显得平淡无味。

终于,我忍不住了,泪水不由自主地跳出了眼眶,哗哗地流了出来。可你很“乐观”,把最后一张卡片拿了出来,“看!这是我家的电话号码,你走后,我们用电话联系。可别忘了,我们的友谊线是永远不会断开的,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无话可说,只是沉重地点点头,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也告诉了你。那一刻,我清楚得记得,你的眼眶中也充满了泪水,只是坚强的你没有流出来而已。

如今,每到秋天,我都会望着那一堆堆思念的黄叶,想起你那欢乐的笑脸。“别忘了,我们的友谊线是永远不会断开的……”

回忆我的小学生活六年级作文4

童年的回忆是满天闪亮的星星,童年的回忆是大把美丽的花儿,童年的回忆是一张张微笑的脸,童年的回忆是一双双友好的手……

虽然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围着妈妈撒娇的小宝宝了,也不是那个有一点不满意就哭就闹的小女孩,不是那个牙牙学语的孩子,而是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了,但是我还是不会忘记童年那记忆的碎片,我要珍惜童年。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摔倒了,爬不起来,就哭了起来,妈妈急忙把我抱起来,放进我的小床床,亲了我几下,揉揉我的小腿腿小手手,唱着催眠曲,直到我睡着,童年时的我是多么纯洁、天真啊!

也许,我忘记了许多童年的回忆碎片,但我深深记住的,永远都不会忘的,是我的妈妈那痛苦的时候。虽然我来到了人世,但是一看到妈妈那痛苦的样子,想安慰妈妈,但是苦于不会说话,只是咿咿呀呀地叫,不小心手碰了一下栏杆,就哭了起来。妈妈微微睁开了一下眼睛,请爸爸把我放在她身边,妈妈温柔地抱着我,一边用甜美的嗓子为我唱着歌儿。不一会儿,我就睡了,可妈妈那痛苦的样子,我永远不会忘记。

童年的回忆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请你好好珍惜你的童年吧!!!

最新回忆小学生活范文如何写三

教学目的

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三、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设想

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楚。

三、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悉。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一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

四、主要教法是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如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可列一个表,绘制在软片上,运用投影机,采用边讲析边打出相关的内容项目的方法,将思路逐步向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能较好地掌握。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指导预习,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的1—7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学过刘坚同志的《草地晚餐》。记叙的人物是谁?(学生答:朱德同志)。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板书课题、作者及写作年月。

二、指导预习

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做到:

1.在阅读时,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有侧重地指导学生做好下列字、词练习。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1)佃农(diàn)

(2)祖籍(jí)

(3)妯娌(zhóu lǐ)

(4)勉强(qiǎng)

(5)迁徙(xǐ)

(6)慰勉(wèi miǎn)

(7)溺死(nì)

(8)衙门(yá)

(9)私塾(sī shú)

(10)调料(tiáo)

(11)血溅(jiàn)

(12)瞒着(mán zhe)

(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rèn yuà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③宽厚仁慈(rén 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wé ifù):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⑤节衣缩食(suō 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⑥支撑门户(zhī chēng):勉强维持家庭。

⑦东挪西借(nuó):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⑧聊叙(liáo xù):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2.了解全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概括出母亲一生美德的几个方面;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的丰富感情。

3.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和段落层次的划分。

三、研习课文

1.什么叫回忆录?

学生分别查阅写作工具书,讨论。

明确: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2.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

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这些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3.文章可分几个部分?全文共有17段,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从第2段开始回忆往事,至第15结束。这是文章第二部分。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有些同学对这样的划分可能有异议,主要在14、15段上。暂时搁下,待深入分析到具体段落层次时再研究讨论解决。)

4.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请学生朗读或齐读这一部分。提问、思考、讨论:这一段写了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写了两句。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第二句“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由母亲的逝世而忆及许多往事,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亲“勤劳一生”,母亲“勤劳一生”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同时也才“值得我永远回忆”,从而点明了题旨。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以“勤劳”二字总领全文。

作者热爱和悲痛之情,都是由值得回忆和歌颂的母亲勤劳一生而起。(联系前面回忆录的定义)

板书: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5.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阅读这一部分,思考回答:

(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回忆了母亲两方面的事: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2—7段);一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8—13段)。第14、15段,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第一方面的事,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一大层次。这里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第2、3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第6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回答问题。)

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3)作者记叙这方面的事情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并说明其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如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是议论;第3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是抒情。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

板书第一层意思(2—7段):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

(4)第二方面的事,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二大层次。主要是写母亲具有朴素的阶级意识、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和支持。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来说明的?

