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其它节日 > 亡羊补牢的典故及故事精彩8篇

亡羊补牢的典故及故事精彩8篇

零度碳酸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亡羊补牢的典故及故事精彩8篇

微信扫码分享

亡羊补牢指的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你知道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8篇《亡羊补牢的典故及故事》,如果能帮助到您,金笔头网将不胜荣幸。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 篇一

今天,我读了《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

这篇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个牧民,他家里养了许多只羊,可是羊圈旁有一个窟窿,正好能钻进去一只狼。有一天,一只狼从那个小窟窿钻进去,把一只羊给叼走了。到了第二天,牧民发现少了一只羊也没在意,别人劝他把那个小窟窿给补上。他也没有听。到了晚上,那只狼又从那个小窟窿钻了进去,又把一只羊给叼走了。这回牧人才听劝告,把那个小窟窿补好了,从此他没再丢过羊。

我也“亡羊补牢”过。在学校考试前,我写完作业就玩,从不检查作业对错,上课有时也不注意听讲,精神溜号,到考试时就考不好。妈妈总告诫我要认真地学习,认真听老师讲课,我说:“考试没考好,我再努力也考不回高分。”妈妈听了十分生气,说:“考试这次没考好,你得加强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原因,努力改正,人生还有许多考试啊!”妈妈的话给我敲了警钟,是啊,考试时没考好,应该想怎样去补救,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不能继续犯错误了?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开始积极主动学习,上课注意听老师讲课,认真检查作业,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篇寓言故事再次告诉我一个道理,做错了事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 篇二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许多羊,白天放牧,晚上等清点完数量之后就把它们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把许多又肥又大的羊卖给了附近一家开“小肥羊”的火锅店,牧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天一大早,他来到羊圈边上,照例数了数羊的只数,突然发现少了一只准备过段时间就卖掉的肥羊野山羊,却多了一只。牧民非常纳闷自言自语地说:“怎么会少了一只呢?难道我昨天数错了吗?不可能呀。”他左看看,右瞧瞧,这时一位邻居走了过来,对他说:“张三,你看看你的羊圈,该好好修一修了,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经邻居的提醒,他也看到了那个洞,可他想,既然那个洞带来一只野山羊,说不定会带来更多的羊,没准第二天,就会多了一只野公羊了。牧民偷着乐。于是他不不慌不忙地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不但没有多一只野公羊,反而多了许多被咬伤的肥羊和失踪了肥羊。“气死我了,这个月再这样下去我就没法给‘肥羊’店交货了。我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想到这里,牧民赶紧拿来柴草和木桩堵上那个窟窿,又把羊圈的围墙修高,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拓展延伸 篇三

汉字书写:亡羊补牢

汉语发音:wáng yáng bǔ láo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1]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成语释义:因为羊圈的破损羊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英文书写:It is not too late to mend the fold even after some sheep have been lost.

近义词语:知错就改、迷途知返、回头是岸、 知过则改 、浪子回头

反义词语:知错不改 、一错再错、执迷不悟、不知悔改、屡教不改

语法结构: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知错就改

同韵词:室迩人遥、鸠夺鹊巢、遇水叠桥、油煎火燎、哀思如潮、整瓶不摇半瓶摇、风举云摇、路远迢迢、中心摇摇、寿同松乔

相关灯谜:亡羊补牢(打二字词语一) 谜底:失修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 篇四

想起了古代那个没有结尾的故事。

话说三千多年前,赤县神州,覆载群生仰至仁,遍地苍松翠柏,水清山秀,蓬莱山脚下有一平原,此处风调雨顺,禾壮稻香,深林覆盖率很高,水草丰美,各种灵动之兽,生活无忧,和谐共处。

山下一老翁,耕读持家,鸡犬相闻,闲适的生活,从老翁的鹤发童颜到桌前的一壶清茶完全可以感受得到。忽一日,萌生养羊以增家资,为子孙长远计。养多,偶失,疑为狼所为,后证之,邻告之,补牢,不再失,遂喜。是为亡羊补牢,不想此事未完。

忽一日,太白金星携万道霞光,徘徊在齐鲁大地,正在蓬莱仙岛等会好友饮酒赋诗。一狼求见,犬坐于老君面前,言道:吾本日食一羊,已经习惯了,然饲羊之翁,筑牢围之,吾不得入,已三日无羊可食。它改变了我的饮食结构,破坏世间万物和谐相处之理,有违天伦大道,吾无生道,去之,恐破坏生物链,使和宁万世不得存焉!请老君做主,或破牢而吾日取一羊,绝不多取,或每日赐我一羊以满足口舌之欲,维持生态平衡。

老君以为言之有理,无以作答。遂远赴异地,西去欧罗巴,探访名人高士,以求解。适逢一幽灵徘徊在欧洲大地上空,苦研数载,得真经以还。

老君谓狼曰:汝食山中之羊,是为猎;汝食牢中之羊,则为蠹。西学的解释是尔倶山林之资,应取山林之利,出平原而取沃土之长,是无耻的掠夺,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剥削行为,与如今世间之规不合,所以不能支持你的请求,判你败诉!念你饥饿数日,诉资不取。

