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日记 > 日记150字 > 隐入尘烟的感悟日记5篇

隐入尘烟的感悟日记5篇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隐入尘烟的感悟日记5篇

微信扫码分享

【#日记# 导语】《隐入尘烟》讲述了在甘肃张掖农村,一对农村夫妇艰辛而温馨的一段生命旅程。两个被家庭抛弃的中年底层农民,从一开始结婚时的陌生,到日复一日的劳作生活中的熟悉,相知相守,展现了一对悲苦的农村夫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金笔头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隐入尘烟的感悟日记

  问大家一个问题,农药苦还是生活苦?《隐入尘烟》这部故事的最后:跛脚又易小便失禁的曹桂英死了,老实的马有铁也死了。有人说“时代是一辆快速前进的列车,每一次发车,都会抛下许多没有赶上趟的人,孔乙己如是,马有铁和曹桂英如是”。

  我看完这部电影好久,大脑中一直在想,结局为什么不是两个被家庭抛弃的人相濡以沫最后拥有自己的家和孩子一直白头下去呢?或许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活着已经是不容易,曹桂英从小被哥哥嫂嫂视为累赘,马有铁被哥哥嫂嫂使唤半辈子,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经介绍认识,带着一头驴,搬进别人的房子。日复一日,他们成了彼此努力下去的希望和依靠,从陌生到熟悉,从相知到相守。他们在结婚的这一年里收获了喧闹的家畜,收获了丰收的粮食,收获了理解与爱。

  马有铁和曹桂英结婚后,他们也结束了之前一个人的孤独和亲人的冷漠,那一段日子他们多有盼头,灯光下孵化小鸡的幸福和想象未来鸡下蛋的场景、住在自己打土坯盖的新房里的欢喜、丰收的小麦一袋一袋装进家里粮仓的喜悦,计划买电视,相约去市里美美浪浪,曹桂英认为自己跟着马有铁也过上了好日子,那句“你是好人,能跟你。”相信是百分百褒义词,不像现在爱情里的好人卡那样。

  海清说“有房子,有爱情,有归宿,他才是一个家”,家——多么朴实的解释。爱情是起点,亲情才是终点。

  记得有一句歌词“最怕有一天你离我远去,那将是我的悲剧,没有了你,山河太阳星星都多余”对他们而言贫穷和苦难很难击垮一个人,但是失去挚爱,那种生无可恋的绝望却可以瞬间要了人命。

  他们两个都是被家庭嫌弃想尽早抛弃的累赘,对于身体患疾的贵英来说,准备的一次看病,也是有铁说的等粮食丰收卖完钱后带贵英去市里好好看看。贵英身体带来的缺陷,使贵英一生最需要的两样东西:尊重和被爱,而这两样东西,有铁都给了她。所有人都害怕有铁抽血不够救不活那个老板,只有贵英着急的说“满了,满了”,也只有贵英大半夜在路口换水好几次的等他。曾经有一个朋友他开玩的说“一哈不了说爱不爱的了,只要你回家有一碗热糊糊子,冷了捏给你一件麻大祜,就好得很了”或许这就是有人问我粥可温最朴实的写照。

  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看了好多网上的帖子,有一些评论真的是,怎么说呢,可能他们真的理解不了电影里那些,也可能在互联网看多了高品质的生活,而丢失了自己的普通,所以人们渐渐忘记了普通人是什么样子的了,或许这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我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

  隐入尘烟,至死不渝的爱情,贵英和有铁用行动告诉我们: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们从来不谈爱,最后却发现原来已经爱到对方的骨髓里。当他们从一无所有到一起耕地、孵小鸡、脱土坯、盖房子等等,到最后有家禽有房子有丰收的粮食,他们幻想在大城市好好浪浪,那是多有盼头的生活。

  有铁从最开始的家徒四壁一无所有,过着一人一毛驴的生活,直到贵英的出现,两个被家庭抛弃的人互相抱团取暖,过着朴实无华的日子,两人三餐四季,一起耕地、孵小鸡、脱土坯、盖房子…靠着自己的努力,日子一点一点的变好,当生活给了他们希望的时候,贵英的突然离世,打破了原有的平静,贵英永远的离开了,有铁心中的牵挂没了,希望和依赖没了,家也不再是家,他把毛驴放走了,欠的钱和鸡蛋也一并还了。生于尘土,又归于尘土,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有。

