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精选(十四篇)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精选(十四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精选(十四篇)

微信扫码分享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一

1.   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   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赏读法。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

一.          教学导入  :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二.          介绍作者作品: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

三.          预习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趱行(zhan)   怨怅(chang)     虞侯(yu)

b  怄气(ou)     恁地(nen)       罗唣(zao)

c  省得(sheng)  逞辩(cheng)     气喘(chuai)

d  聒噪(gua)    还言语(huan)   吹嘘(xu)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这干系须是俺的。(责任)

b  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牛)

c  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亡命之徒)

d  卖一桶与你不争。(不要紧)

3.口述故事经过。

四.          故事情节分析:

(一)              两分法: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              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五.          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

1.   善用伏笔:

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略)

2.   善用景物描写: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通过写“凉”来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而且写“热”又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不断点染的:有的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有的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有的通过杨志或虞候、老都管之口来写,更多的是通过军健的语言和行动来写。这种对典型环境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例如军健们挑着重担走不动,一再要求杨志趁早凉行路,遇到树林就要歇凉,看到卖酒就急于要买来解渴,最后连杨志也禁不住喝了半瓢,无一不是由于天气酷热引起的。从另一方面看,如前所述,吴用的巧计之所以能在黄泥冈松林里得以实现,就天时而言,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所以作品对天气炎热的着意描写完全是为“智取”服务的。

3.巧用双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处处小心      都管掣肘      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预设机关      团结合作      智取成功

六.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分析人物性格

一.处理作业 :略,见教师用书。

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讨论如下问题)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间接描写

内部矛盾

外部矛盾

反面衬托

侧面衬托

能干

精细

蛮横

刚愎自用

官迷

直接描写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神态描写

杨志的形象

三.综述本文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特色。(学生试述,教师总结)

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从全文来看小说无论对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个人性格的刻画,还是对八条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的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按语,而这些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是本文表现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四.课堂练习:

1.下面是课文中对天气的几处描写,对其作用判断最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④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a突出杨志的性格蛮横不近情理。

b引出杨志与厢军、虞侯、都管等的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

c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文吃酒打下伏笔。

d突出杨志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

2.对选文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a.本文以杨志押运生辰纲组织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b.故事主人公杨志是一个性情暴戾、急躁而又精细、强干、机智的人。

c.通过复杂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是本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d.能够成功夺取生辰纲的原因在于以晁益为首的八条好汉,是一个紧密团结、足智多谋、敢向贪官挑战的战斗集体。

3就杨志这个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思想性格,写一篇200字的短评。

五.布置作业 :

1.课外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一节,就杨志的遭遇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短评。

2.完成课外练习(印刷资料)。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二

学习目的:1、欣赏人物形象。

2、把握矛盾冲突。

学习重点:欣赏本文在矛盾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想:

1、制作ppt课件

2、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取者无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纲者就愚钝到极点了吗?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或矛盾的双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指导学生自读研究。

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具体步骤:

一、导语 设计: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一、有关资料:

1、《水浒传》作为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说,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画人物时细致入微的笔法,矛盾冲突也成为人物展现个性特征的重要环节。《智取生辰纲》中既有个体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细咀嚼,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现于纸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文题或有关情节寻找突破口,深入体味人物的特征和命运,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2、《水浒传》是我国最优秀的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都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只是历史演义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重在叙事,以事件为中心,因事以写人;而英雄传奇则是以描写历史人物为重点,以人物为中心,因人而运事,它比历史演义小说有更多虚构,富有传奇色彩,可以写某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一群人。由于《水浒传》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了明中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统、杨家将系统、说岳系统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对其他题材的白话小说如《金瓶梅》,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三国演义》一样,《水浒传》也是群众创作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摘自《水浒传》前言)

三、介绍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与杨志故事相关的十二、十三回故事梗概,为学生将课文(第十六回)的内容与前面的故事内容很快衔接扫清障碍。

四、解释课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义(解释略)。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

五、在学生通读全文、细读全文之后,设计三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讨论

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具体步骤:

一、讨论后逐一明确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3.杨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三

17 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二、分析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

《智去生辰纲》选自《水浒传》情节简单,因是用古代白话文写作的,通俗易懂,所以学生在理解文意上没有太大障碍。只是需要对杨志的经历作必要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杨志这一人物形象。同时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科学地、充分地预习课文,设计了导学纲要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发放《导学纲要》,指导学生预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关于《智取生辰纲》的片断

提问:1、片断中主要涉及到那些人物?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

1、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

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明确:双线结构:  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

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

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明确: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三、紧扣住\'智\',分析小说中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体会作者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个体形象---------杨志

1、杨志有没有\'智\'?他的\'智\'体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来并概括。

明确:更变起行时间

催促军健赶路

斥责虞侯顶撞老督管

三问枣客

警惕卖酒者

2、杨志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一方面是杨志为人谨慎的表现;另一方面因为这次押送是他唯一的机会,他一心想做官,想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害怕担当责任,只为自身考虑,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可见他十分自私。

3、概括杨志的性格特征

精明、能干、蛮横、刚愎自用、自私、官迷(不必苛求词语相同,能够概括杨志的性格即可。)

4、杨志为什么会失败?

明确:主要是杨志一方内部的分崩离析,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其中最关键的是杨志与老督管的矛盾,老督管实际上是梁中书的代表,梁中书只是看中杨志的高强武艺,是在利用杨志以确保生辰纲的安全,并非真心识才任用。正因为如此,老督管是瞧不起杨志这个\'遭死的军人\',站在军健、虞侯一方,孤立杨志。生辰纲被夺后,老督管伙同虞侯、军健把全部责任都推给了杨志。

杨志内部的不团结反衬出了晁盖、吴用等八位好汉的团结一致。杨志的\'智\'固比不上吴用的\'智\',以杨志一人的\'智\'对晁盖等八人的\'智\',以不团结的集体对团结的集体,这导致杨志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二)群体形象----------晁盖、吴用等八位英雄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出晁、吴等人的\'智\'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1)智用天时----酷热的天气

a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天气炎热的语句

直接描写:天气、时间、太阳、天空等

间接描写:人物(军健、虞侯、老督管、白胜等人)的语言、动作

b.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气氛

有助于刻画人物

推动情节发展

(2)智用地利----山冈树林

黄泥冈,是两条线索的交汇点

(3)智用矛盾----杨志的内部矛盾

军健

虞侯                    杨志

老督管

(4)智用计谋(播放《水浒传》的精彩片段,创设情境)

明确:乔装打扮--消除杨志的戒心

酒为诱饵--难以抗拒的诱惑

巧妙卖酒--天衣无缝的计策     [卖而不卖----喝酒买酒----饶酒夺酒----巧下蒙汗药(欲擒故纵)]

2、小结

小说运用衬托的手法成功地塑造出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阮氏三兄弟八位英雄的群体形象: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整部小说在这里开始转折,由个体斗争转向集体斗争。

四、总结

通过这样一场\'智\'的激烈斗争,我们在小说中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冲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这里有个体形象,又有群体形象,作者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去展现自我,并且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正是由于《水浒传》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明中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列、杨家将系列、说岳系列等不同的作品,而且对其他题材的作品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五、讨论:

生辰纲被夺对于杨志而言是他人生一个转折点,从此落草为寇,最终归梁山。他是被逼上梁山的,梁山的一百零八将中有许多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让我们从中选择几个人物(林冲、杨志、鲁智深)相比较,来看一看他们的被\'逼\'有何不同?

板书:

智取生辰纲

衬托

杨志                                      吴用   

送                                取

智        

天           地           人          谋                                         

《智取生辰纲》导学纲要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基础知识]

1、标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嗔(       )怪    厮(    )   直恁(    )地   喃喃呐(    )呐

聒(  )噪    怄( )死    剜(    )口    忒(    )认真   

2、解释下列词语:

趱行:                  端的:

搬口:                  干系:

兀自:                  聒噪;

3、填空: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即《    》,又名《                    》,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    小说,属长期累积型小说。

[解题]

生辰:生日。纲:旧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这里的“生辰纲”是指运送为蔡家祝寿的大量礼品。“智”点出了夺取的方式。

[阅读思考]

1、小说有哪两条线索?两条线索的交汇点在哪里?

2、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3、找出文中关于天气的描述的语句。文中反复描写炎热的天气作用何在?

4、杨志是怎样一个人?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5、杨志有没有“智”?如果有,体现在什么地方?

6、晁盖、吴用的“智取”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

7、全文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叙事方式?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思考讨论]

梁山的一百零八将中有许多英雄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参照补充材料中的介绍,试比较《水浒传》中杨志、林冲、鲁达三个人物形象,看一看有何不同。

[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这般天气,兀的不晒杀人!

b、你便将我千刀万剐,其实去不得了!

c、农夫心内如汤煮。

d、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强。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失败的过程,讴歌了农民的反抗精神和优秀的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b、《水浒》是一部由文人独立完成的作品,它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施耐庵。它的叙述方式带有说书人的痕迹,如“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既可以因为故事发展的需要安排许多巧合,也可以打断故事进程发一通议论。

c、《智取生辰纲》围绕一个“智”展开明暗两条线索一起发展,之所以能“智取”,是因为晁盖一方占着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周密的计策。

d、从写作特色上看, 《水浒》语言、行为描写非常出色,许多地方尽管没有具体点明有关人物的名姓,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听其语言、观其形来判别出那些人物是谁。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3-6题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的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到: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什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哪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的什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3、解释加线的词语。

言语:胡乱:

理会:吃嘴:

4、“赤日炎炎”的绝句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众军的这些言语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买酒的汉子”到底是谁?他在“智取”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水浒》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片段,完成7--9题。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里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6、关于草屋的描写的意义或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象征着这社会正如这草屋,动荡、腐朽、行将蹦塌。

b、写草屋被“朔风吹撼”,“摇振”,突出风雪之烈之大。

c、屋破风寒,烘托当时林冲的凄凉心境,为他的反抗作铺垫。

d、引出下文草屋被雪压倒,林冲寄居神庙的情节,即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林冲打算修理草屋,这说明了什么?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认为看管草料场差使不错,产生了长期干下去的想法。

b、林冲不知敌人设下毒计,因而有长期看管草料场的想法。

c、林冲怕在这里无法过冬,所以想到要修理草屋。

d、林冲没有完全识破敌人毒计,对敌人还有一定幻想,有随遇而安的想法。

8、对上文画线句分析最恰当的一项()

a、这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唯恐出事、小心谨慎、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

b、这一系列动作描写了人物胆小怕事和随遇而安的思想性格。

c、这一系列动作描写是为后来人物报仇血恨作铺垫。

d、这一系列动作描写是为了反衬陆虞侯等人的粗心大意。

9、对“那场雪正下得紧”一句,鲁迅赞赏说它写出了神韵,对上分析正确的一项( )

a、一个“紧”字,写出了风狂雪稠,写出了大雪的气势。

b、一个“紧”字,一语双关,象征着黑暗势力对林冲的迫害加紧了。

c、作者通过通感手法,把视觉转化为感觉来写。

d、“紧”字既写出了大雪气势,也衬托了林冲这个落难英雄的处境。

[补充材料]

