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其它节日 > 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观后感800字(精选10篇)

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观后感800字(精选10篇)

契合伴侣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观后感800字(精选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随着金秋时节的到来,这意味着我们的暑假生活要结束了,马上就要返校继续求学之路。金笔头网为您带来了10篇《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观后感800字》,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篇一

九月一日,我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自己的内心有很大的感触。

这个节目的主题是“追求梦想”。女航天员王亚平,她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航天员。她的梦想实现了,而且还在太空为我们上了一节物理课,那是她坚持不懈和努力的结果。十三岁的付丽娟,她的梦想是做一名空军。她每天都要练习跳伞,跳伞也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廖智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双腿,但她还是对她的舞蹈梦不抛弃,不放弃。穿着假肢来练习跳舞,或坐在轮椅上跳轮椅舞来坚持着自己的梦想。郑亚波为了儿子,自己学习弹钢琴,并且也教会了智力低下的儿子弹钢琴。这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例都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坚持梦想,梦想就一定会实现的。”

回想起我六岁那年,看到表姐学跳舞,我就给妈妈说也要学习跳舞,妈妈就给我报了舞蹈班。刚开始觉得还不错,我也很喜欢上课。每次上课时都兴致勃勃的认真上课学习,老师教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学习到最好。老师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可是慢慢地,,动作难度加大了,再加上每天要上学,双休日也不能好好休息,还要学习舞蹈,很累,所以最后没有坚持而放弃了舞蹈。可是看看王亚平,付丽娟,他们是怎样做的,而我又为何做不到,坚持不下来。

这些实现梦想的人都是普通的平凡人,甚至有的是残疾人。他们的梦想都能实现,那何况是我们呢?我坚信,只要我们多付出一些努力,梦想同样能够实现。对,付出一定是有回报的。想起自己以前做任何事,只要遇到难题,就会放弃,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懊悔。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不懈,就能实现。任何一个梦想,就像一架纸飞机,只要有动力,就能飞起来。然而梦想就是动力。有了梦想,就像一架安装了发动机的飞机,飞翔在蓝色的天空中。

梦想实现是幸福的,但如果一个人连梦想都没有,那又如何来谈实现梦想和成功呢?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要医治好每位病人。相信只要努力坚持自己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的。有梦想就要坚持,有梦想就能出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篇二

在我的眼中,理想是一杯茶,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懂得个中滋味;在我眼中,理想是一块甜甜的奶糖,回味它你就会幸福;在我眼中,理想是一颗橄榄,先苦后甜,是它的写照。我有千千万万个理想,万万千千个希望,但都被打破了,就像鸟儿还没出壳,蛋就被打碎,才意识到世界的冷酷和无情。

小时候,我的理想小小的,小小的。就是想每天有一颗甜甜的糖和爸爸妈妈温暖的一个抱抱。但是,所发生的一切让我的梦破了,心碎了,而且碎得再也补不好了。

每次回家,家都是冷冷的,眼睛也是冷冷的,我的心更是冷的。向妈妈要一颗糖,总是抛来冷冰冰的眼神,“小孩子,一天到晚吃糖,牙都坏了!”向爸爸要一个抱抱,“没工夫!”

小时的理想,冷了……

长大后,我的理想稍稍变大了。竞选班干部是,不想去争不想去抢,只想做一个平凡的学生,只希望好好学习,不想管理什么班级。但老师逼我竞选,老师不了解我的心。当上班长后,一切的事情围绕着我,每天就像傀儡一样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一天都生活在压力中,学习的,生活的,处处都有压力。我,快被压垮了。

长大后的理想,裂了……

上了初中后,我的理想更进了一步。我想追求更加安逸的生活。悄悄的,静静的。想去一个世外桃源,去那儿隐居。每日看高山流水,溪水远远流长;每日听风声拨弄琴弦,那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每日唱婉转悠扬的歌儿,鸟儿为我伴唱,鲜花为我伴舞,溪流为我伴奏;每日吟田园诗人的佳句,为这静谧的一处雅地平添一份光彩。但,现实能让我为我的理想去努力吗?答案的:不可能!

