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唐诗《小松》有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下列蕴含的哲理

唐诗《小松》有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下列蕴含的哲理

点赞 分享
唐诗《小松》有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下列蕴含的哲理

微信扫码分享

题目:(单选试题)

唐诗《小松》有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下列蕴含的哲理相似的是:


A、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B、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C、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

D、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正确答案:B
解析:

本题为马哲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题干意思是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诗句体现的是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增减,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哲学原理是质量互变规律。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出自唐代元稹的《虫豸诗》,意思是告诫把持重物者,微小的东西不要全都轻视,因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项与题干反应的哲理相同,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出自王夫之的《思问录·内篇》,意思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出自南宋•朱熹《四书或问》,意思是天下最难以把持的就是人的内心,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是人的欲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出自桓宽《盐铁论·刺议》,意思是见得多的人学识广博,听得多的人头脑智慧,拒绝接受别人意见的视听闭塞,独断专行的人遭到孤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B。
【2023-深圳-02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唐诗《小松》有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下列蕴含的哲理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