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文豪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发现

微信扫码分享

  这天早上,打工妹胡秀梅从手机回收店里走出来,发现路边有一个卖书的流动摊位,于是便上前翻看。

  书摊不大,但种类不少,可只有一个顾客在跟摊主讨价还价。胡秀梅原本只想随便看看,并没想买书,可当她拿起一本名为《发现》的书,翻看了几页后,发现内容很精彩,于是临时决定买书。一看定价是20元,她也不讲价,拿出一张20元的票子往书摊主面前一放,指着书后面的定价处说:“这本书20块,我买了。”书摊主是一个60多岁的老汉,戴着一副老花镜,他转头仔细看了一下书的定价,确认后,点点头,收了钱,说:“姑娘,把书给我,我给你找个袋子装起来。”急着赶车的胡秀梅说了句“不用了”,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书摊。

  走出没多远,胡秀梅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姑娘,等一等”,急于赶车的她没回头,加快了步伐,跟竞走似地小跑起来,直奔前方的公共汽车站。

  胡秀梅急速到达车站,眼看就要上车了,突然有人在身后拉住了她,把她吓了一跳,她猛地回头一看,拉她的人正是卖书的老汉,她大声问道:“你干吗?”

  老汉气喘吁吁地说:“要……要不是我经常锻炼,恐怕就追不上你了。姑娘,你看看,少了什么东西没有?”

  “没有啊!”胡秀梅回答道。

  老汉笑着说:“不对吧姑娘,刚才只有你和另一个人买书,你走后,我们就发现了东西,你再好好想想。”

  胡秀梅摸摸自己的衣兜,突然,她叫道:“糟了,我的手机不见了,是我刚买没多久的新款诺基亚手机,黑色带蓝边的。”

  老汉拿出一部手机,笑着对胡秀梅说:“你刚走,我就发现你的手机落在书摊上,可我怎么喊,你都听不见。”他边说边把手机递到胡秀梅面前。

  胡秀梅接过手机,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然后转身就要上车,可又被老汉拉住了。胡秀梅奇怪而又不耐烦地问老汉,还有什么事?

  老汉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姑娘,刚才卖给你的那本书有点问题……书可以卖给你,可书里夹的东西却不能卖。”

  “书里夹着东西?”胡秀梅惊讶地说,“什么东西?”

  老汉说是2005年发行的一张百元钞票,编号是XG6566XXXX。

  胡秀梅不相信地说:“书里有钱?不会吧,我怎么没发现呢?”她拿出夹在腋下的那本《发现》,开始翻找,终于找到了那一张钞票,不好意思地把钱递到老汉面前。

  老汉拿回钞票,说:“这张钞票是前几天一个小伙子来买书给我的,事后我才发现是假币。我随手把钱夹在书里,一是不让它再流通骗人,二是说不定哪天那个小伙子回来找我。”

  “回来找你?”胡秀梅直摇头,“不可能!你想,那小伙子明摆着是用假币骗你,又怎会再回来?”

  老汉说:“可我相信,人总有醒悟发现的时候……”

  上车后,胡秀梅的心一直无法平静:她去手机回收店卖手机,店方说她的手机虽然外壳很新,但机心已经彻底报废,最多能卖几十块。当她发现书中夹着钱时,灵机一动,故意把手机落在书摊上,本以为老汉发现手机后,就不会追她……她没有勇气告诉老汉真相,但她记住了老汉的话:人总有醒悟发现的时候……

  莎士比亚在剧作《李尔王》中说过:“为失败找借口,最后只会使伤口越撕越深。”

  从政者一旦犯错,之后死不认错,或者百般推诿,只会令民怨不断加深,让事件进一步发酵,伤口继续淌血。

  试问当你生气的时候,最想听到的是什么?是道歉,而非借口,即使对方的辩解并非毫无道理。

  举个例子,在2009年台湾莫拉克风灾中,最初,马英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8月12日,当在灾区仓促间被海外媒体记者采访时,他便掉以轻心地说:“这个地区灾情从来没这么严重过,民众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如果做好准备,民众就会及早撤离,可是,他们死守家园。你看看,他们没有理解到这次风灾有多严重。”

