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 湖北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范本(二篇)

湖北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范本(二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湖北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范本(二篇)

微信扫码分享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湖北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范本一

此刻我们已经来到了省博的进口处,湖北省博物馆这几个馏金大字是董必武同道于1960年题写的。各人请看何处那幢构筑是于1999年才完工的编钟陈列馆,它是我国迄今局限最大,门类最一切,成果最完整的古乐器陈列馆。想必各人都很是想听一听此日外来音。我们不妨先去旅行其他文物,最后有足够的时刻再来浏览编钟音乐。各人请随我往这边走,此刻我们来到了本日首要旅行的一个展厅,曾侯乙墓展厅。我们起首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椁(guǒ)室模子,它分为东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个门洞是用来毗连各室的,其形制有点象我们此刻住房的三室一厅。东室放有墓主棺和八具陪葬棺,中室置青铜礼器,闻名的曾侯乙青铜编钟就是从这里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馆,北室放有武器,车马器,竹简等。

曾侯乙墓是凿石为穴的竖穴式墓葬。整个墓室对象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平方米,据残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约为13米,这与同时期的墓葬对比局限是较大的。

云云局限弘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谁呢?我们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共发明白‘曾候乙’三个字208次。以是我们断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各人请看这个,它是按照墓内头骨建造的墓主复兴像,我们可以看出墓主是约莫42—43岁的男性,其颅骨特性与华夏商代人种特性最为靠近。

接下来这件造型怪异的物品叫鹿角立鹤。各人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鹤身和鸟同党组合而成的是人们想像中的一种仙鸟。它出土时在主馆的东面,头向着南边,也许是意在引领墓主人的魂灵升天或祈求神灵保佑吧。它的锻造工艺讲求,头颅和鹿角镀金装饰,脊背和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但由于年月长远我们已经不能再会它的色泽了,可是我们如故可以或许通过它奇异的造型想像出其时的青铜锻造技能已经相等发家了。

请各人随我继承往前走。这里陈列有很多其时贵族们用饭用的食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中国古代食器傍边行使最多的一种,它不只仅是食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礼器。先秦时期人们对鼎是出格重视,在祭奠天神、地邸[dǐ] 、先祖等重大典礼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粮食是最重要的祭器。曾候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盖鼎等许多种,在浩瀚的鼎中,正鼎的个数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组合每每是用鼎者财产、身份、权位的象征。在曾候乙墓出土的食器中,最首要的就是表里可以或许反应礼制和曾候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们建造优良,生涯齐备,异常贵重。簋在祭奠,宴享等祭奠勾当中与鼎共同行使。[周礼]划定,在典礼中,贵族按其身份品级享用单数的鼎和双数的簋。譬喻士用三鼎二簋,医生用五鼎四簋,卿医生用七鼎六簋,诸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铜簋正好与他身份符合。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各人都知道青铜冶炼技能是我国先秦文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代就已经成熟,周朝继承成长,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正是这个顶峰时期的代表。

各人看这里,它叫鉴缶,是这个墓里出土的一件较量精细的礼器,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外表,他造型端庄凝重,周身满饰蟠璃纹饰,四个足是仰面张口的怪兽,镂[lòu]空的孔盖是绣雕夔[kuí]龙。着实它不只经看并且尚有妙用呢!行使时,先用这四个环把中间的缶拉出来,在鉴里放入热水可能冰,在缶里放入酒,在把缶拉入鉴中,鉴缶就可以事变了,既可以温酒又可以冰酒,怎么样是不是很怪异呢?并且这里尚有一个过滤器是用来过滤酒中的残渣的,列位是不是要赞叹于昔人的缔造力了呢?

