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主持稿 > 婚礼主持词 > 最新读贝多芬传的感受10篇(大全)

最新读贝多芬传的感受10篇(大全)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最新读贝多芬传的感受10篇(大全)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读贝多芬传的感受篇一

贝多芬的童年充满艰辛,缺少家庭温暖,生活于他就是一场悲壮的战斗。忧郁症、耳聋症等病痛缠身的他善良、自信、刚强,不甘心在磨难面前屈服。他原谅、宽恕忤逆、虚伪、丧尽天良的侄子;他无视浮夸的社会风气和庸俗的听众,只专注于伟大的创作;他即使身处悲哀的深渊,也仍然讴歌“欢乐”,创作唤醒人类的巨作。贝多芬向命运抗争,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一个坚定、刚强、自信、善良、伟大的音乐家在世人面前展露无遗。

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贪得无厌的酒徒父亲总希望贝多芬像当年莫扎特一样成为驰名于欧洲的神童,到处演出给家里挣钱。对于一个酷爱艺术的少年来说,过早挑起生活的重担,为生计奔波而苦恼,贝多芬的内心无疑是凄凉的。但他与儿时的友伴埃莱奥诺尔之间朦胧的情感也为这位懵懂少年留下了唯一温馨的记忆。

贝多芬身材矮胖,红砖色的宽大脸庞。在这生硬倨傲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十分善良的心。他会为了经济困难的朋友努力伏案工作来帮他脱离困境。他还曾经说过:“我的艺术应该造福于穷人。”他所创作的乐曲深深地表达了他挚爱共和和自由,盼望全人类幸福。在当今现实社会道德滑坡、世风日下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贝多芬这种善良的品质,让善良传递下去,让温暖弥漫于世人之间。

在爱情、精神和金钱等悲剧的刺激下,贝多芬将自己的思想、天才全都融入了他的乐曲中。贝多芬无畏于强权,他用乐曲强烈表达他对人生、社会的不满,他用乐曲鼓励人类,造福人类,把他们从迷梦中唤醒,斥责他们的怯懦。以音乐作为自己造福人类的工具,正是从这意义上讲,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伟大的贝多芬,他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翘楚,他更是现代艺术最英勇的一股力量,他是受苦而不屈的人们最伟大、最优秀的朋友。在人生中,当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磨难时,就应像贝多芬一样,用强忍的悲声唱起赞歌,在意志与信念的海洋中浸润一下,不屈不挠,勇敢地与之做抗争。我们还要无畏黑暗的恶势力,勇敢地与道德沦丧的丑恶现象作斗争。让我们学习贝多芬伟大的情操与精神境界吧,创造出一个像贝多芬所期望的和平安详自由的世界吧!

贝多芬,这样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快乐。他以一句充满豪情的话概括了他的一生,这句话今天已成了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惟其痛苦,才有欢乐。”

读贝多芬传的感受篇二

月下的清风,悄无声息地捧起书页,和着月光,书香四溢,那段不朽的传奇,又重现在眼前……

贝多芬,一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苦难与坎坷却充斥了他的整个童年与花季。十七岁母亲离世,贫苦的他独自承担起两个兄弟的教育责任,但命运却从不眷顾善良的他。经济的困窘,恋情的失败,甚至是最后双耳的失聪,对于对音乐充满热爱的他,无疑都是命运上的一道道伤疤。但他却在绝境中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豪言。诚然,他也做到了,在无声的世界里,他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等世界著作。贝多芬,音乐巨人,用自己的自强不息,用自己的音乐精神,战斗着,直至生命尽头。

但如今沉浸在霓虹灯下的我们,身体健全、生活优越的我们,又有多少人只走到半途,就因眼前的荆棘而放弃前进。桌上的题目,只因我们心里感到困难,便不再去想;早晨的锻炼,只因汗水在背脊流淌,便不再继续;以致是自己所炽爱的,所追求的梦想,也只因别人的质疑与嘲讽,便轻易放弃……

懵懂的青春,我因对数学的痴迷与热爱,便在心底埋下了当数学家的种子。怀着那份热血与渴望,幻想着将来如伟人一般功成名就后的喜悦,我努力着,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其中,而那粒种子,也在奋斗的浸润下,发出了芽。

然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措不及防的失败与质疑,犹如一场不请自来的暴风雨,摧毁着那份看似坚不可破,实则脆弱不堪的梦想。风雨过后,那棵刚刚挺起腰的小树苗倒了,那份梦想,也随之破灭,被岁月渐渐埋没在记忆里。而我竟毫无一丝愧意,任凭它成为回忆,慢慢淡忘,慢慢消逝在脑海之中。

经济的快速发展,诚然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源头,但它又何尝不是人性懦弱的祸根。而实现梦想后的快乐,或许并非是愿望成真后的满足,而是在追梦过程中成就新的自我的喜悦。

轻轻合上书本,那首雄壮激昂的《命运交响曲》仿佛又回荡在耳畔。就让我们伴着旋律,以那份坚毅与不屈,谱写出一首首战胜磨难的凯歌!

