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其它节日 > 心之所向作文优秀10篇

心之所向作文优秀10篇

酒醒梦一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心之所向作文优秀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金笔头网为大伙儿带来的10篇《心之所向作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心之所向 篇一

心之所向,便是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心之所向,化作执念,予人自强不息之气概。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忍辱负重,皆源于心中执念。其自强不息,不畏挫折,不惧艰险,纵然坎坷波折,更铸旷世之英豪。心之所向,便是自强。破巨浪,斩荆棘,人生之路,惟自强以臻远方。

自强不息,以傲天下。天下之精英,以心之所向,为自强之念,动力之源。

心之所向,便是信念。信念如冬日暖阳,治愈人心,融化追梦之路上的千里冰封,照亮人生之光芒。凯尔泰斯·伊姆雷心向文学,以心中之信念度集中营,终取诺贝尔奖。纵观古今中外之集大成者,无一不是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或许视金钱如粪土,抑或视名誉为草芥,然而,在信念面前,他们却都如信徒一般,虔诚地顶礼膜拜。信念为人之资本,辉满分作文网煌之基础,芳华之根源。心之所向,信念之源,纵坎坷波折,若信念在心,更铸一世芳华。

信念在心,何以为惧?古今之豪杰,以心之所念,为人生之愿,永恒之心。

心之所向,便是永恒。“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心之所向,在决定的那一刻,就已定格为永恒。纵然希望渺茫,纵然前路漫长,心之所向,已为永恒,至死不渝,终生难忘。屈原奉一生于楚国,他心之所向,早已扎根于荆楚大地,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为他心中之永恒。秦军破郢之日,他纵身一跃,长辞于世,将他心中的楚国,定为永恒。人人生而不凡,却皆苦于一个个美丽的执念,在那一个个疯狂的瞬间,将自己的心刻于历史的永恒。

心之所向,乃芳华之根,涓涓细流,泉源不息,朗月照花世锦依旧。心之所向,定会成为美丽的未来。

心之所向作文 篇二

搬家后,陽台外便多了一棵大树,成了我家的自然风景。

随着岁月流逝,它不断生长着,与我的羁绊越来越深。

记得在无数个夜晚,我高挑夜灯,坐在桌前看着满堆的作业,心里不免会有一丝的烦躁,这时我总会走到陽台边,扶着栏杆,静静地独自欣赏这棵大树。在月色下,朦胧、神秘而又清新,神奇地消除了我的疲劳与燥意。我又继续奋笔疾书。在屋里有一盏灯,照亮了一个人的身影,在屋外有一“盏”月光,晦暗了一个孤寂的身影。

它总是陪着我,不分昼夜。

“嘿,有人误会我了,怎么办?”我对着树好像在自言自语,心里除了无奈,就是悲伤。如果我去解释,会不会把事情搞杂,会不会误解更深?我哭了,那是发自心底,抗拒不了的思绪,是一种无人能倾诉的情感。这时,我听到树响了。一阵风过,树叶哗哗响,我抬起头,却震惊了,那是我原来从未见过的翡翠般的新绿,叶片虽小,但繁茂,在枝头,就像唱响的万人演唱会,那清脆的声音,在流动的空气中更显悠扬,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种自然的欢唱,它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眼前的这一抹绿,绽放了我的整个人生。

后来,我便时常关注这自然之树。去年冬季,陽台外的树,叶子已掉完,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我曾问过妈妈:“您说这树明年会长成什么样?”她说:“也许熬不过寒冬。”我愣了愣,对着树干,又沉寂了。

今年春天,在一个睡眼朦胧的早晨,我习惯地望了望陽台上的树,发现在树干之间有一些细嫩的绿色,我走近一看,是嫩芽啊!是希望啊······我情不自禁地咧开了嘴。

也不知何时,它越长越高,慢慢长在了我的心中。

我新奇地感受这片绿,看着它覆盖了世界。

我愿成为这片树之绿,在天地间蓬勃向上!

