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优秀10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优秀10篇

说的甜蜜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优秀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一

前天晚上,我和姐姐去世纪城电影院看了《我和我的祖国》电影。我和姐姐都很感动,很喜欢这部电影。

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必须永远热爱和保护我们的祖国。本文介绍了中国解放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介绍了毛主席的祖父。没有毛的祖父,就没有新中国。当时他的亲戚为了打架一个个离开了他。1949年10月1日,在毛主席的祖父的授意下,新中国成立了。当时,一位技术专家发明了电动升旗,但他尝试了多次才成功。另一个故事是原子弹被发明了。当一个实验失败时,一个人非常难过。鼻子出血,住院三天。他康复后,在街上坐公交车,看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原子弹终于成功了。他应该在心里默默的开心,默默的祝福自己的祖国。

还有很多故事让我感动。现在想好好学习,长大后发明更多的东西为祖国服务。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二

今天我看了《我和我的祖国》。是有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七个部分组成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前夜,主要讲的是工程师林志远同志。他为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升国旗的那一时刻,从9月26日一直忙不眠不休的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材料慢慢的变少,他们急需材料,热心的大家为了让国旗顺利的升起,把自己家里最好的材料都捐赠了出来,直到10月1日剧开始还有59分钟的时间,林志远同志爬到了高20多米的旗杆上。而且他有恐高症,可是他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国旗还是顺利的升起了。

林致远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三

第二次观看我和我的祖国,依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该剧由7个篇章组成,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按时间顺序展现了新中国的成长

1949年,物质贫乏、百废待兴,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中国成立了,10月1日前,当确定了国旗是五星红旗时,一夜之间全北京的红缎子都被一抢而空,当天安门广场升旗杆需要稀有金属时,凌晨时分,四面八方涌来了各个层面的百姓,有的贡献自家的炒菜勺,有的贡献自己的眼镜,有的贡献自家的半导体,有的贡献自家的脸盆,人们的热情、真诚,以及因为自己贡献的东西不能被采用而焦急的呐喊,所有的一切,作为现代人,也许不能深刻体会,但这就是祖国纯朴的人民!他们愿意为共和国奉献自己的一切。

相遇,是让我作为感动的一段,如果原子弹能爆炸成功,那么中国将可以跻身于国防强国,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大大提升,所有的科研工作者们三年都没有和家人联系,他们在为中国的原子弹事业拼搏奋斗,当实验室出现故障,所有人员都在紧急撤离时,研究员高远义无反顾地返回实验室,重启系统,保护原子弹装置,作为研究员,他应该非常清楚核辐射的危害,他住院了,作为国家最高机密,首长只能告诉他这两天街上可能发生重大事情,于是,他带病溜出了医院,偶遇了自己的恋人,无论女孩怎么追问,他都带着口罩不敢相认,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工作性质,他知道自己的病情,前进的汽车戛然而止,成千上万的人们在欢呼,满街的红旗在飞舞,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一刻,满大街的人都疯了,这一刻,在兴奋、欢跃、手挥红旗的人潮中,他摘下了口罩,但再也没有见到被人群挤散的恋人,几年后,电视新闻,女孩看到了为祖国科研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人——高远,这一刻,我潸然泪下,高远,在科研工作中一个普通的小兵,普通到首长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小人物与大国家,没有为什么,因为,我爱我的祖国!!!

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这一部,赋有时代气息,八十年代,依然不富裕的祖国,大上海市民,为了看女排,捣鼓天线,街坊邻居守着一部模糊不清的黑白电视机为女排姑娘加油,不由让我感慨祖国这几年的发展。

回归,1997年7月1日,万世瞩目的香港回归,中国人民雪耻的日子,为了在0时0分0秒准时升起五星红旗,中英双方整整谈判了16轮,我们等了一百五十多年,我们不能再多等一秒了,当国歌响起红旗升起时,当演员惠英红一句呐喊:换帽徽时,当香港警察佩戴紫荆花时,当紫荆花不在被别国国旗掩盖时,当东方之珠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当烟花满天时,不用渲染,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感受到,祖国强大了!!!我仿佛回到了自己见证的那一刻,万人空巷,鞭炮齐鸣,一个守护会展中心的香港警察激动的对大陆记者说:我的头发跟你一样,都是黑色的。香港的街道到处是因激动而哭红的眼和涨红的脸。这一刻,我感觉,祖国!在心中!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今天,香港街头的暴徒,不由得让我感受到,香港,像个犯错的孩子,祖国不会抛弃你,哪个母亲会丢掉自己的儿女呢?迷途知返,少走弯路,母亲会以宽大的胸怀包容你!我的同胞们!!!