读贝多芬传的感受篇三

《贝多芬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一部传记。它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部传记中,罗曼??罗兰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从贝多芬身上,我们能学到了许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一种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只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努力向前。同时,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上述就是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贝多芬传读书心得。

读贝多芬传的感受篇四

黄昏即将到来,雷雨也随之酝酿,乌云蔽日,饱蓄着雷电,夹带着大风雨,突然,当暴风骤雨之际,黑暗裂了条缝,夜晚被赶走了,由于坚毅的意志力,白日又重新归还给了我们。

这就是贝多芬的人生,他将所有的一些化为美妙的音符,汩汩的从指尖流出。

贝多芬有着艰辛的童年时代,他有着一个喜欢酗酒的男高音父亲和一个做女仆的母亲。父亲用暴力威胁他整日练琴,把他当做炫耀的工具,这种严苛的训练方式让贝多芬喘不过气来,与莫扎特不同,贝多芬从未感受过家庭的温情。在后来,贝多芬失去了最亲的母亲。内心的忧郁越来越深。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后来,贝多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到了都城维也纳,一生几乎都在那儿度过。他的一生一贫如洗,虽然名声大噪,却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痛苦在一次悄然而至,30几岁的他遭受了耳聋的折磨内脏也遭受着令人难以忍受的痛楚,他的生命里难到永远失去乐声了吗?不,贝多芬,他能用心灵去感受最纯真的音乐。

很多人都认为是这会使贝多芬厌世,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贝多芬的许多作品,都带上了一种青年人的纯真,他是顽强的天使,无论暴风雨如何猛烈,贝多芬都能撕破乌云,寻找到光明。他一生沉浸在音乐中,如痴如醉,完成着自己心无旁骛的追求,他是不朽的灵魂!

他用自己一生的悲哀与欢乐凝成了一部著作——《第九交响曲》,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聆听他的人,仿佛就可以看见,贝多芬悲惨而有激情的,宛如一个雷雨天的一生。他掌握了大自然的精神。他是自然界的一股力量,原始的力量和大自然的其余部分交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一般的壮观。

外人也许认为贝多芬是个愤世嫉俗,疯狂的人,但是,在贝多芬隐秘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想去完成伟大事业的慈悲的心。

一个不幸的`人、一个被孤独、贫穷和残疾所折磨的人、一个被痛苦笼罩的人,世界不曾给予他欢乐,他却自己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这就是贝多芬,一个不朽的英雄!

读贝多芬传的感受篇五

跟随罗曼·罗兰的脚步,怀着一颗高瞻的心去拜读贝多芬的一生。我悄然合上书时,我猛然发现我们往往只被他创造的辉煌所吸引,对于贝多芬的细致的一生,我们还是一知半解。<

作为一个名人,贝多芬一直不被人了解,因此他从来都不能诉说自己的苦难。

贝多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一生都背负着无数的压力社会舆论,家庭,健康.....重重叠出。他生活在成功与苦难交织的世界中。由于不幸的耳聋,他很难与别人交流,当然他也不想与别人交流。他既高傲又孤僻,永远的寂静既使他安静又使他烦躁。因此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音乐中去,年轻时,他是有多高的热情,在他的作品透露着生命的新鲜与狂热,似乎这就是他的语言。他似乎已经迎来了成功,然而接踵而来的却是灾难。更多的疾病,无穷无尽地折磨着他。尽管是这样,他仍旧大胆放诞,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感言,蔑视世俗。晚年的他一贫如洗,不断举办音乐会带来了声誉却没有带来金钱。就是这时他完成了欢乐颂的作曲。

罗曼罗兰用一句话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有痛苦换来欢乐。

当我们去倾听贝多芬的名曲时,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贝多芬展现在你的面前:他已经将自己精神和血肉熔进了音乐中。当我们听到《第五交响曲》时,你会觉得里面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并抗击着;也恰如《英雄交响曲》所倾诉的,贝多芬的一生就像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静如水的早晨,但转眼间就有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可怕的静默,黄昏降临,雷雨经过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蓄满闪电,夹带着暴风雨。又突然,风狂骤雨之际,黑暗裂了缝白日的明媚又还给了大家。

贝多芬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他一直被卷入激情与哀伤的漩涡。在生命落幕时,他还幽默地说:看啊,喜剧收场了。

贝多芬的一生也正应了一句话:痛苦与欢乐是共存的。

读贝多芬传的感受篇六

竭力为善,爱与自由甚于一切,

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

——贝多芬

(一七九二年手册)

