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6篇】

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6篇】

零度碳酸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6篇】

微信扫码分享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何以为家》观后感 篇一

“真主想让我们做脚下的地毯,生活就像一堆狗屎,比我脚下的鞋还脏。”这是得有多么悲伤,才会说出的话啊,更难想象的,便是这话出于一个十二岁孩子之口。

赞恩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他受唾弃,遭着父母的嘲笑,可是生活并未因此而停下。虽然在这样的环境中,赞恩已学会了比同龄任何一个人都要成熟,他的眼里总是饱含忧郁,可他却并未因生活的不公而自暴自弃,正因为如此,他才在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世界里,用小小的身躯扛起一份又一份责任;他抱着生活的艰辛,却还不忘自己的梦想——去念书,去一个平安幸福的国度念书。

赞恩就如一朵莲花,不是吗?人们总是怀着陈旧的思想去束缚他,可是他仍保持着自己最初的信念,于是他用一个畸形如7岁孩童的身躯,毅然离家出走,去寻找自己的梦想。他虽然表面冷酷,却还仍是个孩子,他会被游乐场所吸引,因为那是他从未拥有过,却渴望拥有的欢乐、温暖和来自家人的亲情。

他又一次被自己的善良做出了选择,面对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婴孩,他付出了自己的责任。面对婴孩时,他是那么亲切,亦或许孤独的人最亲切,悲伤的人笑得最欢,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经历他们所承受的。就像赞恩希望自己能给弱小的婴孩更多一点温暖,再多一点有人关怀的时间,不要又如自己一样,成为一个被人唾弃的孩子。

所以,赞恩喊出了“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这样令全世界震惊的话语。

生活从未因任何一个人而停止,生活太快,让一些身于苦难中的孩子,还未来得及去追赶,就已被唾弃,被掷倒,最终被自己放弃,心安理得继续在世界的黑暗面生活,成为又一个可怜人。正因为如此,坚强的赞恩才更显难得,不是吗?我们没有谁,能像他那样做一朵生于地狱中,不畏风寒的白莲花,引得生活回头,重又注意到。

我们不可一味哀叹。

要做一朵莲花,在过快的生活中,莲心犹存,才不会忘记初衷。

观《何以为家》的观后感心得700字 篇二

在一些地方还有一种现象,年纪轻轻就成为了父母,这样的现象也是我所无法理解的现象,事实上偷尝禁果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不负责任的创造出一个生命就是严重的错误。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一个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这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一场灾难,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你根本不知道父母不成熟的人生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第一个倒了,后面的一切都会受到影响。比如说:一对年轻的父母由于经济能力问题,需要在孩子出生之后就要外出打工,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缺少父母足够的陪伴,而带来的影响就是孩子成长期的不完整,这样的结果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更不要说在孩子最初人格树立阶段不成熟的父母所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生儿育女的意义在哪儿,我不便妄加评论,但是这个意义确实值得人们去细细思考,而不是为了生而生。作为女性更是如此,如果不考虑清楚,那么和生儿育女的工具又有多大的区别呢,这个社会总是在宣传男女平等,可是女性如果都无法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生儿育女、生不生孩子,那是否也是一种悲哀呢?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敬畏,但可惜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不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他们的父母。我想,每一个真正想做父母的人,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到来之后可以给他们最好。可是现实中呢,有些父母从未想过自己能给孩子怎样的生活,就选择了创造多个生命,就像以前常见的,捡垃圾收废品也带着好几个孩子。也有一些父母,他们给了孩子良好的物质生活,但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还美其名曰努力工作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其实我觉得,在中国社会中,“为了你好”其实是最可笑的借口,有多少人就因为这句话做了自己本不想要的选择。

电影《何以为家》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如果父母生了孩子却不好好养育他们,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家又何以为家呢?反过来说,如果你无法好好地养育孩子,那么你们创造这个生命又是为了什么呢?