1、施耐庵与《水浒》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钱塘人,又一说扬州。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水浒传》明代长篇章回白话小说,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水》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在结构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合。每一位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都是独立的,但这种局部的独立反抗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其次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再次,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切合其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2、杨志 

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

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林冲来到梁山,王伦不容,要他先下山取“投名状”杀一人上山。不想正巧碰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拔刀大战三十余回,不分胜负。原来杨志是杨老令公(杨继业)杨家将的后代,本来是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畏罪逃避。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杨志到了东京被高俅排挤,不被任用,又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梁中书看中了他的武艺,派他护送生辰纲去东京,不料生辰纲又被晁盖等所劫。无奈之下杨志和偶遇的鲁智深打上二龙山,做了山寨之主。后归了梁山泊。征讨方腊时在归途中病故。

3、林冲的故事

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日带美貌的妻子张氏逛庙会,偶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两人一见如故。不料林冲的妻子在庙会被高衙内调戏,这高衙内是太尉高俅之子,林冲只好作罢。然高衙内要除去林冲,霸占张氏,高俅设下毒计,骗林冲带刀进入白虎堂,林冲被发配沧州。高又买通差役要在发配途中结果林冲,幸好鲁智深闻讯赶到野猪林救下林冲,并护送至沧州。一计未成,高俅再施毒计,买通牢营管营和差拨,故意让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又派陆谦等人火烧草料场,欲致林冲于死地,即使烧不死林冲,林冲也难逃死罪。谁知林冲因大雪压塌了草屋,搬到山神庙,恰好在庙中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愤怒之下杀死陆谦等人,风雪之夜奔上梁山。征讨方腊胜利时中风瘫痪。

4、鲁智深的故事

鲁智深本是渭州经略府的提辖,生性豪爽,好打抱不平。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屠户镇关西,为躲避缉捕,在赵员外的帮助下于五台山出家。但鲁智深屡犯寺规,不服管教,酒后大闹寺院,被赶出寺院,前往东京大相国寺。途中为救刘太公之女,大闹桃花山,因与桃花寨主李忠、周通不和,不愿留下落草。又在赤松林瓦罐寺惩治恶僧崔道成、恶道丘小乙。鲁智深到相国寺做职事僧,看管菜园,并制服了一批泼皮无赖。偶遇林冲,结拜为兄弟,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得罪高太尉,被迫离开大相国寺,在二龙山落草,后上梁山。征讨方腊之后,在杭州坐化。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四

《智取生辰纲》(下称《智取》)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可从以上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对《智取》进行艺术欣赏。

一、自读:了解杨志故事及《智取》在《水浒传》中的地位。 

课前浏览《水浒传》第12回至第17回,了解杨志?事迹和杨志性格。杨志事迹(学生概述):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以上第12回)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杨志性格(教师归纳):\'失意、得志、幻灭\'(茅盾语)是杨志性格发展的三部曲。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转折点。杨志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智取》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二、改写:熟悉课文,把握故事线索和主要情节。 

要求:①以晁盖一行\'智取\'为主线,将末段补叙内容插入叙述之中。②在规定时(六月初四)空(黄泥冈)范围内叙述故事。③500字左右。(投影示例) 

六月初四,未及晌午,红日当天,十分大热。晁盖吴用一行七人潜伏在黄泥冈松林里歇凉。\'来也!来也!\'眼尖的,早见十五人沿着一条僻路,慢慢走上冈来。内中一个,头戴凉笠,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手持藤条挥舞。众人知道,此人便是江湖上人称\'青面兽\'的杨志。(开端) 

十五人上得冈来。晁盖一行隐身松林,听得松林那边一场争说:原来杨志不准在冈上停留,众军士公然抗命。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吴用吩咐一人去林边舒头棵脑价望,却故意让杨志瞧见。杨志果然拿了朴刀,赶入松林。七人指着地上排开的七辆江州车儿,称是濠州贩枣商客。杨志去疑,同意众军士在冈上暂息。(发展) 

这时,白胜挑着一担酒,唱着山歌走向高冈。天热难当,众军士要买酒止渴。见杨志制止军士买酒,晁盖一行掏出五贯钱,顷刻喝光一桶。刘唐从另一桶兜了一瓢,拿上便吃。白胜赶上制止,追入松林。吴用趁机去松林里取药抖在瓢中,便去桶中兜酒。却被回头的白胜劈手夺过,倾在桶里--此时,蒙han药已当着杨志之面不知不觉下于酒中。杨志见剩下一桶酒已被吃过,料酒中无药,同意众军士买酒。杨志自也吃了半瓢。(高潮) 

白胜挑着空桶唱着山歌下冈。晁盖、夹用一行指着杨志等十五人喊道:\'倒也!倒也!\'只见十五人一个个头重脚轻,软倒在地,动弹不得。晁盖一行推出江州车儿,将十一担金银珠宝装上车子,叫声\'聒噪\',扬长而去。(结局) 

三、比较:探究《智取》结构、人物、场面与改写文字的不同。 

1.悬念:读完最后一段补叙文字,吴用妙计始真相大白。以杨志失陷生辰纲为主线叙写,令读者在阅读紧张曲折的情节时,始终留有不解之谜。最后悬念解除,出乎意料之外,又本乎情理之中。 

2.人物:小说充分展示出杨志这一人物在押、丢生辰纲中表现出的性格。作者从杨志对形势的分析和采取的对策上,写出其人之机警干练。表现在:①押运时间的选择,\'辰牌起身,申时便歇\'。②深知黄泥冈乃\'强人出没之处\',不许军汉在此歇凉。③看到形迹可疑之人,\'赶人松林\',进行盘查。④军汉们要买酒吃,坚持不允。像杨志这样精明强干的人,却一步步陷入吴用预设的圈套,用杨志之\'智\'来映衬晁盖一行之\'智\',正是\'水涨船高\'之法。如此写,也不至于贬低杨志英雄本色--尽管此时杨志还是梁中书的奴才。

3.场面:小说写两个场面,即押送场面和失陷场面。前者为后者作铺垫。写杨志与都管、虞候的矛盾,不但令晁盖一行有机可趁,而且写出杨志失败之必然。

四、讨论:欣赏《智取》情节设置环境描写艺术。

题为\'智取\',根据课文内容,具体说明吴用之\'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制订\'软取\'策略。充分考虑时、地、人三个因素:天气炎热,押运者必有懈怠之处,利用\'天时\',以药酒作武器;黄泥冈为必经之途,人烟稀少,易于动作,于此设伏,占有\'地利\';杨志为人精细武艺高强,\'硬取\'一时未必得手,得手未必顺利脱身。实施\'软取\'计划。①乔装歇凉黄泥冈贩枣客,麻痹杨志一行。②白胜挑酒故意不卖,贩枣人买下一桶,当面吃尽,显示酒中无药,迷惑杨志一行。③在另一桶饶酒,一人抢吃一瓢,另一人再来舀酒,巧下麻药,蒙骗杨志一行。④白胜赌气不卖,贩枣人\'好心\'调解,提酒与众军汉吃,引诱杨志一行--以上计划,皆吴用精心设计。精明如杨志,亦不能不入其彀中。 

2.《智取》如何表现\'天热\'?对\'天热\'的描写有何特点? 

《智取》写\'天热\'二十余处,有的通过作者介绍直接写,有的通过人物语言、动作间接写。天热方须歇凉,歇凉才会饮酒,饮酒终于中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天热\'是智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杨志一行败于\'天热\',而晁盖一行成于\'天热\'。描写特点:①渲染气氛,增强实感。\'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挑夫如何不怨?②文不在多,妙在传神。\'那石头热了脚疼\',一句七字,热极之苦,描画已尽。③烘托心理,形神毕现。\'众军人看那天时……\',天气之炎热难当,军健之怨怒怅恨,俱从四字道出。④转换场景,发展情节。\'赤日炎炎似火烧\',众军汉口渴难当,白胜所唱山歌恰好唱入众军汉之耳,另一场面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五、评点:品评《智取》人物描写艺术。(示例。仅列三则) 

1.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个性化语言) 

评点:著一\'杨\'字,已见生分,\'喝\'住杨志,仗势欺人。先尚能\'耐他一耐\',此时却是\'耐\'不得了。此写老于世故的谢都管对杨志咄咄相逼。 

2.\'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精彩的细节) 

评点:\'瓢\'是\'道具\',布设文中,绝非闲笔。\'瓢\'有瓢的妙用,无瓢如何舀酒?舀酒,正为相机下药。\'椰瓢\'多次出现,不是凭空布设,游离情节之外,而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成为\'软取\'的有机组成部分,令情节摇曳多姿。 

3.\'只见这边,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便盖了桶盖,望桶里一倾,持瓢往地下一丢,口里说道……\'(戏剧性动作) 

评点:写\'智取\'成功的核心一招--下药,用了一系列动词。吴用拿瓢舀酒,白胜夺瓢倾酒,药已瞒天过海下于酒中。动作连贯紧凑,瞒过了杨志眼睛,也瞒过了读者眼睛。到底如何中计,想杨志那厮上了梁山方可明白。 

--备课资料-- 

1.官制执掌

中书--宋代的内阁侍读。清梁章钜(称谓录内阁各官古称):\'宋称内阁侍读为中书检正。\' 

提辖--宋代州郡多设置提辖,或由守臣兼任,专管统辖军队,训练教阅,督捕盗贼。《宋史·职官志七》:\'崇宁中,复制提举兵马、提辖甲兵,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 

都管--总管,管家。《水浒传》六十一回:\'那一个为头管家私的主管,姓李名固……教他管顾家间事务。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 

虞候--唐代后期有都虞候,为军中执法的长官,五代时都虞候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256、3698、6187、5084页)

2.人物绰号

青面兽杨志--\'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十二回) 

赤发鬼刘唐--\'晁盖把灯照那人脸时,鬓边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十四回) 

托塔天王晁盖--\'那时晁盖得知了大怒,从溪里走将过去,把青石宝塔独自夺了过来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皆称他做托塔天王;\'(十四回) 

