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7篇)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7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7篇)

微信扫码分享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一

ok3w_ads("s005");

襄州地处鄂西北部、汉水中游,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和全省著名的畜牧养殖大县(区)。现有版图面积2306平方公里,辖11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467个行政村(居委会)、1个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05.78万,其中农业人口72.7万人,耕地面积161万亩。2013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六。

2012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全市样板”的总体要求,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举全区之力,启动了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示范区核心区规划面积75.3平方公里,涵盖了双沟、张家集两个镇的26个行政村,1万户、4.3万人、耕地面积7.8万亩。示范区规划建设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农村新型社区和10万亩高效农业项目区等三大板块,下面仅就10万亩高效农业项目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建设情况

10万亩高效农业项目区规划面积为53.8平方公里,分别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和以蔬菜、苗木花卉种植展示为主的“都市农业示范片”。高效农业项目区于2012年11月份正式开工以来,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5万亩,实现了农业基础设施标准化、科技信息化、育苗工厂化、全程机械化,现代农业的雏形初步形成。

一是设施标准化。用工业化、项目化的管理理念和工艺流程,对渠网、路网、电网、林网等基础保障系统,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按照300亩见方的空间分割,在项目区4.5万亩的范围内,建成两横四纵主干线、16条机耕道、33条田间作业道,新修梯形渠、u型渠共281.4公里;绿化植树81公里3.2万棵;架设农用电力线路9.2公里,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线、林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

二是科技信息化。为了突出项目区现代农业的示范性和引领性主题,我们与武汉大学、华农大、中油所、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积极积极合作对接,现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9智能农业示范服务中心、气象信息服务站、农机装备展示馆等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11个。今年5月份,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国家实验室团队正式落户院士专家工作站,对进一步提升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育苗工厂化。农家富种业、湖北绿神、双丰收合作社等企业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3个育秧工厂,这些农业公司在满足公司自给自足前提下,还向其他流转企业提供商品苗,项目区工厂化育秧率达到80%。

四是全程机械化。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快了项目区土地规模流转,李行、乾兴、襄亿、天襄科技、幸达鑫、昊地生物等农业公司先后在项目区流转土地近4万亩,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为农业机耕、机播、机保、机收等奠定了基础,项目区全程机械化覆盖面达到了90%以上。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已流转土地面积8000多亩,托管、半托管土地面积70000多亩,实行机械化规模作业。

二、主要做法

1、高起点规划建设。2012年,我们邀请了农业部规划设计院、武汉大地国源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对10万亩高效农业项目区内4.5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了全域规划,同时还组织专班赴西安杨凌、湖南长沙等地学习了他们土地整理经验。最后根据襄州实际,我们确定每亩按3000元、不低于杨凌的标准进行建设。到今年年底,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部配套到位,完全可以满足所有入驻的流转企业生产和建设需要。

2、整合涉农资金。长期以来,中央及省级的涉农资金主要分散在农发、农业、国土、水利等部门,项目多,单项资金量少,使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为此,我们采取“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办法,在保持项目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的前提下,两年累计整合土地整理、农发、小农水、粮食增产、通村公路等项目资金2.2亿元。其中,一期整合涉农资金1.3亿元,目前正在实施的二期项目,除土地整理项目外打捆使用的涉农资金仍有8850万元,确保了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资金所需。

3、落实责任包保。对农业部规划的智能农业服务中心、气象信息服务站、农机装备展示馆、水稻育秧工厂、薰衣草庄园、邵棚循环农业园、院士专家工作站、精准农业示范园、生物质成型燃料示范园等11个示范项目的包装、立项、申报、选址、建设等工作,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文件,一个区“四大家”领导包保,一个专班负责,加快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4、建立项目管护机制。为进一步提升10万亩高效农业项目区建设整体水平,我们制订了《10万亩高效农业项目区项目管护奖励实施办法》,对各责任单位所负责的项目日常管护内容完成情况进行百分制考评量化打分,考核成绩划分为优秀、先进、合格三个档次,依据考核结果,由项目区项目管护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对优秀、先进、合格的责任单位分别予以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现金奖励,奖励资金纳入示范区建设年度资金预算管理。同时,对成绩优秀的农业公司由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并在项目安排上优先给予支持。

三、初步成效

经过全区上下两年的共同努力,示范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去年9月11日,全省城乡一体化现场会在襄阳召开,与会的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参观了我区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专家院士工作站。对示范区高效农业项目区建设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概括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营造了区域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将示范区纳入了全市经济发展战略,出台了市区共建相关政策,市财政每年支持1000万,并将中央、省级涉农资金实行捆绑使用,重点向示范区倾斜,特别是全省现场会给示范区的跨越发展营造了大气场,为破解制约示范区建设资金瓶颈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吸引了生产要素聚集。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区政府通过示范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吸引了农业科技、人才、资本、资源的集聚,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个人等多方投入机制。截至目前,高效农业项目区共引进有实力的大型农业公司11家,吸纳社会资金1.5亿元。

三是加速了传统农业转型。10万亩高效农业项目区,重点围绕农业工厂化、科技化、机械化、信息化、规模化、生态化等“六化”进行规划建设,集中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乾兴公司5000亩供港蔬菜基地全部使用了自动喷灌技术,生产的有机蔬菜直接销往沿海、香港、东南亚等地。通过基地“成果展示—成果转化—生产示范”的良性互动,改变了农民传统种植观念,提升了农民的科学素养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四是改善了水土资源条件。通过高标准农田一期、二期建设,对以前的沟、路、渠进行了取直拉伸,以及坟场的集中迁移和土地平整节约了大量耕地,共共恢复耕地2080亩,改造中低产田6500亩,配套水电设施60余台(套),大田种植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率。为了彻底解决制约示范区发展的水源问题,上半年,区政府投资了300万元对董坡泵站进行扩建,并把大岗坡引渠清淤工程纳入了今冬明春基本农田建设规划。今年区农业局负责二期粮食增产项目的实施,抢晴天,战雨天,投入大小机械100多台,大战60天,共平整土地2080亩。

五是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由于高标准农田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不仅加快了当地土地规模流转,而且推高了土地租金由之前每亩600元猛涨到1200元,农民直接从中收益,再加上外出打工的工资,人均收入比过去种地至少翻了一番。

四、问题与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难。在涉农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强调实行统一规划、捆绑使用,而项目单位在前期申报时又必须按照各自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申报,否则项目无法通过。主要在项目规划的路渠资金比重、亩平投资强度及项目资金使用性质等方面,部门与地方、条与块之间政策规定出现了矛盾,比如示范区土地整理一期项目因规划调整幅度超标,至今还未通过省厅评估验收;

