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作文素材 > 其它作文 >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文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文

天涯浪子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文

微信扫码分享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文

  《苏东坡传》被誉为二十四大传记之一。林语堂在美国用英文完成了这部著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有关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范文,欢迎大家来阅读!

【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范文一】

  我是怀着与两位天才对话的欣喜之情,来阅读《苏东坡传》的。

  苏东坡的才华,自不必浅学评价了,至于“脚踏东西文化,心平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其名也早已贯天下、垂青史,更不消多言。

  给古人做的传记,我以前也读过几本,然而大都工于学术,读起来如同面对戴着瓶底厚眼镜的老学究,压抑之余,兴味寡然。比如有梁启超先生著,叫做《王荆公传》的,叫浅学很是自愧于学而不精,乃至搔首弄姿,汗如雨下,大有与字典同归于尽的冲动。

  和理解最遥远的距离是仰慕,想必林语堂先生是深晓此理的。所以他才会用一种介绍朋友的语气,以有那么点英雄惜英雄的心情为子瞻作传吧。托了老外的福,这书里是见不到“之乎者也”一类了。我们也应此得见一个有血有肉的东坡居士形象。这一点,怕是前无古人的吧。

  在静寂的夜晚,我聆听着苏子的脚步声,和他一起走遍中国大半个中国,与他一道为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疾呼。在苏看来,贬谪实在只是换个地方,他的责任实在一分未减。他见不得大宋农民在丰收的日子也必须举家逃荒,流离失所,所以只能大声疾呼。后人谈苏轼,多敬佩他的旷达,却不知这份旷达只用以面对他自己的苦难,对他人的苦难,苏大多是流下同情的泪水。

  苏的名声是伴着他的贬谪越传越远,越传越大了。他在詹洲的文章,竟不需几月就能传到京师,成为得势者喉中鲠住的鱼骨。于是一贬再贬、越贬越远,便成了苏人生的常态。“你啊,满肚子不合时宜。”侍妾朝云竟是这样聪慧,一语道破苏的宿命。

  但我想,这句玩笑话必是含泪说的吧。

  林语堂先生说:“我理解苏东坡,是因为我喜爱他的缘故。”我想,这喜爱除了对其文的赞赏,更包含了对其人的投契。比较他们二者的人生,我竟发现极大的相似之处。

  且不说同样阔达的胸襟,不相上下的智慧,他们都生逢乱世,遭遇变革。秉承儒家入世的宗旨,他们都想成为昏昏之世的昭昭之雷,惊醒昏聩的统治者,救活苦难的国与家,于是嬉笑怒骂,激昂文字,成为当权者心中的芒刺。他们为此而遭受痛苦,身心俱疲,所以在“痛何如哉”之际,于道家出世的思想中寻一刻的慰藉。苏一生有几次想辞官归隐,甚至买田筑舍,但却苦于政治迫害,终未如愿。林语堂先生则在《生活的艺术》中说:“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心满意足。儒道两家的思想,在两颗济世救国的心中撞出灿烂的火花。林把中国台湾家中的书房名为“有无为轩”,正是有为之时,也有不为之事的意思。

  尼采说:“国家和文化时反向发展的。”虽不甚正确,却正暗合“文人的不幸,是文化的大幸”之意。林在《吾国吾民》中说:“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正好为这种现象作历史的注释。

  可是我不禁有所感,现在算是治世了,“合时宜”的文人愈来愈多,“不合时宜”的文人愈来愈少。放眼文坛,处处是赞美者、讴歌者,疾呼者甚是寥寥,甚至如北大的学子,有被拉去“会谈”的风险——狡兔死,走狗烹,现在国家强盛了,我们还要疾呼者做什么,思想偏激的人都滚一边去!于是便有了北京一帮浮浪子“黜鲁迅而豋金庸”的所为。

  白居易说:“歌诗合为事而作。”我想乐天先生若见到当今如郭敬明或玄幻小说一流的,恐怕会无语吧。再看当今垃圾文学的盛行,可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很多沉迷于此的人,大有“不知腐鼠成滋味”的劲头。

  呜呼,我只愿还能几位像苏东坡,像林语堂,像鲁迅那样说真话,做实事的文人,那种激昂文字的斗士,发出不啻惊雷的呐喊。须知我们的国家还处于关键的时刻,治世之中仍有暗流,安然的梦,还是以后再做吧。

