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专栏 >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微信扫码分享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

艺术学科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长期坚持各种艺术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力得以培养,强调思想教育,课内外相结合,使学生艺术兴趣和爱好得以发展,智力得以开发,情操得以陶冶,思想道德水平和审美素质得以提高。

如各发达国家小学都把艺术课外活动作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德国小学中儿童按艺术美的要求精心布置教室内外,窗上和墙上贴贴有学生自己画的彩色画、习字和照片,走廊上到处是学生自己栽培的花卉,上空挂着学生自己制作的工艺装饰物,五彩缤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艺术美的快乐学习环境。 在法国小学艺术课外活动安排方面就很有特色,开设两种班:a、艺术启蒙班。由教师带领、组织学生参加著名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如艺术室、舞蹈、戏剧团、管弦乐、绘画等,或参观一些文化机构(博物馆、现代艺术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b、文化遗产班。引导学生发现某一地区的文化财富,如其环境、历史鉴证、活泼的现代生活等。在我国也有部分小学每天下午均有一个多小时文娱活动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歌咏、舞蹈、剪纸、绘画、乐器演唱、合唱等课外活动。

一、艺术活动的重要性

(一)艺术活动是人的“修养教育”、是做人的教育

生理学家认为艺术活动对促进人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协调作用,应试教育使学生长期为文学数据所困,导致学生厌学、考试作弊情况出现,左脑长期绷得极紧,导致左右脑发展不平衡、影响智力提高,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缺乏创造力,制约整个素质全面提高。再则,艺术活动能净化人的心灵、对人的全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足作用,是灵魂的教育。各门类艺术是融合统一的,课内打基础、课外做实践。艺术活动的空间灵活,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有组织、有针对、有意义的比赛、展览、排练演出等形式,构筑健康向上的艺术环境。活动中增强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的精神和拼搏的精神;增强学生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同时磨练学生意志,是学生全身器官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和敏锐的反映,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升华,使校园艺术氛围浓厚。 (二) 符合艺术课程的性质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如果没有绘画、雕塑、音乐、诗歌及自然所引起的情感,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人生就会失去一半乐趣。”艺术活动正是用感人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是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具有综合性、愉悦性、经典性、人文性的活动,使学生获得创造鉴赏的审美情趣,情感丰富,文化智能得以提升,应用价值得以体现,使学生更有学习效率。

(三)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事物,艺术素养主要指是具备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技能与审美能力,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艺术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可使他们完善品格,丰富感情,开拓思路。

二、艺术活动实施方案:

a、进行课外活动方案设计并实施。

b、制订课外活动的工作计划,包括音乐、美术两大部分的详细计划安排(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地点)。

c、艺术组定期开展各项活动。

创建走廊文化,提升校园艺术氛围。利用学生在课外兴趣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装饰校园走廊的墙面以及橱窗布置。通过这样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充满自信,激发了学生的对艺术的热爱。

定期在校内开展“我是小小艺术家”展示、评选活动,使一批出类拔萃的艺术少年脱颖而出。组织学生现场作画比赛,让孩子们的创造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升华;

举行每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充分展示活动成果,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教育的兴趣。如:举办书法、绘画或剪纸作品展;开展校园小歌手、器乐小能手的评比活动。

充分发挥家长的艺术才能,邀请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加深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三、制订课外活动的工作计划

一是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把课外活动工作列入学校计划中。明确全校及班级课外活动的种类和要求;筹划课外活动方面需要增添的设备和其它物质条件,确定辅导老师。

二是在学校课外活动工作总体安排下,负责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专业教师要制定每学期的具体计划,提出具体措施,落实具体活动项目的负责人员。

三是每项全校性的课外活动的活动开展前,都应由有关负责人拟定实施计划,包括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地点。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栗庙小学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课外活动总体方案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从本学期以每周1—2个学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开设美术、音乐兴趣小组,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具有自觉接受教育和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每次参加活动都能既满足各自需要,乐意参加,又确实增长见识,有所得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课外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一、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特将课外活动分成低段组(1—2年级)、中段(3—4年级)、高段组(5—6年级)三部分,三部分同时开展。

低段组课程设置如下:美术(儿童画、线描画、吹塑纸版画、手工制作)、少儿舞蹈。 中段组课程设置如下:美术(吹塑纸版画、线描画、剪纸)、舞蹈、器乐(竖笛、电子琴等)

