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二 > 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2020

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2020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2020

微信扫码分享

【#初二# 导语】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下面是金笔头网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2020》,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2020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⑴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⑵,猎马带禽归。(《野望》)

  ⑶,志在千里。(《龟虽寿》)

  ⑷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赠从弟》)

  (5)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6)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7)《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钱塘湖春行》中通过莺歌燕舞描写早春景物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10月13日,北京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新浪、搜狐、网易等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会议,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批评,并明确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网站负责人分别就互联网标题乱象治理、网站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交流。会上,各网站负责人做出,将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人,杜绝“标题党”现象的发生,还网络一片“清朗”空间。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⑴~⑶题。(4分)

  今天,无论是浩hàn芦苇荡中丹顶鹤的美丽,树林中麋鹿的隐逸,黄海森林公园的深邃绵延,永丰林的清新质朴,荷兰花海的眼花潦乱,还是大纵湖芦荡的迷谲,金沙湖的柔美,九龙口的奇特,无不向我们展示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盐城,一个历史苍桑的盐城,一个生态斐然的盐城,一个让人由衷()赞叹的地方。

  (1)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浩hàn由衷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分别订正:改为改为。

  二、阅读(53分)

  (一)诗歌阅读。(6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由写远游点题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

  C.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

  D.第三联,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5、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奔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颓垒⑨,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

  【注释】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④捍:捍卫。⑤深:深处。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浑洪:水势浩大。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⑧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jCin)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沿溯阻绝(2)哀转久绝

  (3)河中漱广(4)窥深悸魄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8、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3分)

  9、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12分)

  小巷里燃起一盏灯

  ①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

  ②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

  ③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子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

  ④前面一扇窗户突然拧亮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

  ⑤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子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

  ⑥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子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泡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

  ⑦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子。

  ⑧一连两天晚上,小巷子里的灯没有再亮起。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子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

  ⑨几天后,小巷子里的灯又亮了起来。从那团黄色的灯晕中,我总觉得,那一盏灯光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子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

  ⑩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当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打听了几户人家,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说是到成都工作的儿子那里去了。

  ⑾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那手里握着的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

  ⑿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

  ⒀然而那条小巷子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闪烁,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

  ⒁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子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

  10、“一盏灯”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作用。(2分)

  11、请分析第⑨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2、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13、请把第④段横线处老奶奶的心里活动补充完整。(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10分)

  思念一块月饼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14、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5、请赏析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16、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4分)

  (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7—19题。(6分)

  关于“微波炉烹调食品”的主题阅读

  【网络传闻】

  近来微博网友“美丽在线”发了一条“保健信息”:吃微波食品会致癌。这引发了各地网友的热议。

  ①“我心飞扬”: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事实上,我们的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却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有研究表明,加热不当的微波食品,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②“依然”:支持少用微波炉,我也相信微波炉是会破坏食物的,比如烤过的面包硬得像石头,而且还焦的,确实已变质了,这说明微波食品产生了新的有毒甚至致癌的化合物。

  ③“闻者”:微波炉加热的食物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食物的营养成份会严重流失;另外在加热过程中要远离微波炉,那些辐射出来的微波是不安全的,7米以内最危险。

  ④“无言的结局”:在使用微波炉加热时,有人在器皿上不加盖,有人用劣质的塑料袋装上食物直接放进微波炉内。

  ⑤“消毒の酒精棉”:某人好像不咋干家务吧。烤馒头的方法不对,咋还怨机器呢?个人觉得,不管用什么工具,方法最重要。

  【专家看法】

  ①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专家范志红副教授: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它并不直接产生致癌物。如果食物加热温度过高,超过120℃,就可能产生疑似致癌物,比如煎炸烤制各种面食、薯条、咖啡豆等食品;超过200℃,则可能产生致癌物,比如煎炸烹调鱼肉等;超过300℃,则会大量产生致癌物,比如烹调肉类食品不当发生焦糊时。所以,微波加热食物时间宜短不宜长,操作微波炉时设置加热温度也不要过高。

  ②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物理学女教授戴尔:微波炉主要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只要使用专用的微波炉餐具,并且水分没有蒸干,食物温度就会低于100℃,不会产生致癌物质。

  ③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张铁雁:家用微波炉微波的频率是2450兆赫,这种微波不能透入人体伤害内部的器官和组织,只能使皮肤和体表组织发热,只要不是持续长时间地辐射,一般不会对健康构成危害。世界上微波炉普及率的美国,90%以上的家庭都在使用微波炉,全世界微波炉的年销售量已达近3800万台,可是还没有一例因微波炉使用引起微波辐射对人体伤害的报道。当然在微波炉停止工作前不能打开拿取食品。

  ④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专家:经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为19.04%.另外,微波炉烹饪后,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膀,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所以,微波烹饪不会使食物的营养流失。

  17、指出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2分)

  早餐的时候,人们更寻求速度和便捷,直接把袋装奶放进微波炉加热。

  18、李阿姨有两组食物,第一组是粥、饭;第二组是鱼干、肉干。你认为哪组食物更适合使用微波加热?理由是什么?(2分)

  19、王大爷七十多岁了,孤身一人在家,在外地工作的孩子给他买了个微波炉。请你结合上面提供的材料,给王大爷提出两条使用建议(不必说明理由)。(2分)

  (六)名著阅读。(5分)

  20、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3分)

  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2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2分)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哪一历史事件?

