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假日作文 > 其它节日 > 迎2022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优秀10篇)

迎2022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优秀10篇)

藤田初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迎2022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优秀10篇)

微信扫码分享

开放奥运,不仅意味着向世界开放自己,更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盛事,写一写冬奥会观后感。以下内容是金笔头网为您带来的10篇《迎2022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一

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第2xx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2022年2月,xx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让全球瞩目。6年时间,建设者们用“一刻也不能停”的速度抢工期、擂进度,12个竞赛场馆全部提前完工,3个冬奥村如期交付使用;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冰丝带”舞动神州,“雪如意”灵动八方……在海拔2198米的山顶上,在零下30多度的气温里、在区域坡度近70%的路面上,刻印下多少建设者热火朝天的奋斗和夜以继日的坚守,从新建场馆打下第一根桩,到如今场馆林立、服务冬奥,是一个个大国工匠们披着星光、沐着晨露,才让冬奥地标从蓝图变为现实。

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二

北京冬奥会赛程接近尾声,在过去的十几天的比赛里,人们惊叹着屡被刷新的奥运记录、回味着沉稳矫健的健儿风采、更致敬着盛会背后的无名英雄。

赛事之初,分布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的12个竞赛场馆,3个冬奥村、主媒体中心等非竞赛场馆,就以惊艳世界的基建速度和匠心独运的建造风格备受关注,数万名冬奥建设者们用匠心筑梦、用匠艺强国,为全世界呈现了xx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冰雪盛会。

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三

办好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2016年以前,因国际技术封锁、参数标准不明,中国造不出一条合格的“冰状雪”赛道。为实现用雪自由,时年70岁高龄的秦大河,一肩扛起了“冰状雪”的科研攻坚,率领团队五年踏雪筑梦,高效储雪的技术难题被攻克。“冰丝带”所采用的正交双向马鞍形索网屋顶设计,破解了高钒密闭索“卡脖子”技术;“冰立方”里的“水冰转换”“一馆三温”解锁了“绿色办奥”的科技密码。在规划中时时注重创新,在建设中处处体现匠心,冬奥场馆建设的“中国方案”必将在百年奥运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2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体会 篇四

冬奥会不仅是竞技体育的展示舞台,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创意原型分别是熊猫和灯笼;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北京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勾勒出汉字之美;代表运动项目的体育图标,用篆刻这一汉字独有艺术形式,在方寸之间展现中华神韵……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举办,又恰逢中国新春佳节,这场奥运盛会将展现独特魅力。

北京冬奥会的新建改造建筑将为世界冰雪运动留下永恒印记。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借鉴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优雅飘逸,不仅是冬奥历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更成为该项目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外形宛如中国传统饰物如意,是世界上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悬挑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冬奥会后“如意柄首”还可用于举办会议会展、接待旅游观光等。创意十足的场馆,必将在冬奥会历留下闪闪发光的中国印记。

立足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北京冬奥会的独特魅力还体现在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典元素的继承和发扬方面。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广受好评,北京冬奥会“同心”奖牌设计创意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造型简洁,细节中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冬奥会闭幕式个人观后感 篇五

我与冬奥的故事从2019年大学入学开始。

2019年,我带着无限憧憬来到北京,在北京上学意味着能随时走走看,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去学校附近的奥体散步,玲珑塔子每天都会显示冬奥会倒计时。那时候离2022冬奥会开幕还有890多天。也是在第一学期,那天冬奥会报名系统开放,我通过网络了解了冬奥志愿者的志愿项目,并成功报上了名。但我知道,要真正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冬奥会志愿者,我需要学习更多的志愿者相关知识,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积攒经验。这是我的冬奥初心,带着这个初心,我上路了。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我参加了很多社团:英语协会、校红十字会、乒乓球社、电子商务协会,一方面结识了更多有趣的人,让我在与他人交际时不再紧张,另一方面在社团里,我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在红十字会,我学会了手语,并在大二担任了一年校手语队队长,主要工作就是与特教学院的老师对接,把手语知识传递给大学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在这期间,我作为手语队队长带领大家学习手语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带领同学们前往特教学院参加手语晚会,无声的表演形式多样,令同学们十分激动。在校红会的日子里,我也积极参加了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向校内的老师同学们宣传防艾知识,让大家学会保护自己。同时,我也参加了北京市红十字会举办的为期两天的急救培训,在那段时间里,我不仅学会了急救知识,通过实操,我对于急救技巧有了更深的认识。

校外丰富的的志愿经历也不断让我离初心越来越近。大一周末,我常去郭守敬纪念馆参加志愿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发放调查问卷做回访、指引工作以及一些节假日活动时的研学活动讲师。这一段经历让我更加乐于帮助他人,懂得了志愿精神的意义。大二期间,我也参加了北京大学青年团课、中国互联网大会全程志愿者、服贸会(CIFTIS)志愿者等更高层次的志愿活动,增加了志愿经历,提升了我的志愿能力。

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大二期间也组织了两届博雅班进行社会实践,参观位于首钢园的冬奥组委会。这次的活动由冬奥组委会总体规划部副处长带领我们,参观了首钢奥运博物馆、并前往办公区域进行浏览,此行使我对节俭办奥、绿色开放、开放办奥、共享办奥有了更深的概念认识。

而今我已经通过了奥组委的面试成为了冬奥会志愿者的一员,我感到十分光荣。大学两年不断地努力,沉淀,我也达成了我的小目标。在未来集中培训的日子里,我也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我的工作,以热情的信念学习一切可能会用到的知识,在2022年服务北京,服务世界!以志愿者的名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心不悔,初心永在!

