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其它节日 >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作文(精选8篇)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作文(精选8篇)

契合伴侣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作文(精选8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金笔头网整理的8篇《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作文》,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篇一

一缕清魂,一座丰碑。

——题记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人物如浪花般数不胜数,勇猛骁健的秦皇汉武,风度翩翩的诗仙太白,倾国倾城的美人昭君,都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我心中却只留存着一个名字,那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

一缕清魂

要论才情,在宋代词人中李清照当属一流,总有一股清冽的灵气始终贯穿在她作品中,读起令人口齿生香。

少女时代的她生活幸福,作品中也带着活泼生动的气息。最让人记忆犹新的,自然是那首《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寥寥几言,一个灵巧的少女形象就跃然纸上。在与丈夫结婚后,心智的成熟和常常面临的分离让她的词有了哀婉缠绵的色彩。她低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咏叹:“生怕离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几年幸福的生活过去后,她的情况便开始急转直下,金兵入侵,与她一同南逃的丈夫又离世了,家破人亡的她只得悲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孤苦地漂泊,直到最后在凄惨中郁郁而终。她的词风清丽婉约,却常妙用俗语,不失豪放之气,吸引着人们走近,去与她一起感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她就是中国古代文学长河中,那一缕不可缺少的清魂。

一座丰碑

若她单有灵气,是不能如此长久的活在人们心中的。她最可贵的,是许多女词人甚至男词人都望尘莫及的爱国情怀。

一首《永遇乐》让同在宋末的刘辰翁“为之涕下”,因为那词里不仅是李清照一个人的不幸,更是南宋家国沦丧,民不聊生的大不幸。而更耳熟能详的,是她的《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短短几句,多少的愤慨!此时的她不再是那个“人比黄花瘦”的柔弱女词人,而更像是一个斗士,带着失去丈夫、失去家园的痛苦,抨击着南宋政权的无能,为沦丧的国土愤然呐喊着。她是一个女人,却有着男人都无法匹敌的伟大情怀,有着让昏庸的皇帝都应自叹不如的勇气和信念,这让人感叹、敬佩和景仰。她绝不是个单纯的女词人,更是一座爱国的丰碑,光荣的矗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永不消亡。

永远的易安

时至今日,李清照所哀叹的宋朝早已灭亡,但她这样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词人,却将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永远地铭刻在人们心中,永不消散。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篇二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曹操是白脸的奸臣、专门玩弄权术、“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极端利己者,但我却极其喜爱曹操。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从这些评价中便可见他年轻时的能力。

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形式。听到这个消息,离汉宫较近的袁绍对曹操嫉妒得咬牙切齿,十分后悔,痛骂他的卑鄙作为。殊不知,明明是他没有这份智慧以及深谋远虑。

官渡之战,群雄实力最强的是袁绍,曹操最终战胜其原因就在于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是当头一棒,但曹操不是一个轻易言败的人。所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也绝非自吹自擂。赤壁战败,只不过把他从飘飘然的骄傲情绪中拉回现实。他并不为了自己战败就急于“将功补过”,而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可见他的足智多谋。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勇气和谋虑;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裸足迎才”的爱才之举;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割发代首”的诚信;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废除寒食节”的体谅民情;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提倡薄葬”的节俭;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在《龟虽寿》中体现的豪情壮志。

曹操不仅是军事方面的人才,还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我喜欢曹操!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篇三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在那个风云激荡,群雄逐鹿,弱肉强食的年代,有一群辩士,他们穿梭于刀光剑影之间,以卓越的辩才和超人的胆识,游说于各国之中,他们或语携风雷,慷慨陈词,或欲擒故纵,委婉机智,常常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他们运用自我的智慧和口才,轻简单松地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真是“一言能够兴邦,一言能够救国难”啊!在这众多的游说者中,我最欣赏的是一位不计前嫌,临危受命,只身赴险,说退秦师的英雄――烛之武。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是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应对风雨突变,亦毅然而去,郑国转危为安。

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直入敌营,无所畏惧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外交家。他是一个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透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能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在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下,最终他决心从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他是一个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应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晋的势力,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的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和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外交才能。

烛之武到了七十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向不得重用,其间忍受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提点江山,激扬文字。最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了人生的最后的一击,为自我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这天的我们:即使暂处逆境,也就应不断磨砺自我,乃成大器!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篇四

诸葛亮,字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慨”,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他躬耕陇亩,高卧草堂,自号“卧龙先生”。他乐于事农桑树,本来并不想参与政事,但是,他被刘备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在隆中为刘备谋划了建国策略,并决心亲自出山相助,为刘备建立功业鞠躬尽瘁。

