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中国名著读后感 >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精彩5篇)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精彩5篇)

无风无月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精彩5篇)

微信扫码分享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这次金笔头网为您整理了5篇《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一

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有很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想。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本修身养性而又富有人生哲学的书,看完后深有启发。

书中指出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它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使得我们快乐的事物,所以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问题啦:既然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

所以一旦你援用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们,生命的困顿转折是建立内在力量的最好时机。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

但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时,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压抑,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曾几何时,内心的能量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消极和抱怨。常常觉得自己很倒霉,社会不公,这本书在带我寻找真我的过程中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消极抱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应该是乐观向上、祥和快乐的我。

于是我卸掉身上背负的消极的东西,努力获得心灵内在的力量,重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以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看待自己。就像若菱一样,她可以把自己认同为一个不行的人,是不幸的命运,不公的待遇和他人的错误行为的受害者,可以把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归咎给别人。她也可以把自己认同为一个优秀的,事业有成,才华横溢的人。这一切都和看待自己的角度有关。

即然这样,那么为什么我不能从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呢?是的,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弱小、无力、没有自信心,但是想想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啊!我诚实,善良,在一所不错的学校读书,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家人们都很关心和疼爱我,和许多人比起来我并不差。在生活中发生过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臣服它吧,已经不可改变了。能够改变的就只有对待事情的态度,然后再把这种态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那样才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二

这是一本现代都市人应该怎样活着的哲理小说。人生,在琐碎的细节中,让天性的纯真蒙尘,不能再以纯真明亮的眼睛注视身边的人事和这个世界。竞争和自由经济模式,极大地放任了人性私欲的膨胀,于是,人就陷入到贪婪和占有的漩涡之中,以至于渐渐失去自我,正如书中若菱所言“活着好累!”

正因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追求的是内心真实需要以外的东西,所以,占有得越多,迷失的就越严重,内心就更迷茫痛苦。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压力越来越大,失望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常常困惑—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书中老者的答案是,那个真实的我—内心的爱、平和、喜悦—先是被自己的肉体包裹,再被情绪左右,外面还有一层思想的枷锁—知识层面的东西,最外面,才是每个角色扮演者和身份认同的假面具。所以,真实的自我,连自己都触摸不到了,别人,怎么能感受得到你人性中的善和爱?

记得老人的教导:“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

我们常常用许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基础,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去判定它,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其实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导致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它自然的发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它们这样的或那样的发生。就像书中所说的,事件本身都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烦恼,比如对某人的讨厌、对工作的烦恼、对待遇的不满、对另一半的埋怨等等,都是我们自己人为地在放大。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来自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当外界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

如果一个人充满了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和事物,就容易和他 产生共鸣。相反,如果一个人老是悲观和愤世嫉俗,那么在他眼里,世界就阴暗、生活就痛苦得多。

世界的真相只有一个,为什么会有千姿百态的感受,并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喜怒哀乐?就因为个人的心态和角度的差异。当然,快乐不等于肤浅,恰恰相反,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生命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思考、孤独、痛苦、彷徨、坚持、执著,就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只不过,要有技巧,能够使自己在恰当的时候,陷入沉思,感受孤独;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打开心怀,投入生活,变得真正的开心快乐。所谓技巧,就是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历,并把经历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智慧,再加上对生命深沉的爱,对生活的执着认真,从而凝结成的一种习惯和态度。

这些思考角度和方法,对于认识自己的人生,正确地把握自己无疑是很有益的。它能够让我们从日常生活和习惯性的思维中跳跃而出,用另外一种方式和角度观照自己。当然,你会发现原来不曾意识到的许多问题。就是这些问题,冷却了我们的热情,蚕食了我们的纯真,消解了我们的快乐和幸福。

匆忙的生活中,一定要适时地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不是使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抑或是越来越远?这样,我们对某些事情上做出抉择的时候就不会随波逐流,而是真正地做到了实现了自己的真正目标。忙碌的生活是充实的,有时也需要停下来,让自己和心灵静一静,感受一下大自然中新鲜的空气,清醒一下大脑,认真地对生活和人生进行思考,这样不仅使自己活的有目标、有动力,并且能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三

“为什么我不能拥有想要的生活为什么我不欢乐我该如何当自我生命的主人”想必很多人都这样问过自我,在都市生活中的我们常会感到迷失和疲倦,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而这本书则掀起了对心灵探索的高潮,书中涉及很多对心、追求的探索,对幸福的定义,对生活的态度。

书中描述女主人公与一位老人的谈话,中间穿插些结合生活的小故事,有的涉及工作、情感、性格、人际关系,这是一本“现代修心书”,作者用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这四个层次,供给者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书中的种种提议,让读者获得身心的疗愈,作者用心良苦,在字里行间,用心与烦恼的人们耐心交流。书中的老者是智慧的象征,意在告诉读者要善于和自我内心深处的智慧老者交流,抛开世俗现实世界的困扰和面具,发现潜意识里真正的自我。

你可能在忙碌中渐渐忘了自我追求生活的最初动机;你可能带着面具游走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在遇到挫折失败后不愿应对自我和周围的环境;你穷尽一生追求的可能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费尽心思争取的可能最终使你失去了欢乐,此刻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都无所适从,而这本书恰恰指明了方向,要看得清内心深处的自我,我们所追求的“爱、和平、幸福”才有意义。

“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能够是一个灾难,也能够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完美,并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在书的最终,老人这样鼓励着主人公,如果我们耐心剥开它们一层层的外壳并且将这些礼物细细品味,那么生活将会是另外一番风景。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四