下面我们将要去的处所就是各人等候已久的编钟陈列处了,编钟是我们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各人看,这个庞然大物就是编钟了,它是整个墓里最为壮观惊人的,这个庞大的钟架是铜木布局,呈曲尺形,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蔚为壮观。六个青铜佩剑军人和八根圆柱承托着七根彩绘木梁组成曲尺型钟架。架及钟钩共246个构件,钟架分为三层八组悬挂有65件青铜件。上层是三组纽钟,共19件,中层为三组镛[yōng]钟,共33件,基层为大型镛钟两组,共12件。各人数一数,基层是不是多了一口钟,并且它还与其他的钟差异?那是楚王博钟,为了眷念他们的情义,便拿走了原本悬挂在哪里的辎[zī]钟,而把它悬挂在基层居中的位置。编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事迹。起首它是一钟双音,凭证钟体上的标音铭文所示,别离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一口钟能发出相差三度的两个音。那么一钟双音的机密在那边呢?各人请看编钟的两侧有棱,发音时,棱和对钟起到差异的阻隔浸染,以是就呈现了一钟双音的征象。其它角钟尚有一个优于平凡圆口中的处所,那就是尾音不长,这样才气奏出旋律美妙的音乐。全套编钟有深沉浑朴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响亮清脆的高音。其音域跨5个八度音程,它把宫商角紫羽五音成长成1234567七个音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此刻各人是比是出格想听一听此日外来音呢?我们在旁厅设有编钟演奏厅,此刻各人可以去明确一下了。到这里我的讲授就竣事了,此刻是10;30各人可以先听一下编钟演奏,然后再自由旅行,湖北省博物馆除《曾侯乙墓》、今朝还举行有《楚文化展》、《郧县人》、《屈家岭》、《盘龙城》、《誊写汗青》、《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古代瓷器专题展》等十多个展览,各人可以随意旅行。12点我们在省博的大门口荟萃,祝各人玩得纵情游的顺心。

湖北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范本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白兆山,我是你们的导游__。

白兆山旅游风景区是在原白兆山国营林场、白兆山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建立的。1962年春,白兆山国营林场筹建。1992年5月,林业部批准建立白兆山森林公园。20_年5月,安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白兆山旅游风景区。

白兆山又名碧山,位于安陆城西15公里处,处于大洪山余脉和江汉平原的交会地带。北临烟店镇,西接雷公镇,南邻棠棣镇。总面积804公顷(12040亩),境内主峰海拔379米。白兆山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的混交地带,十分适宜森林植被的恢复、发育和演替,自古森林茂密,种类繁多。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植树造林,种植大面积的马尾松、杉木、川柏纯林。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柳杉、水杉、银杏、乌柏、油茶、榆树、泡桐。林下植被有映山红、叶下珠、茅草、杜荆、莞花、金樱子、南蛇藤、山楂。已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植物区系,构成了森林景观的美学资源,产生了具有森林气息的小气候,为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整个风景区森林覆盖率为78%,空气湿度适中,冬暖夏凉,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和休养场所。

白兆山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安陆市西北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地平川,骑马跑上三天三夜也到不了尽头。

一天,玉皇大帝令太白金星向人间下达一首圣旨,要人间三天吃一餐饭。谁知他接过圣旨后,见天色尚早,便跑到广寒宫里同吴刚一边饮酒一边下起棋来。俩人一局棋没下完,酒却喝了一壶又一壶,都不觉有些醉意了,朦胧醉意中,太白金星的衣袖拂掉了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这枚棋子自天而降,“轰隆”一声巨响,落到安陆西北三十里外的地方,形成了座高千仞的大山。由于棋子落地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砸得地上乱石滚滚,烟尘蒙蒙。于是人们就把那地方叫做“烟店”。那些乱石就成了大大小小的山峰、山岭。

也正是棋子落入下界的“轰隆”一声巨响,把太白金星的酒也震醒了一大半。他突然记起了玉皇大帝令他向人间传达圣旨的事。就似醉非醉的慌慌张张地来到南天门,向人间发话道:“玉帝有令:天下百姓今后一日只准吃三餐饭,不得有误。”

