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阅读 > 口号大全 >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优质(十七篇)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优质(十七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优质(十七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一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理读法: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

2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再读课文相关片断。

一、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显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不若孀妻弱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益其所不能,      吾义固不杀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

惧其不已也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帝感其诚     甚矣。汝之不惠

其妻献疑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6、学生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思考: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一、思读课文,理解寓意。思考:

(一)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明确:

1、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的困难有: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二)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对举,有什么深意?

明确: 智叟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叟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无穷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二、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学生循声跟读。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②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③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④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⑤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

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学生讨论交流。

2、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的道理是: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讨论,争相发言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九、板书设计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二

教学目的:

一  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

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二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设想:

一  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  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  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  “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五  安排三教时(包括课内自读。如自读放在课外进行,只需要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解题,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

二  学生自读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解题。

(一)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二)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三)提问:什么是“寓言”?(学生查词典,先说明“寓”字的含义,然后根据词典中“寓言”的条目说明这是一种什么体裁。)

(四)教师小结,同时布置自读: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一堂课,请同学们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准备下一节课提出。

二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要特别注意的词语(见“教学目的一”),学生边读边在这些词语下加着重号。教师行间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三  布置作业 :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二  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落实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自读:

(一)学生齐读全文,结合正音:仞、惩、塞、迂、荷、箕畚、龀、匮、亡(,同“无”)、厝(,同“措”)

(二)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  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预习是认真的。许多问题经过大家一起思考,都得到了解决,可见只要开动脑筋,同学们是能够自己读懂的。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方圆、面积,方七百里,写山之大,是约数;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虚指,极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说明移山之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即一年),才返家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最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物表”里的这些人,在“移山”这个巨大的困难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二)人物分析——重点:智叟和愚公妻;并及愚公子孙、遗男。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很接近。我们的分析就从这两个人入手:

1.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讲的。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讲的。“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同“岂”,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贱的称呼。

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而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下面再来讨论另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

1.提问: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学生找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2.提问: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怎样?

学生找出“跳往助之”一句;“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教师总结:上面我们比较了除愚公以外的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现在我们把课文中的有关部分再朗读一遍。学生朗读(从文章开头读到“其如土石何”)。

3.布置思考题:愚公是坚决主张移山的,有人就说他笨。“愚公”这个名字本身也表明他是个“笨老头”。请大家课外再认真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愚公到底笨不笨?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二  这则寓言的深刻教育意义。

三  继续学习和巩固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

(一)提问:愚公多大年纪?(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二山有多大多高(方七百里,高万仞)凭愚公的一点力量能不能把山移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那么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太笨了呢?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充分讨论以后,教师继续启发提问: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学生回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教师讲解“惩”字            含义:惩,苦,是意动用法;此句意即“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苦”。板书:痛感迂、塞之苦。

追问: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学生找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达”与上文“迂”、“塞”相对;阴,是水南山北。教师板书:确知移山之利。

追问: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针”的修辞作用: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顶针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继续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

进一步追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笨呢?

教师启发谈话: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雷锋同志,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二)提问: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这就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的取名所寓有的深意。“叟”是老人的意思。

(三)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二  课堂练习:

(一)学生齐读全文,要求: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立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刻寓意。

(二)指定一个学生口译第3自然段,如有误译,共同订正。

(三)发课堂练习资料: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教师点明: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奋斗不懈,这就是我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的有益启示和深刻教育。

三  布置作业 :

(一)背诵全文。

(二)结合作文教学,写《老愚公的故事》(不是翻译)。

(三)“思考和练习三”(适当补充内容)。

附  教学参考资料:

1.《文言文的语言分析·愚公移山》,(南通师专中文科《科学与研究》丛书之一,张拱贵、黄岳洲著。)

2.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见《语文战线》1981年第8期。) 

(饶杰腾 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三

三维目标:

1. 了解寓言的特点,把握本文的寓意。

2. 结合时代特点,体会“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掌握“方”、“聚’、“许”、“增”、“且”、“焉”、“毛”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 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l)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试译全文。着重弄清几个通假字,如:“反、惠、亡、厝”,并翻译难句。

(2)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区分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

(3)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寓言的特点,注重课外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从而获得文化的补益和人生的启迪。

(4)把握本义的寓意及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背景资料:

《列子》一书记载的神话寓言资料十分丰富,一些在中国相当著名的神话,皆出现于《汤问篇》。有的作品上古时已经出现,在《列子》书中稍作调整,如《夸父逐日》;有的则早已流传民间,但在《列子》书中首先记载下来,《愚公移山》就是典型的例子。书中表现的思想是魏晋时代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有些还反映了佛教思想,但本文却对后人有一定的启发教育作用。

题目解说: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讲的就是围绕愚公移山的事件而引出的一则动人的故事。

知识链接:

袁珂论《愚公移山》的特色

旧以为是寓言,其实是神话。愚公就是古代神话中夸父、刑天、共工、蚩尤这类巨人的化身,所以他敢去搬移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论其精神更是一脉相通,古代神话便多含有寓言性质,如《夸父逐日》、《刑天断首》等何尝不都有深刻的寓意;所以首先当视《愚公移山》为神话,然后再以寓言目之,何况故事中有“操蛇之神”,有“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等,本身也就具有了神话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 字音词义

1. 字音认读

冀州(jì)                  魁父(kuí)

陇断(lǒng)           叩石(kòu)

2. 字形辨识

遗(yí)遗产              冀(jì)冀州        彻(chè)彻底            娥(é)娥眉

遣(qiǎn)派遣   翼(yì)机翼              沏(qī)沏茶            饿(è)饥饿

3. 词语补注

阴阳:古代称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山之南,水之北为阳。

二. 内容解读

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它是把比较深刻的道理寄寓在一个假想的短小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寓言常常用比喻的方式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它常常假托于故事和人物表达一定的人生哲理。古代寓言有的是把民间寓言记载下来的,有的是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的。经过记载或加工,扩大了流传范围,增强了文学色彩,甚至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主要特点是情节、结构简单,往往是一两百字一则,甚至几十字一则,但故事生动有趣,思想深刻。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愚公移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篇。寓言说的是愚公苦于北山的阻挡,率领儿子、孙子挖山的故事。愚公不顾智叟的讥笑,坚信每天挖山不止,世世代代地挖下去,就可以搬走大山。愚公移山的决心感动了天帝,天帝命神仙背走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其实并不“愚”,“智叟”其实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的用意是构成鲜明的对比。智叟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其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

全文按情节发展可分四段。

第一段写移山的原因。交代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高度、广度和所在地,突出移山难。

第二段写移山之艰。叙述了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中的艰苦劳动。

移山的原因——塞  迂

移山的目标——通豫南,达汉阴

移山的办法——投诸渤海之尾

移山的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第三段写移山的高潮,突出愚公移山之坚,批驳智叟的愚。

第四段写移山的结局,两座大山终被移走。

结构图示:

人物形象:

