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日记 > 日记150字 > 社区书记民情日记

社区书记民情日记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社区书记民情日记

微信扫码分享

社区书记民情日记1
  20xx年秋,组织委派我到宝丰镇任扶贫片长、石䃥村任第一书记。带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本人踌躇满志地驮着铺盖卷儿住进了联系村,按照组织要求,信息到一线去采集,呼声到一线去倾听,问题到一线去发现,作风到一线去检验,事业在一线去创造,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今摘录几篇民情日记与大家分享。

  又见炊烟。(20xx年11月10日星期二)一大早我在驻点村搭伙农户家吃了一碗面条,便和村书记一起入户走访。正值秋天,乡村略显萧索,下乡走访倒是好时节,到农户家主人不用生火取暖,也不用扇风纳凉,从村委会出发,十多分钟翻过一座小山,便来到小地名叫李四弯的4组,在入口处向前一望,全组有五六十户人家,房屋全坐落在如倒“U”形的山弯中,姓李的大约有四十多户,故称“李四弯”。正是做早饭时间,山弯中炊烟袅袅,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邓丽君演唱的《又见炊烟》:“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那场面有诗情,也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但让我想到这里的村民都还是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瞬间有些心思重重和沉甸甸的感觉,也想起于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的诗句,但愿扶贫干部都能以此诗共勉。

  又见油灯。(2016年4月5日星期二)上午九点多钟,我和村干部在养殖大户陈三山的放养场了解养殖情况,该户放养了20多头牛,200多只羊,1000多只鸡,在当地是个致富带头人,自己买有一辆三轮车,可给牲口拉些草料,山场比较大,完全可以满足牲口的喂养,正在与养殖户交谈时,有村民打来电话:“请干部迅速到岳家坪院子来,不搞快点儿有可能要出人命”。接到电话我与村干部就从山上往出事地点跑,十几分钟赶到事发地,发现院子大岸边砍倒了一棵碗口粗的树,一老人坐在即将要掉向岸下的树上,岸有十几米高,有一村民还蹬着一棵树全力拉住坐在树上的人。问明缘由,乃是坐在树上的人认为,砍树的人没有经过他同意就砍自家树,不给说法就与树一同掉下石岸相威胁,僵持不下,有村民怕出事报告给村干部。救人要紧,保证给他个满意解决,树上的人才下来,因为是个老人,我便送他回家,顺便到他家看看,走进屋里,房顶破了个洞,能从堂屋直接看到天空,地上有个破盆,估计是下雨接漏水用的,用一贫如洗形容毫不为过,走进里屋,有一个破灶,被烟熏的四周黢黑,还有一个板凳支着几块木板子一头,另一头用土坯垫着,算是个床,墙上挂着两个煤油灯,通过了解老人长期独自在家,有一个孩子因家里穷,多年没回过家了,当时村里通电因交不上入户费,就没能用上电,每年家里除开吃盐要用钱,买两斤柴油照明外就没其它开销,我不禁问道:“两斤柴油够用吗”?回答是:“还用不完,天黑就睡了,天亮就起床下地了”。又问道:“想通上电吗?”“他说不想,这样怪省钱,通电还麻烦”!其实,我想主人是用不起电,他没有经济来源,自己解决温饱都很吃力,看着他的生活状况,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酸楚,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那种窘境和无奈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得深刻!好在该户被评为易地搬迁户,建房、通水、通电他自己不用操心了,想到此处,由衷的为贫困户感谢我党的英明和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也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想法强烈共鸣!

  又蹲茅房。(2016年6月7日星期二)早晨六点多钟,接到水务局干部电话,他们七点钟从县城出发到驻点村勘测安全饮水工程取水点,我和村上干部八点钟便到勘测点等待,客人没到之前,我便在附近走访几户,走访过程中有些内急,屋场边有茅房一座,别致的有些像艺术品——顶尖底圆像个圆锥体,外围用麦草编织,内墙用树干和竹片固定,走进茅房,需要低着头佝偻着身子,粪池就是个泥坑,搭脚的地方使用几根花栗树棒子横断在坑沿上,踩上去有些如履薄冰的感觉,情急的时候顾不上那么多,蹲下便发现头顶上有飞沫直往下飘,眯着眼观察是蜂子啃咬茅房顶上的树散落的树沫,周围夜蚊子对来人围攻偷袭,让人防不胜防,此种环境不宜久留,便仓促了事,冲出茅房长出一口气,这种情境我小时候经历过,20多年没遇到过这样的茅房和感受,我是偶尔经历一次,而住在此地的群众常年如此生活,我再次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一定要精准的现实意义及深远意义,也感受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我们肩上的责任。我相信,随着扶贫工作纵深推进,我们的乡村定会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为党员干部,无论居于何职,都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民情,都要经常想一想在我们手上干成了哪些实事,是不是做到了恪尽职守,怎么才能不辜负组织和人民寄予的厚望。我想,只要我们对事业负责、对群众负责,做到“身”入基层,“心”入百姓,就一定能够在服务百姓上做出成绩,在发展富民上做出贡献。

