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 2023年爱莲说试讲真题 《爱莲说》教资面试真题(5篇)

2023年爱莲说试讲真题 《爱莲说》教资面试真题(5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3年爱莲说试讲真题 《爱莲说》教资面试真题(5篇)

微信扫码分享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爱莲说试讲真题 《爱莲说》教资面试真题篇一

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各方面,赋予莲花以美好的品格。

⑷晋陶渊明独爱菊,结合所学,写出一句其描写菊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曾学过《桃花源记》

⑸文中重在使用衬托的手法:众多可爱的花是一般衬托,菊和牡丹是重点衬托,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

⑹作者以莲花自况,表现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婉曲的批判了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

⑺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盛爱牡丹”一句照应,“宜乎众矣”的“众”和“独”一词形成反照应。

⑻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对偶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⑼本文的线索是以“爱莲”这一主观感情为线索。

⑽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

⑿第二段文字从句子的用途看,采用了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从修辞手法看,采用了排比、反问、比喻修辞手法。

⒀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格高尚的人。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上寄予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情操。

⒁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⒂第一段的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第二段的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议论,文中“谓” 能集中体现出来。抒情,文中“噫”作了提示。

⒃《爱莲说》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作用是开篇记叙引题,写世态炎凉;继而描写,突出形象;卒章议论,在于赞美。抒情贯穿全篇,意在明志。

⒄“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爱慕富贵的人多,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作者的知己少

⒅牡丹,作者把它比作富贵人,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鄙视”的情感。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赞美”的情感.

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对偶和比喻。

爱莲说试讲真题 《爱莲说》教资面试真题篇二

学习有了目标,就像航海有了方向,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一,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二,反复阅读,赏析语言内涵。

三,熟读成诵,体会文章主旨。

课前预习是我们早已养成的良好习惯,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呢?有请举手最快的同学,你收集的资料真详细,通过你的介绍一下,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周敦颐以及这篇文章的背景,谢谢你的分享。

正确朗读文言文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你的手举得最高,请你来朗读,你读的真好,声音洪亮,节奏把握准像,还有其他同学吗?

大家都想来读呀,那我们男女生比赛读,男生读得抑扬顿挫,女生读的很有韵味,大家读的都很好。

熟悉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同时画出疑难词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现在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有请二组代表。你们对“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蕃”不太明白,哪位同学来帮助他们?

课代表胸有成竹,你来说,对!蕃同繁,是多的意思,那你能翻译一下这句话吗?非常准确!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同学们还有其他问题吗?没有了,那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句子,大家来翻译一下,嗯,同学们翻译的又快又准确,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看来大家在文言字词的积累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环节三:深入研读

爱莲说试讲真题 《爱莲说》教资面试真题篇三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么喜爱莲花呢?(板书:莲)

同学们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请你来回答,对,就是这一句,我们一起来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又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哪个小组先来分享成果?

三组代表,你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写莲的生长环境,体现了莲花庄重高洁的品格,真是个细心的学生。五组不甘落后,请你们来分享。“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你说这里写了莲的体态香气。从中可以看出莲花的通达正直。理解的也很深刻。

还有吗?一组代表。你说“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写的莲花的风度气质莲花摇曳生枝,只可远观,不可玩弄,可以看出莲的端庄。哦,那从这种端庄里,我们还可以看出莲的,对!清高。同学们找的很全面,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仅在于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的品格。

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来概括,莲花的品格是哪一句呢?对,就是这一句: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品格高尚的人,这种写法就叫作…没错,托物言志,同学们的学习能力真强。

我们齐读这一句,感受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古人云,学贵有疑,作者是写自己爱莲,为什么又写菊花和牡丹以及喜爱他们的人呢?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上台讲给大家听。

有请勇敢的这位同学。你说这是采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用菊花和牡丹衬托莲花的高洁品格,用陶渊明的隐逸和世人追求富贵,衬托作者淡泊名利的志向。大家说他分析的怎么样非常精彩,请回坐。

爱莲说试讲真题 《爱莲说》教资面试真题篇四

2022下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科目逐字稿:驿路梨花

2022下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逐字稿:老王

2022下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逐字稿:说和做

2022下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逐字稿:木兰诗

2022下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逐字稿:孙权劝学

2022下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逐字稿:邓稼先

爱莲说试讲真题 《爱莲说》教资面试真题篇五

1、 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

答: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百花争艳,是花中的隐士,而陶渊明也是一位隐士,菊与陶渊明的品格相似。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

答: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答: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7、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

答:隐士。不愿意,因为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却不赞赏, “惋惜”

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可贵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答: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10、“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予独爱莲”的“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答:表达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独”字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

13、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答: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1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2023年爱莲说试讲真题 《爱莲说》教资面试真题(5篇)相关文章:

2023大学班级个人工作总结

2023年个人学校工作计划(十三篇)

校园环境卫生倡议书2023

2023年骆驼祥子的读书心得100字(八篇)

2023年公司员工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简短(5篇)

2023年幼儿园大班上学期工作计划

2023年客户经理年度工作总结(九篇)

2023年幼儿园元旦活动的主题 幼儿园元旦主题活动方案策划方案(28篇)

2023年女性领导力培训心得体会 教练领导力培训心得体会(19篇)

2023年农村移风易俗倡议书如何写(9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爱莲说试讲真题 《爱莲说》教资面试真题(5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yanjianggao/yanjianggaofanwen/1686323816183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