二是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审批难。由于项目区设施建设规划选址大部分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这些流转企业进入后需要进行必要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而占用基本农田涉及规划调整须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报批程序太多、手续繁琐、周期较长,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农业市场主体长期投资项目区建设的积极性。

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由省委省政府出台《湖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将项目前置审批制度改为规划备案制度,在省级层面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项目验收提供政策支持;

二是建议省国土部门下放小型或少量的农业设施建设用地规划调整权限,简化用地审批流程,为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1

相关热词搜索:高标准农田建设做法提纲农田高标准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二

ok3w_ads("s005");

目次

toc \h \z \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一级条标题, 3"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2

5配电线路工程 2

5.1线路路径 2

5.2设计气象条件 2

5.3导线 3

5.4导线排列 3

5.5绝缘子及金具 4

5.6电杆、拉线和基础 4

6配电装置工程 5

6.1变压器、变压器台和开关设备 5

6.2配电室、配电屏和配电箱 6

6.3电能计量 6

7通信自动化 6

8接地和防雷 7

9电能质量及无功补偿 8

9.1非线性负荷设备接入电网 8

9.2无功补偿 8

10验收评价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农田输配电建设工程体系 9

前言

《高标准农田建设》系列标准包括:

——《高标准农田建设 总则》;

——《高标准农田建设 土地平整》;

——《高标准农田建设 土壤改良》;

——《高标准农田建设 田间道路》;

——《高标准农田建设 灌溉排水》;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田输配电》;

——《高标准农田建设 科技服务》;

——《高标准农田建设 建后管护》;

——《高标准农田建设 评价规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归口。

本标准由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负责起草,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水利厅、湖南省标准化研究院、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等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超强、侯雪波、方庆、李格、柳明华、盛立新、何宗旺、杨利民、彭福茂、李桂元、赵克金、方晓峰、邹望坤、吴军、刘味果、张斌、王斌、龚贺、徐启栋、刘振林、李江辉、阳小民、徐义军、李燕妮、潘宁、钦松、吴文科。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田输配电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所涉农田输配电建设的配电线路工程、配电装置工程、通信自动化、防雷及接地、电能质量及无功补偿、验收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所涉农田输配电建设。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72 高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

gb/t 1179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gb/t 1386.1 低压电力线路绝缘子

gb/t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 4623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gb/t 6451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 10228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 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 12527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gb 14049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

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 17468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 5006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14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48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499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dl/t 601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765.1 架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条件

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dl/t 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20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文件。

电能质量 electric power quality

指供应到客户受电端的电能品质的优劣程度,通常以电压允许偏差、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频率允许偏差等指标来衡量。

谐波源 harmonic source

指向公共电网注入谐波电流或在公共电网中产生谐波电压的电气设备。

tt系统 tt system

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接至电气上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无直接关联的接地极上。

it系统 it system

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单独的接至接地极上。

无功补偿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等容性设备,以供给感性电抗消耗的部分无功功率的做法称为无功补偿。

基本要求

农田输配电建设规划应符合dl/t 5118规定,供电方案应符合电网建设总体规划。

农田输配电建设应根据平原河网区、丘岗冲垅区、丘陵山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类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方案,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农田输配电建设属用户受电工程,应符合用户用电报装工作要求。

农田输配电建设一般采用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

所有已投运的农田输配电设备应安装规范、清晰、可靠的标识牌和标志牌。

农田输配电建设工程体系见附录a。

配电线路工程

线路路径

线路路径应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等工程相结合,不占或少占农田,线路杆塔位置应与农田环境相适应。

线路路径和杆位的选择应避开低洼地、易冲刷地带和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地段。

线路路径应避开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区域。配电线路与有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

设计气象条件

线路设计所采用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若当地气象资料与dl/t 5220规定的典型气象区接近,宜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气象数据。

农田输配电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值,在平原河网区、丘岗冲垅区应不小于25m/s,在丘陵山地区宜采用附近平坦地区风速的1.1倍且应不小于25m/s。

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气温应按dl/t 5220规定。

线路设计采用导线的覆冰厚度应根据附近已有线路运行经验确定,导线覆冰厚度不小于10mm。

导线

农田输配电线路应采用多股绞合导线,其技术性能应符合gb/t 1179、gb 14049、gb 12527等规定。

钢芯铝绞线及其他复合导线的规格应按最大使用张力或平均运行张力进行计算确定。

风向与线路垂直情况导线风荷载的标准值应符合dl/t 5220的规定。

农田输配电线路一般采用架空裸导线,遇下列情况宜采用架空绝缘导线:

线路走廊狭窄的地段;

多层建筑邻近地段;

房屋及人口密集地区;

游览区和绿化区;

空气严重污秽地段;

建筑施工现场;

鱼塘较多的区域。

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应不小于表1所列数值。

导线设计的最小安全系数

导线种类

一般地区

重要地区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合金线

2.5

3.0

铜绞线

2.0

2.5

注:重要地区指主要街道、厂区及人口稠密地区。

农田输配电线路导线截面的确定应满足dl/t 5220的要求,1kv~10kv配电线路主干线截面应不小于50mm2, 1kv以下配电线路导线截面应不小于25mm2。

校验导线载流量时,裸导线与聚乙烯、聚氯乙烯绝缘导线的允许温度采用+70℃,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的允许温度采用+90

1kv以下三相四线制的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导线的弧垂应根据计算确定。导线架设后塑性伸长对弧垂的影响,宜采用减小弧垂法补偿,弧垂减小的百分数为:

铝绞线、铝芯绝缘线为20%;

钢芯铝绞线为12%;

铜绞线、铜芯绝缘线为7%~8%。

导线排列

农田输配电1kv~10kv线路的导线应采用三角排列、水平排列、垂直排列。1kv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宜采用水平排列。

同一地区1kv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在电杆上的排列应统一。零线应靠近电杆或靠近建筑物侧。同一回路的零线不应高于相线。

农田输配电线路的档距、导线的线间距离和同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应符合dl/t 5220的规定。

沿建(构)筑物架设的1kv以下低压配电线路应采用绝缘线,导线支持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5m。

1kv~10kv农田输配电线路架设在同一横担上的导线,其截面差不宜大于三级。

农田输配电线路每相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以及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间的净空距离应符合dl/t 5220规定。

导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山坡、峭壁、岩石及各种强、弱电架空线路的距离和交叉跨越应满足dl/t 5220相关规定。

低压线路可与同一电源10kv配电线路同杆架设。当10kv配电线路有分段时,同杆架设的低压线路不应跨越分段区。

绝缘子及金具

绝缘子的性能应符合gb 772、gb/t 1386.1的规定。

绝缘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kv~10kv配电线路: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耐张杆宜采用两个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或一个悬式绝缘子和一个蝴蝶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