  全剧不说苦,却苦出天际,全集不谈爱,却爱入血液。处处有希望却透着绝望。生活真的是太苦了需要用鸡蛋压压。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屋漏偏逢连夜雨,真实的让人落泪,来于尘土,归于尘土,生命是那么坚韧,寄人篱下头低在尘埃里任人宰割任人嘲笑身体残疾破屋烂房都活下来了,生命又那么脆弱,房子有了,院子有了,麦子收了,包谷也收了,小鸡会下蛋了,猪也有了。而最后,贵英死了,有铁还完了答应的两袋土豆,还完了春天借的十个鸡蛋,还完了1570块钱,放生了给自已干了一辈子的驴,吃了和贵英一起养的母鸡所生的最后一颗鸡蛋,喝了农药躺在他们共同建的家的炕上。随贵英去了。大概这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早知道桂英嫁给有铁这么幸福,当时拍结婚照的时候就应该笑一笑了,一辈子舍不得吃鸡蛋,最后是用来压农药的苦,他们抽有铁的血,还嫌他们脏坐车吃饭只有他们俩人的凳子是套着塑料袋的。

  有铁和贵英是彼此贫瘠生活中的光。有你时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你不在了,在好的日子也没有滋味和奔头。有铁撕掉了他三次搬家都没舍得扔的囍字,换上了贵英的黑白照片。

  “还是草编的`驴好,不吃草,也就不叫人使唤。”有铁最后骂驴那些话好像也是在骂自己,他放走了驴,也放走了自己。

  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有时候在想,这个结尾我接受不了,但是也算是一个好结局,至少不会有人拉他去献血,至少不会有人再利用他。

  其实有铁一个人怎么过都行,有了贵英之后,贵英好才行。满眼都是你的人,才配得上你的爱,婚事何妨,年龄何干。

  谢幕的最后那一行字不应该出现,我怕他又被拉去抽血,又被别人使唤,贵英要是看到,她该有多疼。

  希望他们手腕用小麦颗粒印的印子变成他们来生相识的依据。

2.隐入尘烟的感悟日记

  西北的荒漠种不出玫瑰,有铁的小麦花格外灿烂。

  生活在泥里的贵英和有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她们从一无所有,到有了鸡,有了土房,等到了小麦熟了,鸡崽下了蛋。

  人性凉薄,老三的自私和贪婪,盘削压榨着有铁,把自己的亲兄弟当苦力使。富贵人的唯利是图,一边吸着他的血,还嫌弃他的血脏,他无常给土地承包户献血的时候,还给他们说好话,可是贵英却死在了坐满了人的桥头上的水渠里。老实和善良不该是任人宰割的把柄。可他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善良和温暖。他们是最干净纯粹的人。

  他和贵英是彼此贫瘠生活的一束光,互相关心着对方,维护着对方的尊严,爱那些鸡,爱那头驴,他们珍贵的感情,同样稀有的,是朴素的观念:有借有还、一码归一码,关照万物。

3.隐入尘烟的感悟日记

  影片《隐入尘烟》随着一个西北汉子挖着土拉开了序幕,在双方亲属的攀谈中得知,男主人公有铁是一个老光棍无儿无女无亲人,是村里的困难户,女主人公贵英因常年小便失禁,加上没有生育能力,一直没有嫁出去,在哥嫂家寄住,就这样,在包办婚姻的情况下结为了夫妻。

  在拍结婚证件照时两个人很不自然和僵硬,能感觉到他们之前的那些岁月在各自的家里过的日子应该很难经常招人白眼和唾弃,从那之后两个开始过起了属于他们的生活。

  先是男人带女人到了自家已过世的先人坟前烧了纸钱告知他们自己娶了老婆,从中我们得知有铁家有5口人,父亲,母亲,还有两个兄弟一个叫有金,一个叫有银…随后在店里赊了小麦种子,开始了他们的耕种,村中的土豪爹生病了,需要熊猫血,查找档案得知整个村只有有铁是熊猫血,便找上门去,他本不想去,但他想为老婆买件几十元的衣服却买不起,土豪帮他买了衣服这当中各中威逼利诱,有铁还是斗不过贫穷给人带来的那种奴性!一次又一次地被带去抽血!看着觉得非常的同情和愤怒!