愚公:寓言成功的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的精神。

智叟: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人。

特色赏析: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结构层次。本文结构层次非常清晰。课文先交代移山之因,然后写移山之难和移山冲突,最后写移山结局。移山之因是塞迂。移山之难难在以下几方面:l. 所移之山高大、“方七百里,高万仞”,且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2. 移山置土石地点遥远,“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只能“寒暑一反”;3. 移山办法落后,“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移山之难反衬了移山决心之大。移山的冲突有二:一是和妻子的内部矛盾,这是次要的:一是与智叟的冲突。通过冲突,既写出了移山之艰难,也赞扬了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移山结局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本文把愚公和智叟加以对比,不仅具有讽刺效果,而且突出了愚公的形象。智叟的“笑而止之”以及“甚矣,汝之不惠”,是对愚公的讥笑和责难,企图阻止愚公移山,其口气相当严厉。他轻视愚公的“残年余力”,挖苦他“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责难他“其如土石何”,在他看来愚公简直无能至极。然而愚公的反驳却无容质疑,反而使得智叟的讥笑和责难显得滑稽可笑。与智叟“笑而止之”相反的是,愚公“长息曰”,态度是认真严肃的。愚公首先指出智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进而批评他“曾不若孀妻弱子”。最后以有力的论证阐明道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弄得这个自命不凡的老头“亡以应”,落得个讥笑别人却反被嘲讽的下场。

细节描写。文章的细节描写也很逼真并富有深意。寓言生动地描写了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并且年纪很小,从愚公批评智叟“曾不若孀妻弱子”可以看出,他去帮助愚公移山,他的寡母是极为支持的,可见愚公的事业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再从“跳往助之”本身来看,京城氏之子是真诚而愉快地去帮助愚公的,这更有力的说明了愚公事业的正确性。正如晋人张湛所说:“故北山之愚与嫠妻之孤,足以西(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惑。”这一细节描写,极大的增强了寓言的表现力。

句段品鉴:

(1)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品析:愚公虽年岁已高,但并不糊涂,“指通”、“达于”两个词写出了他做事目标明确。语言描写,反映了愚公民主的作风。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品析:这段话是愚公针对智叟阻止他挖山的言行时说的。歌颂了愚公目光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语言描写,突出了愚公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写法探究:

(1)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

对比指愚公、京城氏之子与智叟的对比。愚公用发展的眼光挖山不止,解决实际问题是智,智叟用静止的眼光,阻止愚公挖山,实则是愚。这样就有很强的讽刺效果。烘托,主要指侧面描写,如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俱”,天帝的“感”,对愚公形象的完善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2)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这篇寓言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分完整。如写移山的高大,“方七百里,高万仞”。写移山路途的遥远“寒暑一反”。移山办法的落后,“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移山的结局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3)语言简练得体。

如文中用“遂”,表现了愚公说干就干,毫不拖延的情况。“长息”,写出了愚公对智叟的惋惜。“亡以应”,写出了智叟无言以对的窘态。这些词都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

难点探究:

1. 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外表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内心的想法,接着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则用讥笑和嘲讽的语气:“甚矣,汝之不惠”,“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则更重,在智叟的眼里愚公完全是一个愚蠢至极、不可救药的老头。

这两个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阻之”,引出愚公的反驳,从而自然过渡到神话结尾。

2. “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表现在什么地方?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愚公”不“愚”表现在:他决定毕力平险,挖山不止,认为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这反映了他目光长远。他认为子孙无穷,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叟”不“智”表现在:他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说明他目光短浅,实则愚蠢。作者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突出了愚公的形象。

课本习题解答:

第一题:

1. 因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所以愚公要移山。他相信大山可以移走的根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2. 寓意是:告诉人们在困难面前要坚决斗争,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困难,争取胜利。对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我们在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遇到了任何困难或阻力,都要勇敢地面对,并想尽一切办法去战胜它。

第二题:

l. 反——返  2. 惠——慧  3. 亡——无  4. 厝——措

第三题:

1. 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2.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3.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第四题:(略)

第五题:(略)

《故事三则》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诸、丧、食、袂、辑、啖、危坐”。

(2)掌握准确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3)理解三则故事的寓意。

(4)学习主人公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5)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了解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学法指导:

(1)在准确理解字词并结合课下注释的基础上,通畅翻译全文。

(2)共同探究故事所包含的哲理。多角度地解读课文。

(3)课外阅读《左传》、《世说新语》里的文言故事,扩大知识面,丰富积累,感受传统文化中的人文魅力。

预习导引:

1. 作者简介

(l)《左传》简介。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2)《礼记》简介。

为孔子弟子及后学者所记,内容讲述哲理及礼仪法度,其性质为先秦儒家言礼之丛书。现今《礼记》即小戴记。

(3)《元史》简介。

《元史》是一部纪、传、表、志俱全的纪传体断代史书,共210卷,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记载从1206年到1370年,共165年的历史。由宋濂、王祎主持修撰。

2. 背景资料

许衡,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河内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李封村)人。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他是元代初期的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3. 题目解说

《人有其宝》这则故事,选自《左传·襄公十五年》,题目的意思是各人拥有各自的宝物。赞扬了子罕不贪。告诉我们“不贪”比玉更宝贵。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选自《礼记·檀弓》,意思是不吃带有侮辱性的东西,启示人们:做人要有骨气,不应轻易接受别人的施舍。

《许仲平义不苟取》这则故事,选自《元史·许衡传》,意思是许仲平“不取”不义之财,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苟取。

4. 知识链接

许衡对汉、蒙文化交流融合功不可磨。

许衡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主持教育工作,承宣教化,不遗余力。他以“乐育英才,面教胄子”为宗旨,故其门下不仅有大批汉族学生,还有不少蒙族弟子。他施教的原则是“因觉以明善,因明以开蔽”,即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公元1271年,许衡奉元世祖之命,负责培养一批蒙古贵族子弟,在他的辛勤教育下,这些不懂汉文的青年也都成为“尊师敬业”的优秀儒生。其中有不少人,后来“致位卿相,为一代名臣”。许衡对待学生“爱之如子”,从生活到学习无不关怀备至。他对待自己则从严要求,“夜思昼诵身体力行,言必揆诸其义而后发”。因此,在许衡的熏陶教育下,“数十年间彬彬然,号称名卿士大夫者,皆出其门下矣”。所以,许衡通过传道授业,对于汉、蒙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 字音词义:

1. 字音认读

子罕(hǎn)  蒙袂(mèi)  辑屦(jù)  啖(dàn)

2. 字形辨识

贪(tān)贪污                袂(mèi)联袂

贫(pín)贫穷                 决(jué)决心

屦(jù)辑屦                            敖(áo)黔敖

履(lǚ)革履                          熬(áo)熬夜

3. 词语补注

一词多义:

二. 内容解读

结构图示:

一. 《人有其宝》

宋人献玉,是因为觉得此玉珍贵。“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玉人”自然是识宝的内行,内行“以为宝也”,此物自然价值连城。在宋人眼中,如此宝玉才真能匹配子罕。然而,在子罕那里,此玉却成了一块人品的试金石:面对唾手可得的宝物,神色自若,毫不动心,子罕的高尚就在于“我以不贪为宝”,两相比较,子罕的赤子情怀喷薄而出,跃然纸上。