心之所向作文 篇三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这是苏格拉底眼中的理想,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理想几乎人人都有,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驶向成功的路,崎岖而漫长。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在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行动很容易,坚持格外不易,坚持是成功最有效的燃料。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日复一日的头悬梁,锥刺股成就了孙敬与苏秦的政治理想。多年卧薪尝胆的积蓄与坚持成就了越王勾践的复国梦。中国女排不辞辛苦,顽强拼搏,持之以恒的训练,用汗水和泪水铸就辉煌,使中国时隔多年,再次站在最高领奖台上,胜利永远是属于有恒心的人。

强者自律,因为战胜了自己,故能战胜世界。有自制力的人,是最强有力的人。近代张自忠严于律己,与战士同饮同食,才有了上下一心,纪律严明,战无不胜的铁血部队。明人徐溥在求学期间,在桌面放置了两个瓶子,当做了坏事,有了坏念想时就放入黑豆,做了好事时就放入黄豆。每当黑豆居多,徐溥便深刻反省自己,就凭着持久的约束,完善品德,成了明朝一代名臣。正是因为有了自律,才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与理想更近。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最浪费不起的就是时间,在奔赴理想的路上,我们应当惜时。鲁迅先生曾说“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正是怀着这样的态度,鲁迅先生从未停下他创作的脚步,并在名著翻译,小说,散文,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王羲之很小就知道珍惜时间,对练习写字十分努力,常常在池边,一写就是一天,从不懈怠。他的惜时与勤奋,让他名垂千古,成了我们口中的书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坚持,自律,惜时。当我们有了坚定的理想,就应投入自己最大的热情与努力,不畏惧前进路上的荆棘,成就最好的自己,坚持最热爱的理想!

心之所向作文 篇四

也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向往着自由,我们开始觉得我们的生活太过于束缚我们的思想,我们无法自在的奔跑,我们也难以追逐梦想,我们被束缚了太多太多,让我们觉得我们的梦想遥不可及。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倘若我们心之所向,必是自由所属。

我们想跟【金笔头网】着自己的心向前走,庄周在梦中跟随心声,于是羽化成蝶;向往着田园,不再对黑暗的官场感兴趣,于是陶渊明自留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世间清闲。纵观历史,我们又突然看清,倘若我们心之所向,必是走自己心中之路,也最终必得自己心之所属。心之所属,唯有自由。

我们正是花一样的少年,我们正处在花一样的年纪,我们也正是在最美好的年华成长着,也努力准备绽放着属于我们的精彩。我们年少轻狂,也让父母不省心,但我们却还是向往着我们梦中那样迷离的生活,我们也不愿意去看到这个世界的残酷和社会的无形压力。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还可以追梦,我们还有无限的机会和无限的可能,我们还可以一直向前奔跑,一直跑,去追逐属于我们的光和热,我们哪怕是飞蛾扑火,我们哪怕最后一无所有遍体鳞伤,也抵挡不住我们那颗向往着自由的心。

我们与父母间的距离,好似天与地。我们与父母之间隔着一座高山,我们很想跨过那座高山,看一下山的那头究竟有什么,于是我们在夕阳下望着高三,也看到夜晚高山的那头是群星璀璨,耀眼星河。于是我们开始翻越这座高山,我们好像看到山的那边是自由的港湾,于是我们开始奋勇向前。

但是,世间的一切都少不了磨难,我们会经历无数的挫折,也会被荆棘划的鲜血直流。我们或许又会落入无尽的深渊,但我们始终不愿放弃,我们相信,那边是属于我们的梦想,心灵的指向就是那个地方。于是我们涂抹伤口,将荆棘砍下,我们下定决心,去追逐我们的梦想,让心自在远方。

当我们到达属于我们的那个地方,或许又会发现,没有古人的那般淡然与闲适,但却是我们心之所向,我们梦中的地方。

心之所向作文 篇五

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一年到头很少吃肉。所以每当大人问起我,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时,我都会很认真的回答:“我长大的愿望,就是有吃不完的肉。”当我说完,大人们总是哈哈大笑,用一种看呆瓜的眼神看着我,然后一本正经的对我说:“你的愿望就是这个呀,哈哈,会实现的,一定容易实现的。”

也许在大人们看来,我这个愿望太过于渺小。在他们眼里,这也许不叫梦想,对他们来说,这叫日常。可他们有没有想过,即使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过着小康生活。但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一些每天连饭都不吃饱,过着有一顿没一顿日子的人。

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生活基础上为自己定下目标的,就像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不会妄想自己每天就单单依靠劳作就能飞黄腾达。他想的最多的,也许就是希望自己的农作物收成好点,卖个好价钱维持生计;就像一个公司老总,他会仅仅就希望赚一点小钱维持生计就够了吗?不,他不会。他的欲望会很大,会希望自己的公司在整个地区有一定地位,会希望自己繁荣富贵。

你说他们差在哪里?是差在定目标这里吗?不,其实不是。农民的快乐来源于收成,老板的快乐来源于公司利益,只要他们的愿望都实现了,不都是快乐的吗?所以结局都是一样的,错的也不是他们,错的是这个世界。