1kv以下配电线路:直线杆宜采用低压针式绝缘子,耐张杆应采用一个悬式绝缘子或蝴蝶式绝缘子。

在空气污秽地区,配电线路的电瓷外绝缘应根据地区运行经验和所处地段外绝缘污秽等级,增加绝缘的泄漏距离或采取其他防污措施。应符合dl/t 5220的要求。

金具的材料和工艺应符合gb/t 2314的规定和设计图的要求,选用的材料应降低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非金属类材料应满足户外使用条件,具有耐候性;金属类材料可选用铝质、钢(铁)质、铜质及合金材料,钢制金具应热镀锌,应符合dl/t 765.1的技术规定。

绝缘子和金具的机械强度应符合dl/t 5220的要求。

电杆、拉线和基础

农田输配电线路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应采用定型产品。电杆构造的要求应符合gb 4623标准。

农田输配电线路采用的杆塔应满足安全运行等条件,1kv~10kv线路架设应选用10m及以上杆塔,1kv以下线路架设应选用8m及以上杆塔,并满足dl/t 499对交叉跨越距离的要求。

杆塔、导线的风荷载,其垂直线路方向风量和顺线路方向风量,应按gb 50061的规定设计。

拉线应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宜采用45°,当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小或增加,但应不小于30°。

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与路边缘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6m;跨越电车行车线的水平拉线与路面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9m,拉线柱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

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按受力情况计算确定,且应不小于25mm2。

空旷地区配电线路连续直线杆超过10基时,宜装设防风拉线。

当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设置拉线绝缘子时,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处应不小于2.5m,地面范围的拉线应设置保护套。

拉线棒的直径应计算确定,且应不小于16mm。拉线棒应热镀锌。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2mm~4mm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

电杆基础应结合当地的运行经验、材料来源、地质情况等条件进行设计。

电杆埋设深度应计算确定。单回路的配电线路电杆埋设深度宜采用表2所列数值。

单回路电杆埋设深度

单位:m

杆高

8.0

9.0

10.0

12.0

13.0

15.0

埋深

1.5

1.6

1.7

1.9

2.0

2.3

多回路的配电线路验算电杆基础底面压应力、抗拔稳定、倾覆稳定时,应符合gb 50061的规定。

现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c15级,预制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0级。

采用岩石制作的底盘、卡盘、拉线盘应选择结构完整、质地坚硬的石料(如花岗岩等),且应进行试验和鉴定。

配电线路采用钢管杆时,钢管杆的基础型式、基础的倾覆稳定应符合dl/t 5130的规定。

配电装置工程

变压器、变压器台和开关设备

配电变压器应选用s13及以上节能型低损耗变压器,其技术参数应符合gb/t 6451、gb/t 10228标准。

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取应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用电负荷同期率及负荷的发展等因素确定,变压器负荷率宜为0.65-0.8,对于仅向排灌动力负载供电的专用变压器,宜按异步电动机铭牌功率的1.2倍选用变压器容量,并满足gb/t 17468的规定。

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的线径应按照变压器容量选择,并适当考虑负荷发展裕度一次选型到位。

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及外壳、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宜采用jklyj-10-50绝缘线。

配电变压器台的设置位置应在负荷中心或附近便于更换和检修设备的地段。

正常环境下, 400kva及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安装,柱上安装的配电变压器,其底座距地面应不小于2.5m; 400kva以上

下列类型的电杆不宜装设变压器台:

转角、分支电杆;

设有接户线或电缆头的电杆;

设有线路开关设备的电杆;

交叉路口的电杆;

低压接户线较多的电杆;

人员易于触及或人员密集地段的电杆;

有严重污秽地段的电杆。

安装在室内的配电变压器,室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变压器外廓距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应满足dl/t 499的规定。

一、二次侧熔断器或隔离开关、低压断路器,应优先选用少维护的合格的定型产品,并应与负荷电流、导线最大允许电流、运行电压等相配合。

农田输配电1kv~10kv线路较长的主干线或分支线应装设分段或分支开关设备。

开关底部对地距离不少于 5.5m,但不宜过高,以便于运行人员操作。

配电室、配电屏和配电箱

配电室一般可采用砖、石结构,屋顶应采用混凝土预制板,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增加保温层或隔热层,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其他部分应不低于三级。

配电室内应留有维护通道,且满足以下要求:

固定式配电屏为单列布置时,屏前通道宽度为1.5m;

固定式配电屏为双列布置时,屏前通道宽度为2.0m;

屏后和屏侧维护通道宽度为1.0m,有困难时可减为0.8m。

配电室的长度超过7m时,应设两个出口,并应布置在配电室两端,门应向外开启;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过6m时,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

配电室进出引线可架空明敷或暗敷,明敷设宜采用耐气候型电缆或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暗敷设宜采用电缆,敷设方式应满足dl/t 499的要求。

配电室进出引线的导体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选择。主进回路按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的1.3倍计算,引出线按该回路的计算负荷选择。

配电屏应采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的产品,配电屏的各电器、仪表、端子排等均应标明编号、名称、路别(或用途)及操作位置。

配电屏应牢固地安装在基础型钢上,型钢顶部应高出地面10mm,屏体内设备与各构件连接应牢固。

配电屏内二次回路的配线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电流回路截面不小于2.5mm2,其他回路不小于1.5mm2的铜芯绝缘导线。配线应整齐、美观、绝缘良好、中间无接头。

配电屏内安装的低压电器应排列整齐。

控制开关应垂直安装,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开关的操作手柄中心距地面宜为1.2~1.5m;侧面操作的手柄距建筑物或其他设备不宜小于200mm。

控制两个独立电源的开关应装有可靠的机械和电气闭锁装置。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配电箱,应满足以下要求:

配电箱的外壳应采用不小于2.0mm厚的冷轧钢板制作并进行防锈蚀处理,有条件也可采用不小于1.5mm厚的不锈钢等材料制作;

配电箱外壳的防护等级应符合dl/t 499相关要求,户外型配电箱应采取防止外部异物插入触及带电导体的措施;

配电箱的防触电保护类别应为ⅰ类或ⅱ类;

箱内安装的电器均应采用合格的定型产品;

箱内各电器件之间以及它们对外壳的距离应能满足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以及操作所需的间隔;