二. 《嗟来之食》

此文一开头就交代故事背景,“齐大饥”三字似乎看到了齐国因天灾而饥号遍野的惨苦景象,也为“饥者”出场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当“蒙袂辑屦,贸贸然来”的“饥者”出现时,黔敖应该说并没有表现出故意的轻视,“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也只是“习惯”而已。但饥者却“扬其目而视”反应强烈,谢绝施舍,“终不食而死”。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就出自这个故事,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表现出硬朗与坚毅,体现着中国人的“骨气”。当然,对于黔敖来说,也让我们得到了思考,作为一个有爱心的“富人”,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否则必然失去“行善”的意义;对接受帮助一方来说,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三. 《许仲平义不苟取》

此时的许衡不过是普普通通的苟全性命于乱世的难民而已。许衡有吃梨的充分条件:长途跋涉又是酷暑天气,非常渴,加之梨树在路边无人看管。此时这个过路人吃个梨解解渴是可以理解可以原谅的,何况大家都这么干了,法不责众嘛。但许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干渴的他坐于缀满水灵灵的梨树下,坐于都在汁水四溅地嚼梨者旁,如果此时装清高一是难度太大,二是没有必要。只能是一贯品性使然,这种守“义”只能是发乎真性,存乎“吾心”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儒家对弟子的要求,元人许衡一生在仕途与布衣间多次交换角色,时时处处皆谨遵这一原则。摘梨解渴乃小事小节,但许衡却无动于衷,皆因心中有“主”。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守住小节,也能保住大节。

特色赏析:

《人有其宝》故事短小,却含义隽永,成功的关键在于叙事的取舍得当。从整个事件来看,头绪应该说是较为复杂的:既有献玉就会有献玉的原因,就该有对“玉”的细部刻画,就应该有见面时的寒暄……但是故事却都一一回避,除开必须交代的人名之外,只用“得玉”、“献”、“弗受”几个词语就将整个事件叙述的明明白白。这不能不说叙事者笔法的高明。

但作者却也并非一切都“简”,虽然字数不多,却有几处描写:一是“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二是子罕的回答。这些语言描写,前者表现了“玉”的珍贵,后者则表现了子罕的品行与操守,可谓“点睛”之笔。

《嗟来之食》故事不足100字,却生动的刻画了“饥者”的丰满形象。关键在于细节刻画的成功;“齐大饥”,交代了背景,表现了饥饿的程度;“蒙袂辑屦”,则刻画了饥者的困窘处境;“扬其目而视之”,更是让饥者“硬朗”的神韵跃然而出。人物对话虽然只有简单数言,却也字字珠玑,有着深厚的意蕴:“嗟,来食!”显黔敖的神态;而饥者的回答既交代了饥饿的原因,又表现了人物的精神。这种白描的手法看似简单,却余香悠悠。

《许仲平义不苟取》选自《元史》,带有浓郁的史传笔法。即使只有简单的几行文字,也要展示得淋漓尽致。几个精当的动词,便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渴”后加一“甚”,表现客观条件的艰难,“争取”写尽众人“吃”之“贪”;“独危坐”写许衡之“静”。

对比手法的使用,是成功的又一原因。既有行为的对比:众人“争取”,许衡“危坐”;也有语言的对比:众人认为“世乱”“无主”,许衡却坚信“吾心独无主乎”。在对比中人物品质精神得以凸显。

句段品鉴:

(1)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品析:子罕首先从正面阐明自己以不贪为宝物,宋人以玉为宝物,说明两者区分宝物的标准不同;接着从反面说明两者都丧失了宝物;最后说明不如各人拥有各自的宝物。可见,子罕是在追求一种为人的操守,追求道德的完善。

(2)扬其目而视之曰。

品析:“扬”、“视”两个动词,传神地刻画了饥者虽饥得慌,但对别人轻蔑自己的言行,却十分反感,凛然不可侵犯的形象。动作描写,突出了饥者的硬朗与坚毅,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3)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品析:“众”与“独”数量的对比,“取”与“坐”动作的对比,更表现了许衡自重、自律、自爱的为人标准。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许衡“不取”不义之财的行为,为下文叙述许衡不取不义之财作铺垫。

难点探究:

怎样评价黔敖和饥者的各自行为?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表现出硬朗与坚毅,体现着中国人的“骨气’。当然,对于黔敖来说,也让我们得到了思考,作为一个有爱心的“富人”,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否则必然失去“行善”的意义;对接受帮助一方来说,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考点指津:

【例】如果某一天,你成为了富者,你对那些少数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孩子,将打算怎么办呢?

考点说明: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课文现象,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

思维点拨:文中叙述的是黔敖对饥者带有轻蔑侮辱的语气进行施舍,结果饥者拒食而死。但作为富者的你,也许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首先是待人的语气、神态,其次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参考答案:先应分析少数孩子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原因;其次,解决好孩子们的后顾之忧,真心实意地给以帮助,并进行跟踪调查、回访等。

课本习题解答:

第一题:

《人有其宝》强调了人应以“不贪为宝”;《嗟来之食》强调做人要有骨气和尊严;《许仲平义不苟取》歌颂了自省自律的精神。对我们的启迪是要学习古代仁人志士“义不苟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尊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第二题:

①用  把;②食品、食物   让……吃;③保存、保有  拥有;④如果   如

第三题:

1. 之于  2. 谦词,有冒昧的意思  3. 推辞   4. 端正  5. 难道

第四题:(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愚公移山》

【识记与积累】

1. 下列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万仞( )               穷匮( )                 孀妻( )

b. 智叟( )               始龀( )               惩罚( )

c. 迂回( )               负荷( )                    阻塞( )

2.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甚矣,汝之不惠。

b. 河曲智叟亡以应。

c.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 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 翻译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解读·感悟探究】

读下面文段,完成5-8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有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5. 解释文中加“____”的词。

曾:________    穷匮:________

6. 这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人物各自的什么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找出下列句中加线的字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    )

例: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a.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b. 甚矣,汝之不惠。

c.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8. 请翻译“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创新】

世间本没有神,但本课作者却以神话结尾,这有什么作用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三则》

【识记与积累】

1.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罕( )                            蒙袂( )                  嗟( )

b. 黔敖( )                     子罕( )                    啖( )

c. 蒙袂( )                    食之( )                    嗟( )

d. 黔敖( )                        辑屦( )                    啖( )

2. 下列加线字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献诸子罕                       之于

b. 吾心独无主乎                难道

c. 从而谢焉                       推辞

d.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危险

3. 翻译句子

①以示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解读·感悟探究】

读《许仲平义不苟取》,完成4~6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4. 写出加线字的读音。

尝(    )                  啖(    )

5. 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b.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c.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d.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6. 翻译句子。

①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愚公移山》

1. b            2. c               3. b

4. (1)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险阻。

(2)甚至连魁父那座小山丘都平不了。

(3)还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5. 竟然   穷尽

6. 语言描写   突出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性格。

7. d

8. 你太不聪明了。

9.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12. 思路提示:此题可以从当时的生产力状态及人们的想法来谈。也可以从文章的结构等方面来谈。如: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作者采用这样的结尾,就让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否则,愚公挖山究意怎样,人们就不得而知。如影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尾是“化蝶”;这样就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样比较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

《故事三则》

1. c            2. d

3. ①把它给琢玉的人看。

②用衣袖遮住脸,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来。

③只有许衡一个人正襟危坐于树下,安然如常,毫不动心。

4.    