北京你好,2008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512大地震,国人团结一致抗震救灾,奥运会,中国人实现了百年的梦想,葛式幽默带我们领略了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的一票难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汶川子女的无限关怀。

纵观祖国几十年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共和国从贫瘠到基本解决温饱,到养活十几亿人口,到今天我们和平的生活,都高铁的发展,华为的领先,手机支付,到东风41洲际导弹的亮相,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6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各行各业同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同事们也自发在影院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快速的实现复兴梦!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四

最特别的要属《夺冠》这一章,导演徐峥将女排首夺奥运冠军、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巅峰时刻,融入到观看比赛的群众,特别是小朋友的心境当中。一边是喜欢的小女孩要走了,去美国。一边是国家队比赛的关键时刻,打美国。

小男孩冬冬,强忍着眼泪做了他自己的选择为看比赛的邻居们矫正电视天线。他的瘦小身体,化作了天线杆子的一部分,内心却每一秒都在被割。最终,中国女排胜利了,小女孩也离开了。见到爸爸的冬冬终于放声大哭:咱家电视信号太不好了!话一出口,观众都笑了。

你说女排的胜利,跟小朋友冬冬有关系吗?那么小的他,哪里知道爱国爱家这些大道理,有的只是真情实感,真的喜欢,与真的高兴。真的悲伤,和真的落泪。

这个爸妈不在家的故事,1984年的夏天,被徐峥用后期调色滤镜,处理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一般,空气澄澈,邻里和谐。叽里呱啦,牙尖嘴碎。大广角镜头带来的画面变形,富有动感的节奏变化,都凸显了冬冬的心理感受。

《我和我的祖国》所想表达的`是,不论英雄,幕后英雄,还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群众,在国家的伟大历史节点上,每个人都可以是参与者,都可以感受情绪,表达兴奋。这些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光辉时刻,也可以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相融相栖。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五

10月1日上映了一部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电影,通过各个不同的人物角度,解说了从1949至今祖国的发展历程,广大人民对祖国的爱以及为了祖国伟大复兴而默默贡献的人。

电影院中人很多,但大家都很安静的注视着,第一个故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毛主席按动按钮电动升旗背后,有着多么感人的故事,由于时间紧促,一切都是争分夺秒的进行,但那时候中国科技并不发达,电动升旗总是出故障,林致远同志用一个不眠之夜,火烧眉急的情况之下,寻找到了最佳方法,但是只有林致远一人爬上那天安门广场上28。3米高的国旗杆上,那时候并没有升降梯,他只能用简陋的方式在大风下爬上顶端,替换阻断求。一切都是争分夺秒,尽管他在高处也很害怕,可是他知道天亮之后在广场上20万中国人民的注视之下升起的不仅仅是鲜艳的国旗那么简单,中华民族都在向上爬,往上升,所以他只能向上爬,向上爬,爬向那国旗的顶端……

原子弹顺利爆炸也离不开中国科研人员们的无私奉献,被高强辐射过后口鼻出血,几年都不能与亲人见面,销声匿迹,不为人知,再一见,就是最后失去生命的那一刻,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与科技未来献出了宝贵生命并不得不割舍爱情与亲情。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与利益,必须在0点0分英国国旗落下那一刻准时升起中国国旗,一秒也不能快但一秒也不能少!升国旗不能向上看,只能凭借肌肉记忆在规定次数正好将国旗升到那最高处,这也是祖国的荣耀,但升旗手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高强度训练才能达成这种效果啊。

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在北京鸟巢举行,那时候门票珍贵到有钱都不轻易能买到,而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意外获得了一张门票,可他却将宝贵的门票赠与从四川特地来北京看奥运会而求票的孩子,尽管默默无闻不为人知,但人们都为08年奥运会而兴奋自豪。在鸟巢外面,都是没有门票的全球各地的人,但这并不能熄灭他们心中的奥运之火,而鸟巢之外电视机前的中国人民们也不约而同手握小国旗,满腔热血的喊着“中国,加油!”