那棋子化作的大山霞光普照,紫气升腾,沾了神灵仙气。从此有了白兆山,也有了天下百姓一日三餐之福。

李白出世传说 太白金星因误传圣旨被贬到凡间,到洛阳桥下一个千娇百媚的船家姑娘身上投了胎。

这个船家姑娘正站在船头撑船,忽然白日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闪了一道白光,立刻觉得一个东西钻进了肚子。没几天,她就有了身孕。

姑娘未出嫁就怀了孕,是败坏门风的事,爹娘就把姑娘赶出了家门。姑娘顺着大路往前走,突然感到腹中剧痛,走到一棵正开着花的李子树下,生了个白胖的儿子。

姑娘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不晓得小孩的父亲是哪个,也不知小伢应该姓什么。她想了一会儿,看到了身边的李子树,就让小孩姓李,又看到李子树上的花开得一片白,就把小伢的名字叫白。李白就是这样出世的。

李白出世没几多时,就能吟诗作对,读书过目不忘。长大成人后越发聪明,诗文天下第一,后来还到朝中点了翰林,这都因为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的缘故。故事讲到这儿,您就明白了为什么有李白与白兆山的缘份了吧。

白兆山山门白兆山山名由前中国文联主席高占祥题写。主门联是全国著名书法家余冠英撰书的“千古垂辉历代诗葩承美沃,十年安陆此方山水系长思”,副门联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李铎撰书的“隐酒碧山诗名天下,怀才损水气贯神州”,这两幅对仗工整,气势磅礴的对联正是对李白旅居白兆山的真实写照。

跨过了这道门,我们的白兆山之旅也正式开始了。

白兆山旅游风景区分为五大功能区:白云泉摩岩石刻区、祖师殿宗教文化景区、白兆寺遗址遗区、滴水崖野营攀岩区、碧山湖休闲度假区。

白云泉摩岩石刻区

李白塑像及广场李白塑像建造于20_年11月,由湖北美术学院专家设计,浙江省温岭市禹建雕塑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46万元,塑像高8米,以铜板锻造,再现了李白刚正不阿,狂放不羁的诗人气慨。塑像广场占地5000平方米,供游客停车,集散、购物之用。

介绍李白李白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系凉武昭王李嵩的后裔,李嵩是李白的第九世祖。620_年(隋朝末年)因战乱其祖流亡至西域碎叶,720_年李白诞生于此,720_年随家迁居蜀中。李白生活在唐代“开元盛世”,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还在年轻时代,就博学广识,“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怀有远大抱负,自信有仲尼、管葛之才。他期望经人引荐,直接为朝廷所重用,他的抱负是不用世则已,要用就要干大事业。由于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求仙风气的盛行和他自身所特具的豪放性格的驱使,诗人也养成了求仙访道的情趣,并爱作名山大川的游历,即所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因而游遍了巴山蜀水之后,他觉得蜀中天地太小了,遂于公元720_年春,怀着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了。于公元720_年来到安陆,与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宗亚璞结婚生育一儿一女。他以安陆为基地四处交游,拜仙访道,求荐入朝,以文会友,此间留下了100多篇著名诗文。如《山中问答》、《安陆市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等诗都是描写白兆山的。公元737年携妻许氏、子伯禽、女平阳举迁东鲁(山东任城),742年诏令入京任翰林职,744年,虽受奸人之害被“赐金放还”,757年因永王兵败,入狱于浔阳,后流放,759年赦免,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

李白在安陆的十年,对李白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时李白是二十七岁到三十七岁,是他思想形成和创作发展的一个关健时期。所谓“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讲文,显示出他卓越千古的艺术天才。