如今社会竞争力让人毛骨悚然。不竞争,就没有工作;不竞争,就没有饭吃;不竞争,就等于自杀。曾看过一篇文章,那位作者认为那种追求安逸生活的人是一种最愚蠢的人。我不禁勃然大怒,“人家有这种想法关你什么事?人家要做什么想什么难道要你来定夺,来批判吗?难道你是最至高无上的吗?你就可以来剥夺人家的意愿吗?未免太自命不凡了一点!”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其中也不无道理,世间人不想让我们这样做,更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即使我不想承认我是个愚蠢的人。

初中的理想,又再次破碎了,只留下一片凄凉和痛楚……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篇三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我都和妈妈都看,到现在已经一期不落地看了5年了,这个公益节目,每一年都带给我不同的收获及感动。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珠心算界大咖国际珠心算冠军王桐晶。因为我的妈妈也是从事珠心算教育工作的。自从我开始接触数字以来,妈妈带我去观摩了各种珠心算比赛的现场,虽然我没有学成珠心算,但是从妈妈身上我了解到了珠心算的神奇之处。在开学第一课,王桐晶讲述了自己坚持珠心算学习和练习的艰辛,她说,6岁开始接触珠心算,9岁进入国家珠心算培训中心,一直练到18岁。刚开始她是成绩最差的,6年后她成为最优秀的;18岁她取得世界比赛冠军,为国家立下一等功!这样的成绩是日复一日的坚持的结果,是坚持,才成就了她超乎年龄的沉稳淡定和惊人的速度。

在开学第一课演播厅,王桐晶展示了六位数和七位数闪电心算,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记住屏幕上闪现数字,并迅速计算所有15个出现的数字总和,令现场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叹为观止!

看完王桐晶的表演,我也在想自己是否能坚持一件事情做完再去做其他的事情。在四年级的结业考试中,我成绩不太好,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并没有责怪我,而是跟我说,今年的暑假你可能哪里也去不了,你得在家好好学习,补补课了。我当时听了,就知道妈妈一定很不开心我考的这个成绩,但是我暑假坚持的一件事情就是每天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练习一篇生字,做数学口算卡3篇,坚持一个月下来,我似乎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完成每一科作业。“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坚持不是说你认定一件事,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而是当你有过放弃,也有过犹豫时,还是没有退缩,你坚定地走了下来,这就是我认为的坚持。

我保证在五年级的学习生涯中要改掉我懒惰的毛病,让爸爸妈妈和老师同学们对我另眼相看,我想我的改变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都是一种帮助,到成绩收获的那天,我会骄傲地说,因为我努力了,因为我坚持,让我的努力战胜了懒惰。请大家监督我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篇四

永不放弃——《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9月1日晚上8点整,我准时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晚的节目丰富多彩,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登山运动员——夏伯渝老人。他为我们深情地讲述了在失去双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奋斗并最终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1975年,夏伯渝第一次攀登珠峰时,把睡袋让给了一位丢失睡袋的藏族同胞,导致自己被严重冻伤,两个小腿被迫截肢。后来,他装上了义肢,又开始训练起来。那个梦想总是在心中念念不忘。2014-2015年,他继续向珠峰发起了挑战,可是却连续遭遇了雪崩和地震。2016年5月13日,他第四次攀登珠峰,就在已经到达海拔8750米的时候,距离顶峰——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仅仅只剩下了94米,却突然遭遇了暴风雪,无奈只好被迫下撤。四次冲击,四次失败,可是夏伯渝老人却从没有放弃梦想。2018年5月14日,他第五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登顶成功。他前后历时四十余年,屡败屡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且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依靠义肢登上珠峰的人。

我从夏老的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为了梦想而坚持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甚至在失去了双腿的情况下,他还能坚守梦想、不断追求,最终取得了突破和成功。我突然想到了自己,内心感到十分惭愧。我爱好摩登舞,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妈妈为我找到了两位优秀的教师。老师教得很认真,而我凭借一点天赋,先后获得了一些奖项,但是一直没有取得过特别突出的成绩。老师对我的表现并不满意。他们认为我的天赋很高,只要肯下苦功夫,将来一定能够取得突出的成绩。可是我总是怕苦怕累,经常出工不出力,课后的训练常常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很少能够坚持下来。和夏伯渝老人比起来,我现在的条件比他优越了很多,我遇到的困难和他一比,简直不值一提啊!我的身上恰恰欠缺的就是他的“永不放弃”的精神!