《我和我的祖国》中含有爱情,亲情,友情,善良,无私,奉献,进取等高尚的中国精神,贯通了这部感人至深的电影。

我们对祖国的爱就像一首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六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阳光温馨,微风轻柔。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满怀喜悦,举国欢庆。10月12日,医院组织全体职工分批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每场坐无虚席。电影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和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开场,空灵的天籁之音由远及近,仿佛穿越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那些难忘的经典瞬间。电影放映期间全场没有一点讨论声,影片临近结束,全场职工们摇动起手中的国旗共同唱响片尾曲《我和我的祖国》。放映厅中的我们热血沸腾,自豪感油然而生,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热烈的掌声久久回荡……

影片共分七个单元,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七个历史性的瞬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国家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勾起了大家的共同记忆。

第一单元《前夜》,讲述为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和护旗手与开国大典筹备人员争分夺秒、排除万难、齐心协力在开国大典前夜攻克一个个难题,终于保障了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分秒不差地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确保建国大事,万无一失。

第二单元《相遇》,还原了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科研工作者高远的故事。他因排除险情,不畏强辐射而入院,在公交车上遇到了寻找他三年的女朋友而不得不如遇路人。为了原子弹,他放弃了青春爱情,甚至生命。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就是对这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的慰藉!

《夺冠》讲述了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过程中发生在上海弄堂里的故事。女排三连冠万人空巷的场景,是我儿时深深的记忆。当看到冬冬手扶电视天线,以一己之力调出清晰电视画面时,竟和我记忆深处的画面相重合。女排精神激励着当时只有十几岁我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成了家乡第一批考上学的女孩子,为自己家乡增光添彩。

《回归》的故事都集中在时刻这一焦点上,回归这一历史时刻,依旧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亲历者,让我们感受着神圣。修表匠的精益求精,升旗手的日复训练,中方官员对时间的坚持……当香港警察换上新帽徽,英气勃发、庄严肃穆,像影片中参与回归的亲历者一样,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第五单元《北京你好》,讲了喜迎奥运之际,北京的哥张北京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送给了远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儿。这朴素真挚的感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彼此唇齿相依、血脉相连。

《白昼流星》讲述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航与扶贫工作者和两个自甘堕落年轻人的故事。朴实的书记以扶贫为己任,以人性的善良燃起了哥俩心底光亮。人性散发的光芒如同白昼流星,这便是心底之光,只需内找,不用外寻。

第七单元《护航》,以“备飞”女飞行员的独特视角,再现20××年“9.3阅兵”,影片中充分展示了中国女飞行员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让我们看到了肩负重任的他们的默默坚守与无悔付出。

电影接近尾声,整个过程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没有一人提前离去,有的人已经泪流满面。为什么我们总被这样的画面感动?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承载我们对国家的情怀,带来国人情感共鸣。是啊,他们也憧憬美好的爱情,也渴望亲人的团聚,也在乎荣誉,也期望坚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我们中华民族振兴,正是靠这些一个个平凡渺小的个体,创造出了这么多了不起的中国历史辉煌,正是中国的每一秒,成就了今日的大中国。随着电影这些画面融入中华民族每个人记忆,这些记忆将激发出中国人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因为我们爱这片土地,爱我们的祖国,当我们中国各民族的手紧紧连在一起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中国,加油!加油!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七

最特别的要属《夺冠》这一章,导演徐峥将女排首夺奥运冠军、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巅峰时刻,融入到观看比赛的群众,特别是小朋友的心境当中。一边是喜欢的小女孩要走了,去美国。一边是国家队比赛的关键时刻,打美国。

小男孩冬冬,强忍着眼泪做了他自己的选择为看比赛的邻居们矫正电视天线。他的瘦小身体,化作了天线杆子的一部分,内心却每一秒都在被割。最终,中国女排胜利了,小女孩也离开了。见到爸爸的冬冬终于放声大哭:咱家电视信号太不好了!话一出口,观众都笑了。

你说女排的胜利,跟小朋友冬冬有关系吗?那么小的他,哪里知道爱国爱家这些大道理,有的只是真情实感,真的喜欢,与真的高兴。真的悲伤,和真的落泪。

这个爸妈不在家的故事,1984年的夏天,被徐峥用后期调色滤镜,处理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一般,空气澄澈,邻里和谐。叽里呱啦,牙尖嘴碎。大广角镜头带来的画面变形,富有动感的节奏变化,都凸显了冬冬的心理感受。