  严格来说,他并非全无道理,但在风头火势的时候说这些话,无疑便如火上加油,旋即惹来铺天盖地的批评,说他无耻,把责任推诿给灾民,让他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马英九后来学乖了,再到灾区视察时,只一股脑儿向灾民鞠躬道歉,说自己来晚了。又责备自己和“政府”防灾及救灾不力,这才让灾民消了口气。试想,如果马坚决不道歉,反而选择一路强辩下去,会为自己酿成怎样的一场政治风暴?

  美国有位参议员曾就“快快道歉”这一点,以自己与克林顿的瓜葛,说了著名的一句话:“道歉,好过不道歉;而早道歉,又好过迟道歉。”

  不用担心道歉后对方会得寸进尺。试问,当别人低声下气地向你道歉后,你会落井下石,狠狠地再刮对方一记耳光吗?即使对方真的穷追猛打,只会自失风度,舆论会慢慢转到你那一边。

  相反,如果你继续寻找诸多借口,只会更易撩起对方的好胜心,与你狠狠地再斗一场,把局面愈弄愈僵。即使真的要解释,也待雨过天晴,大家心平气和之后再说。

  当然,知易行难,要把道歉话说出口,很多人都觉得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不过,如果你够高明,即使不出声,没有说出口,有时一样可以达到道歉的效果。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访问墨西哥期间,临时更改行程,停留在查普特佩克城堡,并在一个纪念碑前鞠躬和献花,才默然返回车上。此举意义非凡,因为这个碑是用来纪念刚好一百年前,即1847年,墨美战争中以身殉国的16位年轻士兵。第二天,当地报纸以“杜鲁门永远愈合了一个恒久的民族伤口”为题,高度赞扬此举。

  已故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千禧年来临前的除夕,突然决定辞职,提早引退,令世界大吃一惊。他在电视发表演说,向百姓道歉,说:“我为大家那些未能实现的梦想恳求原谅;我为未能透彻了解大家的心愿而恳求原谅;我更加要为未能把祖国带领进一个富足、文明的社会而恳切请求原谅。”

  这番充满感情的道歉,令那些原本对他无丝毫好感甚至咬牙切齿的人,都为之动容。

  只要不涉及法律问题或实质损害,在生活中如遭遇责难,明智的做法是道歉。别人对我们的抱怨,可视为是我们持有的急速贬值的股票,道歉等于是及时抛出,虽会造成损耗,却可因止损而变相受益,而找借口就是继续持有,辩驳则是想让股票上涨,等于是想借一己之力而操纵股票走势,那一定是难上加难。

  在正常的社会里,道歉是官员的日常动作。公务系统等于是社会出钱购买的商品,顾客就是上帝,商品有瑕疵,提供者理应道歉并尽快解决;官员的关键任务是聚拢人心,而道歉则是赢得人心的最佳途径之一。

  17岁时,御厨世家出身的他,便跟着饭店掌勺师傅后面打下手,负责择菜、洗菜和切菜。那是家国有星级饭店,优势是他在那里上班不仅有保障还有编制,劣势是他的岗位编制就是打下手,一辈子也做不了厨师。

  打了整整3年的下手,有一天,掌勺的师傅突然感冒了,咳嗽得厉害,不能再站在锅台前炒菜了。但偏偏这时饭店里的客人又多,都在等着菜吃,急得饭店经理和师傅团团转。见此情形,他对经理和师傅说,让我来试试吧,师傅很是惊讶,因为他从没教给他怎么炒菜,也从未看见过他炒菜,能行吗?