配电箱的进出引线应采用具有绝缘护套的绝缘电线或电缆,穿越箱壳时加套管保护。

室外配电箱应牢固地安装在支架上,箱底距地面高度不低于1.9m,并采取防止攀登的措施。

室内配电箱可落地安装,也可暗装或明装于墙壁上。落地安装的基础应高出地面50~100mm。暗装于墙壁时,底部距地面1.4m;明装于墙壁时,底部距地面1.2m。

电能计量

电能计量装置应符合dl/t 488相关技术规程的要求。

通信自动化

自动化系统应统筹多种自动化系统的需求,统一规划设计数据采集平台。

通信系统应满足信息化系统数据、语音、图像等传输的需要,通信点采用公众通信网通信方式。

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应能满足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

接地和防雷

农田输配电设备接地方式宜采用tt系统,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宜采用it系统。

同一低压电力网中不应采用两种保护接地方式。

采用tt系统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应再行接地,且应保持与相线同等的绝缘水平;

为防止中性线机械断线,应与相线截面相同,其截面应不小于25mm2;

必须实施剩余电流保护,包括:剩余电流总保护、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必要时),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其动作电流应满足dl/t 499的要求;

中性线不应装设熔断器或单独的开关装置;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采用it系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网络内的带电导体不应直接接地;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故障电流很小,切断供电不是绝对必要时,则应装设能发出接地故障音响或灯光信号的报警装置,而且必须具有两相在不同地点发生接地故障的保护措施;

各相对地应有良好的绝缘水平,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从各相测得的泄漏电流(交流有效值)应小于30ma;

不应从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配出中性线作220v单相供电;

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和各出线回路终端的相线均应装设高压击穿熔断器。

除ⅱ类和ⅲ类电器外,所有受电设备(包括携带式和移动式电器)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装设保护接地。

电力设备的传动装置、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电力配线的金属管、配电盘的金属框架、金属配电箱以及配电变压器的外壳应装设保护接地。

接地体和保护接地线以及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电阻(工频)在一年四季中均应符合dl/t 499的要求。

接地装置的地下部分应采用焊接,其搭接长度的要求为:扁钢为宽度的2倍;圆钢为直径的6倍。

保护接地线与受电设备的连接应采用螺栓连接,与接地体端子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时,应加装防松垫片。

配电变压器的防雷装置应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防雷装置位置应尽量靠近变压器,其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以及金属外壳应分别引出接地。

柱上断路器应设防雷装置。经常开路运行而又带电的柱上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两侧均应设防雷装置,其接地线与柱上断路器等金属外壳应分别引出接地,且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

农田输配电1kv~10kv线路,当采用绝缘导线时宜有防雷措施,防雷措施应根据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和实际运行经验确定。

在下列场所应装设符合gb ll032规定要求的低压避雷器,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多雷区(年平均雷电日大于40日的地区)和易受雷击地段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各出线回路的首端;

在多雷区和易受雷击的地段,直接与架空电力线路相连的排灌站的接户线;

在多雷区和易受雷击的地段,架空线路与电缆或地埋线路的连接处。

电能质量及无功补偿

非线性负荷设备接入电网

谐波负荷注入公共电网连接点的谐波电压限值及谐波电流允许值应符合gb/t 14549标准的限值。

当有非线性负荷设备接入电网时,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出具非线性负荷设备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评估报告。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运、同步达标”的原则,在供电方案中,明确治理电能质量污染的责任及技术要求。

无功补偿

100kva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电力用户,在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85。

无功补偿应分层分区、就地平衡,应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按有关标准设计并安装无功补偿设备。为提高电容器的投运率,并防止无功倒送,宜采用自动投切方式。

电容器的安装容量,应根据自然功率因数计算后确定;当不具备设计计算条件时,可按变压器容量的20%~30%确定。

机械负荷惯性较大的电动机,随机补偿容量可按1.3~1.5倍电动机空载无功功率配置;机械负荷惯性小的电动机,随机补偿容量可按0.9倍电动机空载无功功率配置。

验收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中变压器本体及附件安装验收应符合gb 50148的要求。

电力电缆线路安装工程及其附属设备和构建物设施的验收应符合gb 50168的要求。

电力架空线路安装工程及其附属设备和构建物设施的验收应符合gb 50173的要求。

(规范性附录)

农田输配电建设工程体系

农田输配电建设工程体系表

一级

二级

三级

说明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1

农田输配电工程

1.1

配电线路工程

通过导线将电能由某一处输送到目的地的工程。

1.1.1

高压输电线路

输送高压电能的线路。一般分为电缆输电线路和架空输电线路。

1.1.2

低压输电线路

输送低压电能的线路。一般分为电缆输电线路和架空输电线路。

1.1.3

弱电输电线路

输送弱电所需的线路,一般为信号线,主要包括网络线,电话线,监控线,射频电缆,电视线等。

1.2

配电装置工程

承担降压或使用配电设备,通过配电网络进行电能重新分配的装置。

1.2.1

变压器

电能输送过程中改变电流电压的设施。

1.2.2

配电箱(屏)

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 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的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所构成的低压 配电装置。

1.2.3

其他变配电装置

其他变配电的相关设施,包括断路器、互感器、起动器、避雷器、接地装置、弱电井等相关设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热词搜索:高标准农田建设做法农田高标准输配电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三

ok3w_ads("s005");

关于苏北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考

【摘 要】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至关重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是根本目标。本文结合江苏苏北实际,分析了苏北农村发展情况,提出了建设高标准农田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也给出了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一些建设。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

高标准农田,是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2013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中提出,我国到2015年要建成4亿亩、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2014年06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国家标准,解决高标准农田“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这必将加速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将加速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临来新一轮大的调整和变化。江苏早在2003年就提出“两个率先”,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苏北是农业大区,是江苏能否按序时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高标准农田建设给苏北特别是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希望各方能紧紧抓住,努力发展,更好做好富民强省目标。

一、苏北“三农”现状

(一)苏北农民希望思变迫切。江苏经济发展基本上可用层级来形容,越往南越富,越往北越穷,所以就有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苏南有多个县市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而苏北有多个县市经济发展刚刚脱贫。受到苏南经济发展带动和我国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苏北地区人民迫切期望变化。迫切期望变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迫切期望转变耕作方式,传统的播种、施肥、除草、收割、打晒方法已经成为历史,全部使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进行,而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下的小块土地严重影响现代农业机械耕作,许多农民自觉开始土地流转,小田合大田,统一耕作、统一管理,这是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现实基础;二是迫切期望改善人居环境,在部分苏北农村,没有村办企业,集体经济收入多年来基本上是零,许多农户在县城或乡镇上买房,农村居民期望改善居环境是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又一个现实基础。