教师提示:主要写了四件事。请同学课后预习第8到第15段,考虑这个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分析”一和“揣摩·运用”四、五。

2.熟读课文的后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复习;研习课文第8—17段,归纳中心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继续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8—13段,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件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要点: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

(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9、10段中写的)

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

2.写了上述四件事后,作者又进一步回忆了自己离开母亲、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后母亲的一些事。请同学们阅读第11、12段。思考:还写了些什么事?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精神品质?寄寓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第11段写作者1919年将母亲接出来,可因为她“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歌颂了母亲热爱劳动的崇高品质。第12段写母亲积极支持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当1927年大革命受到挫折和困难时,为了支持儿子革命,她“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当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时,她“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儿子革命,鼓舞儿子的革命斗志,“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这充分体现了母亲支持革命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对此,作者是深怀敬意,永不忘记的。两个“永远想念”,母子之情感人肺腑。当听到母亲想见作者一面,未能如愿时,作者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巨大悲痛,深情地写道:“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个“竟”字,含义深刻,既寄寓了作者把党、革命、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怀念之情。

3.请学生朗读第13段。思考这一段追叙强调什么?说明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强调“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直到晚年(1944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真可谓“勤劳一生”。母亲身上的这种勤苦耐劳的美德,正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妇女的'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作者对母亲的歌颂,也就是对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歌颂。这样写的作用,既照应了前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请细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

板书第二层次意思(8—13段):写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反抗压迫、支持革命的精神。

4.这一层次记叙事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895—1944年近半个世纪),可内容并不松散。以时间为顺序,紧紧围绕着母亲勤劳的品德及对作者的影响这一主线和中心,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做到详略得当、中心明确。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研析,细心体会这种记叙方法和写作技巧。

5.学生个别朗读或大家齐读第14、15段(即第二部分第三层次)。思考: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段落结构的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从两个方面来写:

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对此要引导学生仔细体味感谢母亲的深刻理由。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运用了排比段。

板书第三层次意思(14、15段):由衷地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6.有的同学对14、15段这种划分归类认为不妥,多数同学同意。让同学们讨论,分别说说各自的理由。(提示:可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上考虑)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补充: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感谢母亲的内容,正是对第2到第13段所叙述内容的概括。从文章结构上看,这两段对文章第二部分有总括收束作用,而与第一部分照应并不紧凑。但第16、17段(第三部分)则与第1段(第一部分)前后照应,联系紧密,气脉相承。若把这两段归在第三部分,就会使结构上显得松散,气脉不畅。

从写法上看,这两段的议论和抒情正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与前面记叙的事例内容割裂,记和议的相辅相成作用就会削弱,影响文章内容的准确表达。

板书第二部分的意思(2—15段):记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崇高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三、研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思考:

(1)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

(2)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

(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地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

(2)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

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以此对上述这方面的意义进行强调。(3)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事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这一段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奋斗。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部分。

板书第三部分意思(16、17段):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四、回顾全文。

1.指导学生根据段落层次的意思,归纳整理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2.进一步体会本文选材精当,安排得体和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两段。

2.做“揣摩·运用”题六中的部分题目。

最新回忆小学生活范文如何写四

小学是那样的普通,又是那样的温暖。我不知道走后那美丽的月季花是否依旧开放;苍翠的白杨是否依旧挺拔;美丽的人工湖是否依旧清澈……不想离开,我舍不得珍贵的小学时光。但是时光不会倒流,只有大胆地向前走。告别童年,并不是结束,而是走向另一个开始,我要昂首挺胸迈开脚步,大胆地向前走!。

教室里的黑板啊,可曾记下我们寻求知识的笔迹?那整齐的桌椅啊,你可曾记下我们书声琅琅?操场上的秋千,堆积了我们无数的欢笑。

老师,想起您,我就感觉到温暖;母校,还没分别,我的心中已满是留恋。如今,是我再一次看着你,知道吗?今天的我很难过,流云在天边,行囊在眼前;知道吗?今天的我很幸福,梦想在远方,祝福在身边。

六年,是一段较长的岁月,也是一段过得飞快的时光。六年中,我们不仅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失败和成功中成长,从失败和成功的痛苦和喜悦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也不是都能从教科书上就能学到的。这些人生的道理,只有在经历了这六年的磨难和砺练,才能懂得,才能学会。