李白之所以会受到人民的普遍喜爱,不仅在于他留下了瑰丽的诗文,还在于他对于人生价值判断和取向,符合今天的时代精神。

白云泉位于白兆山太白峰西斗笠岩下,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眼泉清洌甘甜,终年不涸,因掩隐白云间而得名“白云泉”。相传李白旅居白兆山的时候,每天都身佩龙泉宝剑,登上白兆山山顶观日出,览朝霞。可是有一天,当李白正在山顶舞剑赋诗时,朝阳如火、红霞万朵的天空突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瓢泼似的大雨从天而降,李白急忙下山躲雨,行至此处却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脚,李白慌乱之中,把龙泉宝剑往地上一插,龙泉宝剑竟然插进了岩石里。李白用力拔出宝剑,奇怪的是,宝剑插进的地方竟涌出一股泉,顿时风也停了,雨也住了。后来山下的农家用此泉水来浇灌田地,长出的庄稼果实年年丰产丰收,山下的人饮用了泉水也是格外年轻壮实。从此,历代官员、文人争相游览品泉。

祖师殿宗教文化景区

南天门 位于白兆山太白峰上。通往南天门建有九十九级台阶,佛语讲九九归一。南天门为天地的门界,跨过南天门,离地便是天。相传李白即是在这里登天的。

神仙灶也叫灯盏窝。是一座造型奇特的花冈岩石。灶门只有半尽见方,锅口也只有碗口粗细。相传李白在此读书,每当感动饥饿时,早有仙人为他做好了饭,温好了酒。李白饮完酒,文思泉涌,就在这儿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这座石灶是仙人用过的,所以后人就取名为“神仙灶”,并一直保留至今。如果您用手摸摸“神仙灶”的灶膛,还可以感到余温哩!

古银杏俗称白果树,生长在白兆山太白峰之巅。相传为李白隐居安陆时亲手所栽的。《安陆县志》载:“树大数百围,千年物也。”从前树高15米,周长4米,繁荫100平方米。由于日寇侵占安陆时,使它饱受战争之苦,此外民间传说用树皮煎水饮可治百病,也使这棵树受到严重损伤。因此到了今天,古银杏往日的繁茂景象已不再有。可是,它的儿女子孙已扎根于此,为白兆山披上了绿装,瞧,它正张开双臂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呢!

祖师殿位于太白峰山顶,是道教祀奉真武神的地方。真武神亦即玄武神。相传古代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当山修炼,经42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立玄武君。道教中农历三月三日是真武神的生日,每到这个节日前后,远近的百姓都到这里来敬香祈福。

白兆寺遗址遗迹区

桃花岩或曰桃花洞,位于白兆山西麓,因李白而亦称谪仙桃岩。经实地考察发现,桃花岩地势险峻,风貌奇特,实为一自然山洞,“有一窍从峭壁百仞中腾出”(《安陆县志》)。其地理位置极好,上有银杏树,下有绀珠泉,左为读书台,右为笔架山,桃花岩居于其中,成为众星拱月,相映成趣,为安陆诸景中一绝。

桃花岩为李白在安陆期间的主要游憩处和读书之所。李白《山中问答》和《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诗对这里自然风貌作过生动的描绘。历代文人墨客,亦觅李白踪迹,以桃花岩为游览胜地,留下了不少动人诗篇。

青年桃花林青年桃花林座落于白兆山桃花崖下,20_年由共青团安陆市委、市旅游局、林业局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以认养的方式建设完成的。景点根据李白“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意境设计,占地40余亩,共植桃树等观赏树木3000余株,并建有1200米步行道、1000米竹篱笆和一座长8米、宽2米的平水桥,有6米宽的外围公路与风景区旅游公路相连接。桃花盛开时节,花团锦簇,灿若云霞,娇艳无比。

笔架山桃花岩西面有两座相连的山峰,叫笔架山,传说李白有一天与几位好朋友在白兆寺的院子里饮酒吟诗,李白写出了一首好诗后,高兴得把握住笔的手一挥,那支笔一直飞架到了笔架山上,笔架山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

