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2022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优秀3篇)

2022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优秀3篇)

一派天真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2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优秀3篇)

微信扫码分享

奥运会一直受人瞩目。奥运健儿在运动场上矫健无比的身姿以及激昂洒脱的面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金笔头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3篇《2022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可以帮助到您,就是金笔头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一

时代的浪潮拍打社会的水车,一切欣欣向荣地迭代着。然而,在繁盛的外表下,仍存在掩不住的层出的问题。青少年肥胖率飞涨,近视率飙升,体脂率高居不下……“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不可不让人为之心忧。“佛系青年”大行其道,丧系文化蔓延,精神软骨病侵蚀理想……精神上的日渐衰微更令人心焦。强健个体的必要性,在这样的时代语境里极为突出。

强个体,必先强其筋骨。如果人生是弩,我们要把自己锻成最硬的柄,最韧的弓。旧有爱因斯坦坚持徒步走到皇宫;今有钟南山不辍锻炼,换来奔波在一线的身体底气。强健的体魄是源头活水,是高塔下的累土,是无数人生成就的不移基座。身体若是羸弱的,便常常带来精神的颓靡,成为横在前行路上难以逾越的山。于是乎我们可见,强健的体魄能为个人的生命燃起不熄的火把。

筋骨构成支架,精神却是填充血肉。王开岭曾说,“即使还在匍匐,也要一寸一寸地前进。”精神的生生不息,能够让我们的血更澎湃,生命更充盈。我们不能否认,万物生而不齐,体格上的缺陷或难避免,而精神上的站立却从不被桎梏。史铁生在壮年失去了他的双腿,再也无法奔跑在秋日的公园,无法为了理想奔走呼号。但他执起笔,扶正自己的志气,写下了“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中国,正是有了像这样的精神之焰,一步一步站立着走到了现在。

处于百年之唯有大变局,历史三峡风雨飘摇。疫苗还未全世界普及,病毒却多处变种;中东战事看似减息,实则暗流汹涌;国际关系空前承压,中国面前,有着远比过去五千年面临过的所有一切更艰难的挑战。

然而,毛泽东有言,“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这世上从来没有能永远骄傲跋扈的强者,也不会有永远处于下风的弱者。忆古,流光溢彩的阿房宫毁于一炬;望今,曾被排挤于世界外交行列外的中国愈加强大。我们不该丧失希望,而该凝聚起滚石上山的力量。不息的锻炼可以强健筋骨,抵御肉体上受到的威胁;而不渝的追求可以推动国家发展车轮滚滚向前,酿造出最美的中国伟梦。

“人者,动物也,则动尚矣。”我们青年是萌动的百卉,是新发于硎的利刃,是中国唯一的接班人。唯有每个能动个体的自强,才能顶起强盛的国家。我们不仅要锻炼我们的体魄,更要淬炼我们的品格,在涅槃的烈火里,燃出盛大而崭新的中国。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700字 篇二

主教练郎平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这番话引发网友刷屏点赞。当升起五星红旗,唱起《义勇军进行曲》时,郎平教练和她的女排点燃的,不光是几代人对记忆的重拾,更是对精神的回味。

勇于奋斗,敢于争先的精神。30多年前,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上完成了5连冠,成为世界排坛第一支连续5次夺魁的队伍,中国女排成为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成为中国腾飞的象征。30多年后,面对奥运会赛场强大竞争对手的不利影响,多次上演着逆袭之战。在中国女排这个集体中,她们始终保持分分必抢、球球必争的拼搏精神,不放弃自己,更不放过对手,奋斗到最后一刻,创造了一次次“逆风翻盘,向阳而生”的奇迹。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在实际的比赛和工作中,女排姑娘们都深刻践行着对我们的告诫和要求,始终坚持梦想,继续攀登。当中国女排的黄金一代逐渐离开赛场、新老队员更替与磨合时,年轻的中国女排的发挥可谓时起时伏,并且可能球迷们都会忍不住叹息:这场比赛又没戏了,但是她们始终相信“风雨过后必有美丽的彩虹”,不断努力,一定会收获好的结果。

