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其它节日 > 《建军大业》电影优秀观后感【优秀8篇】

《建军大业》电影优秀观后感【优秀8篇】

说的甜蜜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建军大业》电影优秀观后感【优秀8篇】

微信扫码分享

大家有没有观看过爱国电影建军大业,那么大家有没有写过关于建军大业的观后感?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8篇《《建军大业》电影优秀观后感》,可以帮助到您,就是金笔头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一

电影暑假时是看过一次的,之后网上很多人吐槽小鲜肉眼花缭乱早已失了初衷。然而我却不以为然——这部电影我站在一个非专业的观众看来,有资料有热血有感动有共鸣,制作精良,并未有那般不堪。昨日第二次看依旧会因为三河坝战役中朱德“要做勇士,不要做烈士”简单却悲壮的一句话而热泪盈眶。在这部电影中,更多的是震撼激励,是尊重致敬——致敬那些为国为民矢志前行的革命先驱!致敬那些勇往直前舍身取义的革命英烈!致敬那些艰苦奋斗抛头洒血的革命战士!致敬那些忍辱负重坚韧不屈的革命群众!在我看来“小鲜肉”为电影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促使更多人去走进电影院了解这一段光辉历史。所以我们应少一些从众批判,更多的去了解影片背后所带给我们的思考。

《建军大业》观后感700字五 篇二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毛泽东看到军阀欺压百姓,想推翻军阀的制度,为百姓讨个说法,他想组建一支军队。可组建军队要大量的经费,许多武器和弹药,还需要千千万万的士兵们。可毛泽东什么都没有,只有几个农民朋友。有个农民说:“你可以去军阀那里寻找与你志同道合的军官,推翻军阀的制度。”话音刚落,毛泽东就去找了。他找了三位军官与他们的部队,他们分别是:朱德、叶挺、贺龙。组建了一支名叫“红军”的队伍。这支队伍不怕死、不贪财、能为百姓打天下……为了继续扩大红军人员的数量,周恩来决定发动南昌起义。经过上层军官精心谋划的策略,经过他们严谨的商量,经过战士们几天几夜的苦战,虽然牺牲了几十万几百万的士兵,但是换取了南昌起义的胜利,为老百姓讨回了一个说法……在三河坝战斗中,朱德率领三千人马与钱大钧三万人马抗衡,最终为主力部队争取了时间。但朱德差点全军覆没,最后,红军登上了井冈山,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可以作为一支真正的军队,并有了自己的番号和八一军旗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其中我最崇拜的英雄是一个普通战士,他叫刘松。敌人的二千兵力即将抢夺阵地时,他虽然自己中了三抢,可他拼命地冲向引爆器与敌人一个团同归于尽,他在三河坝战斗中光荣地牺牲了。我还要崇拜红军们不怕死,即使他们全身中弹也不惜一切代价去拼,多杀一个也值了。他们的死是光荣的,他们为中国的未来创造了希望。他们用生命换取了我们血的教训,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崇高的谢意,我们现在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发展我们的国家,学习革命先烈的勇气,和他们不顾一切去拼的精神才能报效国家,报答革命先烈们,报答那些被战火洗礼过的灵魂。让我们好好学习,为我们、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吧!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三

从事党建工作几年时间以来,我感触较深的事之一是单位的离退休老党员对于共产党的热爱和感激,比如每次的党组织活动,他们一定会提前半小时到,比如每到七一、八一、十一,总会有书法、绘画、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国家、对党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又比如每一次的支部组织生活会,支部书记都会精心准备安排,切合每个时期党的大政方针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当然还有很多,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退休了有时间,更重要的是老一辈地质人身上有更深厚的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

今日观看了献礼建军90周年的电影《建军大业》,这种感觉愈加强烈。电影中贺龙要求火线入党,“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在旧军队里身居高位,可自从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便积极追求光明,坚决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却屡遭拒绝。他不改初衷,继续努力,先后多次要求入党,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我想,一个人理想的实现,首先得有强烈的意愿,才会有为了理想竭尽全力奋斗的勇气。他经历了多次的被拒的挫折,才有了越来越坚定的信念,而我们年轻一代,为什么要入党?我想是很多人都没有特别想清楚的一件事情。至少缺乏强烈的意愿和崇高的信念,和平年代,入党的过程大致是按部就班,没有经历太多的考验和挫折。可我们要认识到,当今虽不可能去经历生死的考验,但也时时刻刻面临着大大小小的考验,精神懈怠的考验、守规矩讲纪律的考验、开拓创新的考验、舍小家为大家的考验等,贴着“共产党员”的标签,就应当在行动上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