曾记得,运动会上我们的风采;曾记得,篮球场上我们的英姿。六年啊,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回忆的事情。老师、同学……一切曾经帮助过我们和我们帮助过的人,谁又会真的忘记的呢?六年时光,就像大海一样,永远藏在我们心中。

人的一生中,有些东西可以忘却,像一缕轻烟,一丝薄雾,在记忆中轻易飘走;而有些东西却永远也无法忘怀的,像一次比赛、一次旅游、一次班队活动、一次生日聚会,甚至一道阳光,都永远徘徊的、荡漾在我的心间。我与同学们的友谊之花比阳光更灿烂,友谊之情比海水更深!六年来,我与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同欢乐,一同努力;六年来,我们经历过失败,更在失败后又品尝到成功的蜜果;六年来,我们流过血,流过汗,流过泪,而在这六年过后,我们终于可以对自己大声说:我长大了!

小学,四班,是我心中永远闪耀着的一个光点,是我备受潮落的避风港湾,是那永久不散的纯真友谊。

让我们在若干年后再相聚!带着自己成功的喜悦,带着自己骄人的业绩,再回到我的小学,回到我启蒙的母校,来报答学校和老师吧!

轻轻地,我们走了,正如我们轻轻地来。我们要作展翅高飞的雄鹰。翱翔天宇,搏击长空!放心吧!我们的母校,我们的老师。带走的是知识和您的爱,留下的是我们对美视永远的怀念!

最新回忆小学生活范文如何写五

1) 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2) 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3) 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4) 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5)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6) 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7) 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8) 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9) 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10) 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11) 全文几句俗语的引用恰到好处,以怀旧为线索。这正体现了你的思想意识。

12) 你的文章很有创意——用几何证明题的形式来完成构思。全文文学色彩很浓!

13) 作者“形散神聚”地驾驭能力很强,整篇文章一气呵成,行文如流水一般,给人明快舒畅的感觉!

14) 作者主要通过设置悬念和侧面描写,较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当代优秀军人的形象。这种写法值得借鉴。结构严谨。于朴实中见真情,这是本文语言的显著特色。

15) 标题好。“空盒子”给人一种神秘感,具有很强的悬念效果。同时,从题目即可看出,此文取材也很新颖。构思也巧。运用倒叙手法,由眼前的盒子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字里行间流露着懊悔之意,同时也体现了妈妈在教育“我”的问题上用心良苦。

最新回忆小学生活范文如何写六

【--讲话】

偶尔一次,我在翻阅相片册时,看到了一张照片。看着这张陌生却有点熟悉的照片,我久久凝视着,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之中……

记得有一次,我趁爸爸妈妈外出时,立刻从冰箱里取出白菜、鸡蛋、猪肉等材料,然后马上开始了我的“工作”——学做饭。

要知道,妈妈平时和别人聊天时,每当说起谁会做什么时,她顺手也会将我扯入话题中。例如,不会做饭就是我本身的一个弱点,妈妈竟然也不留情面地捅了出来。为此,让我觉得十分尴尬啊!

因此,今天我未经妈妈的“批准”,便私自开始行动。

首先,我把锅头擦得干干净净。然后,我便开了火,敲了一个蛋放在里面,接着把锅盖盖上。过了一会儿,从锅里传来一阵很糊的味道。我忙揭开盖子一看,哎哟,不得了,蛋都变成黑色了。我一看不行,忙往锅里倒些水,可这不能解决问题。结果,我只好把它倒掉了。结果,我白白浪费了一个鸡蛋。不过,我还是不会放弃的。

紧接着,我把锅洗干净,擦干,在里面放了一些白菜、猪肉和水。我又开了火。之后,我便置之不理,回到屋子里看电视。

不知不觉,烧菜的事我早忘了,我只沉醉于电视之中。

不一会儿,往外传来开门的声音。“怎么老是闻到一阵很糊的味道?难道是……”一听声音,我就知道爸爸妈妈回来了。我连忙向门那边跑去。

妈妈一看我的模样,哭笑不得,问道:“你干什么了?”

我顽皮地眨了眨眼,说:“我学做饭呀!”

谁知爸爸竟然趁我说话的时候,给我拍了一张照片,然后递给我照相机,说:“你看看。”他说着的时候也不禁笑起来。


本文来源:http:///gongwenjiqiao/16622/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新回忆小学生活范文如何写(六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yanjianggao/yanjianggaofanwen/1684646663112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