(二)苏北农村人才严重缺乏。苏北乡村两级干部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左右,主要集中在乡镇班子成员和大学生村官两个方面,他们平时主要应付于每年两次桔杆禁烧、两次计划生育、保险统筹、防违制违、信防稳定,而缺乏对民生事业、经济发展等农民群众息息相关又实实在在的工作谋划。农业人口中,由于现在播种、施肥、除草、收割、打晒都可由机械代替传统手工操作完成,所以基本上种田的都为50岁以上的老人在家完成,年轻的农民基本上都已转化为城里工业打工工人。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懂技术、会管理、有能力的新型农民来做家庭农场、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素质高的农民人才来推进,这一点不可或缺。

(三)苏北农业生产关系某种程度上束缚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关系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农业生产力包括农业生产工具和农民,随着国家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工具已经大大改善,农民认知水平也相对提高,而我国一直沿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时确定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现代农业的推进步伐,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农业生产关系必须调整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因国家各项农业补贴政策,让农民还没有不要土地,当农民在城里打工挣的钱远大于种地挣钱多的时候,或许农民就会放弃种田。国家农业补贴只能解决一时问题,不能解决长远问题,更不能完全解决农业生产关系和农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问题。

二、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几个特点

(一)系统性。国家标准农田建设虽要求因地制宜,适当整小合大,但就苏北农村现状而言,肯定要涉及到村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用地性质调整、户集制度调整等诸多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所以说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个系统工程。

(二)规范性。国家标准农田建设是作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根据各地地理风情的不同,国家已经制订了科学指标体系,对田、土、水、路、林、电、技、管都有明确的建设标准,对建设监管和建后管理也有要求。

(三)现代性。纵向上比较,中国农业发展速度是很大的,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中国特定阶段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横向上比较,中国是农业大国而不是农业强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还远远不够,跟临近的日本比较差距还很大,与我国的台湾比较也有差距。我们要树立大农业、精致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人与自然和谐农业、安全放心农业思想,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前沿发展农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驾护航和奠定基础。

三、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社会要确保稳定,经济更要努力发展。要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带来的矛盾问题,要用大发展、大变革来弱化小矛盾、小问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到土地确权、土地流转、村居建设、组织管理等农民切身利益,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只要有人想动它,农民会很敏感,会很在意。所以要做好农民思想工作,将政府要做转化为农民自己要做,将农民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要求,标准农田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调动农民参与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将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民各种利益挂起钩来,让农民感受到思变才能富有,劳动一定能产出价值。

(二)处理好村居、农田、组织三者关系。这个关系其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农民生活在农村是要靠农田来养活的。怎么合理按排村居、怎么种好农田就是农民每天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也是政府每天研究的课题。什么样的村居才最符合目前或者说未来农民生产、生活,什么样的村居才最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什么样的耕作关系才最适应目前或者说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议有条件的农业大市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或新农村研究政策室,专门研究“三农”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以前国家也要求相关高校成立的相关研究部门,但因没有编制、经费等诸多因素,而基本流于形式,相对成果少之又少。

(三)处理好政府、企业、农民三者关系。新中国建立以来,每年国家在农业上投入很大,新增建设用地补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测土配方施肥资金、大型灌区继续配套及节水投资、粮食增产能力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资金很多。可现实情况是建设不到位、农民不领情、农业发展慢。国家每年1号文件都谈农业问题,可农业问题一直不能理顺关系。为什么?我想建议注意三个问题的认识。一要突出农民在标准农田建设中主体地位。农田的使用权和管理权是属于农民的,标准农田建成后,还得由农民来使用、来管理,这是肯定的,所以不管是政府也好,企业也罢,都是在为农民服务,农民是标准农田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二是强化市场资源调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比较完备,而农业开发市场作用还基本上处于起点阶段,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土地政策,二方面是农业开发本身投资大、风险大、收益小。今后要发挥市场资源调配作用,包括资金调配、人才调配、技术调配等等。三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农业强国是整个国家的大战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让工业返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国家要加强农业规划,加大投资基础实施、公共实施,主导一批亮点工程、样板工亮、特色工程。总之在政府、企业、农民三者角色关系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建、农民是主体。

(四)处理好规划、建设、管护三者关系。规划要科学,建设要品质、管护要成长效。如何科学规划,需要理论指导,先行研究,搞清在现行制度下“三农”的内在规律,把握分清“三农”所处形势,既不能落后,更不能脱离现实。在规划过程中还要处理好控制性规划和详细性规划的关系,注意详细性规划(地方性规划)力量不强、经费不足的问题,而影响控制性规划(全局性规划)的实施。建设工程是百年大计,质量是生命线,农业工程更要经受住自然、历史的考验,绝不能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管护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过去建设的一些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木防护由于得不到有效管理,造成重复投资,浪费现象严重。建议标准农田建成后的管护工作分为两部分组成,农田本身部分还交由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相关涉农企业、农民本身来管理,农田附属公共设施部分象城市物业管理办法一样交由企业来管护,注意明确好责权利关系。规划、建设、管护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没有合理的规划、高品质的建设,管护工作是做不好的,建设、管护工作反过来也进一步推动科学规划。

四、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研究、研讨平台。一是要建立科学研究平台。科学研究平台,一可以委托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建立,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容易出成果,成果理论层次较高,应用起来不一定能够符合实际。二可以委托相关农业大市建立,这种方法实现也不难,优势是实践经验丰富,不足是理论层次不高。三可以委托第三方(企业)建立,科研项目、成果完全通过市场来操作,科研人员可以由科研院所、高校、政府官员组成,优势是灵活、有用,不足是培育第三方(企业)需要一个过程。四可以进一步加强已有科研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总结已有经验、论证已有成果可行性、可操作性。研讨平台一是可以举办专门研讨会。定期举办研讨会,将各自项目研究进程、可行性、必要性、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性、推广性等阶段性成果进行交流、探讨,对已有成果再创造、再深化,可以产生新的更科学的研究成果。二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具有不定时、不定点,要求不高的特点,交流方便快捷,便于吸收各层次人员智慧,共谋规划建设新农村。

(二)建立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院。规划属于专业性很强的技术类工作,需要成立专业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部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院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情:一是对农业区域发展进行战略性研究,对农业经营提供咨询服务,对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规划设计;二是对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三是农业概念规划、开发经营策略研究及整合推广;四产业园区战略规划、空间设计规划、开发运营研究及招商推广;五是生态旅游产业规划、文化旅游项目策划;六是高端会展、主题招商及大型文化活动策划;七是标准农田中的八大要素进行规划设计等。

(三)成立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养护中心。农田管理交还给农民,这个农民指是的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涉及企业及农民个体等为单位的法人组织,农业基础实施和公共实施,甚至包括农机、农技部分交给企业管理,农民组织定期向管理企业部门交纳物业管理费。这样既明确了责任主体,又节约了成本,更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更推动了农业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让政府丢掉长期管又管不好的包袱。

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各级政府部门也非常重视。结合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标准是前提,解决建成什么国家高标准农田的问题。国家高标准农田应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一起来考虑,一起来规划,不能单独行动,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浪费。每个地方条件不一样,所以如何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以及建后如何管理也是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建议建立研究、研讨平台、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院、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养护中心等相关组织,进行服务外包,实行市场化运作,确保国家高标准农田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赵琦,陈曙光,叶新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做法与思考[j].农业开发研究,2009(3).