5. c

6. ①不是自己的东西而吃它,是不能这样做的。

②梨可以没有主人,难道我心里也没有主人吗?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四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五

选自《列子》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六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1.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 

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 

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 

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 

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 

1.下列加点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组是。 

a高万仞冀州惩山北 山北之塞 

b出入之迂曾不能荷担者 魁父  

c.箕畚 孀妻 始龀 智叟  

d.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叩石垦壤 

2.解释加点的词。 

投诸渤海之尾且焉置土石 

① 诸将皆失色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曾 能损魁父之丘 寒暑易节 

③ 

曾不若孀妻弱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五星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①甚矣,汝之不惠。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 

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 

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 

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 

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 

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 

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 

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 

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 

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 

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 

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 

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 

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1.两山规模、位置 

移之难 

2. 

移山原因塞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办法投诸… 

移山行动叩石里壤寒暑一反 

移之艰 

3.移山冲突 

智叟实愚 

愚公 实智 

移之坚 

4移山结局无陇断焉 

(张海蚊)

教学设计(b) 

教学设想 

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放事的寓意及背诵第三段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愚公不愚及故 

事的结尾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以点拨为主,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疏通文意着眼于理解难词难句,不必“字 

字落实”,强调整体感知。在掌握故事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争 

取当堂背诵第3段。 

教学安排一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彩屏显示:mtv录相《愚公移山》 

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同学们听后,一定被愚公那种不 

畏困难的精神给打动了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彩屏显示课题: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疏通难词、难句。 

彩屏显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万例汝魁父荷担 

箕畚孀妻始龀 

智叟穷匮曾不若 

亡以应一靥陇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年且九十②惩山北之塞③指通豫南 

④投诸渤海之尾⑤始一反焉③汝之不惠 

①而山不加增③一后朔东⑤汉之阴. 

三、听朗读录音。 

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含词、句)。 

四、学生质疑,教师答疑(通过这一步骤,进一步解决生字难词,基本疏通文意)。 

五、学生速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讨论下列问题(要求用原文回答)。 

彩屏显示:1.愚公为什么下定决心‘移山”?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移山”的结果如何? 

六、全班齐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教师只作点拨。 

1.课文写了哪些人? 

明确:有愚公、智史、愚公妻、子孙、京城氏遗男。 

彩屏显示:愚公等人的人物速写画。 

2.哪些人响应愚公的号召,参加了移山的行动? 

明确:愚公、荷担者三夫(三个子孙)、遗男。 

3.移山的工作做起来顺不顺利?遇到哪些困难?请学生从书中找有关语句并作简 

要分析。 

明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 

移山的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 

“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 

小结:由此看来,要搬走两座大山,确实困难重重。越是困难的处境,越能显示人 

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所写的这些人物对待移山的态度如何,各自 

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一人扮愚公,一人扮愚公妻,一人扮智空,一人读 

叙述做文字,“杂日”由全班齐读。要求把握好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5.从指导朗读人手,理解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愚公妻和智良说的话差不多,能不能用同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明确:不能,因为他们对待“移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 

可以看出。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 

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资则显然是讥笑和 

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 

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 

无能了。 

总之,愚公真是“献疑”,智更是“笑而止之”,一“疑”-“笑”,态度截然不同。“疑” 

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 

全班齐读2、3段,深入体会愚公妻与智具不同的态度。 

再来看愚公子孙和“遗男”的态度。找出表明他们态度的词、句子。 

“杂然相许”“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跳往助之”这些语句说明他们是 

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献策的。“杂”突出众人热情之高,场面之热烈。“跳”写出了孩 

子的天真和热心参与的态度。 

6理解愚公这一艺术形象。 

愚公“年且九十”,只剩“残年余力”,却要带领老老小小五个人,移走两座“高万切” 

的大山,这是不是真的很笨?智史的一番话是否讲得有道理?请结合课文分析。 

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 

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墓,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这不止是愚公 

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的“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 

得到热烈的赞同。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 

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可见愚 

公对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 

在胸的。他在批驳智臾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须真”的修辞方法写 

的,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匾也”做 

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 

越少,不会“更增高”。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明愚 

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类比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 

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像这样可敬的老 

人,谁还相信他是“笨老头’妮? 

管县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变更,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 

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实质上是“鼠目寸光”,他的一番话反映他逃避困难的 

思想,是不足取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 

7.我们今天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 

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这种 

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干 

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彩屏显示: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困难。 

全班齐读第3段,进一步体会愚公的决心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指名朗读第4段。 

8.讨论:这个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 

明确: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 

自然的愿望。本文结尾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 

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 

惊天地,泣鬼神。 

七、归纳总结寓意。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 

往往会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这篇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共同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彩屏显示:寓意——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八、齐读全文,要求把握好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进一步体会故事的寓意。 

九、课外作业。 

1.背诵比赛。比一比背诵课文第3段哪一个组背得最快。 

2.补充练习。 

措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写出本字。 

(1)河曲智叟亡在应。__通__(2)一厝朔东,一雍南。__通__. 

(3)甚矣,汝之不惠。__通__(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通___ 

板书设计; 

愚 公 移  山 

1.两山规模、位置——移之难 

2. 

移山原因塞过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办法投诸…… 

移山行动叩石垦壤寒暑一反 

移之艰 

3.移山冲突 

智叟实愚 

愚公安智 

移之坚 

4移山结局无陇断焉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七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2、了解寓言

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3、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停顿,读准字音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万仞rèn        孀妻shuāng            惩chéng         始龀chèn

塞sè           穷匮kuì               箕畚jī běn        厝cuò

4、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下注释,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疏通文意

5、文中的通假字

1)始一反焉                    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              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没有

4)指通豫南                    通“直”,一直

5)一厝朔东                    通“措”,放置

6、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            正、正在

年且九十               将近

且焉置土石              况且

汝心之固                顽固,固执

吾义固不杀人            坚决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 ,没有

今亡亦死                逃跑

曾不若孀妻弱子          竟然,简直

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7、整体感知  疏通结构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2.愚公为什么移山?

3.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4.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5.他们是怎样具体行动的?

6.山最终移掉了吗?

