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作文素材 > 好句好段 > 形容女人像花的诗句149句_优美句子

形容女人像花的诗句149句_优美句子

吉祥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形容女人像花的诗句149句_优美句子

微信扫码分享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28.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

  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0.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31.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32.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33.柳腰春风过,百鸟随香走

  34.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35.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

  36.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37.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38.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39.温柔几许缘何散,爱恨声声怨

  40.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41.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42.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43.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44.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45.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46.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4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48.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49.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50.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51.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52.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

  53.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54.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55.慕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56.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57.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58.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59.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6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1.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62.柔桡轻曼,妩媚纤弱

  63.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

  64.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65.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66.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67.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68.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69.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0.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71.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72.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73.翩若轻云出岫,携佳人兮步迟迟腰肢袅娜似弱柳

  74.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75.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76.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77.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78.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鸿波

  79.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80.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81.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8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83.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84.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85.【穆】然回首,【婷婷】玉立

  86.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87.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88.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

  8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90.盛服浓妆韶颜雅容

  9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92.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93.秀靥艳比花娇,玉颜艳比春“红”

  9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95.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96.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97.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98.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99.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00.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101.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102.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103.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104.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105.丽质仙娥生月殿

  106.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107.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10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木兰花》诗词鉴赏

《木兰花》诗词鉴赏1

  《木兰花》原文

  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

  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

  梦又不成灯又烬。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它受五代花间词的影响,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而雁绝鱼沉,无处寻踪。“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

  “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

  词作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划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况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梦终未成,而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像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刘熙载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此语精辟地指出了欧词婉约深沉的特点。以此词而言,这种风格表现得极为明显。全词抒情与写景兼融,景中寓婉曲之情,情中带凄清之景,将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别恨表现得深曲婉丽,淋漓尽致。

《木兰花》诗词鉴赏2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简称《减兰》。《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双调四十四字,即就《木兰花》的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转两平韵。

  1、竞渡:划船比赛。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和怀念,在民间形成的一种传统风俗。

  2、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长者茂密杨柳的小州处,一群龙舟上纤旗高高飘扬,飞驶而出。

  3、春雷:形容鼓声想春雷一样响个不停。直破烟波远远回:条条龙舟,勇往直前冲破宁静的水面,形成一片烟雾,再从远处折回。

  4、惊退万人争战气:龙舟竞争之激烈气势,就像打仗一样,把观众都惊呆了。

  5、金碧楼西:领奖处(也是主席台)装饰得金碧辉煌。

  6、衔得锦标第一归:夺得冠军的船,把获得的锦标放到那昂首张口的龙嘴里,第一个归来。

  【赏析】

  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龙舟竞渡,即赛龙船。相传伟大诗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这一活动,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当地居民准备轻便快船,选拔优秀船员,到节日,在附近江河举行竞赛活动。男女老幼,官员百姓,纷纷集聚赛区观赏助兴。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已有关于竞渡的记载。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一书,专门记载南宋京城杭州的各种情况,其“舟船”条有云:“西湖春中,浙江秋中,皆有龙舟争标,轻捷可观。”龙舟竞渡时,船上有人高举红旗,还有人擂鼓,鼓舞划船人的士气,以增加竞渡的热烈气氛。这种万众欢腾的场面吸引了历代的诗词作者。黄裳很喜欢写自然景色,赛龙舟的场面也吸引了他,他的这首《竞渡》,就是描写龙舟竞渡夺标的实况。

  上片写竞渡。“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竞赛开始了。一群红旗高举的龙舟,从柳阴深处的小洲边飞驶而出。“飞出”二字用得生动形象,令人仿佛可以看到群舟竞发的实况,赛船上迎风招展的红旗,耀眼夺目,首先映入眼帘。由于沙洲上浓密的柳荫遮蔽视线,赛船就象从柳荫中飞驶而出。“渚”,水中间的小洲。点出杨柳渚,既是以景色相衬托,也为了表明节候。作者这里用“飞出”来形容那急划而来的赛船,真实地反映了参观者的感受。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竞渡时,每艘船上不仅有人高举红旗,还有鼓手击鼓以统一划船的.节奏。一艘赛船里有好多名划桨手。他们之间,全靠鼓点来协同动作。所以作者说,赛船上的击鼓声,像春雷一样震响,它们冲破笼罩着江面的水气,远远地传向四面八方,在空中回荡。“直破”二字写出了船的凌厉前进的气势。这样,就渲染了竞赛的紧张气氛。