  (2)“这场军事政变”是谁发动的?

  三、作文。(50分)

  22、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却常常对自己所拥有的视而不见。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略

  2、北京17家重点网站杜绝新闻“标题党”

  3、略

  4、B

  5、(3分,情感1分,分析2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分)诗句运用拟人手法,不明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我喜欢故乡水,恋恋不舍地送我远行,以故乡的水留恋我,衬托出我对故乡的不舍,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阅读。

  6、①逆流而上;②消失;③冲击,冲荡;④看,望.

  7、①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②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

  8、甲文:例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例: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目沾裳”作用:突出三峡秋景的萧瑟、凄凉的特点.

  乙文:例1:“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

  例:2:“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9、答案示例:①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不同点:甲文中除了写出夏水急、大的特点外,还写出了春冬之水清静(清澈)的特点.

  10、线索

  11、示例:“温暖”是指我看到那盏灯心中涌起的暖意,感受到老人对我的关爱,心生感激之情;“孤独”是指老人失去老伴,只剩下一个人.

  12、示例:环境描写,渲染了小巷里寒冷凄凉的氛围,烘托了我独自走夜路害怕(恐惧、胆怯、孤单)的内心感受.

  13、示例:孩子,快走,奶奶给你灯光.

  14、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

  15、答案示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16、文中刻画了一们关爱孩子、有教育智慧、无私、宽容的母亲.相关内容: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情节.

  17、直接把袋装奶放进微波炉加热,会影响人体健康.必须先将牛奶倒入微波炉专用的容器内,再用微波炉加热.做此题可依照“在使用微波炉加热时,有人在器皿上不加盖,有人用劣质的塑料袋装上食物直接放进微波炉内”,这样做是错误的,作出判断.

  18、做此题可以依据材料中“微波炉主要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只要使用专用的微波炉餐具,并且水分没有蒸干,食物温度就会低于100℃,不会产生致癌物质”,作出判断第一组适合微波炉加热.

  19、①微波加热食物时间宜短不宜长.②操作微波炉时设置加热温度也不要过高.③使用专用的微波炉餐具.④使用微波炉时尽量不要靠近,以免受到微波辐射.⑤在微波炉停止工作前不能打开拿取食品.

  20、B

  21、(1)西安事变.

  (2)张学良,杨虎城;

  

【篇二】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2020

  一、基础知识(共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锐不可当()歼灭()寒噤()

  惧惮()震悚()交卸()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

  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2分)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B、占领控制封锁

  C、占领控制封闭D、占有牵制封锁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2分)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军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初二# 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鲁迅,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信客》是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

  6、古诗名句填空。(7分)

  (1)、阳春布德泽,_________________。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归帆天际看。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6)、写一句关于战争的古诗名句。

  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15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⑧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8.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初二# 导语。(2分)

  9.“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答:

  10.“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11.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一⑧/⑨一15B.①②一⑦/⑧一15

  C.①/②一⑤⑥一⑥D.①/②一⑨/⑩一⑩-15

  12.“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3.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二)(17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流。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1.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大意:______。(2分)

  2.本段对阿长的描写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阿长来问的《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么想的?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映?(4分)

  4.“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5.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用原句回答)(2分)

  6.这四本书对“我”有什么影响?(3分)

  (三)(18分)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的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7旬的母亲。

  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3分)

  时间:______地点: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

  3、用文中词语填空。(3分)

  (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对他们说话时的______。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______;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______。

  3.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3分)

  4.“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4分)

  5.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什么写法来表现的?(2分)

  6.读了上文,你受到什么教育?(3分)

  三、作文(30分)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1.略2.B3.B4.A5.B6.略7.略8.第l段第一句。9.“均”是

  “全”的意思,突出我军渡江的气势。lO.不能。删去后,是否包含九江就不情楚了。11.A12.主观原因:另一方面……都很泄气;客观方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13.D

  1、阿长给“我”买《山海经》及对“我”的影响。2.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3.“我”认为“说了也无益”。“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4.“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5.尽管是一部到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但“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6.“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给绘图的书”。

  1.时间:某天上午9点左右或:一个寒潮初袭的清晨(填“一大早”、“清晨”或“9点”也可)

  地点:北京,老王家中(填“北京”或“老王家中”也可)

  人物:老王

  2.(1)絮絮叨叨

  (2)漫不经心、不耐烦赶紧截住

  3.竟没有想到故乡已经下雪了;寒潮初袭时,竟对七旬老母少有牵挂。(后一句有“只想到儿子,却没有想到母亲”意思的也可)

  4.含义: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应是人间最温暖的,生活中往往是父母对儿女牵肠挂肚,而儿女对父母少有牵挂。

  心理:表现了老王的困惑、内疚、有所醒悟。(只要有“困惑”和“内疚”的意思即可)