人云龙公孙胜--\'因为学得一家道术,亦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贫道做\'入云龙\'。\'(十五回) 

注:鲁迅在《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一文中写道:\'梁山泊上一百另八条好汉都有诨名……着眼多在形体,如\'花和尚鲁智深\'和\'青面兽杨志\',或者才能,如\'浪里白条张顺\'和\'鼓上蚤时迁\'等……\'\'青面兽\'是从形体而起的绰号,\'托塔天王\'是从才能而起的绰号。其余人物绰号由来,类此。 

3.麻药之谜

那妇人(孙二娘)那曾去切肉?只虚转一遭,使出来拍手叫道:\'倒也!倒也!\'那两个公人只见天旋地转,噤丁口扑地便倒。……只听得笑道:\'着了!由你*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 

(《水浒传》第二十七回)

小说家尝言:蒙han药人食之昏腾麻死,后复有药解活,予则以为妄也。昨读周苹窗《癸辛杂志》云,回回国有药名押不庐者,土人采之,每以少许磨酒饮人,则通身麻痹而死,至三日少以别药投之即活,御院中亦储之,以备不虞。又《齐东野语》亦载,苹乌未同一草食之即死,三日后亦活也。又《桂虞衡志》载,曼陀罗花,盗采花为末,置人饮食中,即皆醉也。据是则蒙han药非妄。 

(郎瑛《七修类稿》卷下,事物类) 

注:明代郎瑛举押不庐、草乌末、曼陀罗花三种具有麻醉性能的药草,断言蒙han药非小说家虚妄之谈,可信。\'押不庐\'似不多见,\'草乌末\'麻醉后不能自行苏醒。曼陀罗花,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曼陀罗的花冠,即中医所称洋金花、风茄花。看来,孙二娘\'洗脚水\'中所放,便是曼陀罗之花冠粉末。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五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教学目标 : 一、              知识目标: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要素。 二、              能力目标:运用小说知识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              情感目标:从作者对杨志的蔑视和对晁盖等人的赞许的情感中体会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四、              行为目标:从杨志押运的运送生辰纲的队伍中的矛盾导致生辰纲被劫走,而晁盖等人则筹划细致,分工合作,团结一心,最后巧夺生辰纲的正反对比中引导学生培养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一、              内容重点:杨志押送生辰纲队伍中的种种矛盾产生的原因和晁盖等人夺取生辰纲的计谋。体会智取生辰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              能力重点:从社会环境和人物矛盾冲突中体会小说揭示的社会现实。 三、              情感重点: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教学难点 : 一、              内容难点: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谋划过程。 二、              情感重点: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教学步骤 : 一、              引导学生与课文标题对话导入  课文 (一)、引导学生分析标题包含的信息:①、智取:以智谋夺取。②、生辰纲:运送生日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 (二)、引导学生分析标题的含义:以智谋夺取运送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

二、              引导学生在与课文标题对话的基础上提出要求问题: (一)、提出要求作者在课文中回答的问题 ①、那些人以智谋夺取运送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 ②、谁送给谁的生日礼物、是些什么、有多少? ③、为什么运送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会被智取? ④、运送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被智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这个地方被智取? ⑤、晁盖等人怎样智取生辰纲? (二)、提出读一篇课文应该回答的问题是: 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篇文章怎样选择和安排材料? ③、这篇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写作意图)是什么? ④、作者在文章中主要抒发什么情感?此外还有什么情感? ⑤、这篇文章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举例) 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与课文对话,在对话中找到所提问题的答案 (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二)、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再读课文,带着问题与课文对话,找出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总结自己所提问题的质量。并找出符合课文实际的问题的答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课文回答的问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根据课文标题含义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是: ①、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弟兄、白胜等八人运用计谋智取了运送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 ②、这批生日礼物的编队是大名府梁中书(梁世杰)送给蔡太师蔡京的生日礼物,都是些金银珠宝,有1000多斤。 ③、这些礼物被智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a、运送生辰纲的队伍内部产生了矛盾。b、吴用等人的计谋详细周密。而且内部团结一致。 ④、运送大批生日礼物的编队是在六月初五这天在黄泥冈被智取的,这是因为梁中书要求押送生辰纲的杨志在蔡太师的生日(六月十五)以前将生辰纲押送到东京蔡太师府上,而黄泥冈是大名府到东京的必经之路,而且这里道路崎岖,人烟稀少。 ⑤、晁盖等人通过周密的分析,选择在六月初五这一天装扮成贩卖枣子的客人,在黄泥冈等待杨志押送的运送生辰纲的队伍,并且安排白胜在双方见面后不久挑酒来卖,再以买酒吃吸引杨志押运的运送生辰纲的队伍也买酒吃,借机在酒中放进蒙汗药,将运送生辰纲的人全部麻翻,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了生辰纲。 (三)、引导学生根据以上问题的答案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小说节选叙述了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弟兄、白胜 (四)、引导学生在与课文对话的基础上,以课文为交流平台,根据自己所提问题和自己找到的答案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学生、老师、课文、生活体验多角度,多方位的平等交流讨论(要求首先有课文依据,有知识依据、有生活依据) (四)、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层意,准确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文章主旨、思想感情、写作技巧

四、引导学生总结全文

(一)、全文主要内容: (二)、全文写作意图: (三)、全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四)、全文采用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

五、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要学习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写作技巧 (一)、从本文中应该学习的思想感情是: (二)、学习本文后我们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念是: (三)、从本文中我们应该掌握的写作技巧是: 六、作业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六

[导学新概念]

《水浒传》作为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说,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画人物时细致入微的笔法,矛盾冲突也成为人物展现个性特征的重要环节。《智取生辰纲》中既有个体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细咀嚼,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现于纸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文题或有关情节寻找突破口,深入体味人物的特征和命运,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资料显示屏]

《水浒传》是我国最优秀的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都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只是历史演义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重在叙事,以事件为中心,因事以写人;而英雄传奇则是以描写历史人物为重点,以人物为中心,因人而运事,它比历史演义小说有更多虚构,富有传奇色彩,可以写某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一群人。由于《水浒传》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了明中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统、杨家将系统、说岳系统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对其他题材的白话小说如《金瓶梅》,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三国演义》一样,《水浒传》也是群众创作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摘自《水浒传》前言)

设计a

1.思路: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取者无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纲者就愚钝到极点了吗?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或矛盾的双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2.导语 设计: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3.教学过程 :

第一步:导人新课(见导语 设计)。

第二步:介绍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与杨志故事相关的十二、十三回故事梗概,为学生将课文(第十六回)的内容与前面的故事内容很快衔接扫清障碍。

第三步:解释课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义(解释略)。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

第四步:在学生通读全文、细读全文之后,设计三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

思考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题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思考题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3.杨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设计b

1.思路:以对小说中主要人物杨志的分析为主线,以对老都管分析为副线,看梁世杰对杨志命运的决定作用,从而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2.导语 设计(同设计a)

3.教学步骤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同设计a)。

第四步:设置归纳总结性题目。提供材料,由学生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

第一组材料:

(1)杨志改变行程时间:

原:五更一日中

现:辰牌一申时

(2)"那十一厢禁军,担子又重,无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逼赶要行。"

(3)"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第二组材料:

(1)杨志道:"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谁敢在这里停脚!"

(2)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

(3)众军欲买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

(4)杨志寻思道:"俺在远处望着……胡乱容他们买碗吃罢。"

问题:以上两组材料能表明杨志怎样的心理状态?

明确:第一组材料表明杨志在押运生辰纲途中时时小心,不敢怠慢。第二组材料表明杨志抵达黄泥冈后,对地形、对人、对事件的高度警觉。

总结:无论是"时时小心"还是"高度警觉",都表明杨志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他太在乎此行的成功了,他太想出色地完成押解生辰纲这个任务了。因为他急于靠功而获"赏",改变自己现在的罪犯身份,从而稳步上升,落个"封妻荫子"。杨志急于抓住这个契机,实现自己命运的转折,仍旧保持"将门之后几世忠臣"的美好声誉。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杨志把"赌注"重重押在了护送生辰纲这一行上,所以他不惜使用任何方法,只求生辰纲别出事。

第五步:从老都管之口,看梁世杰对杨志的"用"。

老都管虽不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但他的作用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由以下几方面可见其身份:

(1)老都管道:"我自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杨志无可奈何)

(2)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只能辩解)

(3)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语气十分强烈):

(4)老都管竟来对杨志道:"那贩枣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只能依从)

明确: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①老都管身份不同一般,是梁世杰的亲信。

②梁世杰派老都管随行,相当于"督押",是对杨志的监督。

③老都管言语中充满对杨志的渺视,足见梁世杰对杨志的态度。

总结:老都管是梁世杰的代言人。梁世杰对杨志信任不足,怀疑有余,他用的是杨志的"艺",而非杨志的"人"。杨志的悲剧也正在于此。杨志在"失意得志"之后,最终等到的是"幻灭"。梁世杰对他的"用",决定了他的"贼寇"命运。总之,力图通过此设计来理解以梁世杰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起义英雄间的矛盾,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

设计c、

1.思路:在执行设计.a或b的前提下,为理解、体会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技巧和《水浒传》结构有机结合又独立成篇的特色,附加阅读茅盾先生的文章《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以助阅读、理解功效。

2.导语 设计、教学步骤 同前。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2月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七

教学目的:

一、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二、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三、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四、让学生认识到做事有头有脑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

一、了解《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内容,对于本课学习有帮助,再结合课文分析品味杨志的思想性格特征。鉴赏小说故事情节中如何体现智取的。

二、先让学生了解〈水浒传〉,预习〈智取生辰纲〉,预习中做到:一是熟读课文;二是提出自己的理解课文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课上视问题的多少、难易来决定所用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及节选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一百单八将”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学生回答〈水浒传〉。讲了什么事情?学生答。

教师明确:

〈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历代正统文人都把农民起义看作是“犯上作乱”,而 罗贯中却深刻揭露出农民起义是由于官府的沉重压迫。小说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小说歌颂了一系列英雄。本文节选的,〈智取生辰纲〉描述的主要人物杨志也是“一百单八将 ”之一,节选课文中他还没有“造反”。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不详,以下仅供参考:苏州人,声于元末,名初为避祸迁于江苏兴化县。

二、学生读书:要求能复述基本故事清洁

思考问题:吴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的?

