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专栏 >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九章模块综合测评四(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九章模块综合测评四(附答案)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九章模块综合测评四(附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据此了解了原子核的组成 C.约里奥·居里夫人用α粒子轰击铝核,发现了中子和正电子

D.贝克勒尔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认识、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

思路解析: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但并没有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人们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是从贝克勒尔首次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约里奥·居里夫人发现了正电子;中子是查德威克首先发现的. 答案:D

2.如图1所示,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

图1

思路解析: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答案:C

3.(2004北京高考,17)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图2

A.40.8 eV B.43.2 eV C.51.0 Ev D.54.4 eV

思路解析:基态氦离子与各能级的差值分别为:|E1|-|E2|=40.8 eV,A能;|E1|-|E3|=40.4 eV;|E1|-|E4|=51.0 eV,C能;|E1|-|E∞|=54.4 eV,D能,故选B. 答案:B

4.下列关于电磁波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伦琴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射到固体上,使固体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B.γ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

C.在电磁波谱中,最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 D.紫外线比紫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思路解析:无线电波是由振荡电路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外层电子受激产生的;而伦琴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频率逐渐增大,波长逐渐减小;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紫光比紫外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无线电波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γ射线最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答案:AC

5.某种金属用黄光照射时能发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橙光照射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用紫光照射一定会发生光电效应 C.用红光照射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紫光照射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思路解析:只要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黄光的频率,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黄光的频率时,也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BC

6.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的能级时( ) A.可以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可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频率最低的光子是由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 D.波长最长的光子是由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

思路解析:从氢原子的能级图可知,最多能辐射(n-1)(n-2)=6种光子,频率最低的光子也是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n=4到n=3发出的. 答案:B

7.美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镍铜长效电池,它是采用半衰期长达100年的放射性同位

63素镍63(28Ni)和铜两种金属作为长寿命电池的材料,利用镍63发生β衰变时释放电子

给铜片,把镍63和铜片作为两极为负载提供电能.下面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6363A.镍63的裂变方程是28Ni??01e?27Cu 063B.镍63的裂变方程是2863Ni??1e?29Cu

C.外接负载时镍63的电势比铜片高 D.该电池内电流方向是从镍到铜片

思路解析:镍63发生的是衰变,镍63和铜片作为电池两极,由于镍63发生β衰变释放电子给铜片,故有电池内部电子由镍63移到铜片,镍63应为电池的正极. 答案:C

2068.23892U变成82Pb要经过n1次α衰变,n2次β衰变,中子数减少的个数为n3,则( )

A. n 1=6, n 2=8, n 3=22 C. n 1=8, n 2=6, n 3=22 B. n 1=6, n 2=8,n3=16 D. n 1=8, n 2=6, n 3=16

思路解析:由衰变规律可知,只有α衰变使质量数改变,所以n1?238?206?8,荷电荷4数减少了8×2=16,而核电荷数只减少了92-82=10,说明发生了6次β衰变. 答案:C

9.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一个氘核,若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1、m2、m3,则( ) A.由于反应前后质量数不变,所以m1+m2=m3

B.由于反应时释放出了能量,所以m1+m2>m3

C.由于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从而吸收能量,所以m1+m2<m3

(m1?m2?m3)c2D.反应时产生了频率为的光子,式中c是光速,h是普朗克常量

h思路解析: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能量,有质量亏损,B对,A错,C也错误.放出的能量ΔE=Δmc2=(m1+m2-m3)c2,这些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去,其频率v?答案:BD

10.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氮核147N,被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速度为v的α粒子击中形成复合核,然后沿跟α粒子的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释放出一个速度也为v的质子,则( ) A.质子与反冲核的动能之比为17∶25 B.质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之比为1∶5 C.质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之比为8∶17

D.质子与反冲核在磁场中旋转频率之比为17∶8

4117思路解析:衰变方程为:2He?14N?71?8O,由动量守恒可得:

?E,所以D正确. h4v=-1×v+17v′(v′为反冲核的速度),所以质子与反冲核的动能之比

v17?; v?5Ek1m1v2117217; ??()??()?Ek2m2v?17525质子与反冲核的动量之比

p1m1v1171?????; p2m2v?1755由T?fqmqB2?m11717得f?,所以质子与反冲核的频率之比:1?1?1??. ?2?mqBf2q2m2818答案:ABD

11.下表列出了几种不同物体在某种速度下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和频率为1MHz的无线电波的波长,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

质量(kg) 速度(m/s) 波长(m)

2.0×10-21.0×10-23.3×10-30 弹子球

9.1×10-315.0×1061.2×10-10 电子(100 eV)

— — 3.0×102 无线电波(1 MHz)

①要检测弹子球的波动性几乎不可能 ②无线电波通常情况下只能表现出波动性 ③电子照射到铝箔上可以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④只有可见光才有波粒二象性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思路解析:弹子球的波长太小,几乎无法验证;无线电波的波长较长,波动性很明显;电子的波动性也可通过照射金属产生的衍射现象得到验证;任何电磁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答案:D

