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二 > 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

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

微信扫码分享

#初二# 导语】学习时集中精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金笔头网搜集的《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

  物态变化

  温度计

  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体温计有缩口,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为0.1℃。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时要吸热。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时要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要吸热,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两种方式。

  2、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2、沸腾只在沸点进行,要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

  2、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1、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2.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

  一、水循环的简要阐述

  (一)水循环概念

  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二)水循环分类

  (1)分类一:大循环和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2)分类二: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难点分析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是学习中的理解难点,主要为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

  2.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目前人类主要通过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以改变水的空间分布);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

  

3.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

  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

  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1、元电荷:e=1.6×10-19C

  2、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4、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酸碱盐水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①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②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1、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

  2、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①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②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2、并联电路:①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②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连成通路。

  注意:

  连接电路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

  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电流表:①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这部分电路里;被测电流不能超过量程;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使用电流表时,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②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量程是0.6A还是3A;(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A还是0.1A

  电流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A)、微安(&icr;A)

  1A=1000A

  1A=1000&icr;A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4.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换算关系:1m/s=3.6km/h。

  计算公式:

  v=ts

  其中:s——路程——米(m);或千米(km)

  t——时间——秒(s);或小时(h)

  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

  v=ts,变形可得:s=vt,t=vs。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ts。

  

5.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

  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s

  1、光直线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等

  2、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注意: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的大小相同;(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成的是虚象

  2、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

  2、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

  光的折射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2)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3)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2)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

  2、紫外线: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

  红外线主要应用在遥控器

  紫外线主要应用在验钞机

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相关文章:

物理初二寒假作业答案2018

浙教版物理初二寒假作业答案2018

物理初二上册期中试题带答案

2022年物理初二寒假作业答案5篇

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

物理初二上册期中试题

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

物理初二上册教案

人教版物理初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初二运动的快慢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物理初二期中上册考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er/17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