  读了《苏东坡传》,目睹一个朝代的兴衰,心中不免有所感,因此扯几句淡话。浅学无知,仓促完篇,若有谬误之处,还望诸公见谅。

【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范文二】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开始只是因为喜欢苏东坡,想通过此书欣赏到苏子更多的精彩诗篇。对作者林语堂却是一无所知。没想到,大师林语堂+大师苏东坡,这一结合,简直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传世佳作《苏东坡传》便诞生了。

  《苏东坡传》被誉为二十四大传记之一。林语堂在美国用英文完成了这部著作。正本书用白描的手法,介绍了苏东坡的生平点滴,尽管如此,也更是如此,苏子的形象显得更真实,更伟大,更不可捉摸。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苏东坡的无比的仰慕与敬仰。

  我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向着明亮那方”的金子美玲,才情极高的王国维,可是这几位作家终因只向往美好,而无法承受现实生活的残酷,自绝于尘世。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大起大落,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放地度过,但是,苏东坡依然乐天、活得潇洒自在。林语堂天性率真,幽默,多才,与苏东坡极其相似。而且林语堂与苏东坡就连“个人情感”都极其相似。在书中得知苏东坡一直暗恋他的堂妹,却由于是同属一个姓,有悖常伦,而无法大胆追求自己的所爱,这位大才子,敢于对皇帝说不的苏东坡,在伦理面前低了头,把那一腔的恋情暗暗珍存,直到暮年堂妹去世还倾心为之写诗悼念,痛心不已。林语堂也有一位思恋一辈子的女人,八十岁那年,他在《八十岁自述》里写道:“我从圣约翰回厦门时,我总在好友的家逗留,因为我热爱我好友的妹妹。”我很想这样来理解这两位才子的“私情”:凡是大文豪,文艺家,他们都对美尤其怀有着一颗敏感的心,他们爱美,追求美,珍念美,美是他们创作的源头。徐志摩在对林徽因的极致爱慕下写出了《再别康桥》,林徽因为徐志摩写出了《你是人间四月天》,这些不朽佳作美醉了多少后人。林语堂,苏东坡,他们虽放荡不羁,追求超脱,自由,但是他们更是对“爱”负责人的人!林语堂说:“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苏东坡的奇才并不是单单指他写有“大江东去,浪淘尽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千古名句。苏东坡年少中第,扬名天下,仕途之路却走得非常艰辛。他的清醒与坚持,导致他被困于党争,频遭贬黜。然而他却在写给弟弟子由的信里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用贬官的经历来总结自己的一生,这是一种超然的自嘲,更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苏东坡跟大多数被贬的诗人不一样,他每次遭贬,总能在被贬地活得有滋有味,被当地的黎民百姓爱戴甚至是崇拜,因为他始终没有唉声叹气,没有抱怨怀才不遇,而是积极投入生活,为百姓排忧解难。在杭州任太守时,短短的一年半,他完成了供水系统、医院等公共健康和卫生方案,疏浚盐道,修整西湖,热心赈灾,造福百姓。在此留下苏堤:“山色空蒙雨亦奇,水光潋滟晴方好。总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比起李白的“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不得志是不是更快乐,更有成就感呢?

  苏东坡绝对还是一个时尚达人!别以为现在练瑜伽,跳广场舞就很时尚,人家苏老早在九百年前就开始琢磨瑜伽术与养生术了。他在被贬地勤练瑜伽。他说他控制呼吸,大约脉搏跳五次算一循环,吸、停、吐的比率是1:2:2。他像一般的瑜伽修炼者,计算自己的呼吸圈,还说自己的有一段时间呼吸控制吸气吐气的比率规则完全自动化了。这该是一位多么前卫可爱的读书人呢!

  林语堂说:“读苏东坡的生平,我们一直在追察一个伟大思想和性灵的人生足迹,而他只是在尘世上偶然成形,留下了短暂的印记。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段回忆,但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快乐,这些都是万古不朽的宝藏。”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有关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本(2篇)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500字

苏东坡传读后感600字

苏东坡传阅读心得10篇

关于苏东坡传读后感(优秀10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800优秀3篇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3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文300字7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优秀9篇】

初三读后感600字:《苏东坡传》读后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文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shengzuowen/zuowensucai/qita/1687978666220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