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春节作文 > 又是一年清明节作文900字

又是一年清明节作文900字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又是一年清明节作文900字

微信扫码分享

【#节日作文# 导语】一生很长,长到你想不出要多勇敢才能承受所有的挫折与煎熬;一生很短,短到你想不出要怎么珍惜才能不负所有的关爱与祝福。但,一生再长,也终将老去;一生再短,此刻尚还鲜活。清明到,懂得珍惜,把关爱和祝福送给我关心的朋友,愿一切安好!《又是一年清明节作文900字》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又是一年清明节作文900字篇一


  又是一年清明时,起风了。思绪随着风儿愈飘愈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离愁。只是在这怀念的季节里,想起了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随着清波荡开,荡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小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了那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了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却免不了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了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小了,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了。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了那颗忧愁的心。



又是一年清明节作文900字篇二


  清明雨上,折菊寄相思,抚琴吟唱。雨是人的离愁别绪丝丝缕缕,声音沙哑,柳条摇曳着,送故人与灞上,这也是四月里的天。清明,清清明明的记忆,不肯抹灭或是减持的。绿叶兴岚处,拳拳相思意,墓志铭哀哀声色尽是愁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柳绿花红,春光明媚,这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烟雨纷纷的雨丛里,人影浮动的尽是愁容倦意,或是故人不再,去年今日此境中,少了伊人,多了离愁,这天与地的分隔,或是天涯久远的远隔,即使是美丽的风景也总是有点孤芳自赏的孤独与寂寥,风景依旧,只是看着风儿微微频点头的空落,此时是最难言说的滋味吧!


  或许最解愁意的就剩下那杯杯盏盏里的三俩淡酒,暖风熏得人憔悴,迷离的眼神像是恍然错失了半个世纪的陡然相遇的茫然失措,温一壶清酒,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身上的湿衣,更甚解解心上的愁绪,远在他乡的游子,春意浓浓心易闹!


  四月的天呢!你是美人的眼眉的那颗朱砂,你是温暖着凡尘的锦袍。这美!美得那么让人窒息,烦忧着了魔,扰得人儿魂都掉到九霄云外去了。清明!我是不敢触碰的,易碎的心扉,总是在这个季节里演绎着,凄凄婉婉,往事淡了,回忆却浓了,挥之不去的人影总是在西窗烛光闪亮着,孱弱的抵御凉风的时候慢慢的升腾,沁入心间,一地的花瓣是那凋落的心呐!荒冢,青柳,蒿莱炽幕,朦胧着的氤氲,无语的沉思,缅怀,泪如雨下,点香引言,敬茶酌酒,长跪泣涕,悲恸声颤,眉间已了无春色。


  天街小雨盈盈绕,扰人相思故人情。好栽柳,栽在坟墓畔,环着庭院绕,无心栽在水中央。一重重、一簇簇,芽抽成一季的春色,水倒影落,道是离人西去,泪垂三尺倚栏看破天。


  逝去的不仅是相依相伴的低低私语,而是举案齐眉的丝丝温存,是那用一天天日子熬成的特殊味道,“月影憧憧,烟火几重,烛花红,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厅堂还在,红尘中的微笑依然过往,梦断罢!魂飞魄散。


  喜也好,悲愁也罢!清清明明的记住那些过往,真真实实的过着日子熬成的魂汤,感谢这清风之朗,心地安好,明朗!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又是一年清明节作文900字篇三


  清明,古时便流传下来的节日,不知从何时起,每次的清明我都会有种轶事的冲动,可能是华夏炎黄留下的血液作怪吧。


  明明是踏青的好日子,但不知怎的,再明媚的阳光也激不起我的性质,宅在家里,一个人静静地,不知道干些什么。往年的这时候一般都是早晨,和父母,爷爷一起去那处,应该算是庙吧的地方上香,点纸钱,往往每年,清明日子里总是会见到姑奶奶红着的眼眶和那低落的眼泪,哭的是我的奶奶,奶奶——这个词语自打我生下,我有记忆起便没有这个印象,只从那从前,应该是三十多年前的黑白照上看出奶奶的端庄,听我爷爷说,奶奶是个爱读书的人,虽然学没上几年,但书却很多,爸爸幼时,家里穷,没什么娱乐的东西,奶奶便给爸爸和大伯讲故事,讲的是水浒,西游。每次提到奶奶,爷爷的眼里总是隐现出一副明显的落寞。爷爷是名杭钢工人,读书没读几年,但教了我很多,他一直是做的多说的少,当然这不是他告诉我的,而是我的爸爸,爸爸说,他这辈子最崇敬的一个人不是多伟大的人物,而是我的爷爷,作为一名父亲,我觉得爷爷是成功的。


  反正往年的清明,我是千篇一律的,今年上坟却在昨天就已经完成了,本来兴致满满的心情就这样冲淡了,不知道干些什么,随便吧,于是,我拉出一只椅子,在阳台上眯着眼睛,希望能睡去,但这恼人的变色眼睛,竟然把这可人的阳光给淡化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只能任由之的闭上眼睛,想想这一个礼拜的事情,可是人总是不随心意,越是不想想的东西就越容易的出现在眼前,暴躁的推掉椅子,回到书房,拿出那本读了却也忘了大半的上下五千年,每次读它总会让我有不一样的感觉,但这是我第一次兴趣索索,站在书架前,不停的翻找着能消遣的东西,发现一些的东西都是过去的回忆,一个角落,我发现了一本以满是灰尘的“破书”——唐诗三百首,只能是破书,上面的纸张还是很久以前的黄色,那种碍眼的黄色,半边的封面早已剥落,也许早已成了构成世间的微粒“死”融合在了一起。但就是这样一本书,却深深的引起了我的回忆,书皮上早已难以辨别的图画却又显得很是清晰。20xx年出版的字眼像是一部电影的开始。


  小时候,哇哇学语的镜头就这样浮现在我的眼前,妈妈,对,是妈妈,手中拿着的是一本略显精致的书——唐诗三百首,一个稚嫩的孩童在母亲的教导下一字一句的背这华夏的宝藏,不求甚解却又觉得字字具有会意,啊,是炎黄子孙的血液在共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遍又一遍,一遍令人感觉亲切,一遍却是那呀呀的儿郎之声,好像没什么,却又显得有什么。从此立志作那读书郎,做得状元回报娘。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心依存读书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又是一年清明节作文900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