三、学生读完书,复述故事情节。之后,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教师明确:

智取生辰纲是吴用的计策。他就像玩魔术一样,眼见得一桶酒,人家吃没事,杨志一行人吃,却倒下了。作者把谜底放在最后揭晓,最后才说出人名。说明计策,上文则隐去人名,就显得扑朔迷离,神奇莫测。晁盖等七人主动亮出客商的伪装,解除了杨志的戒备心理。在歌声中,白日鼠挑酒上场,引众军汉买酒。其实两桶都是好酒,料杨志必然阻止。晁盖一伙过来先喝一桶。借舀酒做手脚,前一瓢掩饰,后一瓢下药,白日鼠追这个,夺那个,写不露丝毫破绽。这一伙痛饮解渴,安然无恙,引得众军汉心痒难耐。晁盖一伙的做法,完全麻痹了杨志一伙的警惕心理,终于诱其入了圈套。有趣的是白日鼠故意来个正题反作,一个劲不卖,说:“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了。”论事实,这倒是真话,真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四、小说中环境描写是怎样的,对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看书划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后回答。

从杨志一伙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复写气温、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以“凉”衬“热”也不下十余处。写法也多变:有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的,有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的,有通过杨志或虞侯、老都管之口来写的,更多的是通过军汉的语言和行动来写的。

故事中的许多情节,都被炎热的气候条件所决定。因为“火似热”,所以众军汉肩挑重担,苦热耐熬,一路惆怅不已。因为天热,所以不“趁早凉走”却“正热里”行路,因而引起抱怨。因为“红日当天”,“热不可挡”,所以行黄泥岗,见到松林,便要歇凉,死活不走,杨志与部下的冲突也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天热,所以口渴难耐,见到酒就要喝,最后杨志自己也喝了半瓢。因为天热,所以晁盖等人装作歇凉争先喝酒也毫无破绽。总而言之,吴用用蒙汗药智取的计策,就是根据炎热的气候条件设计的。写炎热,才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

板书设计 

〈水浒传〉 内容:农民起义

局限: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自然环境:天气炎热

作用:铺垫和推动情节发展

布置作业 :

划出小说中能够表现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归纳其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及课文的两条线索安排之巧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一个不体察下情的领导,是不受欢迎的领导,杨志正是这样一个人,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划的语句,讨论、归纳杨志的思想性格。

二、学生讨论、交流杨志的思想性格特点

教师明确:

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他明白天下形势:“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也明白一路的情势,他知道黄泥岗“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绣道是这般光景”。他的判断完全正确。他发现有人在对面松林里“舒头探脑价望”,马上前去盘问。他一见众军汉买酒,就断然制止,生怕中了蒙汗药的计策,事情果真如此,吴用之计果真用的是蒙汗药。

但是,我们只能说杨志“相当”精明,不能说“十分”精明。凡防范措施,总须以防万一,宁可过头不可不防。即使酒里真的没有下药,还是不吃保险。吴用他们做手脚,杨志“在远远处望”,是看在眼里的,但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不想一想,第二人去舀一瓢酒,为什么被夺住往桶里一倾,这举动有没有别的文章。他到底被吴用做的手脚蒙住了,结果中计被劫。可见,他的精明,跟吴用相比,就略输一筹。

杨志更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说他“蛮横”是不错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军阀作风,棍棒纪律,以致他的饿部下一路怨声载道,离心离德。他在押送队伍中没有威信,呀不注意协调自己与老都管虞侯的关系,不懂得笼络人心。事前他没有把道理讲明白,不把纪律规定好,当然无法使大家齐起心来,战胜困难。单靠打骂,最后黔驴技穷,指挥陷于僵局,他们行到黄泥岗时,杨志已彻底陷入孤立。

三、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押送生辰纲,一是智取生辰纲,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明确:

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艺术效果。先写杨志押送生辰纲,归结到一点,是要写明白杨志非常小心谨慎为什么最后准许众军汉喝了那桶酒,也就是说杨志怎么会掉进吴用设置的圈套。作者一路写来,一面写杨志的精明,一面写他的蛮横,终于左右不了局面,最终进入了“智多星”吴用设计的圈套。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八

l7智取生辰纲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  田育生

教学依据

本文的教学依据是文本依据、课标依据和学生依据。

文本依据即课文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课堂教学既然有本,就要依本,就要识本,让文本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

文本的丰富内涵表现在哪里呢?

首先文章刻画了杨志这一生动的艺术形象,并且紧扣杨志的身份经历,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他复杂的个性。要引导学生分析杨志的性格特征并体会塑造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其次刻画了以晁、吴为首的英雄群象。文章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的智谋:(1)智用天时;(2)智用地利;(3)屡设迷魂阵,智投蒙汗药。通过这些描写有力地表现了晁、吴诸雄的过人胆识和超群智慧,赞美了农民起义英雄。第三,要理解侧面衬托艺术,即用正面描写的杨志来衬托梁山八雄的胆略才智,并由此体会文章明暗互映的叙事线索。第四,了解文章景物描写的特色。文章用不少笔墨描写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酷热天气,有的是直接描写,有的通过人物语言动作间接表现。赤日酷暑的描写为情节发展作了必要铺垫,为表现人物作了有力烘托。第五,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该文语言既有古汉语的典雅,又有方言的亲切,书面语和口语有机结合,符合人物身份,表现了人物性格,颇值玩味。

课标依据即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在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在理解上述内容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本篇教学将主要采用“主问题讨论式”。所谓主问题讨论式,即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个包容丰富,能牵动对全篇理解、具有提纲挈领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在主问题引领下主动走进文本,讨论探究。这种主问题具有可分解性,它从整体而不是从局部进行构思,是符合新课标倡导的整体阅读教学思想的。它克服了阅读教学中远离整体、零打碎敲、一讲到底的弊端,有效地实践了“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的要求。

学生依据即课堂所呈现的学习内容,其难易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初三学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小说,学习了小说的基本理论知识,且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过作品,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认识,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独立求知的愿望。此时给他们一个概括性强难易适中的主问题,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应该是可行的。教学中提出的主问题,就是据学生的知识积淀和认知前提而设计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本文主要定位在赏析,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此预设以下目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较为生僻的古典词汇,能根据语境推断方言语汇的意义;能正确地理解文意,完整地复述课文。

在主问题导引下,学生能紧扣人物的语言行动,并联系《水浒》中有关杨志的其他章节揣摹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意义。

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体会叙述故事置明暗两线的妙处。

o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天地,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吸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教学方式

小说教学,切不可陷入讲授泥潭。要努力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精神。

将过去由教师完成的工作,如对《水浒》基本知识的了解,与该文相关情节的了解,理解语汇意义等工作,转交并鼓励学生自主完成。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学习中,设计以

”主问题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独立性的探究活动。在品析作品的艺术美时,进行合作性的微型话题赏析活动。 i  进行一次课后小型的综合实践活动, i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

我们试图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

方式,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希望他们能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教学构思

第一课时

概说《水浒》

可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广泛搜集该书的有关知识,以便课初交流。教师亦应有充分准备,可将《水浒》的有关知识制成卡片,幻灯展示,由此导人新课。

介绍与本文相关的情节背景

该步骤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应在课前布置读书,指导学生阅读《水浒》十二、十三、十七诸章节。

展示多媒体课件(反映杨志主要经历的有关图片)。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生僻语汇,据语境推断方言词句意义,通读全文,理解文意。

提炼故事梗概,锻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完整地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本节课用主问题讨论式进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杨志及晁、吴诸雄的性格,理解作品意义。

主问题:

一个武艺高强精明练达的提辖在押送中为何会仰天长叹“苦也!”?

晁盖吴用诸雄的“智”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课时。进行合作性的微型话题探讨活动。据课文特点,预设下列研讨话题: a.品一品刻画八雄的艺术手法。 b.说一说文章的叙事特色。 c.假若从晁吴角度叙述故事…… d.我看文章的环境描写。先分组讨论,每组重点完成一个内容;

再由小组代表发言,向全班报告讨论成果。

进行一次小型综合性研究活动,对文章的语言特色作一番自主探索。    .

此内容作为课外作业 布置。要求学生查阅书刊,查阅网络资料,并在研究文章中注明资料出处,且不少于两种。目的不在做出怎样的科学认识,而在让学生感受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师: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有一颗璀璨明珠,它以我国历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为主要内容,描述了曲折的故事,刻画了生动的形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英雄传奇,成为文学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就是我们今天将接触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同学们:你对这本优秀的作品有哪些了解?请把你课前搜集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出来。要求不说重复内容。

生l:《水浒》又叫《水浒传》《忠义水浒传》。

生2:《水浒》是明代长篇章回小说。

生3: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

生4:它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有进步意义。

生: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而成。

师:不错,同学们简介了《水浒》多方面的知识。看来大家课外查阅了资料,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六回,原题为《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师:课前要求大家浏览《水浒》中有关杨志的章节,不知同学们阅读后对杨志的身世经历有哪些了解。你能给大家说说杨志押送生辰纲之前的大致情节吗?

(学生纷纷发言,教师不时点拨,气氛颇为热烈)    ’

师:大家简要勾勒了杨志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很不’错。老师将同学们说的按时间顺序归纳了一下,并将主要情节制成了图片。

(出示课件一:杨志是五侯杨令公之孙,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遇赦求官遭高俅所阻;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北京大名府充军;留守梁世杰因杨志武艺高强,提拔他为管军提辖使;受梁中书重托,杨志押送生辰纲。)

(出示图片:a.杨志失陷花石纲  b.汴京城杨志卖刀 c.杨志杀牛二被充军  d.杨志北京斗武  e.杨志押送金银担)

师:这里强调一句:杨志的人生理想,用书中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指望把一身本事,博个封妻荫子,也为祖宗争口气。”

生:老师,“封妻荫子”是什么意思?

师:就是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通俗地说就是渴望建功立业,以名垂青史,为家人造福。

现在我们来读课文,看看杨志是怎样押送金银担的,他在实现理想的途中又遭遇了怎样的变故?

《水浒》的基础方言是元代的江淮话,又是古代文人所著,其中有不少语义与现代普通话不尽相同,大家阅读时将不懂的圈出来,结合注释理解,再不懂的提出来共同讨论。

(出示课件三——注意下列语词读音及在语境中的意义:纲权且趱行  端的  须  怨怅  虞侯  怄气  恁地罗唣省得  逞辩  气喘  聒噪  还言语  吹嘘  干系  不争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  口浅却才  计较)

(学生读课文,查阅字典,相互讨论;教师巡视)

师:请就文中疑难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l:“杨志提了朴刀……自去赶那担子”中的“担子”是什么意思?

