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其它节日 >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精彩10篇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精彩10篇

天涯浪子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精彩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10篇《从《乌塔》想到的作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篇一

今天,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从乌塔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使我受益匪浅。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叫乌塔的'十四岁德国小姑娘,自己一个人游欧洲,并且在出游前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旅游,把玩的时间来挣旅费。这是在我们身上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我们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也不敢想象一个人出门旅游是什么情景。因为爸爸妈妈连我上学放学都要接送,更不会让我一个人出门旅游。平时我花的钱都是向父母要的,从来不知道节省。

乌塔一个人出门旅游不是父母不爱她,而是父母对她独立处理事情很放心,乌塔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然后再给家里打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而我在平日里,一旦发生生么事情,先想到问爸爸妈妈怎么办?从来没有自己想一想应该怎么做。

通过学习《乌塔》这篇课文,乌塔这种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想对爸爸妈妈说,请您们也放放手,我已经长大,让我自己也慢慢学会独立自主、自食其力。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篇二

今天上语文课,老师叫我们先预习课文,于是我很认真的读了课文。

我看到题目《乌塔》以为是什么塔,后来才知道是一个德国姑娘的名字。我被她的胆量吓住了,没想到一个14岁的小姑娘单独出来旅行。而且是自己的打工钱。我太佩服她了,

我9岁了,虽然比她小,但我连这样的想法都没有,我姐姐和乌塔一样大,可她什么事情都是爸爸妈妈给安排。

乌塔真是胆大心细,在旅行之前,便在家里做好准备工作,还有就是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查当地警察局的电话,以便遇上事情就打电话给警察。然后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报平安,让家里人放心。

她出来的旅行费用也是自己攒了三年的钱,她利用假期时间到餐馆打工。记者说我们中国孩子的生活方式,她不相信!觉得不可以理解。我是中国的孩子,记者说的一点也没错!

我们中国孩子自己没这胆量,就算有,家里人也不会同意的,就拿我来说吧!记得有一次,爸爸在外地叫我去玩,还有一个熟人带我,妈妈给我准备好了一切,我还很怕,我怕妈妈没在身边,遇上事情没人管我,最后还是放弃了,我看来这文章后,很惭愧,自己简直没法和乌塔比!

看来乌塔的事情后,我以后一定克服,不会像以前那么胆小了,我会学乌塔,像他一样胆大心细!

由《乌塔》想到的作文400字 篇三

今天,我认识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外国小姑娘,她思考周全;她,勇敢独立;她,聪明伶俐;她,做事有计划;她,就是14岁的乌塔。

为什么说她是与众不同,是因为她14时就独自一人去远方旅行。如果不是我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根本不敢相信,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怎能自己一人去遨游世界,走遍天涯海角?就算她有胆量,家长又怎能放心的下呢?

通过学习了《乌塔》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乌塔之所以能独自旅游,是因为她准备周全,用了三年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是一个胆大心细的孩子。有了如此缜密周到的计划,家长放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我还发现了,乌塔是一个独立性极强的孩子,从不依赖别人,不像我们中国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什么叫长大。自从我认识了乌塔后,我再也不做温室里娇嫩的花朵,决定要做傲雪挺立的梅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独立一些。

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也会成为一个像乌塔一样独立自主,生存能力极强的孩子。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篇四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外国人学习成绩没我们中国好,但是独立生活能力比我们强。我也有一次独自去做一件事的经历。

有一次,家里的盐没有了,妈妈又生病了,这可怎么办呢?我见了,自告奋勇地去给妈妈说:“妈妈,让我去买盐吧。”妈妈连说:“不行,不行!”但是,在我百般劝说之下,妈妈还是答应了。我拿着钱在大街上走着,没过一会儿就到了商店。我精心地挑选着妈妈所说的那种盐,终于,我找到了。付了钱,我又急匆匆地跑回家。到了家,妈妈看着满头大汗的我,笑眯眯地说:“我家宝贝长大了,以后要让你独自做更多的事情了!”

其实,中国的爸爸妈妈也应该放手,让我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我们自由去飞翔,也让我们去选择自己人生的`道路!

从《乌塔》想到的 篇五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之后,我非常佩服乌塔。一个14岁的小姑娘,竟然能一个人独自游完全欧洲。

“一个14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不会相信。”课文中的这句话我也同意。在中国几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要是真有一个中国孩子要外出游玩很多天,即使自己愿意,他的父母也肯定是千万个不同意的。他们怕孩子遇到危险,怕孩子肚子饿没饭吃,怕孩子生病不会照顾自己,怕孩子在外面不会自己洗衣物……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抱在怀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来对待。

我听说过一件事,中国有个大学生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可是,他总是依靠父母,虽然考上了名牌大学,但他不会照顾自己,最后,他只能退学回家了。

外国的父母,虽然过得很宽裕,但他们会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做一些力所能极的事,从小得到锻炼。而中国父母只会宠坏孩子,让孩子有一个依赖的`思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样就怎样,自私且没有独立能力。

乌塔的父母没有让乌塔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让她闯荡世界,让她成为搏击暴风骤雨中的雄鹰。所以,中国的父母们,我知道你们也不想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那就大胆地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吧,让我们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篇六