狼先犬卧于地,老君无视,狼夹着尾巴走了。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 篇五

《战国策》记载:“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接下来,我们便来简述一下这段话的来历。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大臣。有一天,庄辛大臣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只顾奢侈淫乐,不理国家政事,郢都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 https://www.chayi5.com/ 呼呼地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

庄辛大臣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小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相信我的话,那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么发展下去。”襄王同意了。

结果,庄辛大臣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就派兵侵楚了,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他才觉得庄辛大臣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大臣找回来,询问他解决的办法。庄辛大臣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接下来,庄辛大臣便给襄王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没接受邻居的劝告。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庄辛大臣看到襄王听得津津有味,便给襄王具体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古时贤王商汤、周武王,都是在只有百里左右的土地上发展强盛起来的,创建了商朝和周朝。而暴君夏桀、商纣虽然有天下,却不免亡国。现在楚国的领土虽然比以前小了不少,但合计起来也有几千里,岂止是百里左右啊。楚国都城虽然被攻破,但只要大王您振作起来,改正过去的不当之处,秦国是灭不掉楚国的。”楚襄王听了,眼睛一亮,果真按照庄辛大臣的话去做,真的度过危机,振兴了楚国。——《战国策·楚策四》

亡羊补牢的故事作文 篇六

电视台有一档“政务在线”栏目,要为我们单位制作一个电视短片,拟在周日晚的黄金时段播出,主要针对一些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进行访谈,主角当然是我们老总娄。这个节目不是直播而是事先录制,所以,在录制节目时,需要我们充当观众。

按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在“安检”(反恐需要)后,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进入一间宽大的演播厅,环顾四周,舞台上方悬吊着各种灯光设备,令人目不暇接,台上,扇行的播音台面旁,相应地放着两把椅子,显然主人公是两个人(主持人与被采访者),舞台两侧摆放着两台摄录机,角度分别正对着两位主人。舞台对面是观众席,大约有150个席位,已座无虚席,我就坐于其中一隅。由于担心被提问,所以尽量选择靠后排的位置坐下,后来才知道,提问者已经提前安排妥当,连提的问题也是经过筛选后的,也许考虑到具有代表性的和普遍性吧?

节目录制完全是在栏目导演的指挥下进行的:试麦试镜调音等等,光观众鼓掌就录了三次,分贝才勉强过关,再低头看一下自己的手掌,已经“拍”得通红了!各项准备工作就绪,节目宣布开始,两位主人公从两侧各自走到播音台前,像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节目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与直播所不同的是:允许出错。别看老总久经沙场,平时给我们训话时侃侃而谈,但在被采访的镜头前还是频频出错,面部表情僵硬,尴尬万分。

好在,这不是直播,错误的地方可以事后被剪辑掉。电子科技的发展,如今已经近乎无所不能了,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亡羊补牢。1亡羊补牢,为时晚矣。2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两种版本的解释到底哪个更正确呢?原来总是疑惑,现在似乎明白了些许:两种解释都是正确的,只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各取所需而已。

的确,时代不同了,人们理解问题的方法也多样化了,不在一颗树上吊死,多方位的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用多种手段去解决问题,这正是我们的进步之所在。

羊已经丢了,再去修补羊圈,看似多此一举。失去的,永远失去了,不会失而复得。但是,为了更多的羊不再丢失,修补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须的!!

由此,又让我想到了地震中那些倒塌的学校和天国里的孩子,耳边再一次回响起父母的呐喊:还我孩子!!

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让孩子们重新回到久别的课堂,一定要建设一些高质量的,不再震垮的学校!!这虽然是亡羊补牢,但,这牢是非补不可的!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 篇七

古时候,有个少年,家里养了许多羊。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便是将草料放进羊圈,听着羊儿咩咩欢叫的声音,看着羊儿开心吃草的样子。一天傍晚,他砍柴归来,看见羊圈破了个窟窿。因为又累又饿,他没怎么在意这事,回屋子吃了些食物,便躺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捧起鲜嫩的草叶朝羊圈走去。哎呀!羊圈破的窟窿似乎比昨日更大了些,他三步并作两步跑进羊圈数了数,羊少了好几只。

羊呢?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时,一位老邻居走过来对他说:一定是夜晚,大灰狼从坏了的羊圈里钻进去把你的`羊叼走了。你家的羊不见了,但现在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少年心中十分懊悔,心想:如果昨晚把羊圈修补好,羊也就不会跑掉。但是,正如老邻居所说,虽然少了几只羊,再补羊圈也还来得及。

于是,少年赶紧从屋里拿来工具,敲敲打打,一会功夫,羊圈修补得结实牢固了。从那以后,他还是每天快乐出门快乐而归,家里的羊再也没少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错误发生的时候,如果及时改正和补救,还不算晚。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 篇八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亡羊补牢的典故及故事》,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亡羊补牢的典故及故事精彩8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jiarizuowen/qita/1685811329162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