奇人必有奇才。孔明出山以后,第一次博望坡用兵,在新野地这个小地方,靠几千人马,居然杀退了夏侯惇的十万大军,赢得了关羽、张飞的“拜伏”。从此打开了刘备争夺霸权的新局面。

孔明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他主张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信义卓著,可占人和。为此,他决定先取荆州为家,后夺四川建立基业,这样就可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为了联合孙吴共同抵抗曹操,他纵谈天下形势,火烧新野地,舌战群儒。他明知道周瑜年轻气盛,妒才嫉能,却能处处顾全大局,果敢沉着,巧妙地利用鲁肃作掩护,草船借箭,既使周瑜的陷害不能如愿以偿,又不让孙刘联盟分道扬镳。终于在赤壁之战后,他趁势占领了荆襄九群。他三气周瑜,致使周瑜临死只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

孔明赏罚分明,严于律己。他知道司马懿的大军必取街亭,决定派马谡把守,并一再嘱咐“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汝虽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不料,马谡自高自大,浮夸骄敌,拘泥“兵法”,任意违反孔明的军令,不听部下的建议,刚愎自用,致使街亭失守。孔明执法严明,一方面“挥泪斩马谡”,正军纪以服众;一方面又仁至义尽,答应死后照顾他的一家老小。对于自己,他也不推卸责任,痛悔用人不明,自作表文申奏后主,“请自贬丞相之职”。

刘备死后,孔明忠心耿耿地辅佐后主刘禅,外拒曹魏,内征蛮番,博纳众议,整顿军纪,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积劳成疾,壮志未酬,死在北伐曹魏的军营里,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司马懿赞叹是“天下奇才”,被杜甫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诸葛亮运筹帷幄,著称智慧的化身,我特别欣赏他的才华和人品,并以他为榜样激励我前一路前行。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篇五

白浪滔天,观海听涛,涛声如雷震耳。不禁意间脑海中凝固出千年前的模糊画面,眼前蓦然化作金戈铁马的修罗战场。风如刀割,红缨高扬,刀光剑影中那抹快如闪电的身影,如死神般漠然无情地掠夺着生命,介胄之下是狰狞的鬼面骇人心神。这便是北齐赫赫有名的战神“兰陵王”——高肃。名孝瓘,字长恭。

沿着历史长河,思绪成舟逆流而上,回到那个混乱的年代——南北朝。我的思绪之舟在这停泊,寻找那令我难忘的身影。

脚步停在金墉城下。脑海里闪过一段话:“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斑驳的老城墙巍巍屹立如巨人般守护着金墉,正向我娓娓道来那日的故事。

那一日,炙阳似火;那一日,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围困,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那一日,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但当他褪去“大面”的那一刻,惊为天人,日月皆因他而失色。纵使烈日炎炎,但笼罩在阳光下的他却比烈阳更耀眼。那一刻的美,惊心动魄,翩若惊鸿。守城齐兵,军心大振,内外夹攻,溃重围、败周军,解了洛阳之围。将士们为歌颂他,而谱了《兰陵王入阵曲》流传千古。

战场上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鬼面修罗,面对敌人,他从不心慈手软;战场外他对自己的将士下属“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北齐书》记载:一次他上朝,“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事后长恭竟不以为意,“无所谴罚”。他对待下人,极是宽厚仁慈。在北齐“不把人当人”、动辄砍头杀人的疯狂时代,他宽厚仁和的一面独具风范,焕发着温暖的人性光辉,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人生的辉煌,往往可能是悲剧的起点。对兰陵王而言,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出生在一个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帝王家族。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军功显赫,终其一生小心翼翼,想尽一切办法避祸自保,可终是躲不过悲剧宿命。长恭“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火中别人所有欠他债的借据都成灰,而不灭的却是那颗慈悲的心。

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他骁勇善战,才武而面美;他忠以侍上,和以待下……兰陵王,我追着你的足迹,回到了一千四百多年前,记住了金戈铁马中你如鬼神般的身影。孝瓘,我追着你的背影,回到了你埋下光芒的地方,记住了乱世中你短暂而不凡的一生;长恭,我追着你的名字,来到了你身边,记住了你的音、你的容、你的名字……

我最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作文 篇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人物,比如:李白、杜甫、吕布、黄忠……要是让我说出我喜欢哪些历史人物,我会滔滔不绝说出一大堆,可是我最喜欢的要数诸葛亮了。

诸葛亮,字孔明,是蜀国的军事家、政治家,下面让我来给大家说《草船借箭》的故事吧!