我想正是我们年青一代在入党过程中对党的发展历史的认知不够深刻,所以对党员身份的认识不够成熟,也就缺少了一些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和对党精神上的认同感。我认为,对党在精神上认同就是要从思想上、理性上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认同党的纲领和章程,特别是了解党的历史,从而才有了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如果缺少认同,表现在行为上,就是部分党员政治意识淡薄、党性观念淡薄、无担当精神,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毛泽东在剧中说到:“我们如果想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个有革命信仰的军队。”什么是革命信仰?在革命年代叫革命信仰,在如今,应该叫人生理想,没有共同的理想,没有一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成不了合作伙伴的。对于一个企业,职工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幸福感也不会高。这里也说到身份的认同,职工只有认同企业的文化,才能主动意识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将自己与企业结成利益、事业和命运的共同体,在主人翁意识的支配下,对企业的价值取向、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企业精神、规章制度、标志标识等,予以认知认可、理解赞同、接受并笃行,从而与企业共同成长、和谐发展。反之,缺失认同感,就会在工作中产生消极的情绪。

不管是在中共党员的身份还是普通职工的身份,认同感尤为重要,了解党一路走来的艰难困苦是触发每名党员对党的忠诚和热爱的方法,让入党动机不再是一句口号,真正的切合到我们的工作中来,我们在平时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向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这个目标靠近。对党的认识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时刻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就会让党员在生产工作中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支部在项目中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四

在电影《建军大业》的开头,描写了血淋淋的真实场景,悲剧性的背景音乐,让人的心和眼睛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泪水。手无寸铁、热血沸腾的青年用生命告诉人们,没有武装力量,就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一切。

一张纸带来了李大钊同志被绞死的消息。这使整个房间的人都默默地脱帽致敬。门外士兵的眼睛是红色的,气氛压抑。这让我想起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它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他总是在家烧些纸,但从不让孩子们问这些是什么。一开始,我不知道怎么读“赵”。我只记得他被捕时的坚定和镇定。

南昌起义的枪声唤醒了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苏玉漂亮的“杀”,叶挺指挥射击时自由落体的帽子,贺龙的傲慢似乎充满了粗话。朱德令人难忘的微笑后,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圆圈,周恩来的三枪朝天鸣响,预示着一个新的黎明的到来,多么勇敢和衷心。

毛泽东告别了妻儿,杨开慧含泪对毛泽东说:“不要回头!”他望着毛泽东渐渐远去的背影,对革命并不感到遗憾。

悲惨的sanheba之战显示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当朱德走过战壕时,他不停地呻吟着“妈妈,我好害怕,我不想死,我要回家”,无限的同情和尊重。面对着如山般的尸体,朱德怀脱下帽子,泪如雨下。选了二百人以后,朱德说:“父与子同在一军,父仍在;兄弟们在同一支军队里,兄弟们留下来。”当一名战士喊着“我要留下来!”他身边的哥哥扶着他,喊着“不,我要留下来!”在这种为生命和正义而牺牲的精神下,我们为战士的英雄们含泪向全国的饺子致敬!抗战结束时,指挥员蔡青川响了雷管。

建军大业观后感300字 篇五

银幕暗下,我蓦地一醒,才从故事中走出来,才惊觉电影已经结束。但电影里那毛泽东铿锵有力的誓言、战士们冲锋陷阵时的呐喊、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的残忍杀害……依然在我脑中不断地盘旋,不断地萦绕,挥之不去。

三河坝战役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束。整整三天,共产党军队用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做到了以三千兵力对抗国民党的三万大军如此不可能之事。但我也忘不了,当时的血水染红了江河,脚下的泥土泛着血红。

八一军旗,来之不易。震撼心头的昨天是历史,而今的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将其化作一股奋进的勇气。须知中华崛起,匹夫有责。透过炮火硝烟,再好好正视我们当下的生活,我有时在想,如果没有前人的付出,我们能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吗?所以,我们不应该浪费我们的青春,而是应该学会珍惜和感恩。或许,只有缅怀过去,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珍惜当下,书写未来!