见多识广的朱子桥说:“老师,出国要签证的,办签证很难的啊。要好多钱的,乌塔去那么多国家,怎样办到签证啊?”也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因公普通护照出国免签的国家全世界一共23个,欧洲有阿塞拜疆、保加利亚、波黑、格鲁吉亚、黑山、马其顿之类的9个国家。看来,普通中国小孩要想去欧洲旅游基本没有什么可能了。

周游列国,甚至周游列省,对我们的孩子来讲,确实是有心却无力。不过还好,孩子们最后总结说:“我们要学习乌塔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在生活上要学会独立,不一定要出门旅游。”

舆论总把中国孩子不能独立的大棒子打到中国的家长身上,可实际上,在观念问题的表象下是更为复杂的经济、政治问题啊。

由《乌塔》想到的作文 篇七

最近,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文章讲的是一个14岁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在前几天,学校发来一封家长信,信上主要是说寒假游学的事,回到家后,我再三请求妈妈同意我去,可妈妈却说:“你一个人不安全,如果你要去,也必须我和你一起走,万一你出了点事,这可怎么办?”我心里想:“哼,我都十岁了,是大孩子了,难道你还能跟着我一辈子吗?”真扫兴!妈妈偷看了一眼,她说:“你是我的女儿,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很难过,很扫兴,但我还是为你着想啊!算了,我和你说啊,在国外,如果成年了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自己找工作,打工自己赚钱,自己租房自己住;另一种是借住在父母家,打你必须工作赚钱付给父母房租,你看你,都这么大了,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这就是我不让你去的原因。”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对父母说:“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们独立自主,而不能只是一味的溺爱,包办所有的一切,这样只会害了我们。”我们都被父母囚禁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一(金笔头网☆)片自己的天空,只能通过电视、网络、书本里的东西来感知世界,在我们眼里,天下无强盗,可是在父母的眼里坏人太多了,他们觉得所有的人除了自己都是坏人,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便强迫孩子生活在自己画好的保护圈或蜜罐温床中,而作为孩子,我们也只好被动接受。

我觉得乌塔是幸运的,因为她有着丰富阅历,有着广博的学识,她还能亲身去经历、体验和感受。而我们就像被养在鸟笼里的小鸟一样,时时刻刻被保护着,应该说我们是幸福的,但却是遗憾的幸福。在这里我想对父母说:“请给我们一片独立翱翔的天空,只有放手让我们亲身去体验,去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篇八

昨天,我们学了一篇文章,叫:乌塔,一开始,我把这个“乌塔”想到是乌黑的塔,原来已读课文,是一个德国一个小女孩的名字。

老师说,要求同学们讨论乌塔这种独自一人去欧洲的做法是否正确。我们讨论完毕了,三十人以上都赞成乌塔这样的做法,剩下的人都不赞同,老师说:“好的理由是什么,不好的理由又是什么?不过如此,说好的同学也说了不少理由,老师最后公布答案了:我赞同这样的做法。老师说了一下他的理由:因为孩子是要独立的,不能老是依靠父母

我终于知道了,我们要学习乌塔的这种准备充分、细心办事、坚强、勇敢的精神。孩子还要自强、自立、自大哦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篇九

读了这篇课文,我的内心有了很大震撼。

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竟然能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想也不用想就知道中外小孩有多大区别,一个能独立自主,一个是常常呼爹唤娘!中国的孩子,就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有点挫折就泄气。我们中华民族世代代流传的坚强意志去哪儿了,难道真的要毁在我们手里了吗?我们常常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然后变成“书呆子”。乌塔是飞翔于蓝天的苍鹰,而我们是养在金丝笼中的小鸟!乌塔能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旅游的快乐,打工挣钱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与乌塔相比差得太大太大了。

我要大声的告诉中国的父母,你们真的愿意祖国的花朵毁在你们手里吗,赶快打开“溺爱之锁”给孩子们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批改评语:这是一篇《乌塔》读后感,作者概括故事内容简洁清晰,能在引述的基础上很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我要大声的告诉中国的父母,赶快打开‘溺爱之锁’给孩子们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全文语言流畅自然,较为生动,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篇十

乌塔是个德国小姑娘,14岁,趁暑假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她和中国姑娘邓小洁偶遇于罗马时,乌塔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弗洛伦萨,准备前往希腊。关于乌塔的故事收录在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里。那是一篇略读课文。

班上的学生读完课文哇哇叫个不停。我问他们不住地哇哇什么。异口同声:“我们也想旅游啊。好羡慕乌塔啊。”我说:“前两天学校不是组织你们去欢乐谷了吗?”急性子何卓毓说:“那是老师带着去的,一点都不自由,不算。”

我们的孩子出门旅游是件大事,要么父母带着,要么老师看着,旅游团给每班配了2名带班老师,学校还会要求班主任跟队。一句话:不放心。记得两年前教2年级,学校组织学生去本街道的一个景点玩。半天时间,5位家长打电话来问:“孩子怎样啊?麻烦老师叫他多喝点水,叫他不要乱跑,不要摔到了……”我们的孩子在父母、老师、社会圈定的安全地带里长大。但是很讽刺的是,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率在世界上却遥遥领先。

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从《乌塔》想到的作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精彩10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jiarizuowen/qita/1685721535157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