高段组课程设置如下:美术(素描、水粉、国画)舞蹈(欣赏与实践)、铜管器乐等。 二、课外活动安排(具体操作见附页) 附:栗庙小学课外活动记录表

①、音乐课外活动:针对节日开展多种活动,如五四、六一、七一、国庆、元旦、每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等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充分展示活动成果,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教育的兴趣。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②、美术课外活动: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教师的自身条件成立儿童画班、国画班、素描班、手工制作、剪纸等。组织学生参观美术作品展览,以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认识各种绘画题材和表现手法;组织学生去风景秀丽的地方写生,让孩子一边欣赏自然美景,—边学习写生方法;学校美术组还组织每班出一期有关反邪教的黑板报;组织学生参加学区的食品安全漫画评比、在校园内开展以每个年级为单位的专题小报展览等等。

开展活动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四、 课外艺术活动分析

1、激发学生兴趣,愉悦心情

开展艺术活动之前,学生在上美术课的时候经常有忘记带书本、学习材料,作业交不齐的现象。开展“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活动后,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踊跃,乐于动手画画;参加课外美术活动人数递增,报名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越来越多,没机会参加的学生则让家长向老师提出请求;书画兴趣小组的学生放学后迟迟不肯离开美术室;参加各级展览、比赛的学生作品越来越多。

2、促进身心发展

(1)、艺术实践活动是第二课堂的补充,活动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正如一首首歌曲的歌词,演唱时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象《小猫钓鱼》给学生播种下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种子。《凤阳花鼓》加强对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我们的田野》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的向往。

(2)、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音乐经验的不断积累及理性知识的不断增长,必定伴随他们不断增多审美评价的成分,从而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培养高尚审美情趣。

(3)、陶冶情操,优化心理素质的熔炉

学生在一次次比赛,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活动开发了学生的艺术智能,提高了学生想象创造力,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完善和提高智力品质,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更何况一次次活动比赛的画面也成了学生一生中难以忘却的回忆。

五、分析活动中存在问题与思考

(1)、艺术课外活动要长期开展往往遇到:活动时间到了,可总有几个学生会被一些事情耽搁,时间上得不到保证,效率不高。为此我们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活动展开过程中怎样保证课外活动的效率,提高活动的质量。

(2)、学生毕业、升学流动,小学低中高段兴趣班选择幅度大。导致一些学员刚刚学了些基本功,勉强可以上台演出时,已经恰到高年级阶段了,就马上换写作、英语补习班。持续性不够。

本活动表明:艺术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在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一些策略对提高活动质量是十分有效的,对学生个性发展是积极深远的。课外活动全面开展,是值得推广,甚至要加强力度。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美术兴趣小组课外活动计划

我校开展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进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 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 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后进行美术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临时美术教室。 3、 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教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 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 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低段学生安排儿童线描画教学,中高段学生学习吹塑纸版画。

线描画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认识线描画的特点,欣赏优秀的线描画的作品,布置画线描画所需的工具、材料。

第二课时:线的认识《有趣的线条》 第三课时:线描画的基本方法 《羽毛》写生 第四课时:《旅游鞋》 第五、六课时:《植物写生》

第七、八课时:《日常生活用品写生》 第九课时:《自行车写生》 第十课时:《蝴蝶标本写生》 第十一课时:《鸟类标本写生》 第十二、十三课时:《校园风景写生》 第十四课时:《猜猜我是谁》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第十五课时:《人物半身像写生》 第十六课时:《画画我们的美术老师》 吹塑纸版画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了解吹塑纸版画及所需材料,欣赏作品。 第二课时:《树林》 第三课时:《仙人掌》 第四课时:《彩色泡泡》

第五、六课时:《红红的苹果树上挂》 第七、八课时:《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第九、十课时:《我心中的马蒂斯》 第十一、十二课时:《神秘的毕加索》 第十三课时:《岁岁进步的生日卡》 第十四课时:《辞就迎新的贺年卡》 第十五课时:《手》 四、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两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栗庙小学美术组