《我和我的祖国》所想表达的是,不论英雄,幕后英雄,还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群众,在国家的伟大历史节点上,每个人都可以是参与者,都可以感受情绪,表达兴奋。这些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光辉时刻,也可以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相融相栖。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八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随着这经典的旋律,让我们跟着《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一起回到70年前吧。

1949年9月30日,开国大典前一天,为了保证第二天开国大典的绝对安全,武警部队立即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全面封锁,就连负责安装调试电动升旗的工程师都不准进入。而此时,天安门广场旗杆的电动装置才刚刚装好,还未进行全面调试。如果第二天开国典礼上升旗仪式中出现故障,那不是等于让全世界看中国人民的笑话吗?时间紧迫,工程师林治远只好按天安门广场上同样的材料和原理复制了一套缩小版的电动升旗装置,并连夜进行模拟测试。结果发现了一处设计失误,国旗升到最后阻断金属球坏了,国旗被卷了进去。他们马上分析原因,研究解决方案。可是制作旗杆阻断金属球的材料稀缺,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材料了。他们只好通过发动群众捐献出各自家里的收音机、手表、闹钟等珍贵的电器设备,通过拆卸上面的金属零件重新组装了一个新的阻断球。当重新熔炼好金属球后,他们不顾一切地冲向天安门,终于赶在验收之前将金属球重新更换好。

《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以及最后的《护航》六个小故事中都有一个灵魂,那就是为了祖国无私奉献。

其实,正是这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华儿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努力奋斗,才有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今天的我们,也必须努力,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九

结束晚场观影已经零点多了,七个故事各有熠熠生辉处。我自己心中最喜欢的part是《夺冠》,小朋友演的实在太棒了,不管是难掩的欢喜,还是错过的忧虑,咬牙的坚持和扑进爸爸怀里的委屈,都特别特别动人,整个情节也张弛有度,除了几十年后的再次相遇让我感觉有那么一丢丢违和外都超棒的。其次《北京你好》和《回归》在我心中是不分上下的。葛优老师把幽默这个名词表演到了极致,他站在那里,感觉就扛住整个part了。不过汶川这个点真的挺打动人,在举国欢庆的奥运之下,揭开那一年我们还有汶川地震这个伤疤,让人在张北京这个看起来嘚瑟又抠搜的人身上望见了那一年全中国的众志成城,不压抑不沉重但很击中人心。《回归》感觉还没从余韵中品味完就结束了,有些仓促,但是零分零秒升起中国国旗时,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护旗手朱一龙敬礼!罗大佑的歌声就仿佛带人回到了九七年的那夜。《前夜》《白昼流星》《相遇》《护航》都讲述了不同行业默默付出的人,他们选择隐姓埋名不等于将永远被埋没,我们会像铭记历史一般,记住这些人的名字。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十

导演薛晓路以回归仪式筹备前后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再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重大时刻。他们是中方外交官、仪仗队军人、香港警察、钟表师傅,身份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在7月1日点分准时升起五星红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竭尽全力,只为保证香港回归“一秒不差”。

为了还原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导演薛晓路邀请了时任交接仪式升旗手的朱涛作为升旗部分的总指挥和顾问,指导杜江、朱一龙等演员。在他的指导下,演员们除了训练走正步、升旗这些基本动作,小到下巴、仰头的角度也会被逐一纠正。功夫难负有心人,当杜江、朱一龙等人迈着整齐的正步出场时,庄严肃穆而英气十足。这一刻,与其说他们融入了角色,不如说他们融入了历史。

除了杜江、朱一龙、王洛勇等饰演的大陆工作人员,为了保证香港准时回归祖国怀抱,香港各界同胞同样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在片中,惠英红饰演的香港警察始终站在回归谈判和仪式的第一线,确保万无一失。但当所有人都能在电视前见证回归这一历史时刻时,他们仍需在场馆外坚守岗位。而任达华饰演的钟表师傅,为了将回归仪式执行总指挥的手表调至分秒不差,不眠不休,分文不收。当五星红旗升起、警察们纷纷换上“香港警察”的新帽徽,这一刻香港街头尽是因激动哭红的眼、涨红的脸,这一夜注定无人入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优秀10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guanhougan/guanhouganfanwen/1685813130162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