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故事 > 湄公鳊鱼的生存启示

湄公鳊鱼的生存启示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湄公鳊鱼的生存启示

微信扫码分享

  在老挝的湄公河里,生长着一种珍贵的鱼种:湄公鳊鱼。上个世纪初,老挝政府把湄公鳊鱼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老挝人也自觉地拒食湄公鳊鱼,渔人们在打鱼时,无意中捕到了湄公鳊鱼,也会小心翼翼地及时放生。

  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湄公鳊鱼宠爱有加呢?

  湄公鳊鱼其貌不扬,体长50厘米,背鳍柔软,尾巴宽阔,扁扁的身型就像一把大铡刀。湄公鳊鱼喜欢成群结队地在水面扁着身子嬉戏,它们尤其喜欢玩托物逐浪的游戏,当湄公鳊鱼发现水面上有物体落水沉浮时,它们就会聚在一起,用身体托起漂浮物推向岸边,物体过重时,湄公鳊鱼就会用尾巴拍打水面,向同伴发出信号,请求增援,收到信号的同伴就会很快赶来协同作战。很久以前湄公河两岸的人们就利用湄公鳊鱼的这种习性,抛下一些物体,然后在岸边撒网捕捞。这时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湄公鳊鱼的食用价值,直至有一天两个小孩落水后,湄公鳊鱼的珍贵之处才被人们所认识。

  一天,湄公河边的一个村庄里的几个小孩在河边玩摔跤的游戏,其中有两个小孩在对摔时,一不小心撞在一起掉进了河里,另外的孩子看见有人落水,惊慌失措,站在岸边大声呼喊救命,可是周围没有大人,他们只好跑回村子里向大人们求救。村民们赶来时惊奇地发现,那两个落水的小孩竟然在水面上漂浮着,慢慢向河岸移动。看到这一奇景,村民们没有下水,目光追随着那两个孩子,等到了岸边,大家这才看清那两个孩子的身体下面有很多湄公鳊鱼,湄公鳊鱼们有的用头,有的用身子,有的用尾巴托着孩子,慢慢往岸边移动。村民们在岸边伸出手,把两个孩子拉了上来,岸上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当问及那两个孩子时,都说,他们落到水里正在瞎扑腾时,就感觉到身体下面被什么东西托住了,再一看是很多鱼儿在托着他们慢慢往岸边移动。

  从此人们把湄公鳊鱼叫做“救人鱼”。从此湄公河两岸的人们也自觉地不再捕捞湄公鳊鱼。

  前不久,听说老挝政府充分利用湄公鳊鱼的这一特性,开发了一个旅游项目:体验湄公鳊鱼救人。这一旅游项目为湄公河两岸的人们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很多人慕名来到湄公河边,跳进水中,亲身感受让湄公鳊鱼驮着驶向岸边的新奇与快乐。湄公河也因湄公鳊鱼而名扬全球。

  湄公鳊鱼的生存之道对我们的职场颇有启示:当看到别人遇到困难坎坷甚至危险时,你绝不可袖手旁观,应该出手相助。你对别人施以援手其实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同时也许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生存之道。

  不妨记住这么几个关键词:付出,回报,团队精神,帮人帮己。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在踏上人生旅途之前,问他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我未来的人生之路将会是怎样的呢?”

  佛陀回答说:“你在人生之路上,将会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你看了就明白了。我会在第三道门的里面等你。”

  于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于是,王子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规划这个世界,将那些看不惯的事情统统都改掉。

  几年之后,王子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改变别人。”王子便开始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

  又过了几年,他遇到了第三道门,上面写着:“改变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后来,王子见到了释迦牟尼佛,他对佛陀说:“我已经经过了我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也看到门上写的启示了。我懂得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这个世界上的人;与其去改变别人,不如改变我自己。”

  佛陀听了微微一笑,说:“也许你现在应该往回走,再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往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可是,从这个方向看过去,他看到门上写的是“接纳你自己”。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处在自责和苦恼中:因为他拒绝承认和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总把目光放在他做不到的事情上,而忽略了自己的长处。于是,他开始学习欣赏自己、接纳自己。

  第二道门上写的是“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总是满腹牢骚,怨声载道: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的差别,总是不愿意去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

  最后,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的是“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连连失败: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他总要强人所难,控制别人,而忽略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于是,他开始学习以一颗宽广的心去包容世界。

  这时,释迦牟尼佛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会在假期将五、六个同学分为一个学习小组,然后集中到小组长的家里写作业。某日,我们小组的几个同学象往常一样聚集到琴的家里写作业,琴家住的是平房,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种了一些菜,还养了一群鸡。当时,不知是哪位粗心大意的同学,忘记将琴家院子的大门关严,结果琴家的一只大公鸡趁机溜了出去。

  我们正写得认真时,忽听院外人声鼎沸,便跑出去看个究竟。只见琴家的那只漂亮的大公鸡与外面一只放养的小公鸡打起来了,一群围观的孩子正在打气加油,观看着这场精彩的“斗鸡”表演。

  从外观上看,琴家的那只大公鸡,就象是一个高傲的王子,又红又大的鸡冠,又长又翘的尾巴,还有五颜六色的羽毛闪闪发亮。而那只放养的小公鸡,却是蓬头垢面,象个衣衫褴褛的拾荒者。小公鸡不仅羽毛残缺不全,而且身高体重不及大公鸡的一半。这只小公鸡的鸡冠上还长着几颗小疙瘩,可能是之前打斗留下的伤痕。

  只见那只大公鸡一低头就能轻而易举地啄到小公鸡的鸡冠,而小公鸡却要跳起来才能啄到大公鸡下巴的两片红肉,尽管很吃力,但小公鸡却一点都不畏惧,而且非常勇敢。几个回合之后,小公鸡满脸是血,大公鸡的下巴也开始滴血了。看上去,那只小公鸡的伤势远比大公鸡的严重。于是,大家都在猜测,琴家的大公鸡必胜无疑!但结果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只见琴家的大公鸡头向后仰了一仰,紧接着“扑嗵”一声倒在地上,然后就是蹬蹬腿气绝身亡了。而那只小公鸡却若无其事地开始找食吃了……

  这是童年时记忆深刻的一个片段。其实,大公鸡并没有战败,但为什么会惨死在小公鸡的手里呢?多年来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我回忆起那只大公鸡的生长环境,似乎找到了答案。

  琴家一共养了八、九只鸡,除了这只大公鸡外,其余都是母鸡。这些母鸡平时对待这只公鸡就象对待王子一样,哪个敢去啄公鸡一口呢?也就是说这只大公鸡一直是在宠爱中长大的,从来就没有受过一点委曲。而且,这些鸡平时都是生活在院子里,靠主人供食喂养,它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需要争夺地盘和争夺食物。所以,有一天当它们走出院子的时候,既没有一点竞争能力,也不能承受一点委曲。这不,大公鸡应该是活活被气死的。

  由此,我联想起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记得“十年浩劫”吧?有的人承受着游街批斗、劳动改造的屈辱顽强地挺了过来,直到“春回大地”时又见到了“明媚的阳光”。而有的人却承受不了煎熬,甚至生气致病而死。历史上的周瑜不也是在诸葛亮三气之后口吐鲜血而亡的吗?而周瑜的能力并不差啊!

  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成长?能练就出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从两只公鸡的故事里,是否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呢?

湄公鳊鱼的生存启示相关文章:

湄公鳊鱼的生存启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湄公鳊鱼的生存启示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wenxueyuedu/lizhiwenxue/lizhigushi/11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