栗庙小学01年“乐酷杯”小歌手比赛名单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班级

姓 名

唱 曲 目

序号

班 级

姓 名

唱 曲 目

一(1) 周维林 一(1) 姜佩雯 一(2) 毛梓依 一(3) 祝溧霞 一(3) 胡亿雯 一(4) 郑潇朔 三(1) 占宇颉 三(1) 周洳卉 三(2) 陈佳凝 三(3) 谢静娴 三(3) 王旎俏 三(3) 宁晓 四(1) 汪慧慧 四(1) 王菲颖 四(1) 童波 四(2) 周雨庭 四(2) 伍毛靖 四(3) 陈雪莹

《祖国祖国我爱你》 23 《感恩的心》 《粉刷匠》 《牧羊童》 《萤火虫》 24 25 26 27 28 《让我们荡起双桨》 29 《黑眼睛》 《卓玛》 《小螺号》 《五环童话》 30 31 32 33

五(2) 毛昱恒 五(2) 张思思 五(3) 汪景洲 五(3) 郑诗雨 五(4) 徐思琦 六(1) 徐莹 六(2) 金雯倩 六(3) 江霞 六(3) 王倩 六(4) 邹小霞 六(4) 姜璐瑕 二(1) 二(1) 二(2) 二(2) 二(3) 二(3) 二(4) 姜心悦 毛韦辰 鲍咏琪 徐致庄 周蔚琳 姜溢佳 夏萱 郑 艺玮

《剪羊毛》 《兰花草》 《宁静的夏天》 《青苹果乐园》 《童心是小鸟》 《五环童话》 《一个人流浪》 《星光》 《画四季》 《哦,十分钟》 《酸酸甜甜我做主》 《小红帽》 《星在走天涯》 《捉泥鳅》 《一双小红鞋》 《嘀哩,嘀哩》 《蜗牛与黄鹂鸟》 《童心是小鸟》

《让我们荡起双桨》 35 《跨世纪的新一代》 36 《小螺号》 37

《让我们荡起双桨》 38 《让我们荡起双桨》 39 《宁静的夏天》 《牧羊童》 40 41

20 21 22

四(3) 裘佳慧 五(1) 郑思婕 五(1) 邓家彪

《嘎妞妞》

42

二(4)

郑舒琪

《好孩子要诚实》

《童心装满四 季的 故事》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栗庙小学“乐酷杯”小歌手比赛结果

一等奖(4名)

▲高段:

五年级 王雨点(9.78分) 四年级 谭卉丹(9.58分)

▲低段:

三年级 章蕾(9.65分) 二年级 王璐凡(9.45分)

二等奖(8名)

▲高段:

四年级 (9.47分) 五年级 郑诗雨(9.38分) 五(1)班 邓佳彪(9.28分) 六年级 李燕(9.25分)

▲低段:

三(3)班 宁 晓(9.42分) 二(4)班 夏 萱、郑艺玮(9.35分) 一(1)班 周维林(9.30分) 二(1)班 毛韦辰(9.27分)

三等奖(12名)

▲高段:

五(2)班 毛昱恒(9.23分) 五(3)班 汪景洲(9.18分) 四(1)班 汪慧慧(9.02分) 六(3)班 王 倩(9.00分) 六(4)班 邹小霞(8.95分) 六(3)班 姜 霞(8.93分)

▲低段:

一(3)班 祝溧霞(9.22分) 二(4)班 郑舒琪(9.17分) 三(1)班 周洳卉(9.13分) 一(3)班 胡亿雯(9.13分) 一(2)班 毛梓依(9.12分) 二(1)班 姜心悦(9.07分) 栗庙小学音乐组 2010年5月10日

诵读比赛的方案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通过组织学生诵读我国古诗文经典活动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创作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一、参赛办法:全班集体参赛

本次比赛分低段组(1—3年级)与高段组(4—6年级)两个类别。

二、时间:2010年6月6日上午8:30分

地点:学校大操场

三、主题:诵读美文 放飞希望

四、比赛形式与安排

本次比赛采用配乐朗诵的形式,时间6分钟以内,按低到高年级的次序比赛。节目于5月27日(周二)晚办公前报艺术组。

五、评奖办法:

比赛按60﹪比例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六、评委组成

略 。

综合组 2008年5月

“我的教室,我的家”温馨教室评比方案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相关文章: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tougao/142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