两山规模      方七百里,高万仞

原因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目的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地点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行动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结果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叙事艺术。

1)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2)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明确】1.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

愚公之妻,表达的是关心之意,讲真话,提问题。

智叟,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

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有一定作用。前者“献疑”,引起家人讨论运土问题,

促使移山行动。后者 “笑而阻之”,引起愚公反驳,过渡到神话结尾,自然合理。

2.京城 之子是“遗男”,去帮助愚公必然得到母亲的同意,可见愚公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看出他是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

2、分析人物形象。

愚公:     大智,有发展的眼光

大勇,与困难作斗争

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坚持不懈

智叟:不智、不勇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

3、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4、开放性作业。

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愚公精神:不惧怕困难 有雄心壮志  有实干精神  能持之以恒

5、欣赏本文的写作手法。

对比和衬托手法

二山高峻                   人少力微 工具简陋(对比)

智叟                       愚公(对比)

遗男热情帮助               智叟顽固不化(对比)

山神惊惧 天帝感动          愚公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衬托)

四、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1、在这个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

今天仍然需要,我们要传承愚公精神,既要有远大抱负,又要正确认识分析现状,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创编故事片断

参考题目:

(1)在家庭会议上

(2)愚公智叟辩难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观故事、讲故事理解“愚公移山”的意思,会写成语;继续学习收集数字成语,感受数字成语的奇妙。

2、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书写和收集整理知识的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只有坚持不懈努力,才会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理解“愚公移山”的意思,会写成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

师:同学们,谁还记得我们校本课学习的主题?(指名说)

白板出示:趣学成语弘美德。(学生齐读一遍)

师:上节课我们新学了那个成语呀?(齐说“井底之蛙”,强调“底”的写法)

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故事的内容。

白板出示:《井底之蛙》讲的是一只青蛙,住在一口井里,只能看见井口的一小片天,却认为自己生活的地方。通过小河狸贝瓦的介绍,青蛙才知道,井外还有那么大的天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要做一个放眼世界、博学多才的人。

二、学习新知:

1、观故事,明其意。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多媒体播放成语故事《愚公移山》,学生观看。师板书课题。

喜欢这个故事吗?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故事讲了谁做的什么事?

2、讲故事,练表达。

出示内容提示: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名字叫作愚公。愚公家的门口有两座好高好高的山,正好挡在愚公家的门口,让愚公每天出门都要绕好远好远的路!愚公跟家人商量后,全家人一起扛着锄头,挑着扁担,到山边开始挖。

这时候,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先生,嘲笑他们说:”愚公呀!你实在太糊涂了。你这么老了,还要去移什么山?就算搬到你死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大山移走啊

可是愚公却说:”我虽然很老,我还有儿子可以继续去做呀;儿子还会生孙子,孙子还会再生儿子,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一直搬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两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儿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呢?”智叟没有话好说,只好走开了。

后来天帝被愚公的恒心感动了,就派了两个神仙去把王屋山与太行山背走,放到别的地方去了。

学生自由读一读。

指名讲故事。

说说故事中的愚公有什么好品质?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出示:“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只要有人做事情不怕困难一直做,我们就说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3、写成语,记心里。

师范写,生书空、练写。重点指导写好“愚”字。

课间休息:请你像我这样做。

三、拓展积累:

在成语家族中,有好多好多成员,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积累,和更多的成语交朋友。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数字成语朋友,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抄到本上,和他们成为好朋友。

四、总结延伸: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这个成语故事,我们对待学习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

2、课后再搜集五个带数字的成语,弄懂意思,抄在本上。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九

23  愚公移山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板书设计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十

教学内容:

教科版4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4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认识“霄,渤,箩”等7个生字。②理解痴心妄想,风烛残年等词语的意思;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全文内容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尊重和信任学生,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从故事中感悟道理,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4、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教学重难点:

(1)愚公与妻子,智叟的对话。

(2)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刻内涵及其现实的意义。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学生听江涛的《愚公移山》这首歌曲前一段。

1. 提问:①从歌词中了解到什么?②从歌声中体会到什么?

2. 教师直接点题,出示课题:14 愚公移山

3. 提问:怎样理解课题?

【江涛的《愚公移山》是我们70后都熟悉的一首励志歌曲,仔细品味,歌声中充满激情,激发出人的斗志,使人产生坚定的信念。用这首歌作为导入歌曲,点燃了学生的激情。热血沸腾的同时,提出两个问题,巧妙的把歌曲与所学课文联系起来。从而引导学生自然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段落。

1. 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的情况。(课件出示,开火车轮读)

2. 分段朗读全文,检验学生朗读水平。

明确要求,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大意:本文描写的是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带领自己的儿孙们一起搬山的故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上的生字检查,读文的检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达成教学目标一中的第一个小点和教学目标二。】

三、 精读课文,体会精神

1. 师:“愚公执着的要求搬山,为什么?到第一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

学生汇报

2.播放flash动画,学生捕捉故事中的信息。

提问:“愚公的家人都是什么意见?”

提问:“愚公的妻子的反对意见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3.师:“既然是善意的为什么还反对搬山?请同学们读课文的3到6自然段。”

提问:“愚公的妻子为什么反对搬山?”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3---6自然段。仔细体会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人物之间的不同的语气。

【这一环节我把动画分解成跟课文同步的几部分,本环节播放的是3——6自然段的内容,先看动画自主捕捉信息,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提炼出重点信息,愚公与妻子的对话。学生由看——听——思——读这一过程体会搬山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即使这样难,也没能阻挡愚公移山的决心,使学生体会愚公移山坚定不移的决心。】

4. 小结:我们后来人感叹愚公战胜困难的决心,坚持不懈的精神,当愚公和智叟相见时。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在探讨。

第二课时

四、 研读课文,情感升华

1.继续播放flash动画,看看愚公的搬山是否一番风顺。

提问:“从这段动画中你看懂了什么?”

师:“智叟提出了反驳意见,愚公又是怎么反驳智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1.12.13自然段,仔细体会智叟和愚公的对话。”

小组辩论并汇报:“智叟和愚公谁说的有道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痴心妄想,风烛残年的意思。

汇报 :向愚公和智叟学习,该学习他们什么?

【这个环节我采取了下面的教学策略,开展一个小辩论,力求在碰撞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锻炼学生的语言和表达,为学生对文本的个性体验创造平台。孩子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表述就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这一小环节中,一定也会有学生学习智叟的灵活多变的生存能力,对于这个想法,要采取不与否定的策略。即达成本课的创新目标:智叟也智,同时也成为本课的亮点。】

2.教师小结:老师比较赞同学习愚公精神的同学,毛泽东主席在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闭幕词中九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发扬愚公的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3.体会愚公精神,分角色朗读课文11.12.13自然段。体会不同人物的语气,态度的不同。

4.小结:评价学生的朗读,鼓励学生做具有愚公精神的人。

5.再齐读智叟和愚公的对话,体会愚公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来品味人生的意义。】

五、超越文本,激励后人

1. 继续播放flash动画,学生看结局。

2. 提问:“玉帝为什么帮助愚公?”“这是一篇古代寓言,他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 小组讨论:“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4. 播放课件ppt:①长江截流建造长江发电站;

②载人航天飞船太空探秘;