观《何以为家》的观后感心得700字 篇三

以前我总抱怨穿的不好看,食物不好吃,当我看完这部电影--《何以为家》时,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12岁的男孩“扎因”,因为战乱随家人逃到国外,过着艰苦的生活。虽然条件很差,但扎因的父母还继续生着孩子,小小的扎因迫不得已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卖果汁赚钱、买菜、送货、带弟弟妹妹……一天,扎因的妹妹被父母抵押给房东的儿子做童养媳,但不久后却意外身亡。扎因十分气愤,拿起刀捅向了房东的儿子……

我未曾想过在观看影片时我会落泪,但这一幕却直戳我的泪点:扎因把小尤纳斯交给那位办假证的人时,我从扎因眼里看到了满满的不舍。可是他也没办法啊!若带着小尤纳斯,他们很有可能都会饿死。把小尤纳斯交给别人,自己既有了钱又可以出去旅游,小尤纳斯也能找到更好的人家,且不是一石三鸟?当扎因走的时候,他无数次的回头望了望小尤纳斯,可谓是一步三回头。当看着小尤纳斯边天真无邪地笑边朝着扎因挥手再见时,眼泪像雨滴似的打了下来。扎因不知道那个人会对小尤纳斯做什么,也许是把器官割下来售卖,也许又转卖给别人,或许……是我们不敢想的结局。

在影片的最后,扎因一脸平静地在拍照片。这时,我的心不由得震了一下,难道扎因没起诉成功?但接下来摄影师的一句话打消了我的念头:“开心点,扎因。这是护照照片,又不是死亡照片。”然后,扎因第一次在影片中露出了笑容。

若扎因的父母对每一个他们生育的孩子都负责,并有一定能力的话,我想扎因他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这该是多么幸福的一家!

我不会再抱怨任何物质上的需求,因为世界上有无数个像扎因一样的孩子,跟他们相比,我是多么的幸福,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同时我也希望,世界上每一位儿童都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何以为家观后感作文 篇四

寒假里,我和父母、奶奶、妹妹一起看了《何以为家》这部电影。

《何以为家》叙述的是叙利亚难民小赞恩跟随家人一起逃难到黎巴嫩。赞恩的父母不停地生了很多的孩子,却无力抚养。因为家庭贫寒,赞恩要到房东的店里去帮忙,干各种体力活,还要和他的姐姐妹妹们一起卖甜菜汁赚钱,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有一天,房东的爸爸和房东来到了赞恩的家里,要让赞恩十一岁的妹妹嫁给房东。赞恩很着急,想要带着妹妹逃离。但是,没等到他准备好,爸爸已经要将妹妹送给房东。赞恩想要阻止,他的母亲把他摁在地上打。父亲一把扛起妹妹放到了房东的电动车上,赞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妹妹被带走。

赞恩非常愤怒和绝望,于是他搭车离家出走。他流浪了几天后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帮助一位黑人女士照看她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女士因为证件过期被捕入狱。赞恩带着孩子,四处流浪,食物吃完了,就想办法赚钱。但是,他自己也是个孩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终于撑不住,要放弃了。赞恩找到了一个据说能带人去瑞典的中间人,这个人让赞恩把黑人女士的孩子给他,说孩子会过得更好,然后让赞恩回去拿身份证明。

赞恩不得不回到家里,却被父母发现了。父母无意中说出妹妹已经死了,赞恩很生气,带刀去捅伤了房东,被捕入狱。狱中的赞恩打电话向电台求助,要求起诉他的父母。最后在控诉的时候,赞恩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故事的最后,黑人女士找回了自己的孩子,赞西也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到瑞典留学了。电影结束时,屏幕上打出一段文字:本片均为事实。

我感到十分震惊,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人在这么艰难地生活着。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深深感到:有强大的祖国,才有我们的安居乐业。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并且要努力上进,为了国家更加繁荣而好好学习。

《何以为家》观后感 篇五

这是一座地狱之城。没有尽头的苦难,混乱,堕落,战争。没有鸟儿愿意在那里停留,没有色彩,没有希望。

12岁的黎巴嫩男孩赞恩用刀捅了人,并将他的父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因为生下了他。