  下片写夺标。竞赛,以先到达目的地的获得锦标。竞渡的高潮出现在赛船驶近锦标,胜负将见分晓的时刻:“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人山人海的观众为优胜者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喝彩声。在这种震耳欲聋的助兴声中,一马当先的龙舟上的竞渡者,正在拼命地划动船桨,向终点猛冲,表现出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决胜精神。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争战气),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避。看来,有成千上万的观众看得惊心动魄。这里,作者只用了十一个字,就把竞渡中最壮观的场面连同它的紧张激烈的气氛和惊心动魄的声势和盘托出来了。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古时的锦标,也就是一面彩缎的奖旗,一般都悬挂在终点岸边的一根竹竿上,是给予竞渡优胜者的赏物,从龙舟上就可以摘取到。在作者描绘的这场竞渡中,“金碧楼西”的岸边,就是挂锦标的位置。如金似碧(碧玉),形容这座楼阁的富丽。优胜者终于抢先到达终点,从那里“衔得锦标第一归”,胜利返航。为什么用一个“衔”字呢?“衔”,用嘴含住的意思。古时的龙舟,船头上雕有象征性的龙头装饰。看来,优胜者夺得锦标以后,就将它悬挂在船头的“龙头”上,活像一条真龙将锦标上端含在嘴里似的。“衔”是龙舟的龙形生发出来的字眼。用这个“衔”字,饶有情趣,是传神之笔。

  此词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如此以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词写得这样生动,如果作者没有亲临现场的实感,是写不出来的;如果作者虽有实感,但在艺术上,缺乏剪裁的匠心、捕捉印象的功夫和渲染气氛的笔力,那么也是难以写得这样有声色、有层次、有气势,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的。

  【作者简介】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木兰花》诗词鉴赏3

  木兰花

  唐李商隐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注释】①元:原来。

  1.请赏析洞庭波冷晓侵云中侵字的妙处。(4分)

  答:侵,原指侵入、渐进。(1分)清晨,洞庭湖清冷的水波、粼粼寒意直逼云霄。(2分)一个侵字,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洞庭波以强健的生命,生动形象地渲染出洞庭湖送别的萧瑟、冷清的氛围。(1分)

  【解题思路】这一题实际上在考查炼字。最好先指出侵的原意,方便对其引申义、比喻义的比较与分析;还要指出侵字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者表现于法,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2.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之感,这该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4分)

  答:诗人几度在木兰舟中望人远行,却不知道自身其实也像是木兰花树斫成的一叶孤舟,已成天涯漂泊之客。(2分)诗人以船为喻,借物抒情,抒发了身如孤舟漂泊天涯的惆怅感伤之情。(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解题思路】考查诗人的情感,可从意象人手。题中明言是漂泊之感,那么就应该从其象征物木兰舟入手。之后抓住两者的相似点,指出其以船为喻,借物抒情的特色就可以了。

  【题解】

  这首诗的作者有两说,一说为李商隐作,一说为陆龟蒙作。《万首唐人绝句》、《唐诗纪事》、《古今诗话》等均定为李商隐诗。而陆龟蒙有《宿木兰院》诗,盖因此二相互混淆。诗或作于大中二年(848)由桂北归自湘水入洞庭之时。

  【注释】

  洞庭二句:洞庭,湖名,在湖南。征帆,指远行的船。何逊《赠诸旧游》诗: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二句即目所见,洞庭湖上波光粼粼,寒意直逼云霄,湖面上征帆不断,远人离别随时可见。

  几度二句: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任昉(fǎng)《述异记》卷下:木兰川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地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罗隐《秋晓寄友人》诗:更见南来钓翁说,醉吟还上木兰舟。二句谓自己几度登上木兰舟,也就是有几番离别,就如木兰花被制作木兰船一样,已成天涯羁客,时时不定,日日漂泊。

《木兰花》诗词鉴赏4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①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②,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本词是作者暮年谪居汉东时遣怀之作。①鸾镜:相传晋罽宾王曾获一鸾鸟,多年不鸣,后悬镜照之,鸾鸟乃鸣,故称梳妆镜为鸾镜。②芳尊:酒杯。

  (1)“城上c风光莺语乱”一句的“乱”字用得很贴切,请作简要赏析。(3分)