《开学第一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夏伯渝老人的故事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 篇五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就是开学季的到来,在家里度过了漫长的2022假期后,又迎来了一个学年的开学季。新的学期,新的面貌,我们都要收拾好心情返校学习,为自己的未来继续努力奋斗。与此同时,每到开学季,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都会隆重地与我们全国中小学生见面。作为一档有_年历史的节目,历年来都秉承着“教育”的宗旨,教育全国青少年。是一部非凡意义的教育节目,值得我们各位学生认真看,感受节目的价值与内涵。

在了解过《开学第一课》的朋友都会知道该节目有着特定的教育目的,旨在传递出积极健康正能量的观念,从而正确引导孩子们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一期的《开学第一课》主题都不尽相同,让我们的感慨深刻以及收获颇丰。时间转瞬即逝,今年的主题是_,节目组请来了谢兴昌、何晓莉、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等嘉宾。通过《开学第一课》节目里,使我们认识到理想的重要性。

从1999年至今,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派出323名队员,在贫瘠的西海固地区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智志双扶”的接力,用知识守护着孩子们的理想。20多年前,当地因为办学条件紧张,晚自习之后就断电了,学生们需要点蜡烛学习,许多孩子甚至会借着教师宿舍的灯光读书。第一届支教团的张秀丽老师回忆起当时的画面,依然眼含热泪。而如今,西海固的自然环境和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节目中,撒贝宁与厦门、闽宁两地同时连线,三地共同演唱了一首《歌声与微笑》,继续传递这份延续23年的帮扶情谊和爱心接力棒。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百年沧桑,恰是风华正茂。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培育出的革命精神,汇聚成了一首首动人的赞歌,先辈们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为的是我们可以拥有如今的新生活,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铭记与感恩。身为少年的我们要明白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们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 篇六

观看了2012《开学第一课》后,才真正领悟到美无处不在,它是一种心灵的大美,远远地超越了世俗的眼光。在讲述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和谐美的四节课中,逐渐深入,带引我们感受着美在身边。第一课的发现美,并不是在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都说当今世界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在自然中,是否发现在某种角度、状态下,各种生灵所呈现出的美的一面?是否发现了谁的举手投足让自己心存感动或是令世界增添一丝的美?在发现美的同时,心中复苏的是感动,且朝着内心深处顺藤摸瓜般的寻得对发现美的感悟……

主讲老师刘洋也说:“在深邃、苍茫的宇宙间,仿佛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宽广,领悟到什么是无限。”简单地说,美就是宇宙间的深邃与宽广,令人情不自禁感叹由此而所悟出的美的无限。而游泳冠军的亮相则引起了台下的哄动,主讲老师焦刘洋的游泳生涯也提醒我们,美可以由汗水的付出,持之以恒的精神得以铸造。兴趣可以是自己创造美的奠基,在焦刘洋的话中不然听出兴趣是谱写生命意义的篇章,我们若从自己兴趣的角度出发,经过一番努力,美迟早会被自己挖掘出来,成功便也不在话下。对于美的传递,我想之中包含的是感动的泪花。若只是小小的帮助那还不足为奇,可若是像最美教师邓丽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海拔上千米的高原小学、像最美司机吴斌以生命的代价而使全车人留住宝贵生命呢?这就大不一样。

就像于丹所说:“生活就如一锅煮沸的水,在里面放了鸡蛋、萝卜、茶叶后的结果会完全不一致。鸡蛋煮熟后就变得里里外外铁石心肠;萝卜煮了后则由坚硬变得软弱,就似不够自信的弱者;而茶叶在煮沸的水中,却将身体完全伸展,将自身之精华传递于整锅沸水。”“传递美身边处处有。”此话言之有理。团结就像一滴水放在海中则永不干凅。自古以来团结就被人们广为传颂,它蕴含真理,从古至今所有有关它的事例无一不体现团结美。也只有团结,才有这种力量持久地流传下来。团结产生美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美在身边,在生活各处。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篇七