12.(2006江苏南京期末,2) 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个质点,初速度相同,均为v1.若它们分别受到相同的冲量I作用后,A的速度变为v2,B的动量变化为p,已知A、B都做直线运动,则动量p可以表示为( ) A.m(v2-v1) B.2m(2v2-v1) C.4m(v2-v1) D.m(2v2-v1) 思路解析:由动量定理 对A:I=2mv2-2mv1① 对B:I=p-mv1②

所以由①②得p=m(2v2-v1) 故D正确. 答案:D

13.(2006辽宁沈阳质量监测,5 )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的小车上,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与地面摩擦不计,当人从小车左端走到右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车上行走的平均速度越大,则车在地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也越大 B.人在车上行走的平均速度越大,则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也越大 C.不管人以什么样的平均速度行走,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相同 D.人在车上行走时,若人相对车突然停止,则车也立刻停止

思路解析:质量为m的人从小车左端走到右端的过程中动量守恒 则mv人=Mv车 故A正确.

由于人车运动时间相同, 则mv人t=Mv车t 如右图所示,得ms人=Ms车 s车+s人=L车 所以s车=mL车

M?mL车为车长,可见人、车运动距离与速度无关. 故B错误,C正确.

由动量守恒:mv人-Mv车=0知,当人相对车突然停止,则车相对地的速度必为零.故D正确. 答案:ACD

14.中微子离开太阳和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中微子振荡”,转化为μ子和τ子.科学家通过中微子观测站的观察和理论分析,终于弄清了中微子失踪的比例和机理.若中微子在运动中只转化为τ子和μ子,已知μ子运动方向与中微子方向一致,则τ子的运动方向( ) A.一定与中微子方向一致 B.一定与中微子方向相反 C.可能与中微子不在同一直线上 D.只能与中微子在同一直线上

思路解析:由动量守恒可知,μ子运动方向与中微子方向一致,τ子的运动方向可能与μ子相同,也可以与μ子相反,即只能与中微子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D

15.(2005全国高考理综Ⅲ,18)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3所示.欲使一处于基态的氢原子释放出一个电子而变成氢离子,该氢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至少是( )

图3

A.13.60 eV B.10.20 eV C.0.54 eV D.27.20eV

思路解析:要使氢原子变成氢离子,是使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需要吸收能量大于等于ΔE=E∞-E1=0-(-13.6) eV=13.6 eV,所以A选项正确. 答案:A

16.(2005辽宁高考,31)如图4所示,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4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B.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 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 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

思路解析:γ射线不带电,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β射线带负电,α射线带正电,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出甲为β射线,乙为γ射线,丙为α射线,所以选项B正确. 答案:B

17.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度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度为v2.在碰撞过程中,地面对钢球的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 ) A.向下,m(v1-v2) B.向下,m(v1+v2) C.向上,m(v1-v2) D.向上,m(v1+v2) 思路解析:物体以竖直速度v1与地面碰撞而又以v2的速度反弹.物体在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初、末状态动量皆已确定.根据动量定理便可以求出碰撞过程中钢球受到的冲量.

设垂直地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对钢球应用动量定理得 Ft-mgt=mv2-(-mv1)=mv2+mv1

由于碰撞时间极短,t趋于零,则mgt趋于零.

所以Ft=m(v2+v1),即弹力的冲量方向向上,大小为m(v2+v1). 答案:D

18.如图5所示,一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从一定高处自由落下,与倾角为45°的固定斜面相碰,碰撞前小球的动量为p,方向竖直向下,碰撞后小球沿水平向左的方向运动,动量大小仍为p.设碰撞时间极短且为t,则碰撞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 )

图5

A.方向沿斜面向下 ,大小为2p/t B.方向沿水平向左,大小为

p tC.方向垂直于斜面斜向上,大小为2p/t D.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

p t思路解析:碰撞时间极短,表示可以忽略重力,该题是二维情况下的动量定理的简单应用: 竖直方向上:

Δpy=0-p=-p(取向下为正) 水平方向上:

Δpx=p-0(取向左为正), 那么?p??px??py?2p,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依动量定理

22FNt?2p,FN?2p. t答案:C

19.(2004江苏高考,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B.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思路解析:α射线不是电磁波,β射线是原子核衰变过程中形成的,半衰期不随外界条件改变,在原子核衰变过程中要发生质量亏损. 答案:C

20.关于下面列出的这些核反应方程,正确的说法是( )

3015P?30i?X14S940Be?21H?5B?Y427He?42He?3Li?Z

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九章模块综合测评四(附答案)相关文章: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2套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暑假作业题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五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3篇)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一等奖(4篇)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总结(五篇)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九章模块综合测评四(附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tougao/13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