  (2)下片最后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3分)“乱”写出了“莺”啼叫的热闹,和下文的“春拍岸”一起,描写了一幅春光明媚,美景无限的画面。(1分)而群莺乱啼已是暮春天气,这里也暗含春光将尽之意,(1分)作者用“乱”字也出了心中的那份忧虑,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飞逝,生命无多的感伤之情。(1分)

  (2)(4分)对比(1分);同样是“芳尊”,以前是厌恶,现在则是喜欢到“惟恐浅”。(1分)写出了作者借酒消愁的情状,(1分),抒发了被贬黜罢官后内心痛苦无奈心情。(2分)最多给4分。

  作者简介

  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越忠懿王俶次子,随父降宋,真宗朝历任直秘阁、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等职。仁宗即位,为枢密使,以同平章事(宰相)的头衔出任许(今河南许昌)、陈(今河南淮阳)等州。为人好趋炎附势,多写歌功颂德的文章献于朝廷以邀恩宠,尤善以联姻手段巴结皇室,攫取权利,为时论所鄙薄。初谥“思”,明确其有过而能追悔自新。宋仁宗庆历年间,由其子诉请,改谥“文僖”。

  钱惟演人品虽不足称,但雅好文辞,自称“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赏析

  词人晚年情怀,衰颓困苦。钱惟演对仕途有浓厚的兴趣,一生以未为宰相而遗憾。他的阿谀奉上,其效果适得其反。太后听政时,钱惟演就因与太后攀亲备受舆论攻击,被赶出朝廷,仁宗亲政后更是屡受打击。难怪词人晚年心气不顺畅。

  这首词就是在这样心境之下的创作,是仕途挫折时内心困苦愁怨的抒发。春天来临之后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色,都仿佛在搅乱词人的心绪、牵引出词人的愁怨。人生得意之际,面对明媚春光,意气风发,那是一种情景,词人当年在京城高官厚禄时也曾经领略过。相形之下,人生不得意之际的春色只能牵引出对往日的回忆与留恋,当然就增加了眼前的痛苦。情急之下,词人不禁无理地责问“绿杨芳草”何时了结,也就是说恼人春天什么时候才能过去,这一问也就问出了内心愁苦的深度。作品中的“芳草”、“泪眼”、“鸾镜”、“朱颜”等意象无不充满绝望后的浓重感伤色彩,反映出宋初纤丽词风的艺术特色。

  上片起首两句,从城上和城下两处着墨,声形兼备、富于动感地描绘春景,勾勒出一幅城头上莺语阵阵、风光无限;城脚下烟波浩淼、春水拍岸的图画,使读者隐然感觉到主人公的伤春愁绪,从而为下文的遣怀抒情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两句转而抒情,言绿杨芳草年年生发,而词人已是眼泪流尽,愁肠先断,愁惨之气溢于言表。

  从表现手法上讲用绿杨芳草来渲染泪眼愁肠,也就达到了情景相生的效果,情致极为凄婉。此二句由景入情,词意陡转,波澜空起。过片两句,从精神与形体两方面感叹老之已至,抒写了词人无可奈何的伤感情怀。从中可以窥见,一贬汉东,默默无闻,大势已去,这对于曾经“官兼将相,阶勋、品皆第一”的作者来说,打击是多么巨大。

  下片解释愁苦的缘由。词人将一切的根源都推托到岁月的流逝、容颜的衰老上。每次览镜,都要为此惊叹。剩下惟一的解脱方式就是频频高举“芳尊”,借酒消愁。然而,只恐“举杯浇愁愁更愁”。依据词人眼前的心境,这是可以推想而知的。于是,语尽意未尽,绵绵愁意溢于言外。词人虽写愁苦之意,但与五代十国词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词中没有那种绝望哀痛的没落感与沉重感,钱惟演只是平常叙述而来,毕竟词人生活在一个平和的年代。

《木兰花》诗词鉴赏5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王安国词作鉴赏

  这首小词写闺怨情愁,委婉动人,以含蓄见长。

  词一开始,就以清丽之笔绘出一幅风光旖旎的图画: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画桥如虹,流水如带,春雨潇潇,落红成阵,好一派暮春景象!这一切,又统统笼罩穿破黄昏雾霭的月光下,好似披上一层轻柔的薄纱,更显得清幽淡雅。就这样一个月白风清、如诗如画的夜晚,画桥流水旁边,落红缤纷的小路上,词中的主人公与他倾心爱慕的女子邂逅了。男主人公的马儿接近香车的那一霎间,他心情的兴奋和激动是不言而喻的。这里虽未对女子作正面刻画但透过传出帘外的余香,依稀可以想见女子娟好的容貌和绰约的风姿。