  死马当活马医吧,经理表示同意,于是师傅便让他炒了。没想到,他炒出来的菜居然一点都不比师傅的差,味道堪称绝美!师傅更加迷惑了,问他从哪学来的厨艺?他说,师傅呀,虽然你没有手把手教过我,但是我天天就在你身边打下手,整整观察了你炒了三年的菜,早已记下了你日常炒菜的方法火候和放佐料的先后顺序了,还能炒不好吗?

  经理和师傅听后都大为感动,这之后便把他调去掌勺了,几个月后,他便代表自己所在的酒店参加了当年的北京市厨师烹饪大赛,并且一举夺得金奖。

  就在他顺风顺水,每个月都有着不菲的收入,外界都以为他会在饭店里一直掌勺下去的时候,他却在心里暗下了一个决定,那就是40岁后一定不再炒菜,理由很简单,他不想像师傅那样一辈子都站在烟熏火燎的灶台前,仅仅只是个厨师!

  他果真是想到做到,几年后,他便在众人的一片诧异声中,辞了职。然后在北京的平安街上开了一家叫“二友聚”的小饭店,虽然饭店很小,只有四张桌子,可每个月的收入都在一万元,在人人都不是很富裕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月月都是“万元户”,让他感觉非常高兴和自豪。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一个问题,那便是他每培养出来一个徒弟不久后,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作为借口离开“二友聚”,跳槽到薪水更高的饭店去干,徒弟一走,他便又要不得不重新去招新徒弟,然后又手把手的教,可一旦教会又会走掉,如此反复。

  教会了徒弟,累死了师傅。他痛彻心扉又无可奈何地认识到,如果一个饭店太仰仗于几名大厨了,那么注定永远无法做大做强,因为这些大厨不但要的报酬高,拿走绝大部分利润,而且还常常拿腔作势,说走就走,得罪不起。这也是中式饭店为什么不能如肯德基、麦当劳那样做成连锁,形成规模效益的原因所在。

  于是,如何开一家没有厨师、根本不受大厨限制的餐厅,成为他决心要解决的问题,他要将中餐像西式快餐一样实现标准化。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想到自己的出身,从家里翻出了一本老祖宗留下的宫廷菜谱,很快有一种宫廷菜肴便进入了他的视野——这种菜只需要事先配好祖传的秘方,然后再将秘方和食材一起放到电磁锅里加热焖上十几分钟,便可吃了。而且其味道远胜过传统的炸或烧,不仅入口嫩滑,而且外形整齐,色泽好看。更让他高兴的是,无论让谁来做,在什么地方做,只要按照制定好的标准比例放人食材和配料秘方,人人做出来的味道都是完全一样,也就是说这种菜肴易于标准化复制!

  直觉告诉他,这就是他所想要的,果然,这种焖出来的菜一经推出后,便大受欢迎,每天都是食客盈门!如今,他在全国已经发展了200多家连锁店,被业界誉为中式“肯德基”!

  不错,这家饭店的名字就叫“黄记煌三汁焖锅”——将配料和食材放在顾客面前的餐桌上焖,之后便能揭锅食用,透明卫生、健康味美。而他也就是黄记煌三汁焖锅的掌门人,黄耕!

  做徒弟时认真观察师傅的炒菜技艺,当上大厨时又立志将炒菜的极限定在40岁前,为了不受制于他人,又决心做一个不需要厨师的饭店。黄耕以自己的不满足和创新,打破了中餐由于依赖大厨,无法标准化统一味道的瓶颈,实现了最终的自我掌控!

  “如果你需要仰仗他人,那么就永远只能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受控于别人,唯有彻底突破传统,创造出一套全新的模式来,方能改变这一切。”黄耕如是说。

发现相关文章:

我发现了人心之美作文

小学我的发现作文300字【三篇】

三年级优秀作文500字:我的发现

平凡中的发现600字初中作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遗传因子的发现

我发现了一只恐龙

有关发现为话题的精选作文

我的发现(作文2篇)

六年级作文:发现生活的美,挑战三十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发现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wenxueyuedu/lizhiwenxue/lizhigushi/11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