当时是因为曹操太强大,刘备和孙权一同攻打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去帮孙权,周瑜手里缺箭,周瑜也看不起诸葛亮,就让他十天内交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说:“十天,我三天即可成”。一天、两天诸葛亮都没动静,第三天四更,诸葛亮带二十条小船来曹操船四周,开始敲锣打鼓,曹操让士兵放箭十万支穿透草船,诸葛亮就是这样借到了箭。

为什么诸葛亮要在四更去借箭呢?因为早晨雾大,不好看见敌人。我喜欢诸葛亮的原因是:他喜欢思考,会出计谋,不是一遇事情就问别人,而是自己先思考。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篇七

我最喜欢的魏晋人物是“竹林七贤”中的精神领袖——嵇康。

不畏强权

嵇康从没怕过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这倒不是因为他本身官位不低,而是国为他瞧不起那些有钱有势的贵人。一天善于言辞的钟会领了一帮达官贵人去拜访嵇康。而嵇康却仍按自己的爱好在树底下叮当叮当地打铁,无视面前的一帮官爷们,钟会他们就站在那看了很久,就在他们要走时,嵇康才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此后,这人就一直记恨着嵇康,总向司马昭说他的坏话。

正气凛然

嵇康的正义是世人皆知的,有人说:嵇康身上总有清气缭绕,这种清气想来便是正气的化身。嵇康有一朋友叫吕安,他的妻子徐氏长相极美,竟被他的哥哥给羞辱了。吕安得知后十分生气,要到官府告他哥哥,这事被嵇康知道了。他以家族清名为由,劝吕安不要告官。谁知,这吕安的哥哥竟先下手为强,告吕安不孝,于是吕安就被官府抓走了——然而嵇康不乐意了,他担保吕安无罪,并告发了吕安的哥哥,他这一举动得罪了司马太守,再加上钟会在司马昭耳边吹风,于是嵇康也被抓走了,有趣的是嵇康知道自己要死了之后,没有逃,而是坐等官兵。

镇定自若

嵇康被抓进了大牢,他并没有认输而投降,而是每天背读孟子的话,且时不时带上嘲讽司马家族和钟会的话。这一骂,司马家族的人就气死了,于是嵇康就领了个免费死刑。行刑当日嵇康衣冠整齐,甚至还让人搬上了古琴,悠闲地弹起《广陵散》。快行刑时,有三千太学生请愿赦免嵇康,愿以嵇康为老师,但遭回绝,于是嵇康被斩了。之后,竹林七贤也非死即伤。

嵇康的为人及品德一度影响了后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令人感佩。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作文 篇八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良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这就是罗贯中眼中的姜维,而在我的眼里,看到的他却别是一番景象。

姜维本为魏将,镇守天水郡,那时的他还只是一员少年将军,与蜀军第一次交锋便力败常山赵子龙。其人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也是当世之英杰。孔明闻之,先以巧计戏之,又以礼降之,姜维终于降蜀。

降蜀之后,他深受诸葛亮信任,诈降引曹军前来,大败曹真,而后又为诸葛亮尽临终遗命,以木像退得司马懿,使蜀军全身而退。

之后虽因羌兵未至,而兵败牛头山,但也以强弓硬弩击退魏军。

延熙十六年,他起兵二十万伐魏,始遇猛将徐质,蜀军不敌徐质之勇,大败而退。维以粮道诱之,果然徐质中计,死于乱军之中,司马昭被困铁笼山,虽被羌兵打退,未曾捉得司马昭,却也杀得郭淮。

之后姜维于曹军新败,司马师新亡之时,引军五万,又三伐中原,兵至洮水,就背洮水列阵。四将战姜维数合,姜维拔马便走。军临洮水,大呼将士曰:“事急矣!诸将何不努力!”诸将愈奋勇,大败魏军。魏军自相践踏,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

之后时日,姜维与邓艾斗智斗勇,也曾败于叚谷,也曾平分秋色,也曾斗阵小胜,也曾弃粮大捷。但一切成功都在后主的无能与胆怯中荡然无存。他虽屯田避祸,却无法改变蜀亡的命运。守剑阁的他永远也不会明白,蜀汉江山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随着后主出降,他也降于钟会,但这时的他还肩负着光复汉室的使命。钟会于众将谋反,看似机会将至,但随着事情败露,他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在悲愤与绝望中自刎而死。

这就是我眼中的姜维,虽没有功成名就,最终光复汉室,但在我的心中,他是真正值得学习的榜样。从他的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才是有勇有谋,有忠有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作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作文(精选8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jiarizuowen/qita/1685880614166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