③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被称为天路。

【本环节中我采用了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讨论明确内涵及意义的同时向更高的层次推进:联系现代人民秉承着愚公的精神创造出一桩桩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此时用ppt加以演示,说明了现代社会还是需要愚公移山精神。】

5. 示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渤 寡 箩筐

6. 多媒体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学生学唱。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此环节是与开课一样采用电话教学手段结束教学,这样设计能提高学生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避免教师简单,枯燥的说教,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而且课堂结束的非常有气势。歌声所蕴含的精神和学生的灵魂融为一体。】

教学板书:

14 愚 公 移 山

无路难 开路更难

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就有可能成功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十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可谓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创意、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④寓意深刻,实践性强;⑤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创意一: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全课的教学由“朗读体验”——“发现体验”——“学法体验”三个部分组成。在“学法体验”中向学生介绍若干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创意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激励性评价贯穿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及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

4、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体验。教学难点是通过探讨愚公移山举动的“智”与“愚”,学习愚公的意志与毅力。教学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课型定为学法体验课。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思、点拨式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分四个版块进行教学。学法则以诵读、发现、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活动围绕掌握课文诵读和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文言词进行。

1、            导入。请一个学生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导入课文学习(1分钟)。

2、            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听朗读后的师生互动探讨。(3分钟)

(1)    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2)    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3、            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钟)

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从什么写到什么?

同学们发言。

同学们与老师的对话可能有:从有大山写到山被背走,从大山阻塞写到无垄断,从愚公移山的想法写到愚公移山的行动,从开始移山写到移山结束,从人的移山写到神的帮助,从愚公移山的远大理想写到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

4、            参看课下注释,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翻译课文、记住文下注释里的文言词。(共7分钟)

首先鼓励学生回忆翻译的原则: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流畅,雅——优美生动。

翻译方法指导:(2分钟)

(1) 加。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 改。如“仞”现在已经不作长度单位运用,可改为意思相近的词“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文章的主题写法、进行探讨。并且给每个自然段或情节标上小标题。

1、            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围绕这么两个问题交流:本段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有什么作用?

师生的互动交流可能有: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暗示挖掉这两座山简直是太难了;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 “本”字的作用在于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两座山变动了位置呢?有此县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为后面写愚公精神作了铺垫。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包含哪几层意思?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原因,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目的,老愚公领着家人投入开山除障的行动,运上搬石的艰巨劳作,邻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们一同干起来……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其妻献疑”衬托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小孩子“跳往助之”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也有烘托的作用。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朗读第三段。思考:智叟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的话有什么用意?愚公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愚公的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精神?

讲解 智叟之先言表明他自视聪明,而嘲笑愚公之不智。为了加强其嘲讽之意,他还用了个倒装句;智叟之言说是在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无力除之,

却要去挖出掘石。出言不逊的智叟,自视聪明,傲慢待人,其实是个识陋智拙,胸狭见短之人。通过智叟的言行,更加突出愚公的伟大。

愚公首先斥责智叟自视聪明,然后用子孙后代是“无穷匮”的道理驳斥,令智叟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愚公的这些话表现了他的志向的宏远,心愿的挚诚,意志的坚定,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有战胜自然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愚公开山平险意志坚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鼓励学生加段落小标题。

朗读第四段,提问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感其诚”,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结,好与否?这个结尾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呢?

让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样作结有三个好处:①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使山神“惧”了,天帝也受之感动。②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如此作结,既富于想象,又寓托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惩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5、进一步明确主旨的3分钟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该移山。辨证的看问题:明确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1、多次概括法——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几次概括。

文序把握法——找出表现文章顺序的关键字或句子,迅速理出文章脉络。

画面标题法——从文章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精美的片段,然后给它“命名”。

请各位同学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尝试,并进行课中交流活动。有的同学如果认为自己还有更好的读课文的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教师准备来配合各学法补充的内容有:

多次概括法:

①              壮举

②              移山传说

③              艰巨的任务与微弱的力量

④              远大的理想,坚韧的毅力

⑤              愚公不愚

⑥              智叟不智

⑦              永不放弃

⑧              感天动地移山情

⑨              艰辛的移山,曲折的情节……

文序把握法

文章先制造悬念,然后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第一部分(1)写山高大与原来的位置。

第二部分(2-3)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部分(4)移山的结果

画面标题法:

第二段:愚氏开山运石 或 毕力平险

如第一段:高大的山

第三段:“愚”“智”之辩 或 智叟不智 愚公不愚

第四段:神力相助  或 理想成现实 

选作一题发挥想象,将课文有关内容改写成片段作文:

1、          在家庭会议上

2、          愚公智叟辩难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十二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可谓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创意、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④寓意深刻,实践性强;⑤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创意一: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全课的教学由“朗读体验”——“发现体验”——“学法体验”三个部分组成。在“学法体验”中向学生介绍若干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创意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激励性评价贯穿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及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

4、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体验。教学难点是通过探讨愚公移山举动的“智”与“愚”,学习愚公的意志与毅力。教学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课型定为学法体验课。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思、点拨式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分四个版块进行教学。学法则以诵读、发现、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活动围绕掌握课文诵读和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文言词进行。

1、            导入。请一个学生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导入课文学习(1分钟)。

2、            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听朗读后的师生互动探讨。(3分钟)

(1)    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2)    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3、            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钟)

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从什么写到什么?

同学们发言。

同学们与老师的对话可能有:从有大山写到山被背走,从大山阻塞写到无垄断,从愚公移山的想法写到愚公移山的行动,从开始移山写到移山结束,从人的移山写到神的帮助,从愚公移山的远大理想写到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

4、            参看课下注释,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翻译课文、记住文下注释里的文言词。(共7分钟)

首先鼓励学生回忆翻译的原则: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流畅,雅——优美生动。

翻译方法指导:(2分钟)

(1) 加。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 改。如“仞”现在已经不作长度单位运用,可改为意思相近的词“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文章的主题写法、进行探讨。并且给每个自然段或情节标上小标题。

1、            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围绕这么两个问题交流:本段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有什么作用?

师生的互动交流可能有: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暗示挖掉这两座山简直是太难了;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 “本”字的作用在于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两座山变动了位置呢?有此县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为后面写愚公精神作了铺垫。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包含哪几层意思?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原因,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目的,老愚公领着家人投入开山除障的行动,运上搬石的艰巨劳作,邻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们一同干起来……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其妻献疑”衬托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小孩子“跳往助之”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也有烘托的作用。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朗读第三段。思考:智叟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的话有什么用意?愚公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愚公的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精神?

讲解 智叟之先言表明他自视聪明,而嘲笑愚公之不智。为了加强其嘲讽之意,他还用了个倒装句;智叟之言说是在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无力除之,

却要去挖出掘石。出言不逊的智叟,自视聪明,傲慢待人,其实是个识陋智拙,胸狭见短之人。通过智叟的言行,更加突出愚公的伟大。

愚公首先斥责智叟自视聪明,然后用子孙后代是“无穷匮”的道理驳斥,令智叟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愚公的这些话表现了他的志向的宏远,心愿的挚诚,意志的坚定,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有战胜自然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愚公开山平险意志坚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鼓励学生加段落小标题。

朗读第四段,提问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感其诚”,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结,好与否?这个结尾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呢?