4.隐入尘烟的感悟日记

  影片开篇就是方言,他们说话的语调让我想起了我老家在榆林的本科室友,同时还有点像up主品味新疆里的淡嘴哥。本片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对农民夫妇从成婚到相继离世的过程,从形同陌路到相互依靠,最终一个追随另一个而去。

  可以看出海清为了演好本片还是很下功夫的,服化道也相当到位,我无论如何都认不出来这是那个高呼“你是我的神”的女演员。她甚至是个南京人,大概在本地人看来她的方言仍然有些塑料,但已经殊为不易。

  在本片中,最符合“隐入尘烟”这一描述的,在我看来是男主马有铁一次又一次离开后被推平的一座座土房子。按照片中所呈现的,这些房子的砖块是土坯晒硬制成的,砖缝也是用泥浆填充的,生于土地,又在一片尘土飞扬中轰然倒塌回归土地,和农民一样。

  男主马有铁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四个,金银铜铁,他排行老四。他的父母和大哥二哥早已去世,住在老三家。按村里人的说法,老四总是在给老三做长工,老三确实经常使唤老四,比如不愿意花钱多雇车给儿子结婚搬家,就让老四拖着头驴进城。甚至后来老三的儿子结婚了,老三也没有喊老四夫妇去吃席,只是末了给他带了些剩菜剩饭,来这一趟却是为了商量申请补贴房的事情。

  女主曹贵英大概从小与哥嫂同住,常年遭受虐 待,比如睡在漏风漏雨的窝棚里(因此她觉得有个自己的炕可以睡就很幸福),还要被哥嫂打,落下了小便失禁的毛病,并且不能生育,身子骨也弱。

  老三一家和曹贵英的哥哥夫妇俩撮合了这场亲事,实际上是想赶紧把自家的拖油瓶清出去。于是两个素昧平生的,只是相亲时匆匆见了一面的陌生人就结为了夫妻。

  本片的场景切换其实是非常硬且跳跃的。上一秒还是两个人相亲时一言不发,下一秒就是去领证拍照;上一秒是对麦子夏天长成充满期待,下一秒就真的换了季节。大场景小场景交织在一切,前后并没有非常强的剧情关联,因此我乍看时感到很不适应。但这些场景都是相当真实的,大概在一部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里展现一对夫妇十来年的生活难免跳跃,而这也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5.隐入尘烟的感悟日记

  前天看了一部由海清主演的电影,看得我眼泪汪汪,这部电影有很强的代入感,让我一下子回想起幼时,我也是农村土生土长的孩子,仿佛回到了自己80年代的老家。

  影片讲述了西北地区一对农村夫妇的人生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苦难,艰辛,挣扎,奋斗,生活里小小的幸福,快乐,还有对未来的希望,高贵的人格,以及对命运赐予一切的全然接纳。

  影片的一些情节生动反映了这些特质。

  场景一:男人自己制作土坯,准备盖房子,晚上下了暴雨,他们跑出去,收拾土坯,给土坯盖雨布,风雨太大了,两个人在流满了泥汤汤的地上站不起来,互相扶着都站不起来,一直跌倒在地上,浑身的水,浑身的泥,非常的狼狈。但他们从一开始的着急、焦虑,急着抢救土坯,到慢慢接受了老天爷的这种催折,在一次次跌倒过程中,他们笑了,很开心,竟然感受到了乐趣。这场景叫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它告诉我们,再苦的日子里,只要有爱,就有乐趣。

  场景二:他们借了邻居10个鸡蛋,制作了镂空的孵化鸡蛋的篓子,孵出了小鸡,鸡长大了,生了鸡蛋,他们吃上了自己鸡下的蛋。在这整个过程中,充满了生活的希望,也就是生命的希望。还有很多的乐趣。这就是生活的动力,支撑他们,再苦的日子里,也能走下去。

  场景三:男主角几次给那户有钱有势的人家献血。他自己生活艰苦,营养不良,每天还要干繁重的体力活,却还要定期被迫无奈、却又无法推辞的去献血。他连一个拒绝都说不出口,但这也是他人性里真善美、感人的部分。

  影片还有太多感人的场景,无法一一道来。

  影片中有很多充满哲理的话语,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对镰,麦子能说什么?对来啄食它的麻雀,麦子能说什么?对磨,麦子能说什么?如果它有幸成为了种子,麦子又能说什么?

  这段话是这么感人,发人深思。如果把我们平移成麦子,换成我们自己,对各种人生命运,不管所谓好的、不好的,我们是不是能安之若素的完全接纳、承担呢?如果能,就是对生活的接纳、对命运的接纳。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麦子一样,坦然面对各种人生境遇。

  影片的结尾,男主角的妻子意外去世了,他悲痛,但也无奈接受了这个命运。顺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他的房子被拆了,他也接受了这个命运。

  对人生,我们不只是接纳,我们还有积极的创造,还有主观能动性。就像主人公的勤劳、善良,会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这样的一生,有艰辛,有低落,有哀叹,但也有欢笑,乐趣,也奋斗过,因此也不无悔,生命充实而厚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隐入尘烟的感悟日记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