从《贝多芬传》中录下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已是我第三次阅读这部传记了。较于前两次,这次阅读已滤去了幼稚与好奇的部分,多了一点尊崇。

贝多芬是个忧郁、不漂亮的,灰蓝的眼睛显示出“一种无可治疗的哀伤”。是的,那是他成长中的阴霾,在他的心魂里久久不散。贝多芬的童年,是一场悲惨而暴烈的斗争——父亲无休止的毒打,他深爱着的母亲的死,以及过早降临的家庭责任……母亲的去世令他悲痛,他无时不刻地感觉到心灵的痛楚——二十岁,带着对故乡温柔而凄凉的回忆远走他乡。

二十六岁,他聋了,听不见了!在他的艺术生涯才刚刚走向一个高潮的时候!这悲剧式的愁苦,激发了他的一次创作的灵感——《悲怆》诞生了!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贝多芬的波澜起伏——有维也纳会议上的无上荣耀,亦有面对病魔的苦苦挣扎,甚至——在一八○二年,贝多芬曾经一度写下了遗嘱——这本是临终时的哀诉,可是贝多芬还活了二十五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说,“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是不会被什么所征服的,除了那一种伟大的英雄主义。一八○四年他创作了《英雄交响曲》,出于对当时法国大革命的敬意,他特地在封面上撰写了题献的词句——但当得知拿破仑称帝时,音乐家愤怒了——他叫道:“那么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贝多芬撕去了题献的部分,匆匆写下:“英雄交响曲……纪念一个伟大的遗迹。”他对自由的幻想破灭的——这又一个打击!

在如此悲哀的深渊里,贝多芬依然讴歌着似乎从未降临过的快乐——《第九交响曲》中,他与席勒合作完成了优美而壮丽的《欢乐颂》,堪称轰动一时的美谈。那是因为——爱与自由从未在他的灵魂中泯灭过——它们永远占据着贝多芬的思想,引领着他走向真理的世界。

贝多芬于一八二七年谢世。也许,他是不幸的,贫穷、残疾、孤独和痛苦不断地盘旋在他命运的上空,然而,他依然看得见曙光——世界并未给他快乐,他却是快乐与力量的源泉!他为这个世界上所有英勇的心灵写下了最好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这是贝多芬的另一条人生哲学。

爱与泪的交织,自由与束缚的抗争,以及对人生苦乐的认识,让我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地高大的贝多芬,站在我的心灵之颠,仿佛让我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读贝多芬传的感受篇七

“名人,名人,又是名人,哪来的这么多名人”。我小声嘀咕着。最近经过老师的推荐,我阅读了一本传记,名字叫《名人传》。虽然开始对这本书的印象不怎么样,但是一读,这本书却像一块磁石一般吸引着我,越读越精彩。

最令人我难忘的是着本书中的《贝多芬传》。贝多芬不像莫扎特一样,有家人的呵护与爱,也不像舒伯特那样,从小就进入了皇宫。贝多芬在我们眼中是一位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可是,我们又何曾去关注过悲惨的身世。

贝多芬在1796年到1800年之间,痛苦的耳疾和内脏已快让他筋疲力尽,课他并没有放弃,他开始大量的创作曲子,从此谱写了今日的辉煌。

读到这里,我突然十分敬佩贝多芬。上帝为他关上一扇健康的门,必定就会为他打开一扇窗,而他的窗就是那音乐的大道。他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感动。

20xx的暑假,我准备要考钢琴七级,对于才学钢琴两年的我还是有难度的,为了让曲子呈现出来的效果更好,我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每天练习3个半小时,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我兴致勃勃地练,每天很认真,可渐渐地,我有些厌烦了,每次不耐烦地坐到琴凳上,能拖一会儿就拖一会儿。这时,妈妈总是对我说:“加油!坚持就是胜利!”我只好硬着头皮,叮叮咚咚地练习起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利地拿到了七级证书。

是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贝多芬的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读贝多芬传的感受篇八

"用痛苦换来快乐!",这扣人心弦的余音荡漾在《贝多芬传》的结尾.

我们从音乐,语文等方面都曾了解过贝多芬——那耳聋而坚持创作的音乐家.事实上,他的一生不是课文中几百字能表述的.

贝多芬的童年在醉汉父亲的挥霍下逝去了,并失去了挚爱的母亲.19岁挑起养家大梁的他,生活异常艰苦,但命运,不罢手!夺去了他的物质生活——壮年耳聋是原本不富裕的一家更加拮据;夺去了他的精神生活——他从没有真正的,风雨共患的知音;甚至用爱情折磨他——两次失败的恋爱是他心力交瘁.