生2:就是挑担子的人,这里是借代的手法。

生3:“杨志拿了藤条打将来”中“打将”是什么意思?

师:想想,学过的。

生:与“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一样,“将”只是个动作助词。

生:文中有这么一句:“这干系须是俺的!”句中的“须”,我认为不是“应该”的意思,而相当于“难道只是”,这样才说得通。

师:为什么?

生:这是杨志反问责怪虞候的,意思是“你们不替我打这夫子,却在背后慢慢挨,这责任难道只是我的?”这样更合理。

师:好。确实,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据上下文可以推断文中比较生僻的词义;甚至可以纠正注释中不甚妥当的地方。

理解词句,同学们可以课后继续查阅工具书,结合我们刚才的方法,在课后自主完成。下面我们做另一项工作。读过全文,你能用比较精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大家先自由讨论。

(学生先前后桌讨论,然后在班级发言,共同梳理主要情节。在讨论基础上教师出示课件:杨志慎押金银担——--七雄贩枣蒙杨志——白胜卖酒诱官军——吴用巧下蒙汗药——官军上当饮药酒——英雄智取生辰纲)

师:请大家据这主要情节复述故事。

(学生复述,师生共同点评)

第二课时

师: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一定对杨志这个人物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一直在想:杨志曾经杀牛二、战林冲、败周谨、斗索超,是个武艺超群的壮士;作为押解官,他肩负重要使命,握有重权,应该说是一个骁勇善战、统率生辰纲的首领。但在押送途中面对十来个挑担的兵士,他却仰天长叹“苦也”,这到底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我们结合课文来讨论这个问题好不好?

生1:我认为,是因为天气太热了,他对天气非常担忧。

生2:军健们太累,要停下休息,他鞭打已不起作用了。

生3:这个地方周围无人烟,很荒僻,太危险了。

生4:经常有强人出没,抢夺过路人财物。

师:说得好,这“苦也”看来是杨志身陷矛盾重围,内心焦灼的反映。

生:我以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老都管之间的矛盾。

师:请具体说说。

生:十一个军健,这个赶起来那个又躺下,他并非真的没有办法了,他之所以不敢再往死里打,是因为他知道老都管会给他们撑腰。

师:从哪里看得出?

生:在这之前他们曾向老都管诉苦,老都管已经表现出对杨志的不满,对他们的同情。这时天这么热,人这样累,连空手的老都管都要停下来休息,杨志这时如果又来打他们挑担子

的,老都管会干涉的。

师:你的意思是杨志怕老都管?这些兵士才有恃无恐?

生:是的。

师:杨志是押送的首领呀?他怎么怕老都管?

生:表面是,实际上老都管才是真正的主人。

师:请举例。

生1:课文第2段写军健向老都管诉苦,老都管听了后说:“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这表面是帮杨志做思想工作,其实在表明他才是生辰纲的主人。

生2:老都管开始还对杨志有所忍耐,但后来就忍不住了。来到黄泥冈前,杨志对着军健“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时,“老都管喝道:杨提辖……”这段话就能看出他在仗势欺人。尤其一个“喝”字,说明他根本没把杨志放在眼里,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师:说得太好了!前人对这一细节也有评价,我读一读:“著一‘杨’字,已见生分,‘喝’住杨志,仗势欺人。先尚能‘耐他一耐’此时却是‘耐’不得了。此写老于世故的谢都管对杨志咄咄相逼。”同学们与前代评论家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生:对老都管这种咄咄逼人态度,杨志只是说:“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哪里知道路途上千难万难!”不是以牙还牙,而是轻声细语地解释,说明他不敢得罪他。

师:好,分析得有道理。老师再补充一条证据。当初受命之时,杨志曾对梁中书说:老都管“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的奶公,倘或路上与小人鳖拗起来,杨志如何敢与他争执得?”说明他确实对老都管心有余悸。

师:怎么一个武艺高强的提辖怕这样一个年迈的老都管?

生:老都管背后有后台。如果得罪了他,他可能到梁夫人面前讲小话,梁夫人又可能到梁中书甚至蔡京那里进谗言,杨志怕影响自己的前途。

师:分析得有道理。

生:杨志并不仅因为众军健都到松林树下睡倒了而喊“苦也!”而是怕再狠打他们,老都管就会出来说话,自己就可能与老都管发生尖锐冲突。这样就会得罪他,就可能危及自己的前途。

师:同学们说得对。这“苦也”是他置身多种矛盾之中备受煎熬的集中释放,是被官僚所逼发出的悲怆之音,是英雄无路壮志难酬的凄凉挽歌,是残酷的现实与强烈的官欲在杨志头脑中矛盾的反映。

师:怎样理解他粗暴机警等表现呢?

生:表面看来他对那些军健很残酷,其实不是。在人家比较多的地方他还是要他们趁早凉赶路,日中时休息,说明还是关心他们的。

师:对,不能简单看问题。

生l:他鞭打那些士兵,是他们不配合。他的粗暴,是想完成任务,好得到提拔,也是当官愿望的反映。

生2:他在押送途中机警地改变行走时间,是想保护生辰纲的安全。保证了安全就立了功,就有可能得到升官的机会。

生3:他见松林中有人影晃动,“拿了朴刀,赶入松林”,机敏而又勇敢,也是与他内心深处的官欲联在一起的。

生4:他不准军士们凑钱卖酒,对陌生人保持高度警惕,仍然是受当官思想的支配。

师:同学们挖掘深刻。杨志心中确实有着强烈的官欲,他对军健的粗暴强悍,对老都管的回避忍让,在押送途中表现的精明机警,都与此紧密相连。他想抓住押送生辰纲这个机会,来改变自己罪犯的身份,实现命运的转折,实现“封妻荫子”的理想。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生辰纲终被智夺,理想终成泡影。大家想过没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呢?

生1:说明杨志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与那些当官的有关。

生2:生辰纲被夺后,杨志走投无路,被迫落草,似乎在说明他是被当官的逼上梁山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有道理。确实,杨志的遭遇从不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浒》中官逼民反的主题。他与小说中林冲等人的描写一起,共同组成了一幅封建社会中人们不堪重压奋起反抗的壮丽画卷。

从上面的分析中,大家能不能说说作者刻画杨志这个形象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呢?

生1:我觉得主要是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生2: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在激烈的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师:说得好。这是作者在《水浒》中最杰出的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比如写林冲、写武松、写鲁智深,都表现出这种创作艺术,为后人所称道。大家在课后可以读一读,一定会有深刻体会的。

大家讨论了半天,与课题什么关系呀?从标题看,作者写这篇文章还有什么意图啊?   

生:写吴用他们。

师:你认为是围绕哪个字写的?

生:“智”。

师:太好了。我们看看吴用等人的“智”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我认为首先表现在他们将夺取的时间安排在非常热的天气之中。

师:能否具体说说?

生:吴用他们一定认真分析过,那些挑担的军士们在大热天一定会歇凉休息,一定会非常口渴,在他们焦渴难忍时把酒挑上来,一定会吸引他们。

师:我懂得你的意思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晁、吴之所以采用智取,就是充分利用了酷热之利。智用天时,彰显卓智,说得好。!    生1:他们的“智”还表现在把夺取的地点选定在黄泥冈上,这里有松树林,正好引诱军士们休息。

生2:松林还可作掩护。

生3:书上说:“这里下冈子去,七八里没人家……”说明这个地方非常隐蔽,正好夺取。

师:对,在黄泥冈下手,是吴用等人智用地利的表现,也反映了他们的智谋。

生:最突出的表现在他们多次使用计策麻痹对手。

师:请具体说说。

生l:他们把自己巧扮成贩枣的客商。

生2:他们安排白胜装卖酒的来蒙骗敌人。

生3:自胜还假装不卖,用这种方式进一步麻痹杨志。

生4:他们下蒙汗药的手段非常高明。

师:怎么高明?

生:先是豪爽地买酒喝,做给杨志他们看。接着要白胜将另一桶的再添一瓢给他们,这又是做给杨志看的,目的是要他明白另一桶酒也没问题,诱他上钩。刘唐和吴用先后强行从另一只桶里舀酒,前者是故意造成紧张气氛,吸引众人视线,为吴用下药作掩护。当白胜没追到刘唐再回来抢夺吴用那一瓢酒时,吴用已把药放进了瓢中,白胜抢过瓢来就倒进桶里,蒙汗药就成功投入酒里了。可见他们非常聪明。

师:确实,顺理成章,天衣无缝。计策构思巧妙,假戏表演逼真,他们真是聪慧过人,胆识过人。智借天时,智用地利,屡设迷魂阵、巧下蒙汗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生l:高度赞扬吴用等人的才智和胆识,热情讴歌农民起义英雄。

生2:我觉得吴用他们不该捡别人的东西。

师:啊?大家说说该不该?

生1:我认为应该,他们夺取的是不义之财。

生2:他们打击的是封建官僚的利益。

生3:劫富济贫,他们的行动是正义的。

生4:我觉得这样写好像有点贬杨志,杨志后来也是一个起义将领,这不是与歌颂起义英雄的主题矛盾吗?

师:问得好。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生:说不清楚。

师:其实刚才已说过了,杨志押送的是不义之财。也就是说杨志此时维护的是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是非正义的,因此他必然要失败。作者是有着鲜明的爱憎观的。这正是《水浒》积极意义之所在。

《智取生辰纲》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梁山好汉第一次向贪官“出手”,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紧接这件事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运动。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水浒》故事,它一定会给你增添许多知识,带来无穷乐趣。

第三课时

师:上节课的讨论,展现了同学们的欣赏水平。这篇文章还有一些令人称道的地方,下面我们以微型话题讨论的形式,再给同学们一个合作的机会,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看能否与古人对话,成为古代艺术家的知音。老师先拟了四个题,我们以自然组为单位讨论——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自由选择小组。每组重点议一个话题。推荐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展示探究式微型话题:①品一品刻画八雄的艺术手法。②说一说文章的叙事特色。③假若从晁吴角度叙述故事。④我看文章的环境描写)

(学生围成圆桌,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师:先讨论第一个话题。

生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似乎应以吴用他们为主要描写对象,但文章自始至终都是正面写杨志。这反映了本文的一个写法,就是用杨志来衬托吴用等人。我们认为杨志押送路途中所表现出的谨慎和智谋,有衬托吴用等人的作用。像杨志这样能干的人,却一步步陷入吴用的圈套,有力地反衬了吴用等人的过人胆识和超群智谋,表现了作者对农民起义英雄的赞美之情。

生2:我认为原来的题目“杨志押送金银担”不应该删除,因为文章主要写了这个内容。

师:哦,有道理。你这样一说倒提醒了我,这样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章回小说回目的特点,是不是?