[2] 罗旭.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9).

[3]王彩琴,李亚峰.精心组织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11(3).

[4]龙涛.建设高标准农田需做到“三个关注”[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11(9).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14年工作要点[j].中国农

业综合开发,2014(3):3-6.

相关热词搜索: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苏北农田高标准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四

ok3w_ads("s005");

近年来,陵川县实施“主干管理提质行动”,拓宽渠道选、严格制度管、激发活力用,为提升全县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探索新路径,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

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激发干部创业活力。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出台管理办法,明确管理流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按照乡镇报审、部门联审、部务会审议、组织考察、任职备案等程序把好了7个社区、265个行政村、27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入口关。省委组织部公众号对该县建立农村干部档案做法进行了报道。同时,持续提高农村两委干部待遇,两委主干报酬标准平均达到2.5万元,“一肩挑”达到3.6万元,副职干部人均超过6000元,建立两委主干人身意外保险制度,让农村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切和关怀,让农村干部能够安心做事、全力干事、善于成事。

坚持培源与开流结合,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扎实开展选派机关事业干部到村任党组织书记工作,着力构建“县委主导、县乡联动、全程把关”的选用机制,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在六县区首家出台《关于选派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伍军人中的优秀共产党员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拓宽了农村干部选配渠道,建立选派人才库。按照乡镇摸排、研究确定、组织审定的程序,确定40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选派村,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5.1%,截至目前共下派到村任职干部42人。

坚持线上与线下同步,建设高效服务平台。立足打造“陵川县农村党建服务中心”,对农村两委主干实现线上线下数据化管理,形成“一乡一库、一村一册、一人一档”三位一体的农村党建管理数据库,党建信息化架构初步搭建。完善修订《农村两委主干绩效考核办法》,加大奖惩力度,对党组织书记实施定期评价动态调整,优胜劣汰,树立担当干事导向。同时,把做好“古陵红叶”公众号、用好“三晋先锋”一体化平台、评好“红叶更红”党建课题融合起来,推出“抓党建、强帮扶、促脱贫”等党建教育专栏,鼓励党员干部用好新媒体进行自主选学,号召广大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激发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关热词搜索:陵川县带头人过硬高标准队伍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五

ok3w_ads("s005");

高标准农田是新时期我国一项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既符合国情,又可以提高了农田土地利用率和产量,对农业的生产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但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水利工程建设问题较为突出,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助于促进高标准农田的发展,这就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适当的改进。

一、小型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一缺乏统一标准。

农业、财政和水利等部门,在进行具体工作时,均将农田水利工程视为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这对促进农田增产增收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现阶段,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效率的充分发挥。

而建设不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不同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工程参数选取、建设标准和设计深度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地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在水利工程中,从施工建设角度而言,如果缺乏明确和统一施工标准,就容易造成施工工作混乱,影响水利工程在高标准农田中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施工管理困难。

水利施工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在施工中存在各种困难。

现阶段,我国用于农田的水利工程,其分布地区较多,工程施工项目多、涉及范围广,但同时由于工程量小,相关的管理人员数量有限,增加了管理难度。

另外,多数水利工程建立在不良的地势和地形位置,并且受占地补偿和群众意识的不利影响,导致出现组织群众、质量监督和施工评定难度大等问题,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

三对高标准定义不明确。

受地域、经济以及农业基础影响,导致不同地区对高标准农田水利的认识并不统一。

同时由于在国家和行业也未明确高标准农田水利定义。

这就使得在进行水利建设时存在较大的差异,不仅不利于在全国大面积推行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障碍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进程。

四施工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从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在实际施工管中,经常发生施工监督管理不到位问题,导致施工难以达到相应的建设标准。

二、解决存在现状问题的对此一统一水利工程建设标准。

对于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不仅会影响水利工程本身的建设和推广,而且还会影响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发展。

因此,相关涉农部门应加强科学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此确立统一施工建设标准,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确立统一标准的施工团队和验收团队。

在确立统一的建设标准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首先,统一建设技术标准。

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施工部门,根据水泥、建筑和钢材等,确定统一的施工技术标准,确保技术标准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并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规范,提高农田水利施工建设的科学性。

其次,统一工程项目的补助标准。

在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针对水利工程项目实施了相应的补助政策,但目前在性质、类别和材料都相同的水利工程中,依旧存在补助不合理的现象。

对此,就需要政府部门重视提供标准性补足,实现对相同类别、相同性质和相同材料建设工程的标准一致补助。

最后,统一工程规划标准。

在实际进行建设施工前,要保证施工设计蓝图与整体水利布局相符合,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做好互通经验、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协调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

二结合群众力量。

群众力量是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实施不可或缺的力量。

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要加强对群众力量的重视,并争取得到群众力量的支持,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实施效率。

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宣传工作,利用传单、讲座和村委会议等形式进行宣传,并鼓励、号召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其次,向村民宣传相关水利政策,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再次,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与村民沟通交流渠道,尊重并适当听取群众意见,提高群众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项目建设过程中,为工程施工提供更多人力支持,解决人手不足问题;最后,在水利工程建成后,可以聘用周边居民对水利工程进行看护,确保水利工程运行质量,使其充分发挥服务农田的作用。

三明确标准与规范。

在建立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时,为了保证建设的效率,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与规范,并明确其内容,实现各项标准的统一性。

因此,这就要由国家水利部门发挥带头作用,打破传统工程建设理念的限制,结合中央管理者制定的施工要求,听取民众和相关专家的建议,适当进行创新,来制定地区高标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规范,合理量化规范,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四优化施工队伍素质。

目前,我国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队伍存在施工人员素质低下问题,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不利于高标准农业的发展。

这就需要针对存在的这一问题进行改进,建立以人为基础的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素质优化工作。

在优化施工人员素质时,要重视人在工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施工人员素质提升的重视程度。

同时,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还应增强对个人素质的认识,在施工前应选用高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建设人才,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另外,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经常需要取得群众力量的支持,因此,就应对群众施工者素质进行适当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施工能力和施工水平,促进工程施工效率提升。