无论自己的愿望有多渺小,或有多伟大,我们都应感到快乐,努力为之奋斗。坚持走到奋斗这条路的终点,便是天堂。

心之所向作文 篇六

在这芳华如花簇的年纪里,我放心遨游于这个美丽的世界,耳边尽是你动听美好的声音。

美好夏日里,蝉鸣鸟叫,一束暖阳射入教室,照在趴着桌子的我看着你的眼睛里,一切都是美好宁静。在这盛夏,我与你相识相知。

你的长相并不出众,你的声音也不特别的优美动听,你很普通,普通到行走于人群中无人会多看一眼,但却是这普通无华的你打动了我,成为我这年纪当中的不可忘却。

那是一次极为平常的聚会,几个要好的同班同学一起,而你是我意外拉过去的“别班同学”。刚好是六年级毕业之际,大家都希望初中新学年能更进一步,而我却垂头丧气,跟在同学们中间,一副黯然神伤的样子。心中五味杂陈,想着“该怎么办,新学年有些许害怕交不到朋友,老师是否严厉凶狠,我那开朗‘过头’的性格同学们能否接受,新科目会不会很多很难……”我对于那新一学年的许多未知感到向往却又忐忑。

后来,你考上了龙湖,我摇上了崇礼,在这分别之前,我很庆幸有这次聚会使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我们二人从相识进为相知。在我的思绪已经飘出了聚会的万里之外时,你骤然而来的一段话使我印象深刻、难以忘却,直至现如今依然是我前进的动力——“没事的,这么垂丧着一张脸,无精打采,怪难看的嘞!大家不是有QQ群嘛,大不了迷茫时我和大家陪你一起解决讨论!小问题嘛,我们一同加油好不好?目标是重点中学,大不了我们可以在高中相遇!”说完你还顺手塞给我一颗香草糖,我怔住了。打开糖塞进嘴里,满满的甜甜清清瞬间在我的味蕾里释放发散开,这个味道甚至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睁大眼睛望了你一小会儿,心里似乎有些小惊讶。于小学六年光阴中,大多数时候我是给予别人安慰的那方,鲜少收到除家人老师外的来自同学的“鸡汤”,这时这么一句女孩子间听着再正常不过的话,竟让我能够活力再回、雄心奋发!我似乎对你产生了万分好感,你在我心中的地位瞬时上升一大层。

因为此次偶然的聚会,因为那件事,以后我们都玩得很好,而且我们还成为了好朋友。在这之后,关于你的每一件事,每一句可爱奋发的动人言语,至此后都深镌于我心,我要为着未来,为着国家,为着心之所向的你而奋斗啊!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心之所向的你,一起啊,去更远的地方,探索愈发丰富的学海吧!

心之所向作文1000字 篇七

急急切切地翻山越岭寻找一个东西,却无心看风景。这,也许是乐此不疲地追寻,殊不知已被外物所捆绑,失去自由选择的权利。未经审思的向往是不自由的向往。

自由的心是审思的心。此心虽无法规避伤害,却能预先承担痛苦,好让灾难来的从容一些。莫非谁愿意承受灾难?此乃自由选择后主动担当。审思之后,心之所向,即为自由。自由的权利完全属于个人。那是心灵完备的个人。

一个人的身体若无法行走,那他的灵魂一定走得很远。比如史铁生。史铁生活到了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不久后又饱受尿毒症的侵扰,肉体对他来说已成为心之所往的束缚,他失去了自由的权利。活着,成了无大于有的荒诞。于是,“为何而生?要不要走?”的念头如魔咒般困扰他的内心,又如春藤般疯狂地滋长蔓延。对于一个才二十一岁的史铁生来说,已生无可恋。所幸,地坛在那里静静地守候了四百年,终于等到苦难的史铁生。她用母亲般的爱包容他、抚慰他,使他懂得:他不仅拥有苦难和不幸,他亦拥有一个顺应命运、坦荡而生的灵魂。史铁生在地坛呆坐,在地坛默想。他想的难道是使双腿恢复如常?不。他只是悟出了何为自由,捕捉到自由,不再困惑于自己只能坐着活的魔咒。