赞恩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义务,当他看到年仅11岁的妹妹被父母抓去卖给别人时,无能为力的他离开了这个绝望的家。之后他遇到了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互相扶持生活。但当他再次回到家时,却听到了妹妹的死讯,他去捅了那个买下妹妹的男人。

镜头回到了法庭之上。赞恩接着说,我希望,无力扶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关于穷人是否应该生育,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了解的不多,就不多阐述了。这部电影看的让人压抑和悲伤。整部电影从开头到结尾的配乐都是沉重的,我能想到的唯一一处轻松的音乐,是赞恩被关进监狱里时教徒弹着吉他慰问犯人们,监狱里看着电视唱着歌的犯人比监狱外的绝望的。人们更快乐。

电影之外,扮演赞恩的演员也是一个难民,在出演了电影后,得到了联合国的帮助,和父母一起去往挪威这个和平的国度生活。对于赞恩来说,这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在被战争和混乱包围的地区,还有多少个赞恩,正在背负着苦难,绝望而艰难的前行着呢?

而生在中国的我们,不知道比赞恩幸福多少倍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天,我们能看到这美丽的风景,能吃上美味的食物,有爱我们的家人,还有希望,是不是应该感到知足?当面对困难的时候,请想想,在那个充满苦难的国家,弱小的赞恩尚可拥有无比坚强的内心和强大的勇气,哪怕身处在在绝望之中仍然守护心中那一点光芒而不放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和自怜?作为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要坚强和勇敢。并且要记住,知足才是幸福,这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最大的启发。

观《何以为家》的观后感心得800字 篇六

命运挫折,却总有人顽强拼搏;道路崎岖,却总有人勇往直前。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十二岁男孩赞恩的故事,在苦难的逼迫和现实的压迫下,离家出走,颠沛流离。一次次的希望,无数次的破灭,但在不懈努力下,起诉亲生父母,夺回尊严。电影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刚开始,直接就起诉自己的亲生父母,理由是:“因为他们生下了我。”触动人心。

家,是幸福的港湾,可赞恩的家,却是无尽的沦丧,对他来说,这儿已不再是家,带给他的只有折磨与痛苦。我想:他的父母竟然如此愚昧,而赞恩却如此可怜,他的地位与遭遇甚至不如别人家的狗!为什么?

当赞恩离家出走,遇见哈瑞与她的儿子尤纳斯,并在哈瑞被捕后,仍旧不离不弃照顾尤纳斯时,是一颗顽强的心,是一片温暖的情支撑着他。在辱骂、暴力和屈辱下的赞恩,在破败不堪社会下的他,仍旧心存善念,这样的意志该是怎样的顽强?

法庭之上,赞恩带给观众的是无尽的心灵打击和感动。因为生了他,所以起诉父母。这不负责任的生育无异于一场谋杀!但深不见底的幽暗,不透明的体制,该向谁来追讨罪恶呢?这些罪恶何以得到延伸,且代代相传?居然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无力生育和教育又为何要生?这是对道德的质疑,对人性的谴责!

影片最后,赞恩笑了,唯一的笑容,是直击心灵的震撼。他的笑是因为他拍的是身份证,而不是死亡证。他摆脱了一切的排挤,他有了自己的身份,他不再是一堆腐烂的肉。他的尊严,宛如他的笑一般绽放。这笑,就像是行走在荒漠,听见驼铃声的笑……

生而不养,断指可报;生而养之,断头可报;不生而养,无以为报。愿每一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愿每一个社会的走狗,都会被世人谴责唾弃。在命运的安排下,我们似乎都是蝼蚁,但不屈服于命运而努力奋斗的,将会是命运的主宰者。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何处是家?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同情是世界上最傲慢的东西。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是什么让这些天使变得堕落?又是什么让这些天使展翅高飞了?乱象不灭,何以为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6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7618481598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