作者王志兴单位黑龙江省北安市海星镇农业服务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六

ok3w_ads("s005");

xx煤矿于1989年12月26日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近年来,我们以打造强势企业文化为目的,以强化基础、立足基层、练好基本功为手段,以rmo(refinedmanagementoverall)全方位精细化管理为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企业文化创建高标准文明煤矿的新路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了生产势头旺、安全形势稳、改革步伐快、精神面貌新、整体状态好的良好态势。2004年预计生产原煤189万吨,超计划47万吨;实现利润2627万元,超盈342万元;杜绝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三个文明建设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最佳企业、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工作奖(集体)、山东省“双基”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首届企业文化成果一等奖、枣庄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培育文化理念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种酝藏着巨大能量的先进生产力。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确立了通过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以文化制胜的观念。先后组织人员赴海尔、阳煤集团等国内先进企业学习文化经验,并结合本矿特点,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高素质、凝聚人心、推动文明煤矿创建的系统工程来抓。我们把2002年作为企业文化的创新年,审时度势,深入挖掘田陈煤矿的宝贵精神财富,围绕实践枣矿集团精神,组织全矿职工对田陈煤矿理念系统进行了反复研讨,在全矿5400多名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下,经过搜集、归纳、提炼、整合,提出了“求实、诚信、创新、卓越”的核心理念,确定了“共同学习、上下同欲、打造六化型矿井的共同愿景,确立了“以人为本、激发潜能”的价值观,明确了“抓安全先抓人”的安全理念以及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质量方针等12种理念,形成了田陈煤矿的理念体系。这些理念将枣矿集团精神具体化,成为指导职工经营、生产、管理各个方面的行为准则,成为统领全矿职工思想和行动的精神旗帜。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视觉系统进行了定位。创作了充满激情的矿歌《我们永远是矿山的太阳》。以企业标志、专用字体、专用色为基础,向企业内部办公用品、招牌、标志牌、员工服、运输车辆、包装用品等全方位辐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通过个性鲜明的视觉识别系统对外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信息,具有极强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为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员工心中,使全矿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的凝聚力,我们实施了“三抓”。一抓引导。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全矿开展了“我为企业文化建设献策”和“我为企业文化做贡献”活动,把广大员工的注意力集中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不仅吸纳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搞好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使理念的灌输更具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抓灌输。我们印制了《员工企业文化手册》发到每个员工手中,采取组织学习和职工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辅之以考试,增强了学习效果。三抓熏陶。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在矿内主干道、工业广场、井下巷道、基层会议室、办公室安装企业文化理念灯箱牌板,对员工进行参与式和形象直观的教育宣传,使员工每到一处都能耳闻目睹、耳濡目染,强化了理念渗透效果,做到了入心入脑。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多种形式向职工讲解每条理念的真正含义,使各种理念不仅内化于心,而且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通过企业理念的渗透,各级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逐步增强,自觉用理念规范工作行为。过去生产一线只顾原煤产量、不顾煤炭质量,现在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经营理念抓生产。过去说“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现在用“省下的就是赚来的”的成本理念来约束自己。过去工作没标准,现在时时处处有标准。深入广泛的理念渗透,使爱岗敬业、遵章守纪、文明生产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使自觉按章指挥、人性化管理成为管理人员的共识。

创新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作为管理文化,只有与先进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建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才会发挥最佳效果。我们借鉴先进经验,实施了rmo全方位精细化管理。

1、强化员工6s行为养成,构建“4e”标准体系,夯实rmo管理基础。我们以6s的20项要素为员工基本行为规范,下大力气提高员工的素养,营造“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氛围。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员工6s即“整理、清洁、素养、准时、标准化、安全”基本规范,每天对照6s20要素的标准,评出当班最优最差员工,随后进行6s讲评。推行了8类30句常用文明用语和10种岗位禁忌行为。我们对所有工种进行全面梳理,把原有的岗位标准、岗位规定、岗位责任制,细化整合为标准管理体系,制定出4e标准,体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2、建立完善“四卡、一栏、一站、一板”,丰富rmo管理的载体。“四卡”即员工abc三卡和管理人员巡岗问题卡(d卡)。“一栏”即rmo管理公开栏,用以公开员工逐日得分、收入、奖惩情况,实现管理透明化。“一站”即rmo管理考核站,设在员工所在岗点,用来公开员工岗位rmo管理考核标准,悬挂员工a卡,便于各级人员对照标准实施考核。“一板”即现场管理看板,内容包括各种卫生责任区划分、现场物资管理、员工考核等。目前,工作现场大到机电设备小到一个扳道器、门窗玻璃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使每个管理细节都有人落实、有人监督。abcd四卡的闭环考核,使员工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为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公平,我们还开展了矿务公开的iso9001标准体系认证,使考核过程做到了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有人监督,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

3、实行走动式管理,为rmo管理提供可靠保证。走动式管理就是要求管理者从办公室走出来到工作现场,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纠错,持d卡按照定标准、定时间、定区域的原则,到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走动式管理办法为基准,规定每个管理人员都必须从发现问题入手,把解决问题贯穿于走动式管理的全过程,所到之处与所在岗位员工互相签字,让员工对所查出的问题签字认可,员工对管理人员是否上岗和查出的问题质量实施监督,实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控制、双向考核,使管理行为实现了互动,提高了工作质量。

4、推行“四工并存”、“动态转换”,增强rmo管理的驱动力。我们制定了《关于严格rmo考核的意见》,规定了rmo考核的目标、考核的载体、考核的标准以及操作程序等,实行班讲评、日排名、月考核,使优秀员工更优秀,试用员工通过考核转换进入合格、优秀员工行列。使所有员工争先恐后,增强了管理工作的竞争力。基层区队都能根据abcd四卡考核结果,按照10%、85%、5%的比例评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试用员工,每半年评选一次名牌员工。为了增强“四工并存”的考核力度,将每月考核结果同员工市场化考核工资挂钩,并规定连续5天被评为试用员工的实行单位内部待岗,连续3个月被评为试用员工的进矿劳务站学习培训。我们将内部市场化分配手段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以“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基础平台的“64442336”系统管理模式,即:以6s为标准,以4卡考核、4e标准、4工并存(名牌员工、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为主要措施,以班前班后两个礼仪、rmo考核站、公开栏、管理看板三个载体为辅助手段,以创一流产品、一流员工、一流企业和“六化”型文明煤矿为目标,实现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营造文化氛围