在此,我向先烈们致敬。

建军大业观后感300字 篇六

我看到手无寸铁的工人和学生们走在街头,喊着振奋的口号,眼中闪着耀眼的光。

我看到森寒的枪口、面目狰狞的士兵、刺耳的子弹横飞肆虐的声音和弥漫着的硝烟。

我看到血泊,喧嚣和呐喊,倒下的烈士和他们手中紧攥着的旗帜。

我看到不屈的灵魂们躺在街道上,身上的血窟窿潺潺地往外冒血,但他们的信念直冲云霄,他们的精神化作万缕青烟萦绕在千千万万革命人的心头。

看到此情此景,我已热泪盈眶,曹植云:“捐躯赴国满分作文网难,视死忽如归”,呜呼,先人虽已逝矣,革命精神永存吾心。

陈独秀领导的革命先烈们,带着满腔热血,希望用暴动和示威唤醒群众,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徒有精神、意志、信念、旗帜、双手,仅凭血肉之躯,没有枪,没有军队,只会让有志之士白白牺牲。

这些牺牲让我们清醒地知道:没有武装不行,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如今在和平年代,我们要继承老一辈先烈的革命精神,继往开来、努力奋斗,共建中国梦!

建军大业观后感200字 篇七

人民军队是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缔造的,并是党领导人民军队历经千难万险不断壮大的,最终武装夺取了解放新中国的胜利。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等革命先辈,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发动南昌起义,标志着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毛泽东提出的将支部建在连上,积极发展军人党员并发挥模范作用,奠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础。人民军队听党话、跟党走,党指挥枪,是我军之魂。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国家的军队,是我军的性质和基石。

大学生《建军大业》观后感 篇八

大家排队整齐静静的观赏起了电影。

影片的开头是北洋军阀屠杀工人和学生,因为他们的起义,就被机枪扫射,血流成河,这血腥恐怖的场面让我们为之一颤。

本次影片 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十周年的纪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该片为我们再现了那段曲折黑暗的历史。

这气势磅礴的画面,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兴趣。

而且这部影片,也有李易峰,朱亚文,霍建华,张天爱等众多当红花旦参与,也让当今的新生演员为国家注入了新鲜力量,而同学们也是因为有偶像在其中而更加津津有味。

影片中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为了信念而奋发图强,他们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帷幕。

影片中,总有一些起义者被杀害,被活埋,被砍头,血流成河,横尸遍野,场面十分震撼,敌人的凶恶和手段之辛辣表现的淋漓尽致,看着这幅惨绝人寰的画面,我很庆幸我们活在这个和平年代,庆幸我们伟大的祖国把我们保护的好好的。

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为死去的战士而感到悲痛和骄傲,悲痛他们明明没有错却任人宰割在那个黑暗年代,骄傲是因为他们不屈不挠,敢于为祖国为共产党付出的精神而骄傲。

朱亚文饰演的周恩来温文尔雅,刘烨饰演的毛泽东年轻而富有活力,他们都是青年时代有理想有担当的男儿, 坐镇指挥临危不乱的周恩来,冲锋陷阵的朱德。

他们意气风发,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摇摇欲坠的祖国,他们是祖国的英雄,马天宇,刘昊然等小鲜肉也在军姿正步,操枪骑马方面下足了功夫,才使得我们看上去更加真实。

"正是因为这些领袖的青春热血和对国家的忠诚,才造就了建军的伟大事业",导演刘伟强表示,"我希望真实还原他们青年时代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的风采,让电影更燃情、更热血"。

这次电影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当时虽然他还没有一官半职,但年轻的他,有先进的思想,当李大钊同志被杀害后,所有人炸锅了,都纷纷表示交出武器,而唯独他认为不能放下武器。

我们要把农民养活起来他们是我们的后台,而其他人觉得农民没有用,应该培养工人,他说"农民现在就知道被地主欺负,而中国最多的就是农民,我们要解救农民,他们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即使大家纷纷表示不满,他也失去了话语权,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被周恩来慧眼识才,二人一起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

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知错就改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当代人去学习,我们不怕犯错,我们只要愿意改错 ,共产党在关键时刻舍己为人,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无畏牺牲,一切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

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们毫不畏惧,怀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中国共产党由此一步步由弱小变得强大!

毛泽东同志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鼓舞了全国各地的共产党人。

从南方的两广的海陆丰起义和白色起义及福建平和起义,到中部的黄麻起义和确山起义,再到北方的京东玉田起义、陕西的渭华起义、东北白山黑水的不屈抗日斗争。

这些起义都建立了红色武装,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九十年的风雨之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路披荆斩棘踏着鲜血走过来的奇迹,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明天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end

文 | 杨静

上面内容就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建军大业》电影优秀观后感》,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建军大业》电影优秀观后感【优秀8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jiarizuowen/qita/1685585949150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