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5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5篇

薄凉之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5篇

微信扫码分享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金笔头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5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金笔头网给您的好友哦。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伍淑清 篇一

“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所以一生都希望为国家做点有用的、力所能及的事。”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伍淑清如是说。

回忆改革开放40年,被称为“001小姐”的伍淑清很有发言权。作为香港最大饮食集团之一、美心集团创办人伍沾德的长女,伍淑清在1978年第一次踏上内地土地,并于1980年与父亲拿到第一家合资企业的许可证“001号”,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内地的香港企业家。

伍淑清认为,国家40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有些国家跨越近100年的发展。她回忆,自己在1978年第一次到达四川成都时,下榻的宾馆因供电不足,晚上几乎没有灯;地毯也黑乎乎的,后来才得知是没有专门洗地毯的设备。

“当时我就觉得,作为香港同胞,可以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伍淑清说。回港后,她和很多同龄朋友聊起内地情况,不少怀有梦想的香港青年人与她志同道合,都想为国家的发展出力。

来到内地打拼后,伍淑清学到了一种精神,“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虽然当时内地发展较为落后,但在她看来,无论合资双方,或劳方、资方,相互间都应平等互利;与合作伙伴协商,也会表示“在香港我们是怎样做的”“是否能考虑这个方法”等等。

“因为国家是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我们进来后,要重新配合民航局设立具有国际水平的合资企业。”伍淑清说。她同时强调,做第一家合资企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要帮助国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与制度,包括为中美通航做航空配餐,目标也是让“中国标准”走向“国际标准”。

“在邓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后,当时不少像我一样、希望为国家发展出份力的香港年轻人来到内地,有的经商、创业,有的在相关机构任职,我们看到国家今天的发展,是非常感动的,因为觉得参与、配合国家做了一些事情。”伍淑清说。

而谈及目前香港青年的定位与发展,伍淑清认为,同样要让他们走进内地、亲身经历国家的发展,让他们有“中国梦”、中国心。“要让更多香港基层年轻人来内地,这样他们才能了解国家的发展。包括可以让他们到珠三角、或乘坐高铁全国走走,让他们心里对国家发展有底,也理解爱国精神。”

伍淑清说,其实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作为中国人,不想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瞧不起。“以前我去美国读书,有外国人会问,你是从越南来的吗?是越南的难民吗?我就会回答,我从香港来的,我是中国人。”

展望未来,伍淑清表示,改革开放虽已有40年,但也可以说是“刚刚开始”。“邓小平先生那一代领导人很有高瞻远见,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现在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未来我们还是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

伍淑清还认为,现在无论在内地还是香港,还应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如果不重视文化,我们的年轻人就会没有‘根’,这是很麻烦的。”她说。她也希望香港的发展能更加全球化,广纳世界人才;香港的新一代年轻人既要学好英文、也要学好普通话,成为沟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

伍淑清生于1948年,今年已有70岁。中新社记者在采访现场看到,她仍坚持读报、看电视新闻,随时随地关注世界的发展变化。

“人的一生要有一个方向,”她对记者说:“要想好自己要走的路、想到人生做什么事走到最后,英文就是a life well spent,我只是不想浪费生命。”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二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三

这个星期,学校组织了我们观看"20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完之后,我已经无以言表。

在这十个人中,使我最感动的还是刘盛兰爷爷和姚厚芝阿姨。

刘盛兰爷爷73岁时,他的老伴去世了,于是刘盛兰爷爷成了一个孤寡老人。顿时我心里升起了怜悯之意。为了让自己老了,可以有个人在身边照顾他,刘盛兰爷爷开始了助学。1998年,刘盛兰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所以73岁的他把他微薄的工资捐助了学生。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变多,最后"扩张"到了全国各地。

每天刘盛兰爷爷只吃了一点点粥,菜有时还是别人扔掉不要的,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而我们却啃着鸡腿,吃着炒饭,每年有六七件新衣裳,还挑三拣四。和刘盛兰爷爷比起来,我们已经算得上是贵族。刘盛兰爷爷吃完饭,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可买的破烂。刘盛兰爷爷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看着视频中刘盛兰爷爷用颤抖的手在床上数出了一张张钞票,只剩下几张零钱时,我热泪盈眶。这几十多年来,刘盛兰爷爷资助了100多个学生,资金总计7万多元。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姚厚芝阿姨,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结婚后和丈夫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阿姨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可老天爷偏偏不如人意,20_年,姚厚芝阿姨查出癌症,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阿姨选择了"药疗",但病情丝毫没有好转。

20_年,姚厚芝阿姨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她的丈夫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

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_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劳动,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我很惊讶,是什么让这位平凡的人有这么大的能耐呢?过了一会儿,我便明白了:这幅十字绣,针针线线串联的都是浓浓的母爱呀!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阿姨拒绝了,她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如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把它卖出去,孩子们的大学学费就不愁了。

生活中,许多的人用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四

每年的春节过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都会牵绕着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让我感动好久,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那思绪牵绕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颁奖台上……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手拿着笔认真记下他们的名字,有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勤俭节约、分毫积攒,千万捐赠家乡的八旬老人马旭……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河南人担起乡村未来的八零后教师张玉滚。

张玉滚师范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钱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学校地处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处处布满泥泞荆棘,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挑进了学校。看着电视上张玉滚挑着重重的课本,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挑的不仅仅是课本,是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啊!

由于常年操劳,八零后的他脸上布满皱纹,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最后听着白岩松为他念颁奖词,它是这样写的: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是啊,多好的颁奖词,张玉滚,我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你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你虽普通但最伟大,你展现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激励着我,努力,追梦!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五

在上周五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成功落下了帷幕。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温暖,是不用任何语言去传递的,而是用每个人的行动来表达,这就叫感动。颁奖礼上的这十位平凡的人都在做不平凡的事,因此,许多人都为此叫好,让所有人都很感动、震惊。这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入的知道,这个世界上还会有许多带给我们温暖的人出现。

感动中国里,有于敏、孙丽娜、朱敏才、朱晓晖……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朱敏才,是众多中国外交官中的一员,他经常在全世界来回奔波,工作期间他已去过了许多地方。自从他退休以后,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回到北京,与老伴共度晚年;可他并没有那么做,他选择了与自己的老伴孙丽娜一起去偏远乡村教书,让乡村的孩子们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他们一起教书,教了整整十年。在此期间,他们帮助了许多乡村的孩子,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就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朱敏才因为过度劳累,他倒在了教学的路上,送到医院时,医生诊断出他得了脑出血,但是他很幸运,在妻子和孩子们的期待下,他从死神那成功走了出来。他病好后一心只想着给孩子们教学,他们夫妻宁愿为乡村的孩子们教书,也不愿过着舒服的生活,他们宁愿住着简陋的小房子,也不愿住着豪宅……

在观看完感动中国后,不只是两位老人让我感动,获奖者们都做着很伟大的事。他们都有着共同共同的特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他们一心只想要帮助别人。我要向他们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多做善事,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5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714196157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