生:是的。

师:好,敢于向权威挑战。你可以把你的意见写出来,反映上去,

关于第一个话题还有补充的吗?没有的话请下一组说。

生:全文有两条叙述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杨志押送金银担是明线,吴用智取生辰纲是暗线。

师:说完了?谁再补充?想想两条线索是怎样交互作用的?

(学生又沉默)

师:我来说说看。明线似主实副,暗线似副实主;相互紧紧勾连,并行发展,在黄泥冈上交汇一处,矛盾冲突正面交锋,护夺在高潮处才见分晓,这样就将一个多头绪的故事叙述得有条不紊。

这样叙述还有什么好处?我们请第三组代表发言。

生:把“智取”这条主线置于暗中,增加了悬念。老师刚才要我们从吴用等人的角度改写一段进行比较,下面念念。

“这时,白胜挑着一担酒,唱着山歌向这边走来。吴用等人见众军士要买酒止渴而杨志不准,心想,这家伙够狡猾的,便掏出五贯钱,买了一桶,顷刻喝光,做给杨志他们看。这时刘唐假要白胜给他再多添~瓢酒,白胜假装不干,刘唐便从另一桶中强舀一瓢。白胜假意抢夺,追入松林。吴用趁机去松林里取药抖在瓢中,也去桶中舀酒,却被回头的白胜劈手夺过,倒在桶里,蒙汗药便和在酒中了。杨志却没发现,他只见剩下一桶酒已被喝过,心想酒可能没问题,便同意众军士买酒;自己也喝了半瓢。”

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如果正面描写吴用等人,他们的计谋在开始就将说出来,这样就不吸引人了。可见课文的描写更富有悬念。

师:对,说得好。前人在评价这个情节时也说:这“不但瞒过了杨志的眼睛,也瞒过了读者的眼睛。”确实,这样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性,趣味性。可见在安排情节方面是颇有讲究的。

师:请第四组的同学谈谈第四个话题。

生:文中关于天热的描写很多,共有二十多处。有的是直接描写;有的是通过人物的感觉来写,有的是作者叙述的,可以称作间接描写。这些描写非常生动,它们对人物起到了衬托作用。比如酷热之中,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这就表现了他的谨慎;吴用他们之所以敢于采用酒里下蒙汉药的智取方法,就是分析了酷热天气中会发生什么,反映了他们的智慧。

师:还有其他作用没有?从情节的角度考虑试试?

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师:试举例说明?

生1:第1段说“天气热了,行不得”,引出下文杨志鞭打军健、怒责虞候的情节。

生2:白胜唱着“赤日炎炎似火烧……”展开了另一场景,故事转到吴用等智取的描写之中,推动了的情节发展。

师:对。可以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看来作者很会借环境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其实,许多文学大师都擅长这一手,这类例子太多了。这对我们写作应该是个启示。

这篇小说还有其他一些颇值玩味的艺术美点。比如用词精当准确,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尤其是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下面我们将在课后再独立进行一次微型话题探究活动,就这篇文章的语言艺术作一番探讨。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兴趣。

生:有。

师:好。本文语言既有古汉语的典雅,又有方言的亲切,丰富多彩的词汇和粗豪泼辣的的语言符合人物身份,表现了人物性格,很值得学习。作研究是要下工夫的。大家可以在一周之后交卷。这期间,你应该广泛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图书馆有不少这方面的书籍可供查阅,网络中也有这方面资料。要求同学们在你的研究文章中标明资料来自哪里,希望不少于两处。通过努力,你就会揭开研究这神秘的盖头,走进古典文学的殿堂,收获知识的宝藏。衷心祝愿同学们成功!

教学反思

为了贯彻课标精神,我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做了一番努力。两个主问题的设置,既体现了整体阅读的性质,又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空间。而且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理解文本主要内容的同时,能旁及其他创作美。所以教后的第一点体会就是:实践课标教学思想,便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工夫,要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能够为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探究提供可行性方案。教师必须在新课标思想指导下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设计既不脱离教学资源又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

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课前准备得如何周密,都难免“偶发事件”。专业知识和教学思想是正确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良方。不论以怎样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教师都应有作为导师的知识积淀,当学生认识乏力时,应该给其有力的辅助和补充。此外,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用怎样的方式处理这些偶发事件。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定会自觉地应用启智之法;如果只是表演,排练过的程序或许中规中矩,但在偶发事件甚至在排演过的程序中就将露马脚。执教该篇文章,便有这种体会,自己深感知识积累不丰厚,课标思想理解不深透,在超越课前预备范畴时未能给学生有力的支持,未能一以贯之地实践课标思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吾当勉之。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九

课前预习务:

1.借助课文注解或工具书理解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思,如:纲、权且、趱行、端的、 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等。

2.复印《水浒传》第12~18回故事情节给学生自读,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内容。

3.预习思考题:

(1)课文直接写\\\'热\\\'的有二十处之多,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处,为什么要这样写?

(2)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4)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5)你觉得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试概括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点。

(6)如文中题目,能否改为\\\'劫取生辰纲\\\'?试图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去分析。

4. 在阅读中注意标示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目的:

一.了解《水浒传》-书的主题,成就等。

二.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三.围绕题目中的\\\'智\\\'字,分析讨论双方是怎样斗智斗谋的?(难点)

四.概括杨志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解疑释惑。

教学方法:以学为主,以读为本,读、思、议、问、写相结合,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教具:投影仪。

教学课时    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分钟)

大家知道刘欢唱的《好汉歌》,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学生:《水浒传》)对,就展现了108梁山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节选《水浒传》第十六回中的《智取生辰纲》。

二、了解《水浒传》的主题、成就等。(4分钟)

<用投影仪显示以下内容>

作者与《水浒传》简介

施耐庵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分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领导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水浒传》是我国最优秀的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重在叙事,以事件为中心,因事以写人;而英雄传奇则是以描写历史人物为重点,以人物为中心,因人而运事,它比历史演义小说有更多虚构,富有传奇色彩,可以写某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一群人。由于《水浒传》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了明中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统、杨家将系统、说岳系统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对其他题材的白话小说如《金瓶梅》,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三国演义》一样,《水浒传》也是群众创作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三、由题启思.(5分钟)

<用投影仪显示以下问题>

1、请同学们想想这\\\'生辰纲\\\'按理应该说属谁的?(  )

a、杨志 b、吴用等七人 c、梁中书 d、蔡京

2、能否运用\\\'生辰纲\\\'一词,并联系上a、b、c、d中的人物,用简洁的语言造出一句能够概括出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的话来。

答:

(此题旨在检查学生对课文预习的整体把握情况,并有意训练学生对全文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

小结:(略)

四.理清课文的叙事线索。(6分钟)

1.接着,大家讲讲课文在叙事上具有什么特点?

<用投影仪显示全文线索图>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线结构:

2.结合练习一思考:作品是怎样处理这两条线索的?这样处理有什么效果?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情节结构的理解〉

小结:(略)

五.讨论预习思考题。(13分钟)

<用投影仪逐题显示,逐题讨论。>

(1)课文直接写\\\'热\\\'的有二十处之多,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处,为什么要这样写?

(2)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4)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5)你觉得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试概括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点。

(6)如文中题目,能否改为\\\'劫取生辰纲\\\'?试图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去分析。

(这个单元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亦是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而要具体落实这个学习的重难点,可以通过讨论、分析、解决以上问题来实现,因为这些问题都紧紧围绕人物形象、情节构思、作品语言等方面去设计的,真正帮助学生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小结: (略)

六.学生自由思考与提问。(10~12分钟)

<学生问题选录>

1.文中的老都管姓什么?他是梁中书的什么人?

2.\\\'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诗在此有没有特别的社会意义?或者有什么作用?

3.\\\'……一个客人把钱还时,一个客人便去揭桶盖,兜了一瓢酒,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请问这里的几个\\\'客人\\\'是否同指一人呢?

4.酒一般是用来驱寒保暖的,怎么可以用来解渴呢?而且在文中写明是\\\'白酒\\\'(见p93页第一行),看来不会是假冒伪劣商品吧?(这个问题提得很令人感到意外,独到而有深度,说明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5.为何要到最后一段才把这八人的姓名交待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这环节旨在改变学生长期来处于被问的学习状态,实行教学民主,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善问、勇于探索的品质,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回答:(略)

七.课外练笔。(2分钟)

大家试想:假若吴用、晁盖等八人在黄泥冈直接用\\\'力取\\\'的办法,能否夺得生辰纲?请大家大胆展开想象,在写作中重点突出\\\'力取\\\'的场面描写。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写的小说最精彩。

(通过设计这道题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走向课外创新,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八.小结。(1分钟)

今天只是学习了《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其实,还有许多精彩的地方需要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去仔细鉴赏。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十

时值六月,天气炎热,挑着生辰纲的军汉在崎岖小路上行走,个个气喘嘘嘘,汗水淋漓,苦不堪言。有的走慢了,杨志就用藤条抽打,喝令∶“快走!”

他们到了黄泥冈。小路两边是松林,军汉实在走不动了,都放下担子,到树荫下躺倒休息。杨志喝道∶“这是什么地方,敢在这里乘凉,起来快走!”众军汉叫苦说∶“你把我们剁成八块,我们也走不动了。”

两个虞侯和老都管喘着气慢慢走上来。老都管见杨志打军汉,劝道∶“杨提辖,实在热得走不动了,别怪他们吧。”杨志说∶“这是黄泥冈,正是强人出没的地方,怎敢在这里停脚!”

杨志不理军汉的哀告,举起藤条说∶“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他刚要打下,忽见松林里有人探头观望,便急忙放下藤条拿起朴刀,追进松林喝道∶“你好大胆子,敢来看我的货物!”

杨志近前一看,林中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子,晁盖七人假扮推车的在乘凉。杨志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晁盖道∶“我们是贩卖枣子到东京去的。”杨志这才放下心来。

白胜挑了一担酒桶走上冈来,边走边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他走到松林边上,放下酒担乘凉。

众军汉见白胜是卖酒的,便说∶“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酒吃,也解暑气。”杨志听了训斥道∶“你们这些村鸟知道什么,全不知路途上艰险,多少好汉给蒙汗药麻翻了。”

晁盖七人出来说∶“口渴得很,卖给我们一桶酒喝。”白胜说∶“好,五贯钱一桶。只是没有碗,就用两把酒瓢舀着喝吧!”众人一边吃枣子,一边喝酒。吴用舀了半瓢酒,说去取点枣子,进松林里去了。

吴用到树林里,把酒倒掉,从衣袋里掏出纸包,把蒙汗药倒在瓢里,走出松林。

晁盖见吴用出来,说∶“一桶酒喝得干干净净了。”吴用拿酒瓢到另一桶酒里舀出一瓢说∶“我再喝一瓢。”白胜一把夺过吴用手中的酒瓢,放在酒桶里搅了两下,说∶“你这客人有头有脸的,却不是君子。”

众军汉见卖枣子的喝了酒,都说∶“我们也买一桶吧!实在太热太渴了。”老都管也说∶“冈子那边没处讨水喝,就让大家买了喝吧!”杨志见卖枣子的喝了没事,就说∶“既然老都管说了,就去买了喝吧!”