史铁生终能选择自由。心之所向成为他一生的追逐,生活不再成为荒诞。

肉体的束缚或能摆脱,若为形势所迫,在时代洪流前该何去何从呢?鲁迅生活的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个谁见谁欺的国家。国民悲愤痛苦却万分无奈,知识分子急于救亡图存。那是一个急于要证明自己能行的国家和民族。整个中国,不是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浪潮;便是盲目排外,厚古薄今的湍流。对于文化的选择,中国似乎失去了自由的权利。还好,那个时代有鲁迅。鲁迅看得很清楚,全盘西化或排外复古实乃中国人的自卑心或自大心在作祟。于是,他要拿来,要自救要自省要自强,不要自我安慰自我麻醉。他要西为中用,古为今用,全为我用。他的“拿来主义”,是有选择地拿,不卑不亢地拿。正是鲁迅怀疑审思、自由独立的精神品质使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保持了一点清明的理性,不被时代的洪流卷走。面对外在环境的挤压,我们其实有选择。我们独立,我们自强,不接受施舍,不怀有侥幸。那么,我们便有自由。

抱残守缺,盲从跟风,终难自由。自由的人不固守不盲从,拥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高远心灵。

心之所向的路上,秘密地掩藏着一条小径,凝聚着生与死、荣与辱。自由与灵魂之间已超越了和的累加,演变成乘法乃至立方的无尽可能。

自省之后,已濒死绝的真我慢慢唱着自由的心灵之歌。

这声音好像越来越大……

不再愿意苟活。

不再被选择。

穿越一切方能感受自由。

心之所向作文 篇八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人们在经历生命最混沌无知的阶段后,会在南海深处出现的一句话语,余光中在逍遥游中说道,你不是谁光说你是一切,你是诸如中的诸如至小中的至小,但你是一切是啊,我是有认知的一切,渺小而渺小,不能改变一切,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啊。

人生说是漫长而又短暂的,而人生的经历中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至关重要,一笔发现自我建立自我,蒙恬曾经说过,在所有的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就是侵蚀我们自己,此言说得好,堕落者往往就是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我,发现自我从而轻视自我在漫漫长途中迷失了自我,最直接的体现却是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尊重他人的生命,自然中的生命,人首先要爱自己,才能爱别人,要敢于正视自我,不断的对自我进行灵魂拷问,遵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电影无问西东为什么能够打动观众,原因就是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年代,以什么样的身份追求什么样的理想,都不能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完善自我,监怀他人。曾经有人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便是完善自我的一个最好的途径,不断反思,不断发现,不懈追求人间天使。奥黛丽赫本曾经说过,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有两只手一直用来帮助自己一直用来帮助他人,人是群体动物既不是一座孤岛也不是能够成为独自屹立于荒漠之中的一棵树,一个人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认知力,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在别人急需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最终成为了美和爱的传递链接中的一个接力者追求自我心忧天下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你越是放弃自我相应的,你也会变得伟大而又真实,放弃自我并非放纵自己自暴自弃的消极,而是一种肯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大我的境界,谁说天下有钱,熙熙攘攘为利益往来,古往今来,有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苟利国家生死,起因福祸必知的梁思礼为中国天眼,研究奉献毕生心血的男人,东等等这样的人,以忘我的境界的伟大的人。

强者自救,胜者渡人,或许我们不能难尽心细,但我们也可以做一颗光辉最闪耀的星星,并用自己的光芒来点亮赶路前方的方向,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一个人要在自我的基础上发展更加高尚的精神,这是填满自己内心空虚的重要途径。

心之所向作文 篇九

透过一扇窗,隐约那道微亮,应是记忆中的故乡。故乡中的爷爷,还好吗?

跟随爸爸妈妈到这座大城市,已经三年了。客居在这座城市里,虽然有我喜欢的肯德基、必胜客,有霓虹灯装饰的不夜城。然而,在我心之深处,再繁华的都市也不及那一望无际的稻田,再明亮的街灯也不及爷爷院子里点亮的灯笼,再高的摩天大楼也比不上儿时住惯的那低矮的乡村土房。我爱清静与飘着稻香的村庄,更爱爷爷陪伴在身边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东边的天空渐渐泛白的时候,爷爷会带着我去田里。我不懂农作,只顾着到处去追蝴蝶,到处去挖泥土。我常常拿着狗尾草逗邻居家的小妹妹笑。当刺眼的光穿透云层的时候,爷爷就会喊我回去。见到爷爷的第一句话,总是“爷爷,我饿……”。这时的爷爷也总是假装生气地说,“饿,饿,我就知道你说‘饿’,下次不带你来地里。”可是,每一次,爷爷还是会高高兴兴地带上我。我们会去田地里拔萝卜,采摘花朵,采摘豌豆。我喜欢一切绿的、黄的、红的果子,也喜欢碧绿清芬的树,喜欢色彩鲜艳的花,喜欢清澈如镜的小溪,喜欢乡间四季的小路。

