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日记 > 日记150字 > 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五篇

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五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五篇

微信扫码分享

【#日记# 导语】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以下是金笔头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

  春节到了,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挂灯笼、贴春联、放烟花、吃饺子……各种各样的习俗使节日热闹非凡而趣味无穷。

  拜年的习俗使这春节的第一等大事,所以除夕夜都兴奋不已,我怎么也睡不着,和同学聊了一个通宵,早晨四、五点钟就穿戴一新,随着爸爸妈妈去拜年。这次拜年特别有意义,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出去拜年,往年爸爸妈妈总是把我扔在家里,说女孩子家家的,不要出去拜年了。在我的多次*下,我终于可惜享受拜年的待遇了。

  天还没睁开朦胧的眼睛,我们家乡的人已经开始纷纷行动了,有的去村中的小庙里点灯,有的放烟花爆竹,还有的在乡间的小路上互相祝福。爸爸和妈妈不时走走停停,见到的人无论熟悉还是陌生,都会拱拱手或挥挥手,说声:“新年好!祝你发财!……”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准备去给奶奶们拜年,我们先去了大奶奶家,一进大门就看到了古韵风味的扇形院门,走进去后,发现院子好大,还有一片小菜园呢。到了屋里,爸爸妈妈首先向“宗亲三代”磕头,然后向爷爷和奶奶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爷爷奶奶很热情,那笑容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味道,祝我们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他们送给我压岁钱,希望我学习更好,我们互相祝福之后,就去别的亲戚家了。

  每家亲戚都很热情,我们拜完了每一位长辈,我们送出了满满的祝福,也收到了美好的祝愿,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让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欢乐。

  这次拜年不仅和亲戚们融洽了关系,还学会了春节拜年的礼仪,感到无比满足和欣喜。

【篇二】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作者对春节细致的刻画和内心对新年到来时喜悦的心情,对于没有过中国年的人是难以体会的。年作为中国人民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拜年更是年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尊老爱幼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形式。

  春节这一天,天还没亮,鞭炮声便轰隆响彻天宇,喜悦的年的气味洋溢在每一个角落。父亲把刚进入梦乡的我唤起。放鞭炮,给父母叩头,要压岁钱。然后就跟着父亲到其他长辈家拜年。因为拜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拜年是先至亲后本家再近邻。村子里的每个辈分长的、年纪大的,小辈们都要去拜年。

  走出家门,便望到家家门前的树身上都张贴着“出门见喜”,树下一地燃过的鞭炮,春联盈门气象格外新。父亲边走便交代着,什么磕头要注意姿势,一定记着要面向北方,几个长辈要磕几个头,不能少磕,但也不能多磕否则是会被人笑话的,甚至会惹长辈生气的。我心里嘀咕着,不就是磕头吗,还这么麻烦。哎,那位祖宗立下这么个破规矩!

  一家挨一家地拜过去,崭新的裤子上留下的娃娃似的泥脸早就被湿泥巴牢牢盖住,兜里的花生和瓜子也似乎快要撑破口袋了。

  回到家,妈妈正煮饺子,月牙似的饺子在水中滚来滚去。我边帮妈妈,边埋怨:“妈,我裤子膝盖上满是泥巴,吃完饭怎么找同学玩?”父亲接过话,“拜年是个和节,你来我往,亲戚会更亲,邻居会更近;哪怕是有点误解,有点旧怨,这一拜年也就和好了。”听到这我恍然大悟:原来春节不仅是一家人团聚的节日,而且还可以让那些平时忙于生计,到处奔波的人们现在停下脚步,互相彼此交流、沟通;让那些有隔阂,少走动的人家能冰释前嫌,和睦相处。怪不得那些父母都已不在人世的邻居,也会从千里之外的工作地赶回家,投入到拜年的大军中呢。

  拜年是没有具体规定何时结束的,但一般男子拜年在早饭前,妇女串门到午饭前,随着午饭时的鞭炮声,拜年便接近尾声了。

  拜年,你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是中国人感情交流的桥梁,是民族团结的凝固剂,是浑厚悠久的文化积淀的具体表达。我爱你——拜年!

【篇三】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

  相比每一位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给长辈们拜年的了,因为可以从长辈哪里得来压岁钱。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拜年的来历呢?现在我就说一下:很久以前,有个怪兽叫“年”,每到隆冬季节,食物短缺,“年”就要出山找吃人。有一次,在寸口。看到一个牧童在放鞭炮,“年”很怕,就逃跑了,在路上看到一件飘动的红色衣裳,更加害怕。最后“年”企图在一个人家的屋檐下休息,但门逢里楼出的蜡烛光又把他刺得头昏眼花,终于跑回山中永远不回来了!人民发现“年”有三怕:声响、红色、火光。这样以后每到“年”要出山的时候就家家放鞭炮,贴红色的对联,点起火。互相道贺! 这个就是来自明间传说!

  还有是说:有文字的来源,古代都把”年“字放到”禾“字部,甲骨文中的“年”就是果实丰收的意思。《谷梁转》讲到,“五谷皆熟,为有年”,那就是大丰收的意思。年的正式称谓在周朝,而正式把“年”定为岁之首的是汉朝,到了南朝,就开始有了年俗的记载!到了现在还是没有改变!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到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贴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到了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篇四】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

  今年,我回爷爷奶奶家过年。到了山东老家,我看见车两旁的人们摩肩擦踵,甚是热闹。我们还开玩笑说:“看,家乡人民真热情欢迎我们回来啊!”