  下片转笔写主人公车去人走之后的心境。他先是徘徊不语,继而怅然若失,今夜梦魂何处去,语气极为凄惋。他因不知所之而徘徊,因无可告语而不语,因今宵难遣而梦魂不安。此时此刻,周围的一切,诸如小桥流水,春花明月,仿佛都一下子黯然失色。再也唤不起他的半点兴致,只有眼前飞过的片片杨花引起了他的注意。目送着无拘无束、飞来飞去的杨花,他不禁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发出深沉的叹息: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说杨花能够穿帘入户,追随自己的意中人飞进洞房,而自己却连梦魂都不得去。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通过奇特的联想、看似无理的比喻,含蓄委婉地传达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

  乘云径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挝。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译文翻译

  在水亭旁注目远望,归期还没到,猜测着还差几天。隔着绿色的帷幔屏风,画着新长出的.眉毛,犹如遮挡着半边的脸。片刻飞起的淡淡的薄雾,被西风吹得不留一丝痕迹。顷刻,变化不定,夺回了月亮。

  乘云到了玉皇大帝家。人世间敲打三下鼓,试着自己判定今生,更是看了好几次,小住为最佳。何用形状像钩子一样的玦,相伴着半菱花。不要遣怪发鬓苍白的嫦娥。

  注释解释

  凝望:注目远望。

  白衣苍狗: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出自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意思是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何须:何必,何用。

  苍华:发鬓苍白。

  创作背景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诗文赏析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词。

  上片写闺中思妇,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下片进行了想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流露出一点点的伤感。

王安国《减字木兰花》诗词鉴赏

王安国《减字木兰花》诗词鉴赏1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王安国词作鉴赏

  这首小词写闺怨情愁,委婉动人,以含蓄见长。

  词一开始,就以清丽之笔绘出一幅风光旖旎的图画: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画桥如虹,流水如带,春雨潇潇,落红成阵,好一派暮春景象!这一切,又统统笼罩穿破黄昏雾霭的月光下,好似披上一层轻柔的薄纱,更显得清幽淡雅。就这样一个月白风清、如诗如画的夜晚,画桥流水旁边,落红缤纷的小路上,词中的`主人公与他倾心爱慕的女子邂逅了。男主人公的马儿接近香车的那一霎间,他心情的兴奋和激动是不言而喻的。这里虽未对女子作正面刻画但透过传出帘外的余香,依稀可以想见女子娟好的容貌和绰约的风姿。

  下片转笔写主人公车去人走之后的心境。他先是徘徊不语,继而怅然若失,今夜梦魂何处去,语气极为凄惋。他因不知所之而徘徊,因无可告语而不语,因今宵难遣而梦魂不安。此时此刻,周围的一切,诸如小桥流水,春花明月,仿佛都一下子黯然失色。再也唤不起他的半点兴致,只有眼前飞过的片片杨花引起了他的注意。目送着无拘无束、飞来飞去的杨花,他不禁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发出深沉的叹息: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说杨花能够穿帘入户,追随自己的意中人飞进洞房,而自己却连梦魂都不得去。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通过奇特的联想、看似无理的比喻,含蓄委婉地传达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

王安国《减字木兰花》诗词鉴赏2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帘里馀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作者」:

  王安国(1030-1076)字平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之弟。神宗熙宁元年(1068),应茂才异等科入第,赐进士出身,拜西京国子教授、崇文院校书。熙宁七年(1074),为大理寺丞、集贤校理。八年,被罢归田。其词仅存三首,风格婉丽蕴藉,有《王校理集》,今不传。

  「注释」:

  落红:即落花。

  「赏析」:

  这是一首伤别词。上片写男方别后的恋意。画桥流水,雨湿落花,皆是马上所见。触景伤情,不觉勾起对帘中人的怀念。下片写女方的深闺幽怨。结尾两句,因物寄怨,抒写离情。全词造语工丽,蕴含不尽之意。

  薛砺若《宋词通论》:他的词虽不多见,然较介甫蕴藉婉媚多矣。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首词咏男女伤别。通首构思细腻,词藻华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形容女人像花的诗句149句_优美句子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