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在9月4日播出啦,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班主任是小撒叔叔和董卿阿姨,老师有吴磊哥哥、柯洁哥哥、钢琴家郎朗等,给我们讲述了传统文化的故事。

关于中华的骄傲,历史书籍上记载有很多,如:中国的四大发明、瓷器和丝绸等等。但是最让我觉得有代表性的是我们的汉字。正如王宁教授说“汉字和汉字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生命就在民间。汉字一笔一划中都涵盖丰厚的历史底蕴,汉字能让我们感受过去,思考未来。它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

汉字,既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字,又是一种中国的一种文化,它传承着数千年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又保留了古人的思想。

汉字是一种世界上拥有无限魅力的文字。就连日本、韩国等国的一部分文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去创造出来的。

现在正在飞速向国外推广汉字,在美国有了“孔子学院”,许多美国人,都到那里去学习中国的汉字。还有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有“孔子学院”,汉字文学正在不断地发扬光大。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世界上众多中语言文字,只有汉字才称得上“艺术”这个词。汉字能写得如水滴滑过荷叶般轻柔,又能保持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的风范,而英语,只被束缚在四线格中囚鸟,松也松不开。

汉字是非常有趣的,汉字数千年的演变中有一种字体叫象形字,属性模仿得惟妙惟肖,如象形字“人”字,就好像一个人伸长了腿在走路。还有的是谐间字,带上地方口音,有时会闹笑话。

所有的汉字都不是僵硬的符号,它们都有各自的含义。当人们看见“花朵”这两个字的时候,就好像能闻到花儿的芳香气味,能看见花朵的纯洁和美丽。当看到“绿草”,就好像站在了一览无遗的绿草原上,一股小草的芬芳向我们袭来,脚尖就好像抚上了小草的柔软。当看见“光”字,便让人感觉有一道温暖的光照射在身上。暖暖的,柔柔的。

伟大的古人创造了汉字并流传数千年给我们,让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下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篇八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

9月2日晚上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美在你身边”这是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共有四课分别是发现美、传递美、创造美与和谐美。讲的是如何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以及学会拥有美。

在《开学第一课里》,几位老师的课讲得真是精彩!

中国第一位女宇航员,刘洋老师。她向我们讲述了太空的景色之美、太空的生活之美、走下脱离舱,站在祖国的陆地上,呼吸祖国的空气时的骄傲自豪之美。太空的环境很艰苦,如果没有那些更苦的夜以继日的锻炼,又怎能发现太空的伟岸与魅力?

中国的两个奥运会200米蝶泳冠军,叶诗文、焦刘洋。她们在泳池中那英姿勃发,如若入海蛟龙般的矫健身躯所透出的蓬勃之美,登上那代表世界体育界的最高领奖台时所现出的中国之美。她们在用这种骄傲的方式向中国传递着美。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些美的背后他们年又一年坚持训练。焦刘洋每天的训练量是一万米,叶诗文每天的训练量是八千米!听完后,真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可能是理想的催促吧!

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于丹老师讲到的“三锅水”的故事。三锅沸腾的水,里边分别放上生鸡蛋、胡萝卜和茶叶。等一段时间后,生鸡蛋就变熟,变得硬梆梆,好若那些对社会上的某事不满,耿耿于怀,看不见真善美的人;胡萝卜会变软,变得软的像泥,仿佛那些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而茶叶,则会用自己的香,自己的醇,把一锅白水也变成香醇的茶水,余香袅袅,类如那些世所称道的“最美司机”、“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这些人,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上创造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美。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用我们的身体,行为,来创造、发现和传递美!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篇九