白兆寺遗址白兆寺始建于唐代,香火最旺盛的时候,曾建有前后三层大殿式建筑。李白酒隐安陆期间,与此寺缘份极深。至民国年间,该寺还颇具规模。据史载共有99间屋,只缺一间就与皇宫规模一样了。白兆寺自宋代以后,一直建有3间“太白堂”,是为了纪念李白而修建的,堂内描绘着李白要杨国忠磨墨、高力士捧靴的壁画。寺前题壁上,嵌有明万历年间安陆文人何宇度书写的李白《山中问答》、《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红石碑两块,直书阴刻,字体工整。碑藏安陆李白纪念馆。寺门前照壁上,嵌有清代陈中龙《重修白兆寺记》青石碑一块,上有“李公留岷山,出襄汉,适楚观云梦,娶于相国许氏,留三霜已去。其所赋诗,亦雪泥鸿爪耳。栖栖十余载,然后金銮召见供奉翰林”云云。这座千年古刹在历史上屡建屡废,现已列入白兆山旅游风景区修复景点之一,过不了多久,一座颇具观赏价值和美学价值的白兆寺将展现在游人面前了。

李白读书台 台似龟形小山,位于白兆寺遗址前南侧,东西长,南北窄。是李白当年秉烛苦读的地方。此台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登台遥望,山光泉景一览无余。

太白堂遗址白兆寺内北侧三间的围屋,即太白堂。座北朝南,迎面向阳。堂内像龛上有泥塑巨像排列,中为李白手执毛笔坐像,右为杨国忠手端砚池磨墨,左为高力士给李白脱靴。壁嵌道光三年所立“李翰林像”青石碑,碑上端直书阴刻录体字,残存15行,每行7字,下端阴刻李白头像。

绀珠泉 此泉位于桃花岩西近百米处,泉口长3米、宽2米、深2米。四壁用青砖平砌,陟直,天旱不涸,俗称龙王井。它的特点是泉水呈肝绿色,每隔一段时间泉底就冒出一串串珍珠似的气泡。这座泉原是白兆古寺的水源,李白常饮此泉。“饮潭猿相连”诗句,即点景于此。历代文人为绀珠泉相吟咏。明高羽中《题绀珠泉》诗云:“移席寻佳胜,珠泉寒且清。玉波翻蟹眼,银海照蝉缨”,比较形象地写出了绀珠泉的特点。此眼泉水清洌甘甜,乃煮茶之上品,安陆历代官府,每逢庆典,即令人到此取水。城中达官贵人,以能品尝者为荣。

洗脚塘位于白兆寺西约500米处,长15米,宽8米,呈椭圆形。塘周浓阴蔽日,池水清洌。今为叶家凹水库溢洪道。旧传李白从山中出来后,即在此洗脚上马而登驿道,故名。

洗笔池在桃花岩南约200米处,是一自然形成的长、宽各4米、深2米的石池。池水常年不涸,澄可见底,视之如墨,碧绿可爱,为李白在此洗笔处。唐末,僧妙济亦写经于此。相传原为一小池,无泉眼,后李白在池中涮笔洗墨,因笔有神力,涮开石块,泉水自涌,李白遂诗名大噪。当地人都说此泉水能使人聪颖慧敏,旧时家中有学童者,常挑洗笔池泉水回家让学童饮用,以助书文长进。

太白林位于白兆寺南1.5公里,是李白游憩和到其岳丈家的必经之地。绿草如毡,古柏成林,故名。明万因甲辰(1604)冬,在此立了“翰林李白旧游处”青石碑和石质下马桩等纪念物。

白云泉摩岩石刻区

李白塑像及广场李白塑像建造于20_年11月,由湖北美术学院专家设计,浙江省温岭市禹建雕塑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46万元,塑像高8米,以铜板锻造,再现了李白刚正不阿,狂放不羁的诗人气慨。塑像广场占地5000平方米,供游客停车,集散、购物之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湖北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范本(二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yanjianggao/yanjianggaofanwen/1685471889145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