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作文素材 > 其它作文 > 新课改将给语文高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新课改将给语文高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颜值担当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新课改将给语文高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微信扫码分享

新课改将给语文高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关注变化,突破难点

  高考语文的改革向来是教学改革的风向标。XX年是浙江省高考继往开来的一年,新课改将给语文高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不仅牵动着众多考生的心,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结构趋向简约

  今年语文高考卷在结构上将有明显变化,全卷按“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作文”四大板块排列,取消了以前按题型特点分列的卷ⅰ和卷ⅱ的界限,更加简洁明晰。

  三个综合语用题是全卷中最能体现新意和灵活性的题目。由于位置从卷尾提到了卷首板块,会给考生造成心理错觉,即陌生题多,熟悉题少。建议先易后难,从容应试。

  文字表述题增多(作文除外共57分)、思维开放题增多,开放题比重明显加大。这类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灵敏度,但往往不是随心所欲的全开放式题目。建议考生要敢于思考———相信有个性的思考才有创新;要善于思考———有条理的思考才有价值;此外还要加强语言表述的训练,学会用书面语简练有序地表达。

  二、“探究”将成新宠

  与以往相比,XX年考试说明增加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这一能力要求体现了新课改、新课标的精神。

  (一)发掘作品丰富的意蕴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意蕴,它为多角度和多层次解读提供了可能,为文学审美提供了空间。能否从中“读”出丰富的意蕴,可以检测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高低。

  (二)赏析作品独特的形式

  一篇作品,丰富的意蕴值得发掘,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样值得探究。这里所说的“独特”指的是个性化的甚至看起来是违反“常规”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探究题所关注的。

  (三)从文本获得某种启示

  发掘作品丰富的意蕴和赏析作品独特的形式,可以说都是指向文本的,其探究对象或者说内容都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另有一类探究性题目,其思维方向与此相反,它是从文本出发,指向考生,要求考生联系实际,或谈写作艺术的启示,或谈人生意义的启迪。

  面对探究题,要注意下列三点:一是尊重文本,任何一个探究题都源自文本,文本是进行探究的逻辑起点,不能撒手不管自说自话;二是自圆其说,关键是“圆”,哪怕是个性化的解读,也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三是强调规范,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采用三段论方式:首先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正反皆可;论证或解说自己的论点,包括驳斥相反论点;总结提炼自己的观点。

  三、《论语》引人关注

  《〈论语〉选读》是语文选修内容之一,列入高考测试范围。有的考生以为,《论语》分析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随心所欲回答都能得分,可以不做准备。这种看法失之天真。要想完整准确地解答《论语》分析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熟悉《论语》教材,了解孔子基本思想。试题材料为教材内容节选,缺少阅读材料所常有的事理关联性,其中缺失的“链条”必须由考生根据平日积累作出补充。如抽测卷中孔子的话仅26字,如果考生对教材不熟,很难分析出孔子的社会思想和人生态度。而怎样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呢?

  1.把握《〈论语〉选读》的基本架构。教材分为四部分,分别阐述孔子的政治思想(1~4课)、伦理思想(5~9课)、教育思想(10~13课)、哲学思想(14~15课),而每篇课文又分别阐述其中的一个观点。大家在备考时应注意思考孔子关于义与利、德与法、谦让与进取、用世与功利等几组关系的阐述。

  2.抓住每篇课文后面所附的“相关链接”。“相关链接”都是古今大家对孔子或《论语》相关思想的解说,挖掘深广,解析精辟,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是考生理解孔子或《论语》思想的好帮手。

  (二)掌握运用三段论形式,准确表达观点。《论语》思想分析题的解答,就其本质而言是写作一篇微型的论说文。表达时,应恰当运用下述格式:首先提出观点。由于问题设计包含有“ab选”的意味,所以,提出观点应该尽可能明确不含糊。接着进行论证。包括正面阐述材料所蕴涵孔子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及其意义;反面批驳对立观点的不足之处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注意在阐述相关思想时,应运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相关问题,不能以现代人的思想之履强行去套古人之脚。最后适当联系实际,进行总结。

新课改将给语文高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相关文章:

新课改将给语文高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新课改将给语文高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zuowensucai/qita/1687269801206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