让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样作结有三个好处:①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使山神“惧”了,天帝也受之感动。②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如此作结,既富于想象,又寓托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惩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5、进一步明确主旨的3分钟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该移山。辨证的看问题:明确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1、多次概括法——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几次概括。

文序把握法——找出表现文章顺序的关键字或句子,迅速理出文章脉络。

画面标题法——从文章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精美的片段,然后给它“命名”。

请各位同学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尝试,并进行课中交流活动。有的同学如果认为自己还有更好的读课文的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教师准备来配合各学法补充的内容有:

多次概括法:

①              壮举

②              移山传说

③              艰巨的任务与微弱的力量

④              远大的理想,坚韧的毅力

⑤              愚公不愚

⑥              智叟不智

⑦              永不放弃

⑧              感天动地移山情

⑨              艰辛的移山,曲折的情节……

文序把握法

文章先制造悬念,然后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第一部分(1)写山高大与原来的位置。

第二部分(2-3)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部分(4)移山的结果

画面标题法:

第二段:愚氏开山运石 或 毕力平险

如第一段:高大的山

第三段:“愚”“智”之辩 或 智叟不智 愚公不愚

第四段:神力相助  或 理想成现实 

选作一题发挥想象,将课文有关内容改写成片段作文:

1、          在家庭会议上

2、          愚公智叟辩难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十三

[教例简述]

课型设计:分析、讨论课。课时一节。

教学线条设计:抓住“平险”这个短词引发教学内容,重点分析讨论课文写作技巧和主要人物的艺术形象。

教学的警示语:注意,《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

教学过程 如下:

预备动作:同学们,《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有其发生的原因,请大家想想并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能起引发故事的作用:(“平险”——愚公的一个想法和举措,引发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步骤一:分析讨论故事的写作技巧。

1、愚公要“平险”,“险”在哪里?(找出故事的背景)。为什么要“平险”?(故事的开端)“平险”是如何进行的?(这是故事的结局)。围绕着“平险”表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是                        (故事的人物;进行分类。)

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人物对话。)有两次对话显现了故事的曲折和波澜,能否找出来?(顺势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平险”的态度是否相同以及这两个人物的故事情节中的作用,穿插表情背诵愚公与智叟的对话。)

3、故事中还有一个生动的细节。(顺势分析“遗男”在故事中的作用。)

步骤二:分析讨论愚公的人物形象: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1)正确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的抱负。)

(2)鲜明对比——智叟(重点分析愚公与智叟的对话。认识:愚公深明查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

(3)侧面烘托——山高、路远,操蛇之神惧、帝感其诚(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学生概括愚公形象的特点。

再概括《愚公移山》的主题。教师点示: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评析]

这个教案的设计是很细心的。

它首先注意到了力避教学的误区,甚至写了一条“教学警示语”。

原来,不少的人忽略了“寓言”特点,淡漠了寓言常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或其它生物,将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寄寓于故事中的特点,不带领学生去正确的捕捉《愚公移山》的寓意,反而设置一些“是不是蛮干”、“决策是否正确”、“为什么不考虑搬家”、“要不要科学办事”之类“化虚为实”的问题引发课堂讨论,结果偏移了教学与教育的线条,无谓地花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其次,教学主线饱满而且清晰。

教师创造性地抓住“平险”这个短语,成功地串起了课文的艺术特点分析和人物形象分析,两次分析的“活动”量很足但又不失之过难,问题虽然不多然而却很讲究问题出现的层次性,特别是对愚公形象的分析,不仅仅只是注意到细腻,而且更注意到准确——从人与自然斗争的角度表现“人定胜天”的思想,从所做事情的公益性正义性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特点,我们说此教例很准确地掌握了分析的“入射角”。

此教例也引起我们一个有趣的回味:为什么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黔之驴》、《愚公移山》等诸多寓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忽视《愚公移山》的寓言特点呢?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十四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河阳:黄河的北岸。河,黄河。

年且九十:年龄将近九十。且,将要,快要。

出入之迂:进门出门要绕远。迂,曲折,绕行。

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险,本文指险峻的大山。

杂然:纷纷。

献疑:提出疑问。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

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始一反焉:才回家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

何苦而不平:担心什么铲不平?苦:愁,担心。

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做下去。

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无陇断焉:没有高大的山了。陇断:高大的山。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人。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古书中有他卸风而行的记载,这是他潇洒的一面。然而现实中的列子则时常处于困顿之中。《庄子》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但他穷得非常有骨气。当郑国大官员派人给他送来粮食时,他坚决地辞而不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述列子是郑国人,他居住在郑国四十年,无人知其是何人。《汉书》作者认为他生活的年代早于庄子,因此《庄子》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修道:列子之学,本於黄帝、老子为宗。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而友伯昏无人。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著作与成仙:列子著书有旧本二十篇,多寓言。刘向去其重复,存者八篇,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务崇不兢,合於六经元号列子书曰冲虚至德真经。唐玄宗天宝年间诏封为“冲虚真人”,宋宣和加封列子号为冲虚观妙真君。

2、相关知识: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辞时曾引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富有神话色彩,读来脍炙人口。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魄力,同时也说明了要想战胜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要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其次要注意概括主题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事,来表达怎样一个中心。)

二、文章脉络

课文有四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句句都与下面的情节有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其中“方”和“高”,极言移之不易;“本在”这一句为后文山被移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这一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段首到“隐土之北”)这部分是故事的开端。由“面山而居”,引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说明愚公移山的原因。“聚室而谋”说明愚公想到就做。“杂然相许”说明众人是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献策的。“杂”突出众人热情之高,场面之热烈。“杂然相许”后的“献疑”是情节中的“微波”,愚公之妻“献疑”:“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都是她的真实想法。她虽“献疑”但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妙就妙在众人的答疑,“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从中突出了路途的遥远。

第二层:(至段尾)略写移山的情景,是故事情节的发展。移山的人少,只有五人,月老的老,小的小。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移山行动中,邻人孤儿“跳往助之”,“跳”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和热心参与的态度。写幼童参加移山,有深意,这也与后文中的“智叟”形成了对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以“一返”作结,还从侧面写了移山之艰难。由此看来,要搬走两座大山,确实困难重重。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智叟“笑而止之”,自作聪明之态。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愚公闻智叟之言“长息”,说明他早已是胸有成竹。他在批驳智叟的话里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第四段:神话的结尾。这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说明了移山的结果。

三、写作方法

1.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1)愚公和智叟对挖山的不同态度;(2)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的对比;(3)孀妻、弱子与智叟的对比。

愚公和智叟对于挖山的不同态度:愚公年且九十想的是造福子孙,遂率子孙“叩石垦壤”,而智叟则认为“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甚矣,汝之不惠。”通过对比,愚公的这种改造、征服自然的坚强毅力更加感人了。

其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对比:其妻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是从“献疑”角度说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但她没有反对的意思。而智叟显然是讥笑愚公,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尤显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存心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讥笑愚公无能了。