那他如何走过人生将近60个年头 他超凡的乐观和顽强.在一次次被现实打击后,他总能以自己的"傲气"与乐观爬起.如暴风雨中的帆船,渡过一个又一个的浪,顶住狂后般的大风……但乌云始终会被赶走,贝多芬却长眠了,把黎明留给后人.

我合上书本,漫步在小路上.看到一位孩童为那十个中一个气球没了二哇哇大哭.我心中突然荡起了涟漪——我们曾经为小失意而懊恼不已,为失败自暴自弃,为低谷一蹶不振……若是真来大风大浪,我们只能作乌云的囊中之物,被任意蹂躏.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遇到贝多芬的境遇,但我们需要让自己坚强,不被暴风吹飞,不被厉雨击垮,在汹涌中成风破浪.

用痛苦换来快乐!

读贝多芬传的感受篇九

命运从没有垂青于他,而他却死死地抓住命运的衣角,纵使后来变得病态而蜡黄,他的手依然没有松开。

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个叫贝多芬的音乐天才,是在两年前的语文课本上,传说贝多芬为了弹曲子给一位姑娘听,即兴创作了一首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课本上将这首曲子描绘得栩栩如生,想听听这首曲子,于是我打开网络。当乐曲徐徐漫开时,我才发现,原来声音也可以这样地闪光,这样地将一个人带往另一个空间。我于是开始在心中描摹这个伟大音乐家的形象:高高的个子,笔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端端正正的眼镜,说话的音色也如这美妙的音乐一样迷人,令人沉醉。

当然,读了《名人传》中第一章节《贝多芬传》后,我才知道,贝多芬原来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帅气,而是矮小臃肿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惊恐,即便如此,我却越来越崇拜他。

他以全身心的力量去投资音乐,在他肉体与心灵的双重痛苦打击下,他依然选择坚强地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音乐人生,因为他知道自己放不开,一放开就会像一块石头一样,被无情地推入悬崖,然后被摔得粉碎。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于是,他的执着使他交付于后人上百首钢琴奏鸣曲,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四重曲,协奏曲,交响曲和宗教音乐,然后他就去参见了神明,从人间走向天堂。

几百年过去了,岁月可以带走人的生命,但它绝不能向我们索要他们曾经留下的财富。贝多芬的音乐财富,成了千古绝唱,没有人能够唤醒他的天赋,没有人能够继承他或者超过他。他爱音乐爱得痴,爱得野,爱得疯狂!他的每一个细胞都像是在暗示着一个音乐符号,一个跳跃且激情狂奔的音乐符号,它们就这样占据着他的心脏,血液甚至于每一块有感觉的地方。

然而,历史的伟人始终都只能停留在历史。当我们几百年后重新温习经典,才发现创造财富的最高者竟然是时代,时代创造了贝多芬,创造了贝多芬的音乐。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时代不是看中了贝多芬,而是当它在人群中穿梭的时候,贝多芬高高举起的手引起了时代的注意,于是时代选择去塑造贝多芬。

然后就是,“用痛苦换来欢乐。”

贝多芬闯过了时代给他设立的一个个关卡,虽然每次都是伤痛累累,但他却表现得毅然决然。然而,在最后一个关卡,也是最难过,最能显露人本色的关卡面前,贝多芬终于倒了下去。并且,再也没有爬起来,原因就是他那难以割舍的亲情,他一次又一次地为它差点送命。他没有愤然,反而表现得心甘情愿,于是时代结束了他的生命,遗憾地将他交付上帝,一个即将果实累累的大树就这样被一群小蚂蚁咬断了,倒在地上,只剩下一声巨响在空气中萦绕。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期枉真理。”——贝多芬

读贝多芬传的感受篇十

现在想来,要感谢学校的读书汇报,如果没有这项安排,我应该至今都不会主动拿起《贝多芬传》读一读。

读完《贝多芬传》心里有着不平常的滋味。或许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他伟大的成就,却没有看到他艰苦的过程,我们只看到了他富裕的背景,却忽略了他也曾拮据、贫穷,他也曾被人狠狠的甩开求助的手,无奈地选择孤注一掷。

作家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读读喜欢的书吗?不是的,那是十年如一日的苦心研读和毕生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正所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贝多芬,你面对种种困难,为何从不曾言败?

有一种人,生命中只有滂沱的大雨和苦涩的笑,但却执着的讴歌欢乐,我想一定是你吧!有一种人,虽然被伤害的创痕斑斑,却一直在为他人祈祷祝福,无怨无悔的奉献一生,我想一定是你吧!

读了你,我才真正的懂了你。我多么想学习你不言败的坚强,不退缩的毅力,不为己的精神。

最新读贝多芬传的感受10篇(大全)相关文章:

最新读贝多芬传的感受10篇(大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新读贝多芬传的感受10篇(大全)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shiyongwendang/zhuchigao/hunli/1686712650193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