回到家,爷爷便亲自下厨炒两个菜,都是爷爷种的菜,我吃得可香了。

总觉得那时的风很柔,那时的草很绿,那时的果子很甜,那时的黄瓜炒肉很香。

三年,除了过年的时候能见到爷爷,我已经三年没有好好陪伴爷爷了。爷爷总是在电话里嘱咐我,让我听爸爸妈妈的话,让我在假期的时候在补习班好好学习,让我中考之后再回去好好玩儿……

这次春节,由于疫情影响,我和爸爸妈妈没能回去看爷爷。直到现在,我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爷爷了。我盼望着疫情快点结束,盼望着放假,盼望着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到那时,我就可以在爷爷想念我的时候,让他骄傲,让他开心……

窗外,酷热的七月。我听到蝉鸣,在这安静的试室之外。而我能想到的,是乡间路上,我与爷爷快乐的笑声,像清风一样爽朗……

心之所向作文 篇十

她,永远无私的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了我。她像杯龙井,在我是软弱无力时,让我神清气爽。她像一曲古筝,当我在意气消沉时,让我觉得眼前一片青翠。她像冬夜里的一床丝棉被,当我瑟瑟发抖是,贴心的呵护和温暖,让我安然入梦。这就是我的母亲。爱她,所以心之所向。——题记

她出身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因为是最小的一个孩子。所以得到许多人的爱。童年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虽然在那个时代,生活异常艰难,但她仍旧是快乐。

十二岁时,她的父亲因病去世了,家里就是由母亲一人担着。由于成绩没有哥哥的好,她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回家帮助瘦弱的母亲干活。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洗漱完就去干农活。不知为什么,她的身材异常矮小,可能是营养不良吧。

十八岁时,嫂子就托人给她说媒,就这样她和一个涪陵人处了对象。这个涪陵人是一个勤劳质朴的人。从小爸爸就去世了,由于兄长脚不太方便,所以十四岁的他就肩负起家里的责任。身高也不太高。

可能是相似的家庭背景让他们结合在一起。一年后,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小朋友就是我。

说真的,一直以来喜欢爸爸远比喜欢妈妈要多,因为爸爸从不打我,我不听话了,他也只是和我讲道理。也许是爸爸长年在外的关系,我对他的依赖很大,所以对妈妈我不是很依赖。不过我还是在写她,因为我比别人了解她。

有时候,喜欢问她:“妈妈,你爱爸爸吗?”她总是回答:“什么爱不爱的,都老夫老妻了。”说这话是,她总喜欢脸红。

她每天都在重复做一些事情,起早贪黑的在田间劳作。为的是让我们生活得幸福。因为文化程度不够高,所以她不善言语。很多时候我都喜欢和她拌嘴。可能是年少无知,我已和她吵过很多次架了。吵架的理由都很搞笑,可她一直都没有怪我。

随着我渐渐长大,她要操心的事也增加了,比如我的学习、生活。初中、高中时我一直在外面求学。因为从小都有隐疾,对于我的求学,她甚是担心,每次回家总是问我吃饭有没有吃饱,最近胃有没有痛。药按时吃了没有。每当这时我真的挺感动的。算来算去,还是她是最关心我的。所以每当有不开心的事时,就会想到她。

眼前不自觉的就浮现了她真挚的笑容。

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十二岁是身体出现异常的时候。那时我还算健康,因为这样,所以就很调皮,喜欢和别人打打闹闹,结果不小心摔了一跤。起来后手臂就略感不适,没有太在意。第二天醒来时,发现手臂老高,我害怕极了,就不停的呼喊着她,可能是我天生嗓门大,喊了几声之后,她就回来了。“妈妈,怎么办,我的手臂好象出现了问题?”“这可怎么办?走,上医院。”她表现得很焦急。

不由分说就把我拉着走,可是我从小都怕痛,何况现在这种局面。我哪还有精力走路。就这样,她用她那瘦小的身躯把我背到了医院。受伤的那些日子,她每天都显得很繁忙,忙着为我准备营养的食物,因为她认为这样以后我的手才不会留下隐疾,慢慢的我康复了。

其实真正需要补的恰好是她自己,由于长年辛劳的劳作,使她有严重的贫血,经常都头晕眼花吃了很多药还是没有效果,哎!

或许有人会说,母亲就是这样,把无私的爱献给我们,这很平常,没有什么好写的。可是我想说的是平凡就是美。想想我们能为平凡的母亲做些什么。我们应该考虑。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心之所向作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心之所向作文优秀10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jiarizuowen/qita/1685521104147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