其他一些对比都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性格,表现了文章主题。

2.神话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天帝,两座大山居然都被背走了,给这本难结局的故事以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这同一般的宣扬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

四、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们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练习解答】

一、1、因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所以愚公要移山。他相信大山可以移走的根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2、略

二、1、反——返 2、惠——慧 3、亡——无 4、厝——措

三、1、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2、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3、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四、略

五、略

【类文品读】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

⑴未穷青之技(穷:  )

⑵秦青弗止(弗止:  )

⑶自谓尽之(谓:  )

⑷乃谢求反(谢:  )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于:薛谭学讴于秦青(  )

饯于郊衢(  )

⑵之:未穷青之技(  )

自谓尽之(   )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薛谭乃谢求反。

4、在下面的括号内,补出句子的省略成分

⑴遂辞( )归 ⑵饯( )于郊衢

⑶( )抚节悲歌 ⑷薛谭乃谢( )求反

5、根据要求回答。

⑴请结合短文内容,解释题目。

⑵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言归”?

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1、⑴穷:尽,这里是完全学会的意思。⑵弗止:不挽留。⑶谓:认为,以为。⑷谢:谢罪,道歉。2、⑴向,跟着;在。⑵的;代技艺。 3、“反”通“返”,归,回去。 4、⑴青,或秦青⑵薛谭⑶秦青⑷于秦青 5、⑴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⑵薛谭面对秦青的高超技艺,自愧不如,快心潜心学习。⑶说明学无止境,如果浅尝辄止,则达不支精深的境地,反之,永不自满,持之以恒,努力进取,方能功成名就的道理。)

【同步演练】

一、基础知识

1、《愚公移山》选自   ,这是一篇   。

2、给下列字注音:

龀()匮()厝()孀()箕畚()()

3、解释句中的字:

⑴杂然相许(许:   )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

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

⑷帝感其诚(感:   )

⑸而山不加增(加:   )

⑹聚室而谋日(聚室:   )

4、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5、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通( ),意思是   。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意思是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意思是   。

6、区分下列句子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

⑴且焉置土石?(  )

⑵如太行、王屋何?(  )

⑶何苦而不平?(  )

⑷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

7、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按要求填写下表。

8、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9、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

10、你身边有没有当代的“愚公”,请结合他(她)的精神谈一谈。

二、同步解读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1、表明愚公移山任务艰巨的两句话是:         。

12、读下列文句,体会加点的词,需重读的,在括号中画“√”,不需重读的在括号中画“×”。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3、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   )惧其不已也(   )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

之: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

笑而止之曰(   )毁山之一毛(   )

14、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    ,二是    。

15、分析“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内容,回答:

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  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  的语气,其目的是    。智叟对愚公的举动是从  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  的语气,其目的是     。

1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

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17、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山之一毛:山上的一根草。

b、固不可彻:固执得不够彻底。

c、孀妻弱子:寡妇孤儿。

d、无穷匮:无穷无尽。

18、下列句意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你真是不实惠呀。

b、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我死了,有儿子存在。

d、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一边答应一边逃走了。

三、美文赏读

外科医

[明]江盈科

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

注释

①延使抬:请他来治疗。②簇在膜内者须亟治:箭单留在肌肉里面这才是最需治疗的。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称善外科(善:  )

(2)延使治(延:  )

(3)不意并责我(意: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而”的用法与“跪而请谢”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b.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将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2.医生本应当救死扶伤,而文中的医生治伤无方,但却很爱钱。文中体现他爱钱的一句是:    。

23.试联系社会实际设题谈谈感受。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十五

《愚公移山》教学过程 设计(一课时)

教学设想:

1.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略)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十六

《愚公移山》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二)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以动漫flash——愚公移山导入  。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展示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年且九十            

曾: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其:其如土石何           惧其不已也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焉:且焉置土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之: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有人认为本文以神话结尾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有人认为它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你是如何理解本文的神话结尾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

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篇十七

北京第八十中学  宁鸿彬

教学目的:

一  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二  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三  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设想;

从第五册开始,文言文集中编排单元。这给学习文言文带来了方便,也提出了问题。方便的是,集中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以新带旧,学起来比较容易些;问题是,前面四册教材的文言文数量较少,而且与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个单元里,可以说,学生对文言文还比较生疏,这又给集中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前面的准备不足。

因此,五六册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有一个总体设计,由浅入深,遵循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按照教材的规定,从诵读训练开始,在“读”上下功夫。然后,再逐渐的深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去。

读文言文,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停顿,主要指句中的停顿。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不该连在一起读,就决定了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读好句中的停顿,句子的意思也就大致明白了。

熟读能够成诵。背诵文言文的篇或段,也是五六册教学的重点。所以,加强读的训练,有益于背诵。

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按照教材规定,能够领会文句的大体意思,懂得文章的主旨就行了。因此,教学中,不一定要直译课文,大体意思知道了,就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文章的主旨。

课文中遇到的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意义不同的词,一词多义的词,以至通假字、虚词等,选择重点的,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意义或用法。所谓重点,一般来说,限于课后练习所列的词语。

本课教学目的,依照以上的认识而制定。教学重点、教学过程 ,乃至作业 ,都从教学目的出发,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  读准下列字音:

仞  惩  塞(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  荷  叩  箕畚  龀  匮  亡(亡以应)  厝  朔

二  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  借助教材上的注释。

教学过程 :

一  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二  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三  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不能  遂荷担者  叩石  

箕畚  始龀  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四  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说明]至此,学生已经读了三遍课文,听读了一遍;加上正音(并有释词),可以说,教师借助“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基本上实现了熟读课文的目的。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环节打好了基础。但这并不算完全达到了“读”的要求,下一步,通过指导“读好句中停顿”,再读课文的重点语句,并为完成“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进一步做铺垫。

五  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六  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  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点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  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以上,可安排一课时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  理解本文深刻的喻意。

二  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

一  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说明]这6个讨论题,旨在理解全文深刻的喻意。有两点注意:①学生的回答,不必如教案所写参考答案一样,重要的是看他们的理解。②第5题,学生可能答出反映了“封建迷信”或“作者的思想局限”这一类内容,教师注意引导。

二  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三、四。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

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返)

汝之不惠    (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无)

一厝朔东    (厝——措)

无陇断焉    (陇——垄)

三  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方法:给2—3分钟自己背;然后,教师读这段话,学生随之默读(不看书);请若干学生站起来试背,全班背。大约5—7分钟完成。

四  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说明]此题旨在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深化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研讨时间不要过长,注意把握讨论的话题。

布置作业 。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们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总体说明】

学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课文读得不顺畅,像字音读不准,句中停顿读得不恰当,是不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

读课文的方法很多。齐读、自读、互读等等,根据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选择方法。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有益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我们编写这课教学方案以及其他文言文教案的重要原则之一。 

(饶杰腾 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优质(十七篇)相关文章: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优质(十七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全文内容优质(十七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wenxueyuedu/kouhaodaquan/1687931844219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