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作文素材 > 经典句子 > 描写西安钟楼的唯美句子_唯美句子

描写西安钟楼的唯美句子_唯美句子

吉祥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描写西安钟楼的唯美句子_唯美句子

微信扫码分享

描写西安钟楼的唯美句子 第1张

描写钟楼晚上的优美句子

安钟楼 长安城内大街中,势入云天宝阁雄。

风雨流连容貌换秋斗转回声凭高一望情怀异,酹酒千嗟绪意同。

夜色无边浑欲梦,心潮涌动下帘栊。

游西安钟楼漫咏离城百里已闻钟,遥望古楼穿碧穹。

秦汉风云遗梦里,晋唐故事砌墙中。

骚人苦读难垂史,佳丽轻描易入宫。

试问王侯谁健在,功名哪个不成空

形容钟楼的句子

咏西安钟楼 长安城内大街中,势入云天宝阁雄。

风雨流连容貌换,春秋斗转回声融。

凭高一望情怀异,酹酒千嗟绪意同。

夜色无边浑欲梦,心潮涌动下帘栊。

注:东韵。

钟楼 楼是木制的  木是失声的  钟是铜制的  铜是有声的    楼是为钟而建  钟是用来敲的  钟是为楼而铸  楼是用来攀登的    历史早已成为尘烟  但在尘烟中  岁月的脚步依然清脆  依然还有余音流动至今 咏西安钟楼四首其一盛世荣华一望通,千年王气此楼中。

薄烟肯忆汉时月,妙曲还闻唐代风。

暮鼓晨钟分昼夜,龙翔鹤舞伴霓虹。

古城今日姿容俏,极目中天过塞鸿。

其二南北东西四路通,一楼雄据势无穷。

飞檐揽月腾龙气,金顶摩天傲碧穹。

古韵沧桑千载后,清声激荡百年中。

景云钟响万人醒,渭水秦山赋大风。

其三百尺楼头气若虹,朝霞隐曜伴东风。

经年雁塔层云里,亘古关河一望中。

滚滚车流随去去,茫茫人海任匆匆。

古城多少帝王气,今入康庄号角隆

其四一楼雄踞古城中,阅尽沧桑见彩虹。

金顶回廊承紫气,晓风暮雨送飞鸿。

景云钟颂流年好,雁塔诗题岁月红。

六百春秋家国梦,化成秦赋竟无穷。

西安的钟楼景物日记描写

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

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今西安市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移于现址,清乾隆五年曾经重修。

  鼓楼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与北院门交汇处,东与钟楼隔广场相望,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清代曾两次重修。

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

钟楼上悬挂铜钟,用以报时,故名钟楼。

钟楼是个交通枢纽口,东西南北的四条大街的风格都不同,有文化街、服饰街、食品街等等。

  钟 楼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

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这就是西安人引以为自豪的钟楼。

它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特点: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

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

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

这座正方形砖木结构建筑物,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

基座每边长35.5米,高8.6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竞均为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在钟楼周围另辟圆形环道。

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

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式不只是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

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

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更使建筑稳固结实,成为浑然一体的建筑艺术珍品。

整体拆迁:钟楼的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经历过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整体拆迁。

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它的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广济街口的迎样观,距目前所在位置约1000米。

这一位置正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也是五代、宋、元时长安城的中心。

虽然明代初年扩建了长安城,但那时人们大概圃于习惯心理,初建 钟楼时没有与扩建后的城市格局相适应。

过了两个世纪后,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

到了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在陕西巡抚龚俄贤的主持下,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

据碑文记载,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本质结构的楼体全是原样原件,所以耗资不多,工程迅速。

完成这样一座庞大建筑的拆 迁装建,即使在现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它既需要高超的建筑安装技术,又需要严密精细的工程组织,这项完成于16世纪的特殊工程,实在是我国建筑史上值得自豪的创举。

  巨钟轶闻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建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

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

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

据说,迁到今址之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

无可奈何,只有另换。

  浮雕故事: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

仔细欣赏门扇上一幅幅浮雕,它们会告诉你古代许多饶有趣味的典故轶闻。

第一层北门,自西向东依次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

第一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长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 夜扰;挂角读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

第一层南门,自东向西依次为;文王访贤;伯牙鼓琴;画龙 点睛;斩蛇起兵;伯乐相马;柳毅传书;舜耕历山;把桥授书。

第一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龙友颂鸡;黄耳传书;孙期放豚;陶侃运砖。

第二层楼南门,自东向西共八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画面,依次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

第二层北门,自西向东共八幅勺“仙醉酒”画面,依次仍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

第二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单刀赴会;击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子路负米;画获教子;温娇绝裙;闻鸡起舞。

第二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是:写经换鹅;茂叔爱莲;灞桥折柳 ;踏雪寻梅;陶潜爱菊;寻隐不遇;孤山放鹤。

  鼓 楼  鼓楼,东与钟楼隔广场相望。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11年历史,为重檐三滴水与歇山顶的木结构,高大雄伟。

清代曾两次修耷。

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

昔日楼檐下悬挂有巨匾,南为“文武盛地”,北为“声闻于天”。

鼓楼斗拱彩绘,外观庄重绚丽,与钟楼为姐妹楼,亦有 “晨钟暮鼓”之说。

  鼓楼系古典建筑,基座为长方形,用青砖砌成,楼高33米,面积1924平方米。

楼基正中辟有南北券门洞,连通北院门和西大街。

建筑结构采用重檐三滴水式与歇山琉璃瓦顶形式,与钟楼相辉映,楼内有梯可上,登至二楼,凭栏可眺望终南山与全城景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描写西安钟楼的唯美句子_唯美句子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