  社区书记民情日记2
  “民情日记”是 “第一书记”的“大事记”,它记下的不仅仅是社区的繁杂琐事,记下的更是百姓的冷暖。心系群众所需,揣摩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理解群众心愿,“第一书记”要把社区的大事小事记在本上、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

  在一条山镇北关社区,有一位受人尊敬的社区书记,居民们一提起她,就有说不完的故事。她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工作,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她尊老爱幼、团结同志、待人热情,有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她关心群众,为人朴实,待人和蔼,能与居民打成一片,一心想着为居民服务。她就是今年荣获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北关社区党总支书记胡xx。

  胡xx自2013年任社区党总支书记以来,积极带领社区广大党员和全体干部为居民办好事、做实事,3年来,她几乎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所在社区也被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充分就业社区”等荣誉称号。

  胡xx在刚调入北关社区工作时,分管的是党务工作和安全生产、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等工作,面对新的社区,陌生的环境是工作的一大阻力。40多岁的她,凭借一腔热血,克服各种困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入户走访了北关社区的270多名党员和560户低保户,并对下岗失业人员及商业网点进行全面统计,全部计入她的“民情日记”中,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记载了社区变化的点点滴滴。

  以前,北关社区上访多发频发;现在,小矛盾不出院落,大纠纷不出社区。这种和谐的良好局面都归功于胡xx常年走家串户,记录民情日记的好习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她白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只得利用晚上抄写学习笔记,并针对北关社区下岗职工多,低保户多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对特困家庭及时调整了保障标准。

  以党员教育抓基层党建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书记,胡xx为干好基层党建工作,想了很多办法。针对北关社区党员人数多,结构复杂,离退休党员多且年龄偏大的实际,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听取党员意见和建议,对常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会和缴纳党费的党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教育,使得他们重新回到了组织中。为了解决党员活动场地问题,在社区开展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活动之际,她主动与社区帮建单位、小区物业协商沟通,为社区党员搭建了三个集中活动场所。同时在社区发动党员、青年志愿者、社会组织成立了社区文化宣传队、党员互助小组、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等,创新组织生活模式,使得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加强。

  平时,她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强化个人政治素养。她认为,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亲民爱民的职业道德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社区干部,构建一支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管理队伍。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建立班子成员联系社区群众的工作制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为民解忧落到了实处。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方面,她积极组织开展“党员奉献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并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当好一名评议员,带好一片居民院,帮扶一家困难户,献一技之长,作一份奉献的“五个一”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调动和激发了社区党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多年来,胡xx始终不渝坚持为居民服务。她对大家说:“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社区工作者就是为居民服务的”。她始终将居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每天来到社区除了处理正常事务,多数时间都深入居民家中,耐心地听取居民意见。街巷楼宇之间,总能看到她入户走访的身影;逢年过节,她都要到居民区里转转,看看有什么需要干的活;跟老人们聊聊家常,看看有什么需要处理的事。社区的修桥补路、疏通下水、救灾抢险、矛盾纠纷,她都能身临一线,就这样度过忙忙碌碌的一天又一天。

  社区孤寡老人边俊花80多岁了,无人照顾,她每月都会抽出业余时间登门看望老人,和老人拉家常了解老人的实际情况,并组织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打扫卫生、洗衣被、理发,过年过节还带领党总支成员给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老人一说起胡书记就泪流满面,“虽然我有儿,但失散多年,多亏了社区胡书记多年的照顾,她比我亲孩子还亲”。

  胡xx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广泛信赖和一致好评。她始终本着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一颗赤诚之心书写着一名党务工作者在社区的荣光和精彩,为基层党组织在居民心中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社区书记民情日记

社区书记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社区书记年初工作计划报告

2019社区书记年终述职报告5篇

社区书记的辞职报告

社区书记工作计划 第一书记工作计划(81篇)

社区书记扫黑除恶心得体会合辑

有关社区书记述职述廉报告范文通用(7篇)

如何写社区书记述职述德述廉报告简短

最新社区书记述职报告ppt优质

2023年社区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镇纪检书记述职述廉报告模板(二十篇)

2023年社区书记的述职报告 社区书记述职报告点评材料(六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社区书记民情日记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