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郎平说,“女排精神一直都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有过硬的技术。”前NBA著名球星科比说,“我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天才不能光靠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更重要的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即永不停歇的训练、训练、再训练。赛场上女排姑娘们一记记的“重扣”和队员间默契的“传球”,正是她们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卓越成就人生的精彩瞬间的写照。

有一种记忆,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生命不止,战斗不息!即使跌倒了,也要漂亮地站起来再哭,中国女排咬下了一场又一场硬仗,不断书写运动场的传奇。不是只有胜利才值得欢呼,不是只有赢球才有女排精神,它早已跨越了时代与体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共尊共享的精神财富。

2021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三

后人在谈论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一定会提起这两个名字:菲尔普斯和博尔特。那个美国大男孩在水立方梦想成真,狂揽八金,创下一个极难撼动的历史纪录;前一天,另一个是牙买加的淘气小子,轻而易举地让人类跑进了100米的9.7秒之内,而且在最后的几米,他竟快乐地跳起舞来,没人怀疑他下一次跑进9.6秒的可能性。

他们无可争议地成了奥林匹克的光荣,北京奥运的光荣。我们会记住他们的国家,但我们更会记住,他们是代表着你和我,代表着全人类在实现梦想。赛场上东道主观众献给他们的震耳欲聋的欢呼,证明了这一点。

就算再淡化金牌意识,每一届奥运会,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金牌选手。这没什么不妥。古希腊时代的奥运会,不设金银铜牌,只有冠军才能得到桂冠和英雄般的凯旋仪式。金牌选手一直是奥林匹克的光荣所系,其中翘楚还会成为每一届奥运会的标志性人物。

奥林匹克给人类带来了光荣,不但人类体能极限被一再突破,也激活了人类在科技、医学、建筑、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无穷想象力和创造力。“鲨鱼泳衣”、“模拟高压氧舱训练”等科技成果,托举了健儿们高飞的翅膀;“鸟巢”、“水立方”等拥有奇幻外貌的建筑,以奥运的名义矗立在本来保守型建筑占了上风的古都北京;诸多为运动员研制的保健品及训练方式,也在康复医疗等方面得到应用;更不消说关于奥林匹克的大量艺术与文学作品不胫而走,各举办城市在开幕式上的苦心孤诣和争奇斗艳,让各民族文化以最直观的方式走向世界……

然而,奥林匹克最动人的细节,却呈现在不为人关注的灯火阑珊处。

8月17日,美国神射手埃蒙斯重演雅典噩梦,最后一枪大失水准败走麦城。这时,埃蒙斯在雅典结缘的妻子、金牌得主卡捷琳娜·埃蒙斯安慰着失意的丈夫,满脸的关爱和温情,仿佛屏蔽了所有的失望和伤害。这一刻,爱情远比金牌美丽。

8月15日的动人一瞬,出现在“水立方”。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德国姑娘斯特芬触壁后一时不敢回头看成绩,世界纪录保持者、澳大利亚的特里克特看到斯特芬仅以0.04秒的微弱优势领先自己夺冠,便一直微笑着等待斯特芬回头,然后紧紧拥抱住惊喜的对手。那微笑和拥抱由衷而自然,动人心弦。

举重台也有让人动容的一瞬。法国选手蒂安切面临男子69公斤级的最后一举,教练为他要的重量如果一举成功,不但会赢廖辉,还能破世界纪录。众目睽睽之下,他掂量了一下,摇摇头放弃了。他的教练却毫无失望之意,激动地冲将上去,像对待英雄凯旋一样,欢呼着举起了他。只要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又不为金牌而伤害健康,那也是智者和勇者。

此外,还有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姑娘在领奖台上化干戈为玉帛的动人一吻,还有杜丽失掉首金后观众和志愿者们如潮的安慰和鼓励……

这才是奥林匹克的真正动人之处,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人相聚,他们分享着奥林匹克的光荣,哪怕失败了,他们也自尊自重,相怜相惜。他们之间,有大爱,有默契,有理解。相形之下,金牌也会黯然失色。

这样的光荣,这样的动人,奥林匹克缺一不可。这,才是奥林匹克的真正魅力,才会让奥林匹克从古到今,令人如痴如醉……

上面内容就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2022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2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优秀3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650062153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