  5.对比的写法。(答“比较”或“比照”也可)

  6.要点:领会父母的爱;报答父母的爱;以实际行动发扬敬老爱幼的传统。

  

【篇三】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2020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如法炮制()装模作样()海句力士()

  厚毳长绒()揾英雄泪()纤纤美女()

  不啻()蜣螂()俶尔()悄怆()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5分)

  义无反故()汗流浃背()分道扬镳()

  粒粒可数()四方八偶()无与论比()

  飘缈()溟蒙()螨顸()菲红()

  3、下列对划线词语解释不当的一组是:(2分)()

  A、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从高处往下看,俯视)

  B、我曾饱饫过红海与印度洋的日彩。(饱食,饱餐。)

  C、这可是一件令人纳罕、难以理解的事情。(诧异,惊奇。)

  D、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轻快急速的样子。)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全国十大森林城市”。

  C、听了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

  5、下来对课文分析有误的是:(2分)()

  A、《天上的街市》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丽富饶的天街,勾画出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

  B、《日出》的作者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海外归来,在轮船上目睹的一次最瑰丽最壮观的日出景象。

  C、《日历》《每天都诞生一次》表达的主题都是有关时间生命的,都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希望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D、《辛劳的蚂蚁》通过拟人化的写法,幽默讽刺了像蚂蚁一样愚蠢盲干漫无目的生活的人们。

  6、根据句子意思,给横线出选择用词准确的一组:(2分)()

  A、但很长时间,我没有机缘去看日出,只能从书本上去。

  B、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的光照扩展开了。

  C、像一枚五分钱的硬币,在西边天空。

  D、光明的神驹,在地驰骋。

  ①鉴赏朦胧停留热烈②欣赏朦胧停驻热烈

  ③欣赏朦胧停驻热奋④鉴赏朦胧停驻热奋

  7、品味括号内的词意,置换相应的词语。(2分)

  A、一般蚂蚁都属于(欺骗当时的人,窃取名誉)之徒。()

  B、落日再好,总不免有(形容冷落凄凉)之感。()

  C、原来的红海上(紧紧围绕)出一堆堆墨蓝色的云霞。()

  D、那感觉就像从死神的指缝里(由于偶然原因而获得成功或者免去灾害)逃脱出来。()

  8、指出下列句子用了那些描写方式.(语言、动作、神情、心理)(2分)

  A、一只蚂蚁畏畏缩缩爬上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

  B、我心里想,可怜的小东西,多么渺小的幸福。()

  C、这只蚂蚁越过阳光地带,微小的身躯没有一点杂质。()

  D、“找到什么吃什么。”老猫带着学者的态度说。()

  9、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2分)

  A、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而又巨大的空间吗?()

  B、这只蚂蚁发现的一粒饼干屑,快乐的就要晕过去了。()

  C、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云海也活了,眠熟了的兽形涛澜。()

  10、下面划线的书面语改为口语:(3分)

  自从我省西部发生水灾以来,各界对震灾()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款累计已愈100万元之巨()。

  11、“惜时”是感知生命的体现,请调动你的积累,将有关“惜时”的古诗词、名言警句写出两三个。(3分)

  二、阅读理解:(30分)

  阅读(一)(10分)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惟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进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

  1、本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1分)

  2.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1分)

  3.选段中首句“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4.第二句所写“在高山之巅”,“在大海之滨”看日出,跟下文所写从飞机上看日出有什么关系?(2分)

  5.“整个宇宙就像刚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一句中的“婴儿”指什么?你还能写出个类似的比喻吗(2分)

  6、联系全文,说说日出的象征意义是什么?(2分

  阅读(二)(10分)

  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的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xū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shè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我个人生命史中刻骨铭心的珍藏了。

  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的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所改变的。

  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情、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xiānɡqiàn()进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是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净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

  正像保存葡萄的方式是把葡萄变成酒;保存岁月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1)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废xū()拍shè()xiānɡqiàn()()

  (2)“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3)联系全文,作者“喜欢用日历”的原因有哪些?(2分)

  (4)文章第⑹段详细记下“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有何用意?(2分)

  (5)作者说“保存岁月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作为中学生的你,认为保存岁月的方式是什么?(2分)

  阅读(三)(10分)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在文中的括号中填写所缺的语句。(2分)

  2.解释下列带点词的意思(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B.斗折蛇行()

  C.不可久居()D.隶而从者()

  3.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2分)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4.翻译。(2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2分)

  作文:(40分)

  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已经学过十多篇文章。“仰望苍穹”,我们感受到了日出的壮观瑰丽,落日的悲壮神圣,云海的灿烂绮丽,天界的美丽富饶;“生之机趣”,让我们品味了生活的苦痛与乐趣,生命的短暂与永恒,蚂蚁的辛劳执著,蜘蛛的战斗精神;“临水驰骋,”

  更让我们领略了水之灵性与优美。那么众多优美的文章,那一篇你感受最深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感想。

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2020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

最新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汇总

八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参考(人教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教案

八年级上册教案【六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7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

2016年八年级上册英语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2020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er/17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