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初一年级清明节日记500字

初一年级清明节日记500字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一年级清明节日记500字

微信扫码分享

【#初中作文# 导语】清明节又来了,大家纷纷扫墓、祭祖、登高。《初一年级清明节日记500字》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身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篇二:


  阳春三月已经悄悄离我们而去,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四月,一年一度的清明脚步已离我们不远了,只有一步之差。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杜牧的一首清明特有的景象。春天又是新的开始,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空气里弥散着夏的气息。清明一年复一年,饱含了中国人古朴的风俗,饱含了生者至以死者的一份想念,饱含了人们对老一辈人的无限希望和祝福。每逢这个时节,游子们心里就会涌起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有的何尝不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千里迢迢赶回家去,何尝不是希望能在家乡多待上几天,和家人永不分离。清明节也正是游子回家探亲的时候。


  生与死,迷与悟,雨纷纷,欲断魂,是谁,把生死牵连,让活着的人,想起逝去的魂?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声笑语,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之所以要扫墓,是因为要缅怀先烈,祭奠先人。其习俗由来已久。


  开展清明纪念活动,能够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能够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更好的面对未来。有些事情,有些日子,是我们永远也不该忘记的。回忆是力量之源······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一年级清明节日记500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