经一个李姓朋友的介绍,我用了一下午及半个晚上读了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我》,她告诉我想要学会感性的认知周边,这本书或许能帮我找到答案。于是我采纳了她的推荐,试着在书里找寻答案。这本书教我们如何将自我与内在的真我连结,同时阐明了一个道理:“我们是在用言语来表达言语不能表达的东西,亦老子说的道可道,十分道,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原本按作者的要求,每一天只看几章节,然后静静回想或者与朋友来探讨彼此对于潜意识中的真我的理解。可惜鄙人时光有限,只能匆匆一览。其中的真谛恐怕是不得要领。在那里我就把我的读后感与大家一齐分享。

书中提到的另外一个观点:“爱,罪恶假汝之名!”“为亲人担心,其实是一种不负职责的加害行为!”乍读不能理解,然则细想后觉得道理很简单,只是我们不想承认而已。”书中举例说明了有些事出发点一切因为“爱”,实则就是担心自我受牵连。对没看过这书的人,或许还没明白我在说什么!好,举个例子吧!书中提到对有小孩的家庭来说,小孩的调皮是天性,但是大人就要求小孩务必按他们的意愿去做事,一旦违反甚至就施以“酷刑”,口口声声的说为了他们好,实际就是担心小孩贪玩造成的后果会给大人自我带来麻烦。小孩受伤了,大人要抽时光去照顾,耽误自我的事情。小孩惹祸了,大人还得去善后。就是说大人们怕这些事情给自我带来麻烦,故要求小孩时都是说“我是为你好!”说到这点,为小孩还是为自我?各人去想吧!

我们产生了很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我,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思想的基础,但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当你对某一类的人或是他们的行为,待别有意见、个性看不顺眼的时候,就是一种自我的投射行为,也是一种逃避策略,所以又一个观点产生了:“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没有任何的事情能够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来自于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来看看一个逻辑推理的公式吧: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A永远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A,发生在不一样人的身上会有不一样的C出现。所以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而已。

我也是粗枝大叶般爵嚼了这本书,但是读了之后让我受益颇多,以前我总是说自我的心态有多么的好,其不然,我的心态没有自我想的那么好,我会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的,而且有些事情我没有真正的看开,也没有学会放下,对思想方面,更是不会思考,对于已发生的事情不会学着理解,更别得谈身心合一!在昨晚看完这本书时意犹未尽,本想趁夜写写感悟。无奈“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还得起早上班。但是这天上午也算好,忙里偷闲的完成了自我的这篇读后感。藉此机会,感谢推荐这本书给我的好朋友,感谢这些年一向在我身边支持我的人。也请原谅我以前的理性给大家造成了伤害。我的理性让你们觉得像“刺猬”,越是亲近的人越被我伤害的深。在此说声对不起!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五

一本好书,一杯咖啡,一个周末,时光如此美好,心如止水。

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几年前我还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某一天Sharon来找我,正好撞上了红着眼睛的我,Sharon是我一直非常钦佩的技术leader,在N公司那些年,我们一直是非常紧密又非常信任的合作关系。当时看着情绪激动,又很无助的我,我们在会议室里聊了聊,我还记得她当时对我讲的那些话,那天推荐给我两本书《新家庭如何塑造人》,《遇见未知的自己》。今天回想起来,真的很感恩在我脆弱的时候,带给了我温暖和正能量。

坦白说,这两本书我买回来很多年,却一直没有完整的读完。这个周六傍晚,像往常一样送儿子去英语课,带了这本书出去,一个周末愉快的读完了它,我很好奇那些年为什么我连一本书都读不下去?这本书的内容却出乎意料的让我喜欢,就如书中自序的最后一段:“相信很多读者朋友看了书以后,会联系到自己实际生活的某些问题······”这本书也带给了我心灵的触动。

这是一本心灵小说,书中女主角若菱在人生最迷茫最无力的状态下,遇到了老人。老人是一个智慧的引领,在小说中引领若菱走上了寻求真我的过程。而读这本书的人,也跟着若菱的节奏去思考老人的问题,触发了自己内心深处不曾探索到的自我认知。就比如文章的第一篇章“一场奇怪的对话—我是谁”,原来我们和若菱一样,多数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只是一个角色扮演和身份认同,其实“我不是谁”……书中老人给若菱的提示:

“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意识,那个意识在你小时候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存在,陪着你上学、读书、结婚、做事。所以,有一个东西,在我们里面是一直没有变的,尽管我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都一直在改变,但是我们仍然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的感觉。”也是我们的本质“爱、喜悦、和平…”

书中第7章“这个世界是什么组成的?—能量争夺战”,第8章“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则”,“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本身是不是一个能量场呢?而我们对待人、事、物的反应是不是可以决定我们吸引什么样的能量过来?

老人是这本书的灵魂!除了启发,有很多我以前没有了解过的内容,“当我们在身体层面或是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组装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胜肽”,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被细胞周边的上千个感受器所接受。读后感久而久之,感受器对某种胜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会产生饥饿感。”比如经常爱生气的人,如果你很久不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让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去发脾气……这个是不是有点意思?想想我们日常生活中会不会有些情绪反应是这个“胜肽”在作祟?另外书中有提到关于意识和潜意识,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趣而又深奥的问题,到底我们的行为有多少是受潜意识的影响?所以读完这本书后我买了书中提到的书《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还想再进一步探索一下。

与这本书还有一个不谋而合的共鸣,“重新和身体联结—瑜伽与呼吸”,以及老人建议若菱捡起小时候的爱好,比如跳舞。其实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做一个运动或者爱好的时候,当下的专注带给我们内心的平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精彩5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duhougan/zgmz/1685907363167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