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专栏 > 配套K12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2

配套K12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2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配套K12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2

微信扫码分享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2

总分100分时间45分钟

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共12题,共60分)

1.《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

A.突出民心向背 B.强化神权色彩

C.注重等级制度 D.依赖血缘纽带

2.王国维先生曾提出商代没有宗法制的论断,谓“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理解上述论断的关键在于()

A.“封邦建国”制度始于西周 B.宗法制度存在关乎政治的稳定

C.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宗法制的关键 D.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3.“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断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尊敬。”由此可推断出商朝晚期()

A. 宗法世系观念大大加强 B.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经成为定制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D.王位世袭制已经趋于衰退

4. 周朝封建卫、鲁时,命二国“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建晋国时,命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查,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这说明周初()

A. 被分封地都沿用商夏的旧制

B. 分封制达到“以蕃屏周”的目的

C. 放松了对分封地的管控力度

D. 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

5. “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

B. 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

C. 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D. 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6. 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

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

7.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了君臣关系 B.宗法关系史维系皇权的纽带

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

8. 《史记﹒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材料中的王位继承方式是()

A.禅让

B.世袭

C.考试

D.举荐

9. 《礼记》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姓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可见该制度()

A. 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B.使土地和权利层层分层

C.确立了中央集权 D. 扩大了国家疆域

10“祖德流芳思本木,宗功浩大想水源。”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

A.规范宗教仪式

B.传承中华传统

C.禁锢人们思想 D.阻碍社会进步

11.《殷周制度论》在谈及周朝的宗法制时,“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其中,“天”是指()

A.辨别是非的天理 B.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C.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12.郭沫若说:“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所谓的‘国’,其实仅仅是一个大宗和小宗,所以动辄便称‘万国万邦’。”这说明()

A.宗法制使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

B.中国古代社会有家国同构的特点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C.中国古代并没与出现真正的国家 D.一个宗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0分)

阅读下列材料:

13. 材料一:四子争位

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和老二),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老三和老四)。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争执:

老大:我是长子,当然我来继承

老二:我德才兼备,当然我来继承

老三:我是正妻所生的长子,应该由我来继承

老四:父王最喜欢我,应该我来继承

材料二:西周时期采取“裂土分封”,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采用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利,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文汇报》

(1)你认为谁应该继承王位?为什么?(4分)

(2)材料一反映的史何种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有谁开启?如何评价?(7分)

(3)“裂土封疆”指的是那种制度?(2分)

(4)“授权”与“尽忠”在上述制度中史如何体现的?有什么积极意义?(7分)

14.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材料,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完成问题。

材料一:西周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左传桓公二年》:“天子立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材料三:“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在“家、国”关系上有何特点?(3分)

(2)在“家、国”关系上,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四有何延续性和变化?分析其原因?(7分)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15.简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0分)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高一9月第一次周练历史答案

1-5 ACADA 6-10 BABBB 11-12 DB

13.(1)老三嫡长子

(2)王位世袭制夏启

评价:是社会生产力(私有制)的进步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阶级对立的产物

(3)分封制

(4)授权:土地臣民世袭统治权

尽忠:征收疆土、随同作战

缴纳贡赋

朝见天子

意义:扩大了疆域、巩固了统治

14.(1)宗法制和分封制紧密结合(或者政治制度与血缘相结合)

周王是天下共主的地位

贵族通过嫡长子继承制获得政治特权

(言之有理即可)

(2)延续性:皇位世袭制延续了“家天下”的格局。

变化: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官员任免取代了贵族世袭制;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而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

适应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5.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以加强王权。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宗法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加固了集团内部的团结。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随着血缘关系的淡化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宗法分封制维系的统治秩序必然遭到破坏。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4)家国同构

(5)延续性和创新性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配套K12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2相关文章:

配套K12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五单元专题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

配套K122018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计数原理 第1讲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理

配套K12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五节 测量电压习题(新版)沪科版

配套K12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2

配套K12高中历史 1-3 宋明理学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配套K12】2016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完形填空寒假精练(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配套K12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2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tougao/13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