众军汉凑了五贯钱去买酒,白胜却说∶“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众军汉陪笑道∶“那是说笑话,何必当真。”吴用把白胜一推,说∶“大家都出门在外,做点好事吧!”说着把酒桶送给军汉。

吴用又拿些枣子说∶“给你们下酒。”众军汉谢了,轮流用瓢喝酒。连老都管、虞侯和杨志都喝了。顷刻间,杨志等十五人个个头重脚轻,先后软倒了。

晁盖等七人马上推着小车从松林里出来,把枣子倒在地上,把十一担金银珠宝装进车里推着就走。

杨志酒喝得少,先醒了,他爬起来,看见其他人都倒在地上动弹不得,财宝全无,指着骂道∶“都是你们不听我的话,遭人暗算,丢了生辰纲,连累洒家。”拿起朴刀,叹了口气,下冈去了。

众人这才醒过来,老都管说∶“生辰纲失了,杨志也走了,我们怎么办?”有人说∶“就说是杨志和强人串通一气,用蒙汗药把我们麻翻,把金银珠宝全抢走了。”众人立时收拾停当,回去禀报去了。

再说杨志走到一片树林里,突然一个赤裸上身、背上刺着花的和尚对他喝道∶“你这混蛋,是哪里来的?”杨志反问∶“你是哪里的和尚?”那和尚不回话,抡起禅杖就打,杨志挺起朴刀相迎。两人就在树林里打了起来。

那和尚卖个破绽跳出圈外,喝声∶“且慢!你这青面汉子是什么人?”杨志道∶“俺是青面兽杨志。”和尚道∶“俺是花和尚鲁智深。”

杨志笑道∶“你不是在相国寺吗?怎么来到这里?”鲁智深道∶“因俺救了林冲,高俅不许相国寺收留俺,俺想上二龙山宝珠寺安身,寨主邓龙不肯,俺打败了他,他就跑上山去,把住关口,俺攻不上去。”

杨志引鲁智深住进操刀鬼曹正开的酒店。曹正和杨志相识,听说他俩要上二龙山,就说∶“我有一计,不知两位中不中意?”杨志道∶“愿闻良策。”曹正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二人决定依计而行。

次日,曹正和打扮成乡下人的杨志把鲁智深用活结绳索捆了,押着来到二龙山关口。曹正对邓龙说∶“这胖和尚说要请梁山泊来打二龙山,还要扫平附近村庄,我把他灌醉捆了献给大王。”邓龙大喜,开关让他们上山。

曹正等人上了山,就把捆着鲁智深的绳索结头偷偷一抽。鲁智深松开手臂,拿过杨志手中的禅杖,抡起一杖将邓龙打死,众喽罗纷纷跪地投降。鲁智深和杨志从此当了山寨寨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故事情节。

2、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特色和作用。

2、把握、品味杨志的性格特征。

3、自主学习,质疑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杨志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与他失败的关系,认识“人和”的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2、把握、分析杨志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研读文本,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问:作者是怎样写“天气热”的?写“天气热”有何作用?

(学生阅读文本,找出有关的语句,讨论交流)

明确: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间接描写:以凉衬热。

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天气热”,就没有后面的故事。

二、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问:吴用等人“智”表现在哪里?从小说中的哪些内容可以看出他们的“智”?

(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讨论。)

明确: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天气炎热。

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挡住视线,便于行事。

假扮客商。

买酒喝,引诱对方。

巧妙下药,麻倒对方。

问:杨志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江湖经验的人,他的“智”又表现在哪里?

(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讨论。)

明确:假扮行商客人。

改变行走时间。

逼军士赶路,减少中途休息。

审察枣贩,警惕卖酒贩子。

酒不多喝。

问:吴用等人的“智”与杨志的“智”有何关系?

明确:用扬志的“智”衬托吴用等人的“智”。

问:根据课文的内容,概括杨志的性格特征。

明确:精明、谨慎,江湖经验丰富,刚愎自用,粗暴,不善于处理内部关系。

问:分析扬志失败的原因。

明确:内部原因,不团结、矛盾重重。(这与杨志的性格有关,最后,杨志已经失去了队伍的领导权,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外部原因:吴用等人棋高一招。

三、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

问:“智取生辰纲”写的是吴用等人,但作者却以写杨志为主,最后补叙吴用等人的计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四、深入研究读文本,质疑探究。

问:吴用等人的计谋及实施的过程中有没有破绽?

(学生用“挑刺”的眼光阅读课文,力图找出“破绽”,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明确:有三处“破绽”。

1、白胜卖酒不带瓢?

①如果是散卖给地里干活的农民,则应带瓢。

②如果是卖给酒店,则可不带瓢,但为什么这时候挑去?又怎可中途卖给别人?这不是不讲信用吗?

2、“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交军去吃”,热心过度,急于推销(施计)。

3、“脱得赤条条”,晁盖等人是练武之人,肌肉发达,不同于一般人,不怕杨志看出有什么不对吗?

问:这些“破绽”有可能是作者的失误,但更有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现在我们假设是作者有意为之,这样就引出一个问题:杨志为什么没有看出这些破绽?

明确:杨志在火冒三丈、烦躁、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能冷静地思考问题,失去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由此可见,人和是多么重要。

教学后记与反思: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将文本读深、读透。尤其是“吴用等人的计谋及实施的过程中有没有破绽”这一环节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对智取生辰纲的生动故事都难以忘怀,它确实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作为中学语文教材。花石纲生辰纲的“纲”,都是指一大批东西。生辰纲价值十万贯。十万贯究竟是多少钱?把一千个制钱用麻绳穿起来就是一贯,也叫一吊。古人常常以“万贯家财”、“腰缠万贯”表示极其富有,意味着有一所大宅院,许多土地或者一处不小的买卖,一群奴仆,当然还有不少现钱,显然比如今的一百万多得多。所以十万贯是一笔极大的财富。这十万贯金珠宝贝是贪官污吏掠夺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小说写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充满了机智,非常精彩。那么他们“劫富”之后有没有“济贫”呢?没有。他们自己瓜分了。所以总的说来晁盖这个人还比较好,至少他不让小喽罗杀害客商,只抢财物,而且不象周通、李忠那么黑。打家劫舍,一夜暴富,还成为“农民革命的好汉”,可谓名利双收,岂非咄咄怪事!须要指出的是,在《水浒传》成书过程中的宋、元、明代商品经济在不断发展,小说多次写到抢劫、杀害过路客商,这种行为很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是一种落后行为,犯罪行为。但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并不认为是犯罪和错误,甚至还被认为是革命行为,也许有人对这种行为不以为然,但是出于顾虑,回避评论。

我们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肯定,《水浒传》中所有山头的“打家劫舍”、“打劫过路客商”都是这种情况:劫富并未济贫,极少数头领劫富占有的财富超过小喽罗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杨志把生辰纲看成是自己东山再起的赌注,为确保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这种急功近利导致欠理智,人不和。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是用心良苦的,为保生辰纲的安全是煞费苦心的。攘外必先安内,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杨志一行人内部的重重矛盾为失败设下了伏笔。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吴用之计比青面兽杨志之智来得高,棋差一首,束手束脚。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说杨志输智,吴用赢智。所以人称吴用“智多星”。

急功近利内因

欠理智,人不和败因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外因

棋高一着,略胜一筹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十一

◎导读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水浒传》的主题曲曾唱遍大江南北。水浒英雄杀富济贫,为民除害,侠义为怀的事迹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水浒传》有如此魅力,无疑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比如武松的勇武豪爽,鲁智深的疾恶如仇、暴烈如火,李逵的纯朴天真、刚直鲁莽,林冲的刚烈正直,无不栩栩如生,使人过目不忘。作者以其对社会生活的广泛了解、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丰富活跃的艺术想象,塑造出一连串的梁山英雄形象。难怪金圣叹说书中“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这就是《水浒传》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人物众多而人物各自的身份、经历又各异,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

◎作者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从事著述。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处不少,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

◎背景

《水浒》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 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原“指望把一身本事,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命运多舛,奉命押送花石纲,但在黄河里被风打翻了船,只得逃难远避。后被赦,杨志在东京用财物打点,想官复原职,被高俅赶出,盘缠用尽,只得变卖祖传宝刀。集市上遇见泼皮牛二挑衅,只得用刀试砍铜剁铁、吹毛得过,试杀人刀上不见血时,牛二不依不饶,而且强要刀不给钱,盛气之下,杨志杀死牛二,投案自首,被发配大名府充军。这也是杨志“失意”之时。杨志得到梁中书抬举,在校场与周谨、索超比武获胜,被升任为管军提辖使,“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接下押运生辰纲上东京的重任。这是杨志人生中“得志”之时。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晃盖商议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晃盖,七条好汉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晃盖等人夺取生辰纲后,杨志初欲寻死,后逃走;谢都管等人便将罪过都推到杨志身上,诬陷他与贼寇勾结。杨志想光宗耀祖的指望至彻底落空,正是他人生中的“幻灭”阶段。后来杨志遇见“花和尚”鲁智深,二人同在二龙山落草为寇。

[知识览通]

◎语音

1.趱行zǎn,不要念成zàn

2.虞候yú,不要念成wú

3.嗔怪chēn,不要念成zhēn

4.尴尬gāngà,“尬”不要念成jiàn

5.厮sī

6.朴刀pō,不要念成pǔ

7.恁地nèn,不要念成rèn

8.怨怅chàng,不要念成zhàng

9.兀的wù

10.怄òu,不要念成kōu

11.喏喏连声nuò,不要念成ruò

12.芥菜jiè

13.剜口割舌wān,不要念成wǎn

14.忒tuī

15.舀酒yǎo,不要念成yáo

16.罗唣zào

17.面面厮觑qù,不要念成xū

18.聒噪guō,不要念成tián

19.晁盖cháo,不要念成yáo

20.三阮ruǎn,不要念成yuán

21.庵ān,不要念成yān

◎字形

1.虞候:,“候”,不能写成“侯”。

2.喏喏连声:“喏”,不能写成“诺”。

3.怨怅:“怅”,不能写成“伥”。

4.聒噪:“聒”,不能写成“恬”。

◎词语

1.晓事:明白事理。

2.寻思:思索;考虑。

3.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4.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5.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6.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7.出没:出现和隐藏。

