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 > 初二 >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我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 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2.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 )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4.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1)(2) B.(2)(4) C.(1)(3) D.(3)(4)
5.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错误的是 (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6.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7.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不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是 ( )
A.在公路两边和住宅区设置屏障 B.扩大城市规模,多建高层楼房
C.建筑工地夜间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D.植树种草绿化城市
8.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9.如图,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0.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
A.魔术师有一种 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11.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
A.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B.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熄灭时必须用灯帽盖灭
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要立即用水浇灭
12.下列物体的温度值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37℃是人体的正常体温 B.北京地区冬季的日平均气温在22℃左右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D.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高于100℃
13.-20℃的正确读法是 (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14.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放入沸水中煮 B.放入温水中泡
C.用酒精棉花擦洗 D.在酒精灯上烧
15.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以下物态变化形成的 ( )
A.升华、凝华 B汽化、熔化 C.凝华、熔化 D.汽化、液化
16.一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9.5℃和37.5℃,那么 ( )
A.他的体温一定是37.5℃ B.他的体温更接近39.5℃
C.他的体温在37.5~39.5℃之间 D.他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7.5℃
17.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收热量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18.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
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19.关于物质状态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B.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物体汽化时温度一定降低
D.只要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就一定沸腾
20.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 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
A.会沸腾的慢一点 B.同时沸腾
C.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 D.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m/s.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如果在一次闪电过后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为_______ m.
22.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 深度是_______m(海水中声速为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
23.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24.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
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
出 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
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
25.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用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
在______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26.汇演 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7.“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好;“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大;“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______高.
28.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_____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
29.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_______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_______热量.
30.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酒精的沸点是78℃,在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时____ ___(填“能”或“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
31.用酒精棉球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擦一擦,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有_______的作用.
32.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
33.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_______,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34.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对着手“吹气”使手感到凉快,这是因为“吹气”加速了空气流通,使_______加快,手温度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使手的表面温度升高.
三、解答题( 第35题4分,第36题4分,第37题10分,第38题12分,共30分)
35.图甲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实 验,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甲 实验探究的是声音的_______与_______的关系,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观察图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如图,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___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______℃.
37.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那么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38.初二某班的几位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记录了水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如下表所示:

(1)分析表中数据时,同学们发现有个温度值是不妥的,不妥的是第_______分钟的数值,应为_______.
(2)将错误数据修正后,请你按正确的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3)根据水的沸腾图像可以判断出: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B 6.C 7.B 8.B 9.A 10.B 11.D 12.B 13.D 14.C 15.D 16.D 17.C 18.D
19.A  20.C
21.340 1020
22.3000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熔化 吸
24.低 产生的是次声波
25.振动 空气 噪声
26.音调 空气
27.音色  响度 音调
28.音调 音色
29.内 放出
30.100 不能
31.下降 吸收热量
32.液化 汽化
33.液化 压缩体积
34.蒸发 液化放热
35.音调 声源振动的频度声 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36.-3 37.3
37.(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2)金属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3)振动被阻隔了 (4)不能
38.(1)6 98 (2)如图 (3)98 不变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初二年级上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2014年初二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及参考答案

2023年初二年级组长工作计划(推荐)(八篇)

初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第一学期范例

英语初二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精选初二年级学生旷课检讨书通用(7篇)

2015初二年级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年级上册地理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初二年级语文暑期作业答案

初二年级2014年数学暑假作业本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xuexiziliao/chuzhong/chuer/174653.html