企业创建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能够使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本企业的价值追求,从而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近年来,我们把营造文明环境、陶冶员工情操、提升员工精神品位作为企业文化的着力点,把实现“井上花园化、井下工厂化”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基于此,我们按照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要求,进行了工广美化、亮化,对工广重新规划,扩建了中心路,修建了喷水池和花坛,建造了人工湖,粉刷了办公楼,安装了高标准路灯,铺设了9600平方米草坪,建造了高标准的橡塑篮球场和排球场,为职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创造了条件。在主路两侧制作了60块风格各异形象直观的企业理念牌板、灯箱,在主要标志性建筑物上安装了大型霓虹灯和彩灯,白天的田陈矿绿意盎然、充满生机,夜晚的田陈矿流光溢彩、景色迷人,使置身其中的员工能够切实感受到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增强了对企业的亲合力、自豪感。安全是煤矿的永恒主题,我们把安全文化建设当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努力营造安全生产的优良环境,在井口大厅安装了由40块安全理念牌板组成的安全文化长廊,在井下大巷建成了安全通道,在自行车棚、过路桥架上也都写上了各种富有“人情味”的安全嘱语、警句、寄语,在工广醒目位置制作了“认真对待每一天”大型安全理念喷绘。各区队在生产头面和会议室挂起了员工的安全警语和座右铭,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安全教育。围绕安全生产,我们坚持以安全宣教13法为总抓手建立了十个薄弱时期、十种薄弱人员的“双十预警机制”,丰富了以“每日一题”、“积分制排查安全薄弱人员”等有效的安全教育形式,建立了“三违”人员身心调试医院,采用“望(观察)、闻(询问)、问(表述)、切(沟通、纠正),对“三违”人员实行人性化的安全心理调试。各生产班组以班组文化建设为手段,打造了安全长效机制,筑牢了安全生产基础。

为给员工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我们提出了“以矿为家、爱我家园”的理念,对生活区和集体宿舍进行了整治,对生产区和生活区进行了全面刷新改造。开展了以住房、道路、线路、厕所、饮用水、垃圾为主要内容的物业后勤“六项治理”,实现了道路宽敞化、住房管理微机化、线路治理桥架化、饮用水清洁化、垃圾袋装化、厕所水冲化。全矿形成了“一亭一湖一坪一花坛、一路一场一园一长廊”的美丽景观。

提升文化素质

我们始终把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作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一是开展了全员军训。为了培养令行禁止、规范高效、纪律严明的团队精神,我们集中半年时间,分8期对全矿5400名员工进行了军训。借鉴军队特有的管理模式,推行了准军事化管理,增强了全体员工服从和执行意识、团队精神和良好习惯。二是开展了全员学习。我们制定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意见和规划,为全体员工统一购买了《致加西亚的信》、《自动自发》、《没有任何借口》等书籍,在各区队、科室、班组逐层开展了创建活动。三是规范了员工行为。我们制定了《田陈煤矿员工行为规范》,以严格的规定、规范化的行为标准严格要求职工,形成了会议室人离椅正,工广行走两人成排、多人成队,员工穿戴整齐划一、言行文明有序。

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凝聚了人心。广大员工以企业理念为核心,把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了共同价值取向,提高了企业合力。二是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使党建工作既有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又有生产经营标准规范,行政管理既有生产经营任务又有文明创建要求,实现了“一岗双责”、互融互促。三是推动了管理创新。通过推行rmo管理、实行abcd四卡考核及四工动态转换,打破了过去固定式的用工模式,实现了人员的能上能下。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考核、现场走动式的巡查纠错,变传统管理对结果的控制为对过程的控制,进一步量化、细化了工作过程,使全矿呈现出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良好态势,提高了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促进了矿井质量标准化。四是促进了企业改革进程。企业文化建塑开阔了员工的眼界,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了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企业文化高标准煤矿实施打造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七

ok3w_ads("s005");

陈燕红

摘 要: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玉溪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现状,并探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形势下,推动玉溪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玉溪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玉溪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取得明显成效,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18年,全市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1.4万亩,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6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67%,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56,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0.6%。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人均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紧缺,影响玉溪绿色农业发展。全市人均占有耕地仅为0.69亩,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工程性缺水、资源性缺水、水源性缺水等资源“紧箍咒”越来越紧。工业化、城镇化造成的农业生态安全“弹簧”越压越紧,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和规模效应的发挥。

目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玉溪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特别是今年以来,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暴露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的短板。2019年上半年,玉溪市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至特少,新平县出现马铃薯、甘蓝、花菜等蔬菜受灾严重,蔬菜绝收面积3000余亩。

(二)科技基础支撑有待加强

玉溪市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对农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还较低。传统农业技术在生产上仍占主导地位,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制约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玉溪市的耕地布局,不利于农机装备田间作业,农业机械化的优势难以发挥。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玉溪农业发展的意义

202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年份、关键年份,既要收官“十三五”,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又要谋划“十四五”,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个惠农政策,旨在提高玉溪市粮食产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新增粮食产能,还能提升农田的抗灾减灾能力。据评估,建成后项目区的耕地质量一般提升1~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kg。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旱能灌,涝能排,能有效改善玉溪市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城镇化程度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正从“吃好、吃饱”向“安全、绿色、环保、健康、时尚”潮流转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消费的比重不断提高。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为绿色技术的推广创造条件,还能促进水肥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助推玉溪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9年,玉溪市新增农机作业面积4万亩,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51.5%。规模化生产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必然要求。规模化的高标准农田替代零散的耕地,有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玉溪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的建议

2019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玉溪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0.2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落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加快农田建设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

(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从资金整合、招投标、项目实施,考核验收、建后管护的全过程详细规划,并严格按规划任务及时间节点加强监督。

(二)坚持“规范管理”,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要做到项目决策民主科学、项目安排公开透明。各县区先行详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初审,再报市级进行审查并出具专家审查意见。认真落实公示制度,计划建设的每个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等信息公示在网络、媒体上,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光操作、规范运行。

(三)坚持“科学合理”,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等要求,遵循“轻重缓急、填平补齐”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以畅通骨干灌排渠系为基础,协调推进土地平整、灌排沟渠、田间道路、农田林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树立可持續发展理念,重视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同步采取农艺和工程技术措施。

(四)坚持“加强培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机构改革后,原来多个部门负责实施的农田建设项目监督管理职责整合到农业农村部门。面对专业人员不足,需不断加强培训,提高业务干部的技术水平,形成分工明确、上下衔接的人才队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农田建设。

玉溪市要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助力玉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j].山西农经.2019(04):124.

[2]刘清华,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04):262.

[3]张书存,新形势下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河北农业.2019(08).

相关热词搜索:玉溪助推农田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7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yanjianggao/yanjianggaofanwen/1685433324144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