8.分说:分辩。

9.勾当:事情。

10.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内容析通]

◎理文脉

本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节选部分有两种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

(一)两分法: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大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十二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二、分析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它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它塑造的人物用金圣叹的话说“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今天我们就以说读的形式来领略它的魅力。

2、作者介绍、作品《水浒传》介绍(《名校》p190)

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

1、复述选文情节:

(1)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把握故事内容。(2)小组内复述(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

2、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

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明确:双线结构: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

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

3、故事情节分析(分两部分)

(1)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侯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伏笔。

(2)全文的*,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志斗勇。

4、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明确: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三、作业:

1、被麻翻的杨志醒来后会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们以“一个时辰后,杨志醒来”为开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结尾。(注意把握杨志的性格特点)3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了解杨志故事及《智取》在《水浒传》中的地位。

课前浏览《水浒传》第12回至第17回,了解杨志事迹和杨志性格。

1、杨志事迹(学生概述):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以上第12回)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2、杨志性格(教师归纳):"失意、得志、幻灭"(茅盾语)是杨志性格发展的三部曲。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转折点。杨志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3、《智取》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三、探究阅读:杨志押送生辰纲是以失败告终的,请问: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第一层次探究;结合课文中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联系你所知道的杨志的其它故事,试着从杨志本人身上找答案。

请结合文章中关于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以“杨志失生辰纲之我见”为内容说话。

示例:杨志是一个老练、精明、谨慎的人。接受任务后,为了预防“强人”,将众军伪装成客商;行路时间、路线选择;不许军健在黄泥冈歇息等这些内容都可看出。

杨志又是一个蛮横粗暴的人。他不顾天气酷热,山路难行和担子沉重,*禁军赶路,不许歇息,不许喝酒,一意孤行,动辄打骂。与老都管、虞侯也不能很好沟通,成为对立面。

概括杨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蛮横、刚愎自用、自私、官迷(不必苛求词语相同,能够概括杨志的性格即可。)

2、第二层次探究:文题为“智取生辰纲”,吴用、晁盖等人想了哪些计谋最终取得生辰纲?试着从他们身上找找杨志失败的原因。

请结合七星聚义的大致内容以及文章的第二部分,说说晁盖等人“智”在何处?

(1)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无还击之力。(补充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酷热的气氛;烘托人物烦躁不安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

而晁盖、吴用等人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晃盖等人做到了知已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急于歇息。晁盖等人为杨志一行已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都将进入的埋伏圈。

(3)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矛盾使内部*,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说明晁盖等人运用前两智的高明得当。

(4)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3、第三层次探究:你还能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杨志失败的原因吗?

四、把改写的课文与原文对比,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结尾的好处。

改写内容的要求:①以晁盖一行"智取"为主线,将末段补叙内容插入叙述之中。②在规定时(六月初四)空(黄泥冈)范围内叙述故事。(投影示例)

六月初四,未及晌午,红日当天,十分大热。晁盖吴用一行七人潜伏在黄泥冈松林里歇凉。"来也!来也!"眼尖的,早见十五人沿着一条僻路,慢慢走上冈来。内中一个,头戴凉笠,*上老大一搭青记,手持藤条挥舞。众人知道,此人便是江湖上人称"青面兽"的杨志。(开端)

十五人上得冈来。晁盖一行隐身松林,听得松林那边一场争说:原来杨志不准在冈上停留,众军士公然抗命。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吴用吩咐一人去林边舒头棵脑价望,却故意让杨志瞧见。杨志果然拿了朴刀,赶入松林。七人指着地上排开的七辆江州车儿,称是濠州贩枣商客。杨志去疑,同意众军士在冈上暂息。(发展)

这时,白胜挑着一担酒,唱着山歌走向高冈。天热难当,众军士要买酒止渴。见杨志制止军士买酒,晁盖一行掏出五贯钱,顷刻喝光一桶。刘唐从另一桶兜了一瓢,拿上便吃。白胜赶上制止,追入松林。吴用趁机去松林里取药抖在瓢中,便去桶中兜酒。却被回头的白胜劈手夺过,倾在桶里--此时,*已当着杨志之面不知不觉下于酒中。杨志见剩下一桶酒已被吃过,料酒中无药,同意众军士买酒。杨志自也吃了半瓢。(*)

白胜挑着空桶唱着山歌下冈。晁盖、夹用一行指着杨志等十五人喊道:"倒也!倒也!"只见十五人一个个头重脚轻,软倒在地,动弹不得。晁盖一行推出江州车儿,将十一担金银珠宝装上车子,叫声"聒噪",扬长而去。(结局)

(悬念:读完最后一段补叙文字,吴用妙计始*大白。以杨志失陷生辰纲为主线叙写,令读者在阅读紧张曲折的情节时,始终留有不解之谜。最后悬念解除,出乎意料之外,又本乎情理之中。结尾补充交待八位好汉的姓名、用药过程,突出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点名了题目。)

五、拓展延伸

被麻翻的杨志醒来后会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们以“一个时辰后,杨志醒来”为开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结尾。(注意把握杨志的性格特点)

六、作业

--备课资料--

1.官制执掌

中书--宋代的内阁侍读。清梁章钜(称谓录内阁各官古称):"宋称内阁侍读为中书检正。"

提辖--宋代州郡多设置提辖,或由守臣兼任,专管统辖军队,训练教阅,督捕盗贼。《宋史职官志七》:"崇宁中,复制提举兵马、提辖甲兵,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

都管--总管,管家。《水浒传》六十一回:"那一个为头管家私的主管,姓李名固……教他管顾家间事务。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

虞候--唐代后期有都虞候,为军中执法的长官,五代时都虞候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256、3698、6187、5084页)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十三

智取生辰纲

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潘   江

学习目的:1、欣赏人物形象。

2、把握矛盾冲突。

学习重点:欣赏本文在矛盾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想:

1、制作ppt课件

2、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取者无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纲者就愚钝到极点了吗?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或矛盾的双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指导学生自读研究。

上课时间:   

具体步骤:

一、导语 设计: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一、有关资料:

1、《水浒传》作为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说,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画人物时细致入微的笔法,矛盾冲突也成为人物展现个性特征的重要环节。《智取生辰纲》中既有个体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细咀嚼,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现于纸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文题或有关情节寻找突破口,深入体味人物的特征和命运,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2、《水浒传》是我国最优秀的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都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只是历史演义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重在叙事,以事件为中心,因事以写人;而英雄传奇则是以描写历史人物为重点,以人物为中心,因人而运事,它比历史演义小说有更多虚构,富有传奇色彩,可以写某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一群人。由于《水浒传》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了明中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统、杨家将系统、说岳系统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对其他题材的白话小说如《金瓶梅》,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三国演义》一样,《水浒传》也是群众创作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摘自《水浒传》前言)

三、介绍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与杨志故事相关的十二、十三回故事梗概,为学生将课文(第十六回)的内容与前面的故事内容很快衔接扫清障碍。

四、解释课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义(解释略)。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

五、在学生通读全文、细读全文之后,设计三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讨论

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具体步骤:

一、讨论后逐一明确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3.杨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篇十四

设计意图】新的课程,新的理念,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更要的是为了培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本人对现当代小说阅读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进行了创新式教学方式的尝试。本设计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创新性教学方式。 

【设计提要】

本设计由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熟悉课文,教师点拨,小组明确创新学习方向;第二课时:小组创新学习研讨;第三课时:小组创新学习成果交流。

【设计实施】

【第一课时】1.借助课文注解或工具书理解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思,如:纲、权且、趱行、端的、 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等。

2.复印《水浒传》第12~18回故事情节给学生自读,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内容。

3.明确创新学习方向:教师点拨,我们学习《智取生辰纲》主要采取创新性学习方式,全班可自由组合成7-8个小组,围绕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来设计小组创新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课时】小组研讨:  第一课时完成后,各小组讨论后明确了创新学习方向,要求课余时间就开始搜集资料,进行准备,课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整合,准备下节课内展示本组创新学习成果。

【第三课时】小组创新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第一组(由两小组组成)展示了由他们根据课文情节在课余时间排练的课本剧;

第二小组找到了电视剧《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片段,播放电视片段,予以配音。

第三组将课文改编成了剧本,剧本在基本符合原义的前提下,大胆创新。

第四组将课文改成了漫画版,更体现了同学们对课文创造性的理解。

第五组小论文展示《智取生辰纲,“智”在何处?》他们的主要观点是: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第六组将原文明暗双线索换位改写情节。原文的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处处小心—— 都管掣肘 ——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预设机关—— 团结合作—— 智取成功 。改编后成了:明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预设机关—— 团结合作—— 智取成功 。暗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处处小心—— 都管掣肘 ——押送失败。

第七组展示短评:《从生辰纲被劫,剖析杨志的性格》

【课外练笔】。 

1.假若吴用、晁盖等八人在黄泥冈直接用“力取”的办法,能否夺得生辰纲?请大家大胆展开想象,将小说改为题为《力取生辰纲》,在写作中重点突出“力取”的场面描写。800字左右。

(通过设计这道题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走向课外创新,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2.以“天气——酒”为一组关系展开联想和想象,编写一篇文章, 300

字左右。

【教后小记】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但第三课时的小组创新学习成果展示交流,不能说是教学设计,是教学记实。因为,我在设计是只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去学习小说,至于采用什么形式,从什么角度入手,是由小组讨论决定的。全班8个小组采取了7种不同方式,是我始料未及的。同时,原计划一个课时的成果展示,远远不够,实际是增加了一课时。

学生的创新阅读,虽然严格意义上说,不能说是创新阅读,因为有些做法是从有关参考书或网上学来的。但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有的还的确有创新价值,许多构想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只是限于篇幅,没有详细一一列举他们的成果展示。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精选(十四篇)相关文章: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精选(十四篇)

《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2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优秀4篇)

《智取生辰纲》的创新教学

《智取生辰纲》人教九上13

《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

《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

《智取生辰纲》教案1

《智取生辰纲》2

《智取生辰纲》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智取生辰纲》教学实录精选(十四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yanjianggao/yanjianggaofanwen/1687945132220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