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中国名著读后感 >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优秀3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优秀3篇】

摆脱失落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优秀3篇】

微信扫码分享

国演义读后感 篇一

读完了四大名着其一——《三国演义》这本书,可真是感慨万千!此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使我对这本书中的一些人物产生了敬佩之情,同时也对一些人物产生了鄙视之情。

赵云:他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所敬佩的一个人。他,对刘备忠心耿耿,几次冲锋陷阵把小阿斗从死神的手中拽出来;子龙单骑退追兵。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他真的不愧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称号啊。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把曹操写成奸诈之人。但这并不能阻挡我对曹操的敬佩之情。曹操,善用人才,记得当时典韦因为就曹操而英勇牺牲了,曹操在给他奠基时,哭得泪流满面;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在他这里,使我知道了做人要善用人才,要有谋略,要有胆识,还要时时刻刻听从好的意见。

刘禅:在我记忆的脑海中,他从来都是一个昏君、懦夫。是谁,把蜀国双手献他人?是他,刘禅。是谁,在国家灭亡后还喝酒作乐?是他,刘禅。我打心眼里瞧不起他,绝对不做像他那样的人!

吕布:我认为他是一个贪财,贪色的人。他和董卓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从他的结果来看,这样子的人最后果真没有什么好下场。看来,做人也一定要刚正不阿、正直呀!

国演义读后感 篇二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大人物——诸葛亮。他为刘备出谋划策,之后,刘备与周瑜合作,共同对付曹操。其中有一篇《草船借箭》更是显示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10天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告诉鲁肃说,他要故意迟延造箭,好定诸葛亮的罪。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借二十条船,每条船要有30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旁,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鲁肃答应了。前两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到了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齐上江上取箭,这时江上雾大,天还没亮,这时诸葛亮把船靠近曹军水寨,然后擂鼓呐喊,曹操看不见虚实,不敢轻易出动,只好射箭,就这样,不一会儿诸葛亮就得了十万支箭,曹操明白上了当想追也来不及了。

鲁肃把借箭的过程告诉周瑜,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起初我也担心诸葛亮三日之内造不出箭,但之后看到他的妙计之后才恍然大悟。他之所以推辞了十天的期限,而说只需三天,是因为他算到了第三天江上必定会大雾漫天;算到了鲁肃是个老实人,会帮忙他;算到了曹操在雾中不会派兵来攻,会射箭。诸葛亮不仅仅神机妙算,而且还是上知天文,其实诸葛亮能有这么神通,跟他的勤奋学习脱不了干系,所以,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便也能够像诸葛亮一样聪明。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三

我看过很多书,但我最喜欢的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以蜀汉兴亡为主线,集中地描述了三国时期各势力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

在这本书里,我有几个最喜欢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和刘备。

诸葛亮足智多谋,为蜀汉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赤壁之战令我印象很深刻。当时,刘备与孙权联军对抗曹操,曹操军队来自北方,水土不服,于是用铁索将船连在一起,这样士兵就不会晕船。诸葛亮了解这情况,当机立断,使用火攻。在全体将士的努力下,把曹操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多思考,能让我们更容易成功,做事可以事半功倍。

刘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十分爱才惜才。刘备在失去满分作文网他唯一的谋士后,决定上山请诸葛亮辅佐自己恢复汉室。于是,他和关羽、张飞一起前往山上。到了诸葛亮家门口,扫地的小童却告诉他们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他们冒着鹅毛大雪前往诸葛亮家,可这一次诸葛亮还是不在。气得张飞怒发冲冠,说:“大哥,不用你来请他,找人把他捆过来就行了。”刘备立马阻止他说:“话不能这么说,诸葛亮可是卧龙、凤雏之一,不能随便就能请来的。”第三次,他们来的时候,诸葛亮终于在了,可是他在睡觉。刘备就在外面静静地等待直到诸葛亮醒来。最后,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同意出山辅佐刘备恢复汉室。

我要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和爱才惜才的刘备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应对,多动脑筋,想想解决的方法,这样,难题或许就会变得不那么难了。

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优秀3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duhougan/zgmz/1685651910153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