  除夕晚上,在我们共进年夜饭时,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四起,我的手机也不例外。打开一看,哇!微信、QQ、短信里都是同学们在说“过年好!”这时,爷爷说:“辰辰,快来,大哥来视频了!”视频里,在国外工作的哥哥在逐一向我们问候新年。我把我们的菜肴一一吃给哥哥看,号称代哥哥多吃点。大伯举着酒杯告诉哥哥,他快递回家的红酒味道不错。而爷爷说等下让哥哥视频完查收微信发给他的压岁钱。妈妈说视频让我们感觉在一起,团圆了……

  吃过饭,爷爷奶奶一起戴上了红色围巾,拿出了很多红包,端坐在沙发上,爸爸妈妈在他们前面铺了一个垫子。伯父伯母一起站在垫子前,对着爷爷奶奶拱手说“爸爸妈妈,过年好!”随即,伯父伯母跪在垫子上,给爷爷奶奶深深的磕了一个头。这时,我看到爷爷奶奶脸上的笑容特别甜,奶奶的眼角都隐隐闪着泪花。这时,爷爷轻轻打了奶奶下,奶奶笑着把红包递到伯父伯母手上。紧接着,爸爸妈妈,我和哥哥姐姐也依次都给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和爸爸妈妈磕头拜了年。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深深地笑容,这是获得新年祝福的快乐,这是亲人相聚的幸福!

  初一早上,爷爷家来了好多客人,有比我年长的长辈,有还抱在手上的小宝宝,还有不少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他们应该是来自不同的家庭,但都不约而同的穿着红色的衣服,他们都是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的,带来了过年的喜庆。

  这次拜年,我看到了过年走亲访友的习俗,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同时,我也看到了拜年的变化:通话、微信、QQ、短信祝福,还有视频聊天的祝福形式。虽然,拜年的方式会有变化,但永远不变的是那份情义,长辈对晚辈的'喜爱,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还有朋友间的情谊,长大一岁的祝福。

  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我们的祖国一岁岁长大,一年年“强壮”。我们应该给我们的祖国母亲拜年,让这条巨龙继续快速腾飞!

【篇五】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

  拜年,是春节重要内容之一。顺序:先本家、再本支、再旁系。本家也要遵从先大后小。小时候,我是随哥哥一家家的磕头拜年的。

  每每这个时候,家家户户街门、房门都是敞开或虚掩的,不象现在城里这样,有单元门、分户门,把人与人之间整得有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时,前来拜年的小子们往往手一伸就推门而入,那种感情是没有丝毫隔阂的介入。接着是点头向长辈拜年,还伴随着祝福的语言。有时拜年的人多了往往见到的只是点头拜年的头在攒动,一时之间,真还看不清是那家的小子在给谁拜年了。拜过了年,主人家给孩儿们分发些糖果、豆子之类的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就打发了,条件好点的多少给上一二毛钱就当是晚辈们给的压岁钱。

  接着,大一点的孩子们或年轻人就要开始给老人们端年茶。那年茶是母亲早上就做好的,用茯茶熬成,当中还要放上桂圆、荔枝、红枣、红糖,末了还要煮几个鸡蛋剥了皮放到茶中。象征着来年的日子甜甜蜜蜜,和和圆圆,红红火火。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这天开始,即使在街上遇到了长辈,人无贫富贵践,都要作揖点头拜年。平辈相遇,岁数大致相当的握手问好也可以。那当中蕴藏着晚辈对长辈的尊重、敬爱,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关爱。

  相互串门拜过年后,便开始拾掇上要去外村或本村看亲戚,也是从这一天起,外村的亲戚才要来我们村拜年的。这时候,外嫁的女儿携夫将子,年轻的姑爷等往往也是在初二开始出远门,出门更不能空手,要带些礼品。平日里串亲访友,来去自由,空手不碍事,但在正月是万万不可的,乡下风俗讲究这点,礼轻人意重,亲戚之间也好面子。这天一定要去岳父、岳母,舅舅或姑父家拜年的。

  后来参加工作、成家后,回乡下老家拜年的习俗依然未变。只不过,这一天人们在相互走动拜年的过程中,往往又注入了更多新的内容,如一年的生产、经营、生活、子女教育、收入水平、人世沧桑、乡村变迁、儿女孝道、致富信息等方面的相互构通、传递。

  当下,城市里的拜年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嬗变,诸如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点歌拜年、鲜花拜年等应运而生。然而,无论城里拜年的气息变得多么时尚新潮,我始终忘不了那乡土味浓烈的登门拜年的形式。乡下拜年,图的是个吉祥、和谐、热闹。人们都在用自己最纯朴诚挚的心灵通过拜年的方式互相祝福、互相安慰,营造出一种千般仁爱、万般和谐的节日氛围。这种氛围是城市流行的时尚拜年所造不出来的。
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五篇

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五篇相关文章:

高中生拜年作文500字五篇

精选高中生拜年日记五篇

高中生拜年日记三篇

高中生拜年日记200字

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五篇

高中生拜年作文800字:春节习俗

高中生拜年作文1000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中生拜年日记范文五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