爱,这个最美的字眼,流露出多少人真挚的感情。爱,这个最纯洁的字眼,足以让人肝肠寸断,魂牵梦绕。爱,这个最真实的字眼,散发着玫瑰花般醉人的芬芳。

时间在毫无察觉中悄然飞逝。童年旧事却依然历历在目,清晰如昨日。记得童年的我。一直生活在妈妈严厉的面孔之下。自从我记忆起,她就开始向我开启知识的源泉,做人的道理以及基本的做人礼貌。每当放学后,其他的小朋友都在高高兴兴的玩耍,而我,只能站在窗外独自哀叹,痛恨自己有个不懂自己的妈妈,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我渐渐地学会理解妈妈。其实,她也有和蔼善良的一面。每当我不开心或心情郁闷时她就会一个劲的哄我开心,这时,我便想起著名大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在我的家庭中,我的爸爸一直扮演慈父的角色。虽然它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当我在学习的时候,他也会拿着书在一旁坐着。当我问他有关这本书的内容时,他却全然不知,但我心里依然感到燃烧火焰般的温暖。

记得《开学第一课》中的秦勇,本来是红遍中国的摇滚歌手,但却为了他的儿子而放弃自己的前途与梦想,在家照顾了儿子十年左右。这个故事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灵。但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会为了他们的孩子而放弃一切的,这就是‘爱’的伟大与魔力。

古人曰:孝,乐其心,不愿违其志。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是教会我们扣第一颗扣子的人,父母是教会我们说第一句话的人。父母对我们的恩,我们只有用‘孝’来回报他们。世界上对每一位父母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孩子的一声“爸爸妈妈”他们对我们的爱犹如滚滚长江,连绵不绝,犹如滴滴甘露,甘甜纯净,犹如阵阵春雨,柔和绵长。看到《开学第一课》中的一位叔叔为帮他的父亲圆梦,废了许多心思。当时,我就被他感动了。我回想十四年来的阳光,记忆中妈妈为我付出的,我连一句‘谢谢’也只是藏在心底。而我,每做一件小事,妈妈都为我感到骄傲,我却没有理解她,体谅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有一个真正好孩子的资格。

对父母的爱也是孝,让我们用自己的爱来孝顺父母。这样,他们会变得很幸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篇十

在开学的这一天,我观看了一档很特别的节目——《开学第一课》,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还邀请到了许多嘉宾到场为我们讲课。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许渊冲爷爷和米斯巴教授。

许渊冲爷爷是一位翻译家,今年已经96岁了。他从事翻译工作长达60多年,一生致力于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英语和发育,被誉为“诗译英法第一人”,在2014年荣获“北极光”奖。可这样一位伟大的翻译家,在8岁时却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在《开学第一课》里他说:“我当时把‘w’读成‘打泼了油’,‘x’读成‘吓得要死’”逗得全场哈哈大笑。

许爷爷到现在还坚持着翻译工作,在录制节目的前一天,他一直工作到凌晨三点才休息,有人劝他应该保重身体,可他却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我要翻译到一百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传播到海外!”看到这里时,我十分感动,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默默努力的翻译家,我们中国的文化才能传播到世界,祖国为他们而骄傲!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邻国,也有部分人说中文,而许多人却并不知道,在说中文的巴基斯坦人竟然有99%是她的学生!她就是米斯巴·拉希德教授,他被誉为“巴基斯坦汉语之母”。而米斯巴传播汉语的精神,是受到了常敬宇教授的影响。在1994年时,常老师夫妇去往巴基斯坦教授汉语,并且对学生们很友好,杨老师常常包饺子给学生们吃,教学生剪纸等,与学生们亲如一家,米斯巴还亲切地叫杨老师“杨妈妈”。可天有不测风云,杨老师不幸因病去世。

杨老师的离去令米斯巴下定决心:为在巴基斯坦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促进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教育交流奉献终生。在《开学第一课》里她说:“到我最后一口气教汉语,我希望我教汉语,教到教不动为止。”令人们十分感动,热泪盈眶。有这样一群从事国际汉语教育的人,他们可能不是中国人,但传播中华文化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祖国为他们骄傲!

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更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为祖国作出贡献!

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观后感800字》,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观后感800字(精选10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jiarizuowen/qita/16855896741506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