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其它节日 > 推荐重阳节孝敬老人寄语(精)(2篇)

推荐重阳节孝敬老人寄语(精)(2篇)

宝贝狗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推荐重阳节孝敬老人寄语(精)(2篇)

微信扫码分享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推荐重阳节孝敬老人寄语(精)一

重阳节即将到来,结合20xx年度社区文化活动计划,物业服务中心拟定组织园区老年人外出游玩,考虑到规范与安全因素,将采取与旅行社合作的方式。现将活动安排汇报如下:

一、活动地点:东莞 松湖烟雨、百花谷赏花休闲一天游 (具体活动安排附后)

二、活动时间:10月16日(暂定) 三、活动范围:碧海红树园业主 四、经费预算:

1、活动经费:(此次活动费用计划与业主分摊,但需视业主反应情况而

定,故先以服务中心全额支付团费申报。)

(1)园区报名老人:?元; (2)工作人员6人:?元; (3)以上两项合计:?元 2、其它:?元 合计:?元 妥否,请批示。

碧海红树园物业服务中心 二〇一〇年九月三十日

推荐重阳节孝敬老人寄语(精)二

家住儋州市光村镇新富村的杨超才老人向记者介绍了过去临高、儋州等地重阳节这天非常有趣的一项传统习俗。旧时重阳节这天,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会在黎明前起床,长辈们起火生灶,然后其他人手持一根稻草或者较细的树枝点燃一端使其冒出星火,然后全家人会齐声高喊“赶山猫”。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辈还懂得一些遗留下来类似咒语的东西,当其他人只是发出欢呼声时,他们会小声用方言“嘀咕”这些咒语。杨超才说,这些咒语很可能是祖辈们流传下来,用于拜祭先人时一种特殊口语。

“西方土神、南方土神、北方土神、东方土神?”,杨超才还记得这些咒语的开头几句。除了是古人信奉神灵的一种表现外,现在的“赶山猫”习俗大多是人们以此来表达一种驱赶鬼神疾病,祈祷吉祥安康的用意。

1989年,我国正式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古老的重阳演变至今,为了尊重和顺应九九重阳节这个“九九、久久、延年益寿”的民俗与吉祥观念,人们“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大力提倡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为老年人办实事、好事。现在,重阳节已经发展成为爱老、敬老的节日。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关爱老人也同样是关爱我们的将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这天高云淡、秋风飒爽的季节,祝愿所有的老年人健康快乐。

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北方习俗2016-09-26 19:50 | #2楼

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这幅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选择非常丰富,特别是图片的制作非常细致,主题突出,非常值得借鉴。

【北方重阳节的民俗活动】重阳节传统民俗活动介绍2016-09-26 14:36 | #3楼

重阳节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个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节日。重阳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登高、赏菊、插茱萸、佩茱萸囊、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所以重阳节还有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人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的记载。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而近代的北京香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也都是登高胜地。尤其是滕王阁,因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更闻名天下。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古人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上山游玩,躲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另一种说法是,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和药材。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

吃重阳糕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现在重阳节吃糕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正是取其吉祥之意。

据史书记载,重阳节吃糕早在汉代《西京杂记》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食人长寿。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记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蓬饵就是最初的重阳糕。

九月正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重阳糕又称桂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饮菊花酒

菊花,是我国是长寿名花,又名延寿客。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转载于 在点 网)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时逢佳节,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也叫越椒或艾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茱萸雅号辟邪翁,它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

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但是在近代,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是,茱萸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重阳节手抄报2016-09-26 21:32 | #4楼

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这幅,内容选择非常丰富,特别是图片的制作非常 细致,主题突出,非常值得借鉴。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推荐重阳节孝敬老人寄语(精)(2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jiarizuowen/qita/1685183549133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