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六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讲述着中国故事,彰显着中国风采,传递出中国自信。从场馆设计到冬奥标识,北京冬奥会呈现出鲜明的中国元素、独特的中国气派: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设计借鉴了传统文化符号“如意”,火炬接力火种灯造型的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奖牌蕴含着对天下大同的追求……尽显中华民族优雅博大的文明气韵、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2022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体会 篇七

闭幕式将以国际奥委会规定的仪式环节为主,通过巧妙设计将表演融入仪式。同时,通过举办本届冬奥会,北京成为世界上一个“双奥之城”,这一元素在闭幕时会有专门的设计和呈现。

作为双奥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剧透”了闭幕式一大亮点:“在最后熄灭冬奥火种时,会有2008奥运会一个瞬间的物理重现,好像时光倒流一样,给大家带来一种‘穿越’感。”他还表示,与开幕式一脉相承的是,闭幕式依然会突出科技含量,通过科技的力量,让闭幕式“空灵与浪漫”。

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闭幕式导演透露说,和开幕式一样,闭幕式演出也设计了很多精巧的环节,比如会有开幕式的演员神秘“返场”,运动员入场式也会有独特设计。

冬奥会2022闭幕式观后感 篇八

“北京!”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发出不太标准的读音时,神州大地翘首以待的亿万中国人再次沸腾了!如同14年前____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承办权时一样,中国人民在这一刻都沉浸在忘我的兴奋状态之中。北京,成为世界上首次能主办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会议结束后,北京市市长面对央视记者采访,道出五个关键词——高兴、感谢、、敬意、欢迎。

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用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小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像体育健将那样为祖国拿金牌,也没有机会亲临赛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与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样可以为奥运出一份力!

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小使者。冬奥会来临之时,我们用文明点缀城市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的双手迎接八方来客,这样才能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

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向导。别的国家的人民光临北京看奥运,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说有礼貌有修养的话,应该用千百倍的热情为客人们服务。比如:做个翻译员,帮外国朋友指路等等,一定能让外国朋友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的热情,让国际友人回味舒缓的感觉,文明的味道。

我们要做一个个的环保小卫士。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绿色的中国盼奥运”的梦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随手捡起垃圾,让我们的城市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让外国朋友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流连忘返。

不再等待,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伸出双臂,迎接我们的冬奥会!

2022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九

北京冬奥会近尾声。人们希望时间可以放慢,在“中国红”与“冰雪白”的交融中多驻留一会。

十多天来,全球共享“同xx届冬奥”,一起体验冰雪赛道上的速度与激情、为人类挑战“更快、更高、更强”而欢呼,也源源不断感受到各种形式的“善意与理解”、为“更团结”的滋长而宽怀。

“更团结”在这届冬奥会上的呼声有多高,暗示着在现实世界里有多稀缺。

“更团结”在这届冬奥会上的气息有多浓烈,意味着照亮人类未来的力量有多坚韧。

纵观北京冬奥会这个“超级现场”,一个个瞬间的定格、一条条“热搜”的发酵、一出出互动的接续,串联起以“更团结”“向未来”为内核的冬奥故事,刻画出以“我们”为主角的同心圆。

竞技场上,超越输赢,北京冬奥会凝聚起参赛者,刻画出体育精神的同心圆。

竞技体育,有赢有输。赢有赢得起的风采,输有输得起的姿态。输赢之外,还有更多“奥运的意义”。对手错失金牌痛哭,谷爱凌跪地安慰;打分有争议,苏翊鸣恳请终止对裁判的批评;徐梦桃摘金,美国选手第一时间上前拥抱祝贺;中日选手同台竞技,赛后合体“比心”。

尊重对手、尊重规则,相互关爱、相互包容。这些竞争对抗之外的温暖片段,营造出北京冬奥会的清新画风,也表明“大写的人”才是奥林匹克赛场上真正的主角。

202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篇十

六年间,书记密切关心冬奥会筹备情况,多次调研,精心部署。“绿色办奥”“开放办奥”“建设体育强国”“振奋民族精神”等词语频频出现,已经成为书记历次冬奥会工作调研或听取汇报时一以贯之的要求。“中国将全面兑现在申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的每一项,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书记不断以晨兢夕厉的要求和高屋建瓴的眼界擘画冬奥会东方赛场新格局,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中国元素新内涵。

遵循书记的指示,所有冬奥人珍惜时机,团结进取,全力以赴,正以积极的努力,为世界呈现一届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冬奥会。从场馆基础设施、场馆运行、赛会服务保障,到应对新冠疫情风险、宣传推广和文化活动、可持续和遗产工作等方方面面,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完善。一个个充满中国元素的冰雪场馆,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让世人再一次感受到中国精神与中国魅力。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体育强。如今的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蜕变,凤凰涅槃、羽翼正丰,以崭新的姿态扶摇直上,直冲九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提出一系列体育改革发展新战略,指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之路,使中国体育取得了辉煌成果。

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代表团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首。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中国残奥代表团创51项世界纪录,连续第四届夺得金牌和奖牌双第一。

2018年平昌冬奥会,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夺冠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奥运金牌第一人。

2021年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代表团共获得38金32银18铜,金牌数追平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成绩。

一次次艰难的突破,一项项喜人的成绩,昭示着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并已经跨入与世争辉的新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体育强国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发展体育事业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

以上内容就是金笔头网为您提供的10篇《迎2022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能够帮助到您,是金笔头网最开心的事